第377章 李建成挺聰明,李世民也不傻,李元吉一言難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建成之所以會如此聽話,是因為李孝誠在命人給李淵,李世民,李建成三人送信時,故意打了一個時間差。

當李建成收到書信之時,李世民已經開始按照計劃展開了行動,這種事情自然不可能瞞過所有人的眼睛。

李建成之所以會毅然決然的選擇逃跑,是因為他已經具備了一切成功逃跑的條件之後,他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李建成出城之後,一路向南逃去,他得儘快遠離這片是非之地,待得到一定的縱深空間之後,他才能率領王師前來勤王,他是一路跑一路招攬人手,待得抵達漢城府時,他的麾下竟已聚集了近五萬人馬。

另一邊。

聰明的李世民從與丫鬟的對話中,已經聯想到了李建成已然出城逃遁的事實,他十分果斷的做出了決定,立即帶人出城,前往城外軍營與秦瓊等人會合。

李世民與秦瓊等人見面之後,也沒與之廢話,他開門見山的說道:“計劃有變,我等必須提前行動!”

秦瓊等人聞言對視了一眼,隨後由秦瓊開口說道:“殿下可否再寬限兩日?匆忙興兵恐生變數!”

李世民聞言卻是十分堅定的搖頭說道:“若我沒猜錯的話,太子應該已經跑了!所以,咱們不能再等了!”

秦瓊聞言好懸罵出了一句髒話,他皺眉問道:“怎會如此?究竟是何人走漏了風聲?”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而且,此刻再說這些已經毫無意義,速速命人擂鼓聚將!”,李世民果斷下令道。

秦瓊三人自然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的道理,是以,他們沒有再做無謂的爭論,秦瓊,尉遲恭,程咬金三人齊齊向李世民行了一禮,並齊聲道:“末將領命!”,說完便轉身離開,各自做準備去了。

良久之後!鼓聲響起。

營內眾將士聞聲連忙跑出營帳,由於鼓聲來的過於突然,搞得猝不及防的將士們很是狼狽,一些人甚至十分不雅的邊提著褲子並且繫著上衣的釦子,邊向校場跑去,這副模樣落在旁人的眼裡,卻是顯得十分的滑稽。

此處軍營內共駐有將士三萬餘人,大約過了將近一刻鍾的時間,營內一眾將士才將甲冑穿戴整齊,且筆直的站在了校場中央。

對此,李世民倒也並未多說什麼,他更沒有因此而感到任何的不滿,因為此次聚將太過於倉促,大家並沒有任何的準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這種情況下,三萬餘名將士能夠做到此等程度已是殊為不易。

古代畢竟與現代不同,士兵並未受過系統化的訓練,所以,對唐國軍士來說,這個集合速度已經並不慢了。

李世民從眾位將領的臉上掃視了一圈,沉聲說道:“太子欲圖謀反,現已出城聯絡叛軍,待集結完軍隊之後,便會領兵直奔京城而來。

我等世受皇恩,諸將與本王皆仰賴陛下恩澤多年,所以,咱們自是沒有袖手旁觀的道理,世民懇請諸位同本王一齊入宮勤王,誅殺奸佞,還大唐一個朗朗乾坤,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李世民的話音落後,零星的應和之聲響起。

良久之後,那幾個出言附和李世民之人見自己勢單力孤之後,卻也非常識時務的閉上了自己的嘴巴。

校場內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李世民皺眉看向秦瓊等人,那模樣就好似在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誰能給我解釋解釋?”

秦瓊幾人顯然也沒料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正當秦瓊準備開口說話時,一名都伯卻站了出來,他轉身對袍澤說道:“秦王殿下少有雄才偉略,且待我等甚厚,有此等明主在前,我等因何還要舍近而求遠?我劉四願奉秦王殿下為主,從今往後為其牽馬墜蹬,誓死不棄!”

劉四說完轉過身,並向前一步,單膝跪地,拱手道:“劉四參見主公!”

李世民見狀連忙來到劉四面前,親手將其扶起,朗聲道:“我等皆為大唐之臣,所做的一切均是為我大唐的長治久安計,只要爾等忠於大唐,世民定不會虧待爾等!”

這次的效果卻是要比之前那次要好的多,先有秦瓊等人帶頭擁護,而後又有劉四的大膽效忠,接下來的事情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將領們爭先恐後的向李世民表忠心,而士兵們卻也只有隨波逐流的份兒。

李世民見一切均已準備妥當,於是他將三萬餘人馬分成兩路,尉遲恭與程咬金領兵一萬為先鋒,而他自己則與秦瓊領兵兩萬坐鎮中軍。

殘陽如血,正值黃昏時分,天眼見著便要黑了,可李世民卻一刻也不想再等。

李孝誠的陰謀詭計層出不窮,將李世民搞得十分的被動。

最終,李世民不顧眾人的反對,強行率領軍隊向京城行去,他擔心夜長夢多,更恐遲則生變。

此刻唐國皇宮裡盡是一片雞飛狗跳之景象。

李淵在得知李世民欲圖謀反之後,連忙派人出城,前往軍營傳旨,可他左等右等,卻未見得一人回來覆命。

負責前往軍營傳旨的宦官就好似人間蒸發了一般,全都有去無回。

李淵知道城外軍隊已經完全脫離了自己的掌控,於是他連忙調集城內駐軍,並命其分別駐守於外城的四面城牆之上,以及內城皇城之中。

李淵萬萬沒想到李世民竟如此大膽,在他想來,自己明明已經對其三令五申,耳提面命,時常警告,可他卻將自己的話給當成了耳旁風。

正當李淵胡思亂想,並運(醞釀火氣)氣之時,一名身著將甲的將領徑直來到了他的面。

李淵抬頭看向來人,而後微微點頭笑道:“我兒前來,朕高枕無憂矣!”

沒錯,來人便是李淵的第三子,李元吉!

李元吉躬身向李淵行了一禮,說道:“啟稟父皇,城內五萬人馬均已安排妥當,父皇大可放心!此役定叫他有來無回!”

李淵聞言頓覺老懷大慰,抬手拍了拍李元吉的肩膀,笑道:“做得好!建成遇事只知逃跑,雖說此等做法或可躲得一時,可此等作派卻也少了一份擔當,毫無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之大將風度,哎!建成怕是不中用了,我兒好好幹,朕看好你!”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