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破茶碗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林光鬥性正直,從小有大志。

不到十五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成都陸軍小學堂。由於他學習刻苦努力,曾獲得學校“軍事標兵”稱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三年後,林光鬥升入成都陸軍中學堂。學校的武術教練見林光鬥練功刻苦,就將家傳的岳家槍法傳授給他。

林光鬥用岳家槍法,協助陳長亭打跑土匪後,師父對這個年輕有為的徒弟格外喜歡,單獨給他傳授肖門“拗步”拳法。

林光鬥在林家灣家中過完年,有空閒時他喜歡走三四裡山路,去附近的覑覑店,在叔父開的安逸茶館裡喝茶。

覑覑店其實是由二十幾戶人家組成的一個集市,處於南北和東西兩條道路的交匯點上。

由於當地盛產井鹽、桐油和菜油。常有商人僱挑夫成群結隊路過這裡,將井鹽和油料挑到成都去售賣。

然後再從成都帶回來一些日用百貨,挑到鄉下集鎮去交易。

覑覑店往東三四裡路,有個毛家埡口,是鄰縣挑夫來去成都必經之地。

這裡山高路不平,挑夫需要下大力氣,才能爬完山路,到埡口石牌坊下面歇口氣。

翻越毛家埡口,原本有一條平坦的小路可走。

只怪那些嘴賤的挑夫,見到山溝裡姑娘漂亮,總要放下肩上的擔子,口中哼兩句山歌:

“哥哥挑擔歇口氣嘞,黃花么妹快把涼風扇兒搖起來囉!”

村裡人聽了氣不過,把這條山溝的平坦道路阻斷,逼迫挑夫繞道走崎嶇的山路,翻過高高的毛家埡口。

因此,來去成都的客商和挑夫,總要在覑覑店歇腳,停下來打尖或喝茶,待休息足了,才去翻爬毛家埡口。

如客人傍晚才趕到覑覑店,一般會在悅來客棧住上一晚。

因此,覑覑店長年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有“小胖鎮之稱”。

每天從早到晚,安逸茶館裡總是顧客盈門,煙霧繚繞。

茶館裡有個特殊的常客,他就是附近的“太倉公”袍哥舵把子鄧舵爺。

鄧舵爺為人尚義,處事公正,周圍村民之間有什麼糾紛,都願意去茶館找鄧舵爺評理。

誰若是輸了理,誰就該付所有客人的茶錢。四川老百姓說,這叫“吃講茶”。

這天,鄧舵爺兩手抄在衣袖裡面,跺著八字步伐,搖頭晃腦地走進安逸茶館。

茶客們見鄧舵爺進來了,就像見到大官人一樣,急忙點頭哈腰與他打招呼。

有的茶客爭著喊堂倌:“鄧舵爺的茶錢,我付了。”

茶館的堂倌忙給鄧舵爺搬一張竹靠椅,請鄧舵爺坐在給他預留的茶桌前。

堂倌泡起舵爺最喜歡的茉莉花蓋碗茶,恭恭敬敬地端上去,輕輕擺放在茶桌上。

在一邊喝茶的林光鬥,見鄧舵爺獨自坐下喝茶,有心想以袍哥禮節去結識這個“大人物”。

林光鬥走到鄧舵爺桌邊,按照袍哥內部規矩,左腳斜伸,右腳微屈以支援上身重量。

左手掌抱著右手的拳頭,向鄧舵爺不正面行禮,而是將雙手側舉至右眉與耳朵之間,行個“歪歪禮”。

林光鬥懂得,這是袍哥的秘密禮節,不能正面向袍哥成員行禮,所以江湖上稱為行“歪歪禮”。

鄧舵爺斜眼看了林光鬥一眼,見是一個學生,不相信他是袍哥成員。

他叫堂倌取來三隻空茶杯,一杯裝滿茶水,一杯裝一半茶水,一杯不裝茶水,三杯擺成一個品字形。

擺放完後,對林光鬥不理不睬。

林光鬥起眼一看,鄧舵爺擺的是袍哥的“忠心義氣茶碗陣”,看樣子他是要考察一下自己的袍哥身份。

各位看官,在四川擺“茶碗陣”,是袍哥內部秘密聯絡的一種方式,只有袍哥內部成員才識得。

對方如能破陣,並準確吟出該茶碗陣的茶詩,必定是袍哥兄弟,“內夥子”會互相幫助。

如不能破陣,便是假袍哥,是個“空子”。

林光鬥認出茶陣後,他不慌不忙地從三個杯子中,端起只裝了一半茶水那個杯子,一口將茶喝幹。

袍哥內部有破茶碗陣的諸多規矩,不同的茶陣,該怎麼破陣,有嚴格的規定。

如該喝哪一杯,怎麼喝,喝幹後茶杯該怎麼擺放,等等,一點都不能錯。

隨後,林光鬥吟出“忠心義氣茶碗陣”的茶詩:“我亦不就幹,我亦不就滿。我本忠心漢,持起飲杯盞。”

茶詩裡的“滿”字,表面上是說滿杯茶水,但卻暗指“滿清”。忠心漢的“漢”字,在這裡指“漢族”。

全詩隱藏的是袍哥“反清興漢”的秘密。

鄧舵爺見林光鬥已破陣,並準確吟出了茶詩,知道他是個“內夥子”。

舵爺馬上放下原本威嚴的姿態,對這個學生刮目相看。叫他把茶杯端過來,坐到自己身邊一起喝茶。

林光鬥用袍哥隱語通報了姓名和袍哥公口,然後介紹了自己在成都陸軍中學堂的學習和訓練情況。

鄧舵爺以長者的身份,與他拉家常,免不了要對晚輩鼓勵一番。

兩人正談話間,見一群人揪住一個形象猥瑣的青年男子,拉到鄧舵爺茶座前,後面跟了一個年輕婦女在哭哭滴滴。

鄧舵爺忙問怎麼回事?眾人七嘴八舌說出了緣由。

原來這個婦女姓曹,二十七八歲,容貌姣好,兩眼水靈。

她心靈手巧,做的豌豆涼粉,用紅色的熟油辣椒蓋在面上,麻辣鮮香,價格合理,村民稱為“曹姐涼粉”。

這天覑覑店逢場,曹姐在集市路邊擺起涼粉攤子,吆喝大家來吃“曹姐涼粉”。

不知真的是秀色可餐,還是麻辣涼粉的鮮香吸引,不少食客爭相光顧曹姐的涼粉攤。

一個鄰村來的痞子無賴張耍耍,聽到吆喝聲,徑直走到涼粉攤前,不時用一雙賊眼睛,上下打量曹姐。

他要了一碗涼粉吃起來,一雙賊眼睛卻在上下打量曹姐。張耍耍狼吞虎嚥地吃完了,轉身就想走。

曹姐一把將張耍耍拉住,要他付涼粉錢。

張耍耍淫笑一聲道:“你長的這麼好看,讓我摸兩下,就給你涼粉錢。”

說完伸出左手,向曹姐身上抓去。

曹姐一掌開啟他的左手,痞子的右手又抓來,曹姐急忙推開他的右手。

張耍耍見兩手都沒抓著,心中大怒,一巴掌打在曹姐的臉上。再一腳將涼粉攤踢翻,拍拍手準備走人。

曹姐抓住他的衣服不放手,張耍耍趁機向前,伸手在她的身上摸了幾下。

圍觀的村民路見不平,一齊叫罵起來。

幾個壯漢索性上去把張耍耍抓住,拉到茶館裡,請鄧舵爺評評理。

當地有不成文的規矩,村民有什麼不平事,都去茶館裡找鄧舵爺評理。

鄧舵爺仔細問明情況後,對張耍耍破口大罵,將其當眾教育一番。

然後作古正經地做出三條裁決:

第一條:曹姐打張耍耍三巴掌。

第二條:張耍耍賠付曹姐全部的涼粉錢。

第三條:張耍耍給茶館的所有茶客,付清茶錢。

眾人聽了舵爺的“裁決”,都齊聲叫好。

鄧舵爺鼓勵曹姐去執行第一條,大膽上去打張耍耍的巴掌。

曹姐心裡有些猶豫,不敢上去打張耍耍。

突然門外傳來大聲喧譁,兩個壯漢手持木棍衝進茶館,背起張耍耍就跑。

原來,張耍耍是張家灣張大老爺的小公子。因是他老年得子,全家將張耍耍這個獨子寶貝寵壞了。

張耍耍成人後,不務正業,長期遊手好閒,到處惹是生非。

今天,張大老爺聽說寶貝兒子在覑覑店惹了事,被幾個人抓住了,忙派兩名護家打手去把兒子搶回來。

林光鬥見張家蠻橫無理,非常生氣,世上還有這樣無法無天的事?他決定出手管一管。

林光鬥幾個健步衝上去,一個掃堂腿,將背張耍耍那個漢子擊倒。

另一個同夥見了,回身舉棍向林光鬥來打。

林光鬥用手臂架開木棍,使出“拗步九錘”,僅用兩錘就將漢子打翻在地上。

兩名護家打手見林光鬥身手了得,嚇得不敢起身。

林光鬥上去擒住張耍耍,要曹姐過來打他,曹姐示意不敢惹張家人。

林光鬥大聲說道:“曹姐,你來打他!如果張耍耍今後報復你,我給你撐腰,不要怕。”

曹姐聽罷,大起膽子,在張耍耍的臉上啪!啪!啪!打了三個耳光。

林光鬥問張耍耍:“你下次還敢耍流氓嗎?”

張耍耍嚇得渾身直打哆嗦:

“不敢了,不敢了,耍耍再也不敢了。小兄弟饒了我吧,我願意賠錢。”

張耍耍立即從身上摸出幾個光緒元寶,賠了曹姐的涼粉錢,又給所有茶客付了茶錢。

再上去給鄧舵爺磕了三個響頭,眾人才放他和家丁回去。

寒假快要結束了,林光鬥來到廣福林家衙院,和林梅山一起去師父陳長亭家玩。

林光鬥將在覑覑店懲治張耍耍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向師父講了一遍。

師父很滿意,表揚林光鬥見義勇為,是年輕人的好榜樣。

師徒正在一起閒談,突然進來一個老農,火急火燎地來找陳打匠,請他去幫忙醫治牛傷。

陳長亭笑笑道:“你哥子莫開玩笑啥,我又不是獸醫,怎麼會醫治牛傷嘛?”

老農急了,懇求道:

“我請幾個獸醫去看了,都說醫治不了。

我想你是有名的‘打匠’,對醫治跌打損傷有經驗,應該有辦法給牛療傷。

請你一定幫個忙,去看一下嘛。”

陳長亭平常很同情農民兄弟,見他一再求情,便決定去看一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