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周成剛剛走出幾步,身後就傳來了盧遠舟的聲音:

“老周,能再幫我最後一個忙嗎?”

周成停下了腳步: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什麼?”

盧遠舟說道:

“我想知道我們還剩下多少時間,至少人們還能再吃最後一頓豐盛的團圓飯。丈夫可以親吻妻子、父母可以擁抱孩子,人們可以在最後的時間裡和他們摯愛的人在一起,做他們想做的事情,這算是我們能為他們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好吧。”周成答應了盧遠舟的請求,然後回到了艦橋內。他啟動了一面投影光幕,正要開始書寫,又停下了手裡的動作,他溫和地對身旁的一名軍官說道:

“能不能把所有觀測裝置都對準映象太陽系的方位,這樣可以採集到更準確的觀測資料,我也能計算出更準確的時間。”

“當然你可以,能為您效勞,是我們的榮幸,我這就按您說的辦。”幾名軍官立刻在自己的投影上忙碌了起來。他們都很知足,能在最後的時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來抵擋正在心底滋生的恐懼。

周成在光幕上寫下了一行行的公式,他感覺自己彷彿又回到了六個多世紀前雷達峰上的那面鏽牆前。那次的情況和現在也很像,都是文明已經身處絕境。但那時候他所愛的人都在他的身邊,就算已經身處深淵,他依然堅信希望還在。

而現在他心中卻出奇的平靜,他自己都說不清是因為現實太過絕望,還是希望根本就不存在了。其他人都平靜地看著周成在光幕上筆走龍蛇,就像是已經接受了自己死亡的人,正在坦然而謙遜地書寫自己的遺書。

隨著光幕的大半被計算式佔滿,周成的情緒出現了波瀾。忽然,他停下了手裡的書寫,端著下巴凝視著光幕,然後開始來回地踱起步來。

艦橋裡的人們都發現了周成的異樣,但沒人敢出聲。最後還是盧遠舟試探著問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讀者身份證-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老周,是遇到什麼困難了嗎?如果實在難以計算……”

盧遠舟話沒說完,周成就抬手打斷了他:

“這不對啊!”

“什麼不對?”盧遠舟和所有人都驚訝地看著周成。

他幾個大步穿過光幕來到負責遙控觀測衛星的軍官面前,嚴肅而認真地盯著軍官問道:

“你們的觀測衛星在紫外波段的觀測精度有沒有可能出現不準確,或者讀數達到上限就會失靈的情況,特別是伽馬波段!”

軍官一臉迷惑地搖著頭:

“不會的,周教授。攬月工程在設計之初就非常重視遠空觀測,畢竟在計劃中我們要在陌生空間航行幾千年的時間,預先探明航線上的空間情況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為此建設了規模龐大的觀測衛星網絡。

傳輸給您的資料實際上並不是來自一顆觀測衛星,而是數十顆各類專業觀測衛星的資料集合。其中的紫外、X波段、伽馬波段都有專業的高精度探測衛星負責探測,您說的那種情況是沒有可能發生的。而且我剛剛已經複核過了,所有衛星自檢都是正常的。”

周成的眉頭皺得更深了,他回頭看向光幕上密密麻麻地推演過程,自言自語地說道:

密碼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但這說不通啊!能量去哪兒了?”

“老周,你說的是什麼能量?”盧遠舟不解地問道。

周成目光依然沒有離開那道光幕,雖然現在顯示的內容實際上是反過來的,他端著下巴微微搖頭:

“現在正反太陽系已經開始湮滅過程了,這個情況確認無疑,無論是觀測還是我的計算都印證了這一點。雖然太陽系邊緣物質並不豐富,但正反物質湮滅釋放的能量是非常恐怖的。

按照我的計算,我們應該會偵測到非常強烈的伽馬射線。而我們的空間中卻連過量的X射線都沒有檢測到,湮滅的能量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但這是絕對不可能....”

這時,周成好像從光幕上反過來的公式中看出了些端倪。他把眼睛湊近到黑洞方程前,瞪大了眼睛盯著那個公式,就像孩子看到了真正的變形金剛一般的眼神。然後他穿過光幕,到正面又看了一遍,之後又穿到了光幕背面,如此反覆了好幾次。

盧遠舟和其他軍官都感到奇怪,正要發問,周成忽然雙手拍掌亢奮地喊道: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能量沒有消失,它們只是找到了出口。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總會給自己找到出口的,這些該死的能量也不能例外!”

“出口!什麼出口!”盧遠舟也興奮了起來。

周成激動地在光幕上擦去了幾行公式,一邊飛快地書寫著一邊說道: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愛因斯坦和羅森早在七個多世紀以前就告訴過我們了,黑洞的另外一個解就是白洞。而連線黑洞白洞之間的就是愛因斯坦—羅森橋,這在以前就是個不著邊際的猜測。因為從來沒有人觀測到過這種現象,但現在我們觀測到了。

正反太陽系湮滅的能量正是透過愛因斯坦—羅森橋回到了正常時空中,現在也只有這個數學模型能解釋為什麼我們會在湮滅點看到強引力透鏡效果,也只有這個模型能解釋湮滅的能量完全沒有在我們這裡被探測到。

我不知道宇宙監察者是否真的存在,也不知道他是有意還是無意。但事實上,他在給我們施加最嚴厲懲罰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一扇小門。一扇有時間限制、條件極其苛刻但能通往外部宇宙的小門!”

艦橋裡的軍官們都圍了過來,周成筆鋒飛舞地寫完了他的新模型之後把光幕放大到了頂滿天花板的尺寸。這些軍官們好多都接受過理論物理的學習,對周成的模型並不陌生。他們認真地閱讀著光幕上晦澀的算符,眼中的光芒逐漸閃耀了起來。

“周教授,但是根據您的這個模型。能量湧出的通道非常狹窄,就算不考慮能量本身,愛因斯坦—羅森橋的寬度也不足以透過我們一個人的尺寸呀。”一名軍官小心翼翼地問道。

其他人的情緒也因為這個問題的出現又開始轉向焦慮,但周成依舊是胸有成竹。他像檢視著自己最優秀的學生一般看著那名提出問題的軍官說道:

“孩子,你很優秀啊。但我在這個模型中帶入的是柯依伯帶的平均質量,如果我們把它換成……”

周成一邊說著一邊在模型中改了一串數字:

“換成這個呢?”

“太陽!”那名軍官驚呼道。

首發-:-塔讀小說@

“是的,太陽。要知道,太陽的質量佔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她是太陽系的巨無霸,其他質量都微不足道。更何況,我們現在有兩個太陽。”

那軍官立刻表現出茅塞頓開的樣子:

“這樣的話,能量通道形成的愛因斯坦—羅森橋的尺寸就非常可觀了,應該會達到...”

軍官正在心算時,旁邊的一名女軍官低沉地說道:

“7400公里,愛因斯坦—羅森橋的尺度會達到7400公里。這看起來是足夠月球透過了,但是這只是在不考慮能量也要透過的情況下。月球的結構根本不可能在那樣高密度的能量環境下保持完整,更不用說.....”

周成呵呵地笑道:

“孩子,你很聰明。但你忘了另一個引數——角動量守恆。質量轉化為能量之後,角動量依然需要守恆,這會讓能量在愛因斯坦—羅森橋中流動時產生漩渦一樣的旋轉。

不過,這個漩渦旋轉的角動量蘊含著整個太陽系的角動量,這會讓能量流旋轉著緊貼著愛因斯坦—羅森橋的壁。而在通道的中間,會為我們留下一道3700公里的真空管道,這足夠我們透過了!”

艦橋裡的氣氛隨著周成的講述和光幕上公式的演變沸騰了起來,所有人興奮地相互擊掌、擁抱,就像一群在斷頭臺上被赦免的犯人在慶祝重生。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在太陽湮滅到最激烈的時候,衝向太陽對嗎?”導航軍官的聲音打斷了人們的慶祝。

密碼563743675

大家這時候才意識到另外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他們駕駛的是一艘帆船,給風帆提供動力的正是太陽,而帆船是無法逆風航行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