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番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南封縣今兒個可熱鬧了, 原因無它,就是唐家的當家人唐雅竟然成婚了!

說起這個唐家啊, 那在南封縣乃至整個大齊國都是數一數二的,可令人驚奇的是, 這唐家明明有好幾位男丁,可當家人卻是一位姑娘,而這位姑娘都已經二十多歲了,竟然還未成親!

不過,唐雅是位奇女子,雖說她遲遲未婚配,可她創造出來的財富不得不令人佩服啊!且不論她有多能幹, 單論她精於書法、擅長詩賦, 就足以讓人甘拜下風了。即便她一無是處,她的兩位兄弟也足以撐起整個唐家的門楣了。

當年不知有多少青年才俊想要與之結親,卻都被唐雅拒絕了,許多人都說唐雅眼光太高, 也有人說唐雅不願安心做一個只伺候人於前的小媳婦, 反正眾說紛紜。可如今唐雅突然要成家了,這不得不讓人驚奇。

不過,這唐雅並非嫁人,而是招了一個贅婿,這個贅婿不是什麼青年俊傑,亦不是什麼落魄書生,而是一位身強體壯的異族!這位異族幾年前流落於此, 被唐當家的好心收留,並給他了一份活計,誰能想到這位流浪漢竟然在幾年後搖身一變,搭上了唐當家呢?果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古人誠不欺我啊!

唐雅成婚之日,高朋滿座,熱鬧異常。這非唐雅本意,但是方氏驕傲啊,自己的女兒這麼優秀,這些年她的婚事都成了自己的心事了,現在終於找了個丈夫,她能不高興麼?於是廣發請帖,以唐家如今的地位,來的人能不多麼?

招了贅婿,成親這日便沒有普通人家那般繁瑣,唐雅也不是披著蓋頭獨坐喜房中,而是帶著丈夫一起在外頭敬飲賓客。

唐雅生得秀美,面上帶笑,乍一看,儼然一個溫婉嫻靜的大家閨秀模樣,但是在生意場上與她交過手的人都知道,這個女子不簡單,而且,還有知情人士透露過,唐雅身手不凡,以一當十不在話下,一些沒有見過唐雅的人本以為她是個虎背熊腰、凶神惡煞的女人,可誰也沒想到唐當家竟然這般貌美,雖然已經二十多了,但比起那些十幾歲的小姑娘,更加迷人。

再觀其夫君,的確是身強體壯,那個頭恐怕是比在場人都高,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人雖長得跟他們不太一樣,但相貌也是一等一地好,並且,在場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人眼中只有唐雅一人。

一些參加宴席的女客見狀,不禁對唐雅生出了羨慕佩服之情,一個女人也能夠獨擋一面,並且擁有一個全心全意的夫君,這的確是他們女子中的楷模!她們女人明明也有才華,憑什麼非要拘泥於後院的一畝三分地?憑什麼要與其他女人爭著一個花心的男人?她們難道就不能像唐雅一樣地活著麼?只可惜,她們還真的不能。

唐雅能有今日,與她那位神秘的小叔有著莫大的關聯。這位小叔在場人很少有人見到,很多事情都是唐雅自己說的,她自己就常說,若是沒有小叔,也就沒有現在的唐雅。

“小雅,姐姐我等這一天不知道等了多久,你終於找了一個夫婿,等來年再生個大胖小子,認我當乾孃!”趙續拉住唐雅的手臂,滿臉喜悅。

她身邊站著的是衛琮,衛琮見她明顯喝多了,便無奈地攙著她,“你小心些。”

趙續面上佈滿紅霞,瞪了衛琮一眼,然後轉首還欲與唐雅說話,結果突然彎下身子,乾嘔了起來。

唐雅眉心一動,彎身輕輕拍了拍趙續的背,“趙姐姐,你不是又懷上了吧?”

她這句話可不是胡亂說的,趙續自從跟衛琮成婚後,當真是三年抱倆的節奏,這可把已經三代單傳的衛家高興得跟什麼似的,如今趙續已經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了,所以這次趙續進行熟悉的乾嘔,唐雅便猜測,這是又有喜了。

衛琮一愣,然後就攙著趙續的手,“走,阿續,我們去看大夫,”可他又想這可是在婚宴上,便問,“小雅,你不會介意吧?”

唐雅自然不會介意。

她身邊的夫君摟住她的腰,“小雅,我們什麼時候也生幾個?”

唐雅正欲答話,就見有下人急急忙忙跑了過來,“小姐,叔公子回、回來了!就在門外!”

唐雅立刻露出驚喜的神情,親自前去迎接,夫君緊隨身後。唐家其他人聞言,俱歡喜地跟了上去。

行至門前,只見三位男子正將各自的馬匹系上,其中一人二十來歲,面如冠玉,身姿飄逸,眉目溫雅,一襲月白長衫,外披淡青絲罩,抬首見到唐家眾人,微微一笑,“小雅今日大婚,幸好趕了回來。”

唐時看向唐雅身邊的高大男人,“這位便是侄婿吧?此為見面禮,收下吧。”他說著拿出一枚質地極好的玉佩,上面還雕著鏤空花紋,中間是一個可愛的娃娃形狀,“這是我偶然在一處所得的玉石,請了雕刻師傅雕琢而成,如今送與你。”

男人面露感激之色,“多謝小叔。”只是小叔送這個形狀的玉石,是不是有什麼暗示呢?

唐雅平復了激動之情,“小叔,趙叔,小紹,你們先進門再說吧。”

進了院子之後,唐時三人向唐家長輩一一見了禮,唐老爹和劉氏見到唐時和李紹很是開心,但見到趙縉臉色還是有些彆扭,只不過沒有之前那麼牴觸了。

在場賓客們知曉唐家出了一個文豪唐時,也聽說了這個文豪與原衛指揮使、現誠陽侯趙縉關係甚密,還有如今身為衛指揮使的外甥李紹。

這唐家還真是祖墳上冒了青煙,除了這些,唐風也考了進士,被封了個官,雖品階低,可誰都知道他前途不可限量。還有唐頌,剛考了舉人,亦不可小覷。

唐雅大婚,一家人都來齊了,唐家人俱面露笑容,一天下來嘴都沒有合攏過。

夜晚,賓客散盡,難得唐時他們回來一次,唐雅也顧不上洞房了,於是全家人坐在一起談心。趙續看過大夫後,也跟著衛琮來了。

“小叔,你與趙叔還是要走麼?”唐雅問道。

唐時點點頭,“這次回來看看你們後,我們打算去西北走一趟。”

“石頭,你還要走啊?”劉氏捨不得兒子啊。

唐時心中愧疚,“阿孃,我會常回來看看的。”

唐慶抽著煙點頭,“想去就去,家裡不用擔心,不過在外頭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他頓了頓,才看向趙縉,“趙大郎你也是,外頭壞人多著呢。”

“唐大伯,我知道的。”趙縉認真回答。

“石頭,你明天去看看你老師,拜拜他。”

唐時應了一聲。袁鏞在幾年前就與世長辭了。十年前的那件事情最終還是波及了袁家子孫,雖然最後沒丟性命,但日子過得貧苦。唐家人便將他們接到了南封縣,與袁鏞住在一起。老師在晚年還能享享天倫之樂,也算是一件幸事了。

唐時這次回來一方面是因為唐雅大婚,另一方面就是回來拜祭老師。他此次去往西北,還不知何時能歸,自然得先回來見見親人,拜拜老師。

翌日,唐時與趙縉一起來到了袁鏞的墳塋前,磕了頭,上了香,說了一些路上的見聞後便騎馬離開了。

西北之行,兩人探索到了許多未被人知的地方與事蹟,唐時將它們一一記錄在書中,供世人翻閱觀賞。不僅如此,唐時每到一處新奇之地便都會留下文章,這些文章被後人整理成冊,足有一人多高,而這些書籍也被後世奉為人文地理學的圭臬。

除此以外,唐時在遊學過程中還發現了一些罕見的花卉,他將這些花卉一一記錄於書中,配上形圖,並在研究其生理習性後記載於書中,為後世留下了幾冊《奇花錄》,只是署名佚名,世人稱其為“花仙子”,只是這花仙子到底是何人,一直無人知曉。

後來,有人將唐時留下的書籍與《奇花錄》進行了一番對比,發現《奇花錄》中記載之花,其所在的地理位置與唐時的足跡所到之處別無二致,而且根據它們遺留下的初稿上的筆跡來看,這的確是一人所寫,於是他們便猜測這花仙子就是唐時本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猜測也只是猜測,畢竟人已作古,此事無法得到證實,直到後來,唐雅的後人拿出了他們珍藏的唐雅留下的手札,這個猜測才得到了證實。世人無不興嘆,直道唐時不愧為一代傳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