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 這世間,不存在完美的程式,只有你不願意排除的bug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098這世間,不存在完美的程式,只有你不願意排除的bug

鄭立新繼續說:“我是出生於*爆炸之後的60後,孩童時代正值美蘇對峙高峰期,核恐嚇、核末世那時不是色厲內荏的威脅,而是隨時有可能變成現實的噩夢。別人強壯你孱弱,你說想要和平,憑什麼給你和平;你說想要改革開放,別人明明可以搶,何必和你做生意?就像中東的伊拉克,多富饒的國家啊,短短數十日就變成了一堆廢墟。”

“武力是和平的保證,安全是發展的基礎。核威懾時代,想保家衛國,必須發展核武器;想發展核武器,就必須研製超級計算機。我爺爺和兩彈元勳們一起工作,清醒明白計算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別是《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因為美國國會拒絕批准,我國的人大也只能不予以比準,雖然如此,暫停核試驗卻是大勢和談判要價。這種背景下,超級計算機的重要性愈加凸顯,無論是美國的超級計算機還是我國的超級計算機,都承擔著模擬核試驗的職責。可以這樣說,超級計算機是保證我國不會任人魚肉的重要一環。”

“保家衛國,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義務。”

鄭立新說這些,只是表明他對超級計算機事業的決心。

鄭立新情知魏東生更想知道的是他為何聯絡錢德沛,話題旋即回到主旨:“國企私企之別,我真的不懂,我畢竟只是一名研究員。便是罵聯想,我也是牢騷兩句而已,根本拿不出好的解決辦法。”

“有人說,唯有國企才肯賠錢投資基礎研發。這話,對,也不對。說對,是因為國企畢竟是國企,國家如果下達任務,肯定必須執行;說不對,是因為國企畢竟也是企業,平日間的經營,其實和私企一樣,也在尋求更多的市場利潤。曙光身處條條塊塊之中,其實更願意兼顧市場盈利,而非虧本研發基礎科學。曙光4000A之所以立項,除了有國家撥款科研經費支援,也是和聯想競爭市場。”

“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在乎國企或私企的表面文章,更願意透視它的本質。以寒武紀2004為例,所有技術人員都是咱們華國人,所有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咱們華國人手中,是私企、是國企有區別嗎?真若戰爭爆發,智慧宇宙信息產業公司肯定頃刻之間成兵工廠。如果掛著國企的名字,卻把研發中心置於國外,且核心技術不輸送到國內,研究員亦來源於當地國家和多國聯軍,戰爭期間必然成為別家的兵工廠。”

鄭立新鮮明表明了立場。

魏東生聽懂了鄭立新的心意,也遲遲明白了低調思維的可笑。

不管是世界第一,還是華國第一,寒武紀2004註定不會被忽視。而且,寒武紀2004的意義不僅僅是一臺十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更是超級計算機踏步異構時代的啟程票。寒武紀2004的重要性,連鄭立新都能清晰感受到,何況行業內其他專家?

魏東生想低調行事,純屬於不切實際的幻想。

魏東生嘆了一口氣。

之所以有此誤會,是魏東生的思維存在缺陷。

首先,魏東生前世雖然有自己的產業,眼界卻止於某領域某行業,缺乏國家宏觀視角全域性思考的經驗。魏東生籌備寒武紀2004時,考慮到了國家層面的重視,也想好了未來該怎樣配合國家戰略,卻忽略這種重視不是直線型重視,而是不受控制的散射型影響。

它會影響到方方面面。

其次,是時代的局限性。魏東生前世與超級計算機行業無交叉點,並不瞭解超級計算機的發展史。魏東生畢業之後不久,就見證了“天河一號”的誕生。“天河一號”到“天河二號”,再到“神威太湖之光”,魏東生已經習慣了華國超級計算機排位世界第一。

魏東生忽略了眼下是2004年,不是2010年,更不是2017年。

2004年,863計劃針對高性能計算機的研發投資僅有區區1.5億。

2004年,十三億人口的華國國民生產總值僅排名世界第七,國民還在討論2050年時有沒有機會追平日本。2004年到2017年,歷史跨度只有短短的13年,國民心態卻是翻天覆地性的變化。魏東生以後世心態審視寒武紀2004的價值,自然隨之嚴重誤判寒武紀2004在2004年的價值,進而小覷了它對肖磊、鄭立新等研究員的衝擊。

然而,魏東生沒有時間後悔。

後悔以前為何沒有怎樣怎樣,從來不是魏東生的性格。

亡羊補牢,為遲不晚,才是魏東生的思維模式。

或許,這是魏東生身為一名程式設計師的習慣。程序運行中,出現各種各樣奇奇怪怪bug很是正常的,奢望一款完美無bug的程式,唯一的辦法是讓它永遠停留在想象中。面對bug,最恰當的辦法不是拍腦袋後悔鬱悶,而是最快速度檢查到bug出現的原因,進而修復它。

這世間,不存在完美的程式,只有你不願意排除的bug。

意識到錯誤,魏東生立刻著手修復。

魏東生當場修正原有低調方案,與鄭立新探討起新的方案:“你和錢德沛聯絡,是為了……?”

鄭立新:“我向他詢問,能否把寒武紀2004或者智慧宇宙信息產業公司最快速度列入863計劃的一環,如果可以,怎樣操作;如果不可以,怎樣改善。郵件裡的資料,簡單詮釋了異構超計算機的實現思路,輔助證明寒武紀2004A不是科研騙局。”

魏東生試探詢問:“你覺得,智慧宇宙作為一家私企,現階段有希望融入863計劃嗎?”

鄭立新:“國家從來不排斥民企參與863計劃。863計劃要的是結果,也只有結果。就像剛才說的,只要核心技術和研究員都在國內,智慧宇宙就已經是國家戰略資產。至於私企不私企,並不重要。如果有需要,國家以政策、固定資產注資智慧宇宙,智慧宇宙隨時都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國企。863計劃看重的是國家戰略層次的結果,帶動當地政府及民營企業投資,反而能夠減輕科研經費壓力。”

“之所以現狀如此,是因為絕大多數的私企比國企更追求利潤,既缺乏足夠的技術底蘊,也不願投資週期較長的研發。偶爾立項,也極有可能是官商勾結,套現國家的科研資金和政策支援。除了智慧宇宙,沒有幾家願意虧本投資門檻極高利潤卻又不高的超級計算機。”

魏東生笑了笑:“智慧宇宙也是要盈利的。”

鄭立新:“參與863計劃與追求利潤,並不衝突。”

相比言語,魏東生更相信行動,鼓勵鄭立新說:“去運作吧。如果需要公關經費,回來找我報銷。”

前面說過,魏東生並不排斥與國家合作,融入資訊領域的863計劃,絕對有利無弊。事實上,魏東生對智慧宇宙資訊的未來規劃中,待積蓄數年攢夠了聲望,也將嘗試申報專案參與十一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鄭立新的自發努力,不過是縮短了積蓄聲望時間:成功了,是好事;失敗了,就再多等兩年。

修正後世心態誤判,魏東生已經泛泛理解了鄭立新的想法。

國家不是公司。

治理一家公司,要點在與選定經營方向和提高執行能力,衰敗的公司都是倒在缺失其一。而治理國家則截然不同,因為國家的經營方向充滿了不確定性,譬如某些地區倉廩實衣食足,想要藍天白雲好的生活環境;另一些地區則有藍天白雲乾淨的河,卻苦於經濟貧困和人口流失。國家的政策,從來都不存在自上而下的強制命令,每一個“上”,其實都是各方利益的代言人。因此,國家是多元力量的集合體,每一份政策也都是各方利益妥協的產物。

863計劃也是這樣,它不是某人拍腦袋的想法,而是國民集體訴求的結果。

鄭立新出身於科研世界,聽說過也見過官商勾結,卻沒有辦法也沒有底氣遏制這種現象。鄭立新於是從科研思路出發,把寒武紀2004融入863計劃,與國家利益捆綁在一起,與數十家單位建立若隱若顯聯絡,進而擊退那些貪婪的投機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魏東生其實並不看好鄭立新的想法。

不過,有總比沒有強。

魏東生也願意融入863計劃,進而帶動華國資訊領域的全面崛起。

運作專案之前,首先證明自己的實力。寒武紀2004A的11.6萬億次成績,不可能智宇說達到了,別人就必須相信。寒武紀2004A想去超級計算機Top_500,需要相關人員檢驗;寒武紀2004A及寒武紀2004專案想融入863計劃,需要更嚴格的檢驗。譬如,曙光4000A,作為863計劃的最新成果,雖然已經被Top_500預收錄,其還須透過科技部的鑑定驗收等程式。

接下來日子裡,魏東生放棄不切實際的低調思維,由得肖磊和鄭立新運作。

期間,其它業務方向,陸續傳來喜訊。(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