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 反側(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523反側(三)

絕聖門何須陸康代表?

魏東生曉得陸康的真實想法,心中冷笑評價:“果然是世家作風。”

行動比語言更可信,陸康的表面文章再好看,也難掩其反側心思。說來說去,陸康在困難面前趨利避害選擇了臣服晉室,甚至無視魏東生而先斬後奏。如果魏東生依舊選擇相信陸康的誠意,那就是自欺欺人啦。

魏東生喊來陸遜,沒有任何言語試探,直接把陸康的書信遞給他。陸遜簡單翻了翻,嘆息說:“人老心也老,祖父(陸康)終究看不清楚未來大勢。”

魏東生:“你覺得如何處置比較好?”

陸遜即時回答說:“此事我已經私下考慮很久。”

“天命神威如獄,鐵腕鎮壓九州群雄,強如劉備、孫權,也只能倉惶逃到深山大澤之間避難。論長生者質量,絕聖門只有門主一人突破5級屏障,而晉室舞陽營最少有一名7級長生者和兩名6級長生者,絕聖門顯然處於劣勢。論長生者數量,歷經誅侯門之禍、聯漢盟吳、鏖戰魚妖等事,絕聖門現今總共僅約有百名長生者。而晉室舞陽營依賴天命之威招攬新丁,壟斷各州各郡資源利誘老舊,目前最少有120名長生者屬僚,絕不弱於絕聖門。實事求是說,舞陽營甚至已經後來居上超越了絕聖門。再加上九州百郡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補充,即使沒有高懸頭頂的天命神威,舞陽營也有極大機率打敗咱們絕聖門。”

“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絕非我祖父一人之惡。”

“世人見利忘義,畏威而不懷德。例如漢吳之敗,論及德政與否,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司馬衷等人又能比劉備、孫權好到哪裡去呢?即使劉備、孫權當不起一宣告君之贊,司馬炎、司馬衷等人又能當得起明君讚譽?可當晉兵興師南伐時,無論世族大宗,還是寒門小姓,都因為畏懼天命紛紛投誠王師。可悲也!可嘆也!”

“組織有紀律,陸康既然違反組織紀律且涉嫌背叛組織,組織必須嚴懲不貸。可僅僅懲治陸康一人,無法解決絕聖門目前遇到的問題。為了絕聖門的長治久安,此事必須大操大辦。我個人的想法,絕聖門無論未來欲戰欲和,都應該趁機整頓人事,淘汰一批類似陸康這樣的反側之徒。”

陸遜終究不是現實世界歷史裡那位陸遜。

作為魏東生的親傳弟子,陸遜學魏東生所學,思魏東生所思,漸漸成長為能與魏東生同路蹣跚向前的同志同好。自陸遜完善三觀以來,他除了最基本的宗族親情羈絆,其與從祖父陸康越行越遠。早在230年,陸遜就正式與陸康分族而居,而後娶妻生子,代代繁衍,漸漸形成新的宗族。陸康長期寓居六安縣,號曰六安陸;陸遜長期居住龍舒縣,號曰龍舒陸,雙方可謂各有各的政治訴求。

陸遜說趨利避害非陸康一人之恩,乍聽彷彿是為陸康開脫,其實是超脫宗族羈絆之後冷靜分析絕聖門現狀。

魏東生暫不評價陸遜的看法,望向主客堂的值班吏員:“有劉曄訊息嗎?”

主客堂吏員回答說:“陸康一意孤行前,勸劉曄說,‘天命在晉,吾輩豈可強項’?劉曄答說,‘天命如獄,順之者生,逆之者亡。’陸康誤會劉曄贊同了他的想法,當即開懷暢飲,單槍匹馬趕赴豫州。可待陸康離去,劉曄卻封合潁川郡太守的符印,施施然乘坐馬車返回龍舒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陸遜笑著插話一句:“見可者說可,見不可者說不可,劉子揚(劉曄)還是老樣子啊。”

魏東生主動替劉曄開脫:“漢末群雄多劉氏,大名鼎鼎的劉備無須再說,漢景帝劉啟的第九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兗州刺史劉岱、揚州刺史劉繇兄弟,可以追溯到漢高祖劉邦的庶長子齊惠王劉肥;荊州刺史劉表、益州刺史劉焉,可以追溯到漢景帝劉啟的第四子魯恭王劉餘;幽州刺史劉虞更是光武帝劉秀嫡系,東海恭王劉強之後。上溯劉曄的宗室譜系,他類似前幽州刺史劉虞,也是光武帝嫡系血裔,阜陵王劉延之後。劉備之季漢剛剛滅亡數年時間,且劉備還在孜孜不倦謀求復興漢室,這種情況下,劉曄客居我絕聖門,焉能沒有丁點兒忐忑情緒?此事不必急於求成,待劉漢宗室身份背景不再惹人忌諱時,想來劉曄就能坦蕩說出自己的真正想法。”

陸遜:“虧得是門主,才能如此用人不疑。”

魏東生:“天命之威,人人驚懼,再說即使晉室未來失去北方天命,現在也還有十餘年時間苦熬。人心向背大環境下,趨利避害如陸康才是人之常情,劉曄願意回龍舒縣述職,已經很難得了。既然如此,我們就等劉曄回來再做決定吧。”

說罷,魏東生吩咐主客堂吏員說:“遣人催催劉曄,令其速速歸來。”

劉曄收到魏東生口諭,即時提高速度,兩日後抵達龍舒縣縣城。

彙總陸康、陸遜、劉曄等絕聖門門徒眾像,魏東生果斷放棄與司馬懿的舞陽營硬對硬鬥一場。

世人畏懼天命,天命說未來西風壓倒東風,世人便不敢以東風抵抗西風,天命預兆已然等同人心所向。百餘年間,經過魏東生斷斷續續努力,一些絕聖門門徒或多或少接受魏東生的部分理念。可說一句難聽說,理想主義者自古以來就是少數派,現實世界歷史裡勞動黨黨員八千萬,其中又有幾人完美契合黨章要求?和諧盛世時,絕聖門門徒都能平平淡淡為絕聖門貢獻才華;一旦遇到生死危機,十分之九成員都會自私地選擇趨利避害。

魏東生倘若莽撞要求所有絕聖門門徒違逆天命,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既然此時與司馬懿打硬仗有害無益,不如妥協時勢,趁機純潔隊伍,淘汰一批意志不夠堅定的門徒。

經過絕聖門高層數日閉門討論,魏東生參考仙俠小說說法正式把絕聖門切割為內門和外門:契合魏東生理念且意志堅定者,編入內門;陸康這樣的三心二意者,劉曄這樣的忐忑不安者,都編入外門。

外門成員人心浮動,魏東生想讓他們違逆天命,簡直是痴心妄想。既然外門成員不可深信,魏東生索性充分利用他們牆頭草性格,令其以潛伏待命名義投誠晉室。牆頭草真正臣服的是天命大勢而非司馬懿和舞陽營,待天命移情時,他們必然大機率投降新主。再考慮晉室十餘年後徹底喪失北方氣運,牆頭草向晉室奉獻的忠誠又能有幾分呢?

內門成員意志堅定,惜其力量不足以抗拒天命。這些真正的火種,豈可隨隨便便犧牲?魏東生暫時退一退,待充分理解了天命機制,才是他們發揮更大作用的時機。

於是,魏東生假意上表晉室表示臣服,承認陸康就職豫州刺史的既定事實,又允許劉曄赴職潁川郡太守。泰半絕聖門門徒,也都以陸康、劉曄為表率,攜廬江郡數縣聽命新任揚州刺史和新任廬江郡太守的安排,各自尋找出路。

但魏東生本人,卻委婉拒絕了九江郡太守收編條件:“祿爵非我所愛,願一世安家深山老林。”

或許司馬懿器量宏達,或許司馬懿理解偉力歸於自身的恐怖,司馬懿識趣地暫時默契接受了魏東生*絕聖門級別的妥協。此後,晉室沒有緊追不捨強迫魏東生必須離開大別山山脈就任九江郡太守,而是積極利用天命在晉輿論收編絕聖門的牆頭草。除了絕聖門,晉室處置異寶營等小軍閥的國策,也是以收編勸降為主。或許因為周瑜與孫權不和,晉室甚至予以特別優待,就地任命周瑜為豫章郡太守。

孫吳政權崩潰,周瑜反而升官加爵了。

司馬懿的收編國策,間接留給魏東生充分時間以安置絕聖門內門。

時間拖延到295年3月,長生種子有效範圍陡然間猛烈擴張,荊州其餘郡縣、揚州其餘郡縣和徐州所有郡縣,一次性全部永久納入長生種子體系。長生種子體系已於294年覆蓋豫州,加上今年補全的荊州、揚州、徐州,長生種子瞬間覆蓋中原四大州。荊州和揚州是面積大州,豫州和徐州是人口大州,攤開晉國州郡地圖簡單鮮明塗色,長生種子體系駭然已經覆蓋三分之一疆域。

295年的擴張,竟是如此的迅猛。

面對急劇做大的蛋糕,司馬懿和舞陽營都忙忙碌碌在新擴張地區建立有效統治。人類長生者總數不足四百名,即使全部聽命司馬懿旨令,分散在四州也顯得非常稀疏,別想奢望憑之建設宛如平民百姓的森嚴壁壘統治。如此以來,無論躲避舞陽營追殺的劉備、孫權,還是妥協退讓的魏東生,都得到了難得的喘息時間。

魏東生為了預防舞陽營搞突然襲擊,更利用長生種子體系擴張契機命令絕聖門內門化整為零,分散躲藏到各地的名山大澤。(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