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 死於痢疾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419死於痢疾

1309年到1319年,魏東生以戰養戰擴充軍隊,驅使爪哇八旗漸次攻滅滿者伯夷。

1319年到1322年,魏東生又揮師西進,攻滅西爪哇島的巽他王國,泛泛統一爪哇島。

說起來貌似容易,其實過程相當困難。

以《歐陸風雲4》等策略遊戲為例,玩家能夠準確知曉一支部隊的大概戰鬥力,同樣規模的火繩槍部隊總是能夠輕鬆殲滅常規中世紀冷兵器部隊。而在實際戰爭中,軍隊戰鬥力常常是無法掌握的迷霧,魏東生不僅很難探知一支部隊的實際士氣和訓練度,甚至連一支部隊的準確人數都無法瞭解——誰知道他們有沒有吃空餉啊?很多魏東生以為必勝的戰役,爪哇八旗都無功而返;當然也有一些驚喜,某些軍事天才常常在絕境中上演驚天大逆轉,立下連魏東生都瞠目結舌的功勞。

魏東生贏在哪裡呢?

魏東生贏在蔗糖產業鏈,源源不斷的巨額利潤才能支撐起以戰養戰。

魏東生贏在中央集權,儘管只是類似滿清模式的殖民統治,儘管邊角之地存在一些類似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之輩的爪哇土著藩鎮,順塔王國的政治體制也遠遠強於介於部落聯盟和部落分封之間的滿者伯夷王國。同樣的人口,同樣的資源,順塔王國總是能夠壓榨出更多的人力物力,進而蛇吞象征服了爪哇島。

1322年到1328年,魏東生又憑藉爪哇島的人力資源東征西討,漸次征服南洋諸島。

眾所周知,爪哇島是南洋主要的人口聚集地。現實世界裡,論面積,爪哇島只是印尼第五大島,它卻駭然擁有全國一半人口,且在政治上和經濟上處於絕對支配地位。與爪哇島相比,南洋其它島嶼的開發難度高,集權統治成本也高到不可思議。因此,魏東生有了爪哇島大本營之後,因地制宜在其它島嶼推行荷蘭東印度公司策略,以海洋霸權思維割裂南洋群島之間的聯絡,保持順塔王國對各個島嶼土著政權的絕對優勢。

魏東生制霸南洋之後,才遲遲把目光投向蒙元大陸。

論文化歸屬,論人口優勢,魏東生都有取而代之的需求。但是,蒙元可不是滿者伯夷或巽他王國這樣的土著小國。以滿者伯夷開國第一代國王*甲亮為例,他面對區區一支蒙元偏師,都得靠跪舔降低元兵的警戒心陰謀取勝。

蒙元攻取中原之後朝政混亂如麻,魏東生轉世歷練的1297年到1328年,已經快速更替了鐵穆爾、海山、愛育黎拔力八達、碩德八刺、也孫鐵木兒、阿速吉八、圖帖睦兒等數任皇帝。儘管蒙元高層爭權奪利不休,儘管蒙元諸省不時民變,它仍是順塔王國國民眼中的龐然大物。

再者,因為“禁止傳播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約束,順塔王國的政治體制也是類似宋元的傳統封建王朝,不但科技樹與蒙元彷彿或者說稍低於蒙元,騎兵短板更令人絕望。

哪怕順塔王國業已制霸南洋,順塔王國高層也沒有信心完成反元大業。

與此同時,南洋唐人族群也沒有收復中原的野心。以早期的權臣楊新寧為例,剛逃難來到爪哇島那些年,他為長子取名楊北望,為次子取名楊復土,為長女取名楊念宋。又是北望,又是復土,又是念宋,楊新寧的心思可想而知。可滯留爪哇十餘年之後,到了末女楊念安降生時,她的名字已經和家國情懷無關。早在那時,楊新寧已經不再朝思夢想反元復宋,而是和其它南宋遺民一樣開始認命地追求安定生活。

作為南宋遺民,他們比南洋土著更熟悉中原諸省的地大物博和蒙元鐵騎的噩夢,也比南洋土著更害怕蒙元的綜合實力。與其冒著生命危險挑戰蒙元赴南宋後塵,不如安心的在南洋做富家翁。

這樣的保守想法,幾乎是所有唐人族群的共同心聲。

好在順塔王國是專制的封建王朝,而魏東生又是率領順塔王國百戰百勝走向制霸南洋的堪比秦皇漢武的一代明君。無論南洋土著藩鎮還是順塔王國文臣武將,他們都不敢強硬地抗拒魏東生的北伐決議,魏東生說北望中原,順塔王國就得向中原擴張。

當然,考慮南洋唐人對蒙元鐵騎且恨且懼,魏東生須謹慎安排北伐。

1328年到1333年,順塔王國開闢東亞商貿網路,拓土琉球(臺灣)建立前進基地。

1333年到1238年,魏東生傾斜資源把琉球營建成超大型軍事基地。

1340年,魏東生命令太子監國爪哇島,率領主力部隊進駐琉球。

1341年,魏東生宣佈廢棄順塔之名,建朔為夏。未幾,魏東生遣兵攻取澎湖諸島,襲佔泉州,正式啟動滅元戰略。出乎魏東生意料,紅巾軍起義十年前的1341年,元兵的戰鬥力業已墮落的不成樣子,夏兵幾乎能夠輕鬆地橫行沿海諸省。直至蒙元四處調集援軍,元兵才在長江之南擋住夏兵兵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為沒有科技碾壓優勢,因為沒有忠誠鎖定優勢,魏東生的作戰策略非常謹慎。眼見前線漸有僵持之局趨勢,魏東生立刻果斷命令夏兵利用長江和大海構建防禦體系,分出部分精力清洗已解放地區的潛在隱患。

考慮現行科技樹沒有工業基礎,魏東生沒有亂喊“打土豪,分田地”口號,僅僅以“反元”旗幟肅清已征服地區的土豪劣紳。魏東生先要求這些地主與蒙元劃清界限,履行軍墾田、子嗣參軍等民族解放義務,彼若敢遲疑,立刻遣兵剿滅其家,沒收其一切土地及浮財,移送南洋種植園做苦工;前期整頓之後,又是持之以恆的苛刻言論管制,誰敢說蒙元朝廷一句好話,立刻沒收土地,流放南洋。

現實世界的明元革命,受蒙元王朝團結部分漢族精英國策影響,許多士紳都貪戀蒙元時期的地方特權,紛紛褒揚蒙元寬政,攻訐紅巾軍殘暴。哪怕明王朝早期的許多高官勳貴,也因為與蒙元時期鄉紳合流和軍閥混戰期間的矛盾,習慣抨擊與朱元璋同樣出身的紅巾軍將士,各種言論直接或間接地懷念蒙元王朝。

魏東生的肅清政策,摧毀了鄉紳懷念蒙元思潮的經濟基礎。

大批因為蒙元國策發家的地主土豪,紛紛成了民族解放旗幟的犧牲品,敢說蒙元一句好話或者敵視魏夏政權自稱元民,直系家屬都將流放到南洋種植園做苦工,他們的土地財產也將成為魏東生施恩有功將士的獎勵品。這些政策固然一定程度影響了北伐速度,卻能保證民族解放地區的新兵與魏東生一條心,進而形成穩定的基地。

1344年,魏東生從容不迫地把前線推進到淮河防線。

1345年,魏東生沿江而上,攻取兩湖。

1347年末,魏東生啟動北伐,蒙元意料之外快速潰敗,夏兵僅用三月時間就攻下了山東和河南兩塊肥肉。眼見一切形勢大好,魏東生索性親自進抵趙宋舊都汴梁,商討一戰攻取河北及元大都的細節安排。

至此,蒙元已經進入滅亡倒計時。

待預定中的夏兵8月14日正式揮師北進,魏夏就能取代現實世界的朱明王朝成為終結蒙元統治的新王朝。

豈料,意外陡然發生。

7月末旬,魏東生突然間腹痛,然後便帶膿血。

在攻滅蒙元的緊急關頭,魏東生竟突然得了痢疾。

更棘手的是醫生救治無效,魏東生的病情越來越重,以致十餘日後昏迷不醒。

1348年8月8日,魏東生死於痢疾,享年69歲。

待渾渾噩噩恢復意識,魏東生已經回到現實世界。

現實世界為2016年10月27日。魏東生在六百年前的異時空歷練了51年,率領萬人規模的順塔王國南征北討,不僅建立了制霸南洋的海洋霸權,還差點兒提前十餘年推翻蒙元統治。異時空慷慨激昂的51年,對比現實世界風平浪靜的51日,魏東生不禁感慨時間的玄妙。

想到51年慷慨激昂,魏東生忍不住有點兒遺憾。

合軍北上元大都的關鍵時刻,魏東生突然間病逝,人生真是難料!

這樣的事例,歷史上有很多。

不知多少英雄豪傑,都壯志未酬身先死,遺憾錯過勝利的黎明。

沒了魏東生的魏夏王朝,將會是什麼模樣呢?

魏東生的突然去世,肯定嚴重影響北伐元大都戰略,孩子們或許就此深陷爭權奪利旋渦。夏元之戰將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呢?稍稍想想,魏東生就不敢報以樂觀態度。

魏東生為了避免子嗣出現楊北望與楊復土競爭局面,他對皇位繼承法有很多細緻規定。北伐途中病逝該誰繼承皇帝,如果第一繼承者死亡,誰來做第二繼承者、第三繼承者,魏東生都早已公佈天下。

可是,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誰敢保證那些文臣武將老老實實聽命魏東生的遺命?

天子寧有種乎?

兵馬強壯者為之耳!

就像朱棣不會尊重朱元璋的遺命,一旦到了關鍵時刻,誰會尊重已經死去的魏東生?(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