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 富可敵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239富可敵國

魏東生繼續侃侃而談:“宋寧星不怕死。”

“宋寧星是不怕死的理想主義者。”

“無論十餘年前的不肯低頭,還是現今如火如荼的反腐打黑,宋寧星都做好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心理準備。即使死後被汙名化為貪官汙吏——這是必然的,只要失敗,宋寧星肯定被潑一身或真或假的髒水。宋寧星清醒知道失敗之後的悲嗆,可他既不畏懼也不後悔,毅然揹負不被世人理解的風險,繼續努力向前行。”

“這條路,很難走。”

“身敗名裂,只在頃刻之間。”

“宋寧星盡心去做,卻不敢奢望收穫成功。”

“我和宋寧星有相似的理想,卻沒有他那樣的勇氣。我更膽怯,我更保守,我更希望成功,我更希望先積存力量發展自己,而後再奢談為國為民。所以,回顧前幾年,不管國際資本還是官僚資本,不管是灰色白手套還是已經家族化的國企,我都盡己所能長袖扇舞與之合作共贏。但是,世事隨時勢而更改。就像《500億美元!春秋帝國的新疆土》揭底春秋系所驚讚的,一門3家世界五百強,又龍盤虎踞華國網際網路產業半壁江山,這樣的資本規模已經開始挑戰華國既有的官僚資本秩序。用一句套話來說,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未來利益衝突更加尖銳,利益博弈更加複雜。”

“相比宋寧星的大無畏犧牲精神,我更願意曲折前進。”

說到這裡,魏東生引用一句論語原話:“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姬素素不懂宋寧星和魏東生的理想,也不懂宋寧星和魏東生的政治訴求,甚至不懂乘桴浮於海寓意。姬素素勉強以自己的眼界理解這句話,提出意見:“乘桴浮於海是指移民美國?”

魏東生哈哈笑起來:“怎麼可能!”

姬素素:“都說資本主義世界才是資本家的樂園,你若在美國,肯定不必再擔心害怕進監獄。”

魏東生搖頭:“哪有那樣簡單。社會主義有社會主義的玩法,資本主義有資本主義的玩法,移民美國的確不必再憂心華國式煩惱,可美國式煩惱必將隨之撲面而來。美國真若完美無暇,資本家們也不會爭先恐後跑來華國建廠,你去美國轉一圈就會明白,實體經濟的希望終究還是在華國。而且,我若移民美國才是真正的作死,呵呵,誰會在乎一條喪家之犬呢?”

“改良派的目的是修繕自己的狗窩,而非落荒而逃到其它狗窩!”

“我不必逃,更不會逃。”

“與狼狽逃竄相比,我更願意曲折進擊,把所有強敵一個一個掀下馬。”

說到這裡,魏東生忽然另起話題:“你知道何謂富可敵國?”

姬素素一時跟不上魏東生的思維跳躍:“?”

魏東生拎起第一份報紙:“2009年度華國富豪排行榜,福布斯為我估值265億美元。你知道265億美元意味著什麼嗎?剛剛過去的2008年,全球一百八十餘國家和地區的GDP總量約為60萬億美元,265億美元是60萬億美元的0.04%。也即是說,如果把地球2008年經濟生產總值切割為一萬份,我可以得到其中四份。”

“彙總一百八十餘國家和地區的GDP資料,葉門以269億美元排名第88名,衣索比亞以263億美元排名第89名。我的265億美元身價,略高於衣索比亞,略低於葉門。假如我一人一國,魏東生國將成為全球第八十九大經濟體。”

“再形象點兒描述265億美元的能量。”

“鄰國緬甸的GDP總量為262億美元,尼泊爾的GDP總量為122億美元,阿富汗的GDP總量為117億美元,柬埔寨的GDP總量為112億美元,寮國的GDP總量為53億美元,蒙古的GDP總量為52億美元,塔吉克的GDP總量為51億美元,吉爾吉斯斯坦的GDP總量為50億美元,不丹的GDP總量為13億美元……瞧,我的265億美元淨資產估值,已經超越許多鄰國的GDP。”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全球一百八十餘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半不如我富。”

“緬甸坐擁5100萬人口,GDP總量才與我一人相當。”

“所以,我就想啊。與其困守國內被兩名警察輕鬆逮捕,我何不利用資本力量竊取一家小國政權呢?若能有幸混成一方軍閥,私下養一支萬人規模軍隊,即使未來形勢再不利,我也可從容退守保命。”

姬素素聽懵了。

這思維是怎麼跳的?

正厲聲指責官僚資本的醜惡,怎就突然談到竊取一國政權?

姬素素認知裡,國家字眼高大上到近乎神聖,個人面對國家毫無反抗能力。怎想到了魏東生口中,國家概念頓時褪去了神聖信仰,說的國家好像一家公司似的。又是富可敵國,又是竊國,又是軍閥……軍閥不是古代詞彙麼,難道二十一世紀還有軍閥勢力?

姬素素不懂。

然而,沒有軍閥只是姬素素的一廂情願,國家神聖化也是姬素素的一廂情願。

以數量而論,歐美發達國家生態不是普遍現象,華國的國家凝聚力也不是普遍現象。華國百姓想象中的國家概念,全球一百八十餘國家和地區,最少有四分之三不達標。魏東生可以斷定,其中最少有三分之一國家的組織度遠遠不如祝為集團;甚至連人口這樣的最基礎資料,某些國家都比不過祝為集團。

祝為集團7月底呈給魏東生的預測報告,說旗下所有分公司總僱員數量2009年底極大機率突破200萬。事實證明祝為集團的預測報告過於保守了,截止2009年10月底,祝為集團總僱員量已然迅速重新整理到209萬之巨。

環顧全球各國及地區,才有156個國家或地區超過100萬人口,其中不丹人口數量213萬,排名第143名;馬其頓人口數量206萬,排名第144名。如果把祝為集團視之為祝為國,它的人口規模瞬間超越馬其頓、斯洛維尼亞、甘比亞、愛沙尼亞、卡達、冰島等國,以絕對優勢排名全球第144名。

論經濟,春秋系不弱於全球泰半國家;論組織管理能力,魏東生也有信心治理千萬人口級別的小國。

既然如此,為何不試著走出去呢?

事實上,魏東生很早就有這樣的想法了。

資本運營有“借殼上市”的說法。證券市場為了保證穩定性,慣來嚴格審查每一家公司的上市資格,以致許多公司都倒在臨門一腳。三十年記憶裡,迅雷從2003年折騰到2014年,才艱難實現上市夢想;搜狗2010年拆分獨立後,年年說要上市,結果年年都上市不成。為了繞過政治因素和繁瑣程式,部分企業遂選擇收購一家殼公司,然後利用這家上市公司將借殼者的其它資產透過配股、收購等方式注入。

魏東生想把經濟領域的借殼上市運用到政治領域,即透過資本力量附庸某小國,從而獲得國家政權才能擁有的政治權利、外交權力、軍事權力。

就像前面所說的,如果能夠在某小國養一支萬人規模的軍隊,即使它與華國相比屁也不是,也能把一些經濟糾紛小事轉變成政治外交事件。如此,魏東生有了關鍵時刻保命退路。

竊國目標,魏東生業已選好。

烏有國!

烏有國地在非洲南部,境內乾旱少雨,地廣人稀。烏有國的國土面積約82萬平方公裡,比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蘇省五省加起來還大;與此同時,烏有國的人口約有211萬,僅比華國某些縣級市大一圈。

地盤廣,人口少,完美契合殼資源特徵。

烏有國的戰略價值有限,除了沿海有一丁點兒狹長平原,其內陸深處大抵都是高原山地。地形及市場嚴重制約烏有國的經濟發展,即使算上食品飲料、木材加工、皮革加工等小規模私人企業,烏有國整個國家也僅有兩百餘家企業。

不過,烏有國的人均GDP此刻卻比華國還高,這是因為鑽石、鈾礦、黃金等礦石資源出口拉高了GDP資料。當然,就像一個億萬富翁和9個窮光蛋平均之後是十個千萬富翁,這種平均其實毫無意義,烏有國看起來漂亮的人均GDP背後是觸目驚心的貧富差距和無法想象的超高失業率。

照理說,貧富差距越大,矛盾越尖銳。然而,烏有國是典型的非洲國家,零星現代化城市點綴在漫天遍野部落之間。大量的黑人族群停滯在部落體制乃至原始部落體制,混混沌沌混過一日是一日,嚴重缺乏改天換地的鬥爭精神。哪怕失業率高到60%,烏有國也很少發生變亂。

沒關係。

魏東生不怕烏有國沒有矛盾。

沒有矛盾,就輸入矛盾。

沒有覺醒,就輸入覺醒。

話說,早在春秋集團剛剛起步的2004年,魏東生就基於早作準備心理提前佈局烏有國。彼時,魏東生尚未誕生篡權烏有國的想法,純粹是為了應對陰影帝國或碳基生命同盟降臨之後的社會變革而落棋南部非洲。這些年來,魏東生不斷基於時事小幅度調整產業布局,金融風暴燕京禁足事件之後才滋生了竊國野心,毅然決定提前啟用棋子。(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