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關於發展的問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369章 關於發展的問題

價格一降再降,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在揚州城內轟轟烈烈的上演著,大富商白萬山和陶福英也殺紅了眼,不顧一眾小掌櫃的苦苦哀求,直接以揚州商會的名義把糧食的價格降到了五成,想著以雄厚的家底將憑空冒出的德盛糧莊徹底壓垮。小李將軍倒是沒有吃驚,反而高興得不得了,一邊命令小褚繼續將價格降低周旋,一邊命張亮做好準備,只待時機已到,換了百姓衣裳的五千士卒就開始瘋狂搶購,誓要把白陶二人氣的吐血身亡不可。

五成已是各家小糧鋪的極限了,其實他們早已經支持不住了,不過為了爭口氣的白陶二人下了血本,虧損的部分有二人幫著承擔一半,不然等這是過去了,不給面子的就不要再想在揚州城裡混下去了。名對這樣的威脅,小掌櫃只能含淚接受,好在有他們的一半補貼就算是糧食傾銷一空也不用擔心家破人亡,跟著咬牙硬挺吧。不過五成已是極限,在家的話可就把老婆孩子全搭進去了,是以價格一降到五成這些人大死不再動了,大不了以後不做買賣,留個完完整整的家就好了。

估算一番,小李將軍也覺得時候差不多了,立刻下令張亮開始行動,早些天運糧的大車全部派上了用場,一輛接著一輛的趕到德盛糧莊之外的其他糧鋪,大筆大筆的銀子甩出,只有一句話,糧食有多少要多少。這時白陶二人已經殺紅眼了,一派人打聽往日喧鬧的德盛糧莊現在變得門可羅雀,不由得大笑起來,也不覺得忽然殺上門來的大客戶有什麼可疑的,大筆一揮就開始搬運糧食,店鋪裡的存貨不多了,直接到倉庫過秤。

連著兩日的瘋搶,一多半的糧食已經流進了百姓家中,現在全城加起來的糧食也就兩萬擔左右,剛好和張亮買來的相持橫,一夥老夫子噼裡啪啦的一陣計算,一個驚喜的訊息出現在了小李將軍的面前,淨賺七千兩!

七千兩不是個小數目,小李將軍細細核算一下,自己月俸一百五十貫,一年是一千八百貫錢,這七千兩可是自己辛辛苦苦好幾年才能賺來的。可是沒曾想到就這麼一轉手,這短短的幾天時間七千兩就到手了,這經商可真是個來錢的營生。

“呵呵,開來咱們還真應該做些買賣,這來錢也太快了。”正廳內全是信得過的人,小李將軍也不隱瞞,隱晦的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這可惜的是幾員大將中除了張亮外,其他人都是些除了打仗殺人嘛也不會的漢子,一個個光坐在那裡傻樂了,什麼意見也沒有發表,對於這一點,小李將軍很是失望,看來的提拔一些機靈的人了,要不然自己這麼一個大攤子可是很難撐起來的。

好在有張亮,稍一琢磨就明白了小李將軍的意思,微微一笑說道:“大人,依末將之見,咱們要不也投錢做些營生吧。這朝廷的餉銀實在是沒高到那裡去,有一些兄弟冒死征戰沙場,到了最後落了一身殘疾不說,卸甲歸田也沒個好活頭,區區十幾兩撫卹根本就夠用,大多都守著兩畝薄田勉強度日,更有哪些家中沒有田畝的,不是做了乞丐就是活活餓死,說來也是讓人傷心啊,唉,可惜了那麼多好兄弟。”一說這個,在座諸人就沉默不語了。這個事情一直纏繞著大家夥,只不過多數人從來不願提起,大家只不過是領著餉銀帶兵打仗的兵頭,這撫卹一事根本插不上嘴,那點俸祿對於這麼多兄弟也是有心無力。

這種沉默的氣氛很是讓人難受,小李將軍強笑道:“說這些幹甚,咱們還是商討一下下一步該怎麼辦吧。張亮說得不錯,這經商確實是個來錢的營生,這一次咱們賺了七千兩銀子就是個證明。而如今揚州大部分的生意全部掌握在白萬山和陶福英的手中,這二人視財如命,這麼些年來可是沒少做壞事,揚州百姓算是吃盡了他們的苦頭。所以咱們也經商不但可以賺些銀子給將士們多發放一些餉銀,更是替揚州城的百姓做好事,你們說本大人說的可對?”小李將軍淺顯直白的說著,在座眾人到是聽懂了。彪子立刻就手贊同,“大人,這個想法不錯,咱們一做生意,那白花花的銀子還不是嘩嘩的來啊。”兩天的財務大總管總是接觸錢財,彪子可算是當上了癮,說這話時兩眼放光,一臉的財迷相。

張亮呵呵一笑,“彪子說得不錯,現在大人您是揚州大都督,咱們做起生意來自然少了很多羈絆,不敢說像彪子碩大那樣財源滾滾,但是有些餘財補貼軍中兄弟倒是沒什麼大問題。”牛皋坐在那裡一個勁的和彪子擠眉弄眼傻樂,而牛大柱則是一直沉默不語,小李將軍不由把目光投向了他,“牛大哥,你可有什麼想法?”“大人,你們說的都不錯,俺也認為這經商對兄弟們都好,可是這朝廷好像禁止官員經商,怕是咱們這麼一做,會受到責罰的,那時可就得不償失了。”這些年來牛大柱行事日漸穩重,比起張德彪和牛皋來強出不少,只不過膽子比張亮要小一些,在相對於小李將軍更是差不沒邊了。“呵呵呵,牛大哥說得不錯這朝廷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官員不準經商,不過好似有那麼一條商戶人家的孩子不能參加科考,張亮,是不是有這麼一回事?”小李將軍說的這點還是跟著李老爹聽課那陣學來的,只不過有個大體印象,具體怎麼會是他也不清楚。

“大人說得這事倒是有過,不過不是在本朝出現的。我大宋並未限制過商戶之子參加科考,不過世俗禮法卻是不容的這一點,經商逐利,是和儒家思想相違背的。不過現在多數官員家中都有些生意,多是些管家之類的在外打點,大家心照不宣罷了。”有文化的人果然不一樣,聽的張亮娓娓道來,小李將軍心底不由得贊了一句。“呵呵,張亮說得不錯,不過咱們經商卻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且咱們也可以學著他們那樣沒必要親自出面,找個人代替咱們打點生意就可以了,這樣的話就算是有人找麻煩也無從下手。”既然有了破解之法,牛大柱也沒什麼好擔心的了,“既然如此,那就聽大人的安排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全票透過,大家又是一陣激烈的討論,你一言我一句的探討著當今最賺錢的生意是什麼,既然要做生意,當然是做最賺錢的生意了,不然體現不出兄弟們的本事。賣糧兩天,彪子算是認準了這事,無論是誰提出賣糧之外的生意,他都要好好的辯駁一番。小李將軍倒是沒有加入,因為他早已經有了想法,這賣糧雖然也是個來錢的活,可是以後就不會像這次這麼好的運氣了,誰閒的沒事整天和你拼價格啊。至於牛大柱和牛皋本著小農思想購買土地租賃賺錢的注意就更不要說了,投入大回報小,一堆不動產實在不是個斂財的好主意,也就張亮說的有門,組織幾支商隊經商,利用地域差賺取產品的差價,投入小回報快,買賣趕上了也是能發大財的。就這麼討論了半天,四個人誰也無法說服誰,漸漸地把目光投向了笑而不語的小李將軍。

“呵呵,你們說的都有些道理,不過缺點也不少,本官就不一一指明了。”小李這話一出口,可是把四人都得罪了,不過他是老大,雖然心中不快倒也不敢炸刺,只能乖乖地聽著。“你們想過沒有,那白萬山和陶福英二人家財萬貫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張亮最清楚了,當初他可是領了一個探查揚州各方勢力的任務。看這小李將軍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想了想說道:“據說這白萬山是世代經商,家財萬貫倒也很正常。不過陶福英卻是這十幾年來發跡的,論財勢和白萬山不相上下,最大的可能就是坐海商發的財。”說到這裡,張亮眼前不由一亮,對呀,自己怎麼把這茬給忘了,海商!“呵呵,說的不錯,其實這海商就和你說的商隊沒什麼區別,只不過比較起來行商的距離差了不少,所以其中的利益也是差了很多。”這時其他人也明白過來,彪子不由納悶,“大人,您說這海商把貨物拉進海里賣給誰呢,總不能是和龍王爺做生意吧?”

小李將軍眼睛一翻,這廝太渾了,還和龍王爺做生意,怕是沒見面呢就喂了魚了。“咳,這茫茫大海之外,還是有別的地方的。比如說自揚州一直向東,沒多遠就是日本了,再南下還有國家,西邊也不少,東邊更是多得離譜。怎麼說呢,反正就是地方多的是,哪些地方可是沒有咱們這裡的好東西,一匹蜀錦在他們眼中就是絕世寶貝了,當然會花大價錢來買了,很有可能一尺蜀錦就能賣到十兩銀子的價錢。”具體情況小李將軍也不是很清楚,畢竟他只是個拳手,並非搞歷史研究的。不過這些東西可不是張德彪他們能知道的,就連張亮也瞪大了雙眼,難道除了東瀛之外這茫茫大海中還有別的陸地?

“大、大、大人,難道這天下除了咱們大宋朝、遼國、金國還有很多別的朝廷嗎?”彪子傻傻的問道,這下不要說小李將軍了,就連其他三人也一同向彪子投出了鄙夷的目光。就拿牛皋來說吧,起碼還知道這天下間還有個吐蕃大理!

對於張德彪的智商問題,小李將軍已經徹底的絕望了,懶得和他解釋,繼續對著其他人說道:“而且這些地方有很多咱們大宋朝沒有的東西,在那裡也許不值什麼錢,可是到了這裡也是價格不菲的寶貝疙瘩,這一來一去可就能兩頭賺錢,也許一趟跑下來,一兩銀子就會變成一百兩乃至一千兩,想不發財都難。”這話聽得幾人胸口起伏不定,激動得幾乎不能自已,彪子更是連連喘粗氣,乖乖,一兩銀子能變成一千兩,這不是天上掉銀子的好事嗎,這天底下竟然還有這麼富裕的地方?

“大人,求求您告訴末將這到底是什麼地方吧,末將巴不得現在就長一雙翅膀飛過去,大把大把的往回拿銀子。”這話一出口,屋內眾人絕倒。(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