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二二十章 每個中二病後都有一臺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二〇四六)

沒想到這名動起手來無論殺人/燒人/虐人都十分豪爽不猶豫的遮面癖患者, 一朝放送起超過保密期限的情報來也是分外慷慨,令當時的被放送者在下我惶惶然只錯覺自己就是只待被人用解答餵飽養肥後, 可能就要被送去屠宰場的豬仔, 心靈分分秒好像都在驚悚中尖叫。

……尖叫歸尖叫,可一遇到待證不明處還是管不住嘴想究明它是怎麼回事?

這又是常年被包大人錙銖必較的辦案精神影響上的另一項潛默處嗎?!

包大人的滲透感好強啊!!!

明明平常就沒他什麼戲份!!!

是故以下內容,基本上便是根據鐵面人該日所自主講解、或是經在下一邊內心尖叫中, 一邊還是忍不住出聲追問下掘出的情報,增添自己於事前或在事後從各方得來有關的背景傳聞,發揮說書人捕風捉影的想像力豐潤, 最後再經文筆修飾添補而成。

如果各位覺得形容太多, 歸根究柢,還是全乃因這敵方老闆一時突變長舌太過之緣故, 可萬不能歸怪於本人的簡潔功力不夠, 滿腦子只知天馬行空亂跑!

一切皆起因於數十年前, 禍起於宮牆內的一場血腥過往與恩怨情仇——

原來這座隱身於民間橫霸於襄州有好數年的下組織五影閣, 是由當年帶著鐵面人之父、也就是武功郡王趙德昭三子趙惟固從京城裡出逃出來的、鐵面人的祖母,藉助她孃家的底蘊建立起來的。

這位女發起人建立此閣只有唯一目的,那就是:驅除逆臣!殺死狗賊!恢復大統!為夫報仇!

這位阿嬤能這麼吊, 是因為她可不是一名普通的婦人。

阿嬤並非系官宦人家的子女, 而乃一來自江湖的女俠!當年因被愛情的魔球擊中, 從此無可自拔地戀上了當時外表清俊皇子的趙德昭, 據說兩人是情投意合恩愛非常,導致女俠甘願為愛人洗盡一身風華,訣別逍遙自由的江湖生活而輾轉踏進皇家門, 做一名皇子府中默默的無名妾室。

想當然爾,這段愛情依如今已知的過往來看,註定是沒能有美好的收尾。

當年在這位武功郡王趙德昭的身邊,便只有此名具女俠背景的妾室,才有那能耐與身手,得敏銳察覺出當時趙德昭獨在的茶酒閣中有不對,因此將封印多年的武功解禁,當機立斷抬腳踹飛了閣門,在方踏入門內那千萬分之一秒的剎那間,發覺視窗處有生人遁走的殘影,卻是晚了一步,最後親眼見證了自己夫君倒在血泊中的死亡。

其實早在當初自家公爹,也便是太.祖皇帝駕崩之初,這名在狡詐江湖中闖蕩有年、經歷豐富並深瞭人性險惡的女俠,在聽過傳來有關太.祖死狀之後,便曾委婉和其夫君暗示過父皇之死可能不簡單,其叔父之心亦可能不單純,可惜當年生性淳厚的趙德昭卻未盡信。

自幼以來,這位德昭郡王看到的是父皇對叔父的諸多愛護與照顧,故而不願相信朝堂上弒兄登基的說法,反而願信他叔父給他的解釋,從不打算與其爭位。連太.祖生前親信,即當時駐紮外地的燕雲遠征軍中,曾有人潛進京中與德昭會面,表達對太.祖之死的質疑,這位趙德昭還曾替自家翻身做皇帝的叔叔說話,並以宋土百姓為念,拒絕起事奪位,與外敵覬覦宋國的機會。

——自家夫君如此行止端正,當年的女俠也只好就這般懷著惴惴之心過了兩年多的歲月。直至太平興國四年,終究是迎來了悲劇。

太平興國四年八月,高粱河一役戰敗後,久未行先前滅去北漢的太原戰賞,趙德昭一趟替歸來眾軍士上殿請功討賞的晉見,卻換來皇帝一句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的怒斥。當日他下殿後未久,即遭人發現陳屍於茶酒閣內,屍首身旁,有一柄沾滿血的短果刀,現場未留下隻字片語的遺言。

事後官方經調查的說法是:嗚呼哀哉!郡王因一時受激,為向帝心表忠志,故以一把果刀,自刎茶酒閣中。

當然根據鐵面人這邊所陳述出來的說法卻是:太宗皇帝當時根本就氣到失心瘋,當日下殿,隨即就派出殺手一了百了將自己這位有如心頭一刺的侄子殺了乾淨痛快。重點是還沒把手腳做利落,叫自家祖母發覺瞧見,事後這位皇帝還敢來武功郡王府上貓哭耗子假慈悲,趴在棺上哭什麼傻侄兒何苦為一句氣話想不開此類的瞎話……惹得自家的女俠祖母,當時看著那看似真悲慟的始作俑者,若非因一時想起家中還有個小兒需自己撫養,差點沒江湖血性一湧心頭,刷地就衝上去甩這偽君子兩個河東掌再補一腳母獅腿,讓他飛出去作天邊顆流淚的流星給自家夫君謝罪去!

從那時起,這位當年的太宗皇帝,就穩固不動搖地成了此名女俠祖母心中害死夫君的頭號嫌疑犯了!

只是當時的她還不能十分確定定乃這位太宗皇帝動的手,戰戰兢兢地在郡王府中又待了一陣,一邊調查,竟真能幹到叫她發現了些蛛絲馬跡,才與夫君的另一位手足趙德芳小叔溝通報信……結果前幾日還看似健朗的自家小叔,沒幾天後竟便得急病身亡。自這位太.祖餘子趙德芳一逝,前皇帝之下再無兒輩,其一脈也復無人可威脅到當時太.宗一脈子嗣的皇位。

得知趙德芳死訊後的這位女俠祖母,當時差點沒提劍衝去皇宮裡直接砍人!

好在理智尚存,將她拉了回頭,沒真闖去那必有大內高手聚集的皇宮內作荊軻找死,而是痛定思痛,夾起尾巴做了兩年的小透明,暗中重新連繫上打從決意嫁與皇家後便刻意撇清隱瞞的娘家人,部屬了退路,趁其子趙惟固一次大病之時來了場金蟬脫殼,帶著兒子遁出京城,暫時投靠入去位在襄陽的孃家中。

說起來這女俠祖母的孃家,當年在民間大約也是個不簡單的家族——能培養出女俠祖母這般智勇兼備、能查出皇室秘辛的高手,搞不好也是個武林中的大家也說不一定。總之這娘家人竟能完全隱下自家女兒與外孫的蹤跡,不叫宮內派出查探的人察覺,還平安低調地將自家外孫拉拔撫養成人。

只是自家女兒卻早在多年喪偶的哀慟中入了魔,心中滿被仇恨佔據,連帶自家外孫都在成長的過程中被老孃日以繼夜洗殘了腦,準備臥薪嚐膽一百年!

——他們要革命!他們要造反!他們要取回本該屬於武功郡王血脈的一切!

他們要為自己的夫君與父親報仇!

五影閣因此成立,以趙惟固為閣主,建閣之初,此武功郡王的血脈,年方滿雙十,其後數十年間,中二之氣不消,年年都在為革命這項有遠景卻沒前景的事業奮力拼鬥。

只是理想很美滿,現實卻很殘酷,有道是天份難可強求。

這世間裡,不是人人都能有經營革命這項需得全才的天賦與能力的。

五影閣建立之後,趙惟固與他的女俠娘奮鬥了數十載,頂多也只將五影閣發展成隱藏性的地方一霸而已。由於女俠的關係,當時的五影閣武力到點,暗殺勾當幹得了得,政治方面卻是持續落在及格線下,還反被當地的貪官汙吏暗坑過好多次,交際上老抓不到要點,到最後能打通所踞地方的關節已是走到了顛峰,甚難再更進一步。

事業遇到瓶頸,然在趙惟固四十歲的那年,上天派來一架送子鳥給他們帶來一線希望——趙惟固與自己外祖家的一位表妹結成連理,老來得子,懷下並生下了一經營奇才,也便是眼前這位不知從何染上不戴面具就不能見人怪癖的鐵面人是也。

可憐這鐵面人從小大抵也逃脫不了自家父親與祖母的雙重造反洗腦,更自懂事後便被迫在閣裡做苦工,隨後卻展現出了驚人的經營天賦。十數年間,孫輩出頭天,不僅將五影閣的規模勢力拓擴出襄州,更經營得朝野皆有人手。收納市井之人為眼目,藉由這些散佈在市井的閣眾,操縱這些人脈包打聽,逐漸建立出一個周密迅捷的情報網。其中便以各地風月場樓為重點經營據點,蒐羅的訊息包山包海,拿握住了不少政要醜秘,加以利用收買,隱隱然竟漸有了能與朝廷相抗之力,竟叫他父親與祖母那本遙不可及的夢想,有了實現的可能。

——如今他們的人力物力財力皆已達臨界,五影閣當初成立的終景,經歷了兩代累積,終是踏上了最終的階段。

當年留華老爹留興,赴洛陽縣任主簿之時,遇上的那一起可堪為開啟他其後人生悲劇的河南府徐姓官員暴死命案、及其後私查此事的洛陽縣尉陳壽隨即因公殉職一事,乃至本欲上京告狀受挫的留興最後慘死家中……全都是這五影閣在擴張穩固勢力之時清除掉的礙腳石。

不同的只是前兩件事鐵面人當時便知其經過,而後頭留興一事卻不知曉,乃是手下魏登當年私自隱瞞下的行為而已。

而一年多前發生於開封的那件廣州蕃商連串命案,乃因朝廷欲新換的市舶司之位油水驚人,是五影閣中想掌握下的財源,需得暗殺多名候補,方可確保己方預定人選能坐該位,為革命事業另賺進一筆進項。

當時被查出幕後買.兇殺人的蕃人亞裡,便是他們刻意在背後煽動操縱,欲待事後以買.兇之事為要脅,使其合作,與他們共分利益。可惜他們挑到的這位亞里腦子有洞,雖插手堅持分散了各個受害人的受害地點,卻不改讓受害者們皆是暴斃的共同結局,最後讓人查出其一受害者的死因之後,其二三便再也跑不掉,最終害自己露出了馬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只是最令人吃驚者,乃該年前那一件轟動京師一時的白花殺手連續命案的主謀,即是在尚書省任職的右丞何禮道,竟也是被五影閣吸納過去的人!

白花案生當時,五影閣中的起義年表及計劃皆已大定,對京師的收線與掌控需緊。那時安插於尚書省中的何禮道,便在閣中的指示下策劃了一系列陰狠的陰謀。一則是想藉白花殺手蕭新之手,除掉朝中排除或拉攏不了、又可簡單以暴力之法解決掉的關鍵人;二則是因開封府人似在蕃商案中查出了蛛絲端倪,對開封府有戒備,為免日後這開封府可能會給閣中大事添上不知如何的變數,起了意欲拔之,其首重目標便在府伊包大人的身上。

只是開封府上的保安工作一向鞏固得良好,包大人之身難近,當時做企劃的何禮道,打聽並找來了一與展昭自幼定親卻早逝的未過門之妻,面容生得相似的縈縈娘子,設下一局,打算乾脆將前頭數起以白花殺手之名除去的數官員命案,趁機災遭嫁禍至展昭身上,復揭發包拯不顧法紀公然護短之事實,意圖一舉連根鏟了開封府勢力妥當。

而為了保險起見,選做執行殺手的人,並未找閣內殺手,特地延聘了外頭的江湖殺手蕭新,則縱使案有事發之時,也不至會追查到五影閣的頭上……

由此來講,的確不得不嘆一句此位何禮道考慮得周延。當時之事,確實並無查去五影閣上頭。只不過這位何禮道立在前線與包大人這顆天上文曲作對的下場,便只有先一步去陰曹地府裡報到一途。為了保密身後的組織,最終自己將自己吊死在了自家的橫樑上,包攬了所有的罪責,卻也成功讓眾人目光僅止於他個人身上,也算在最後忠心上了好大一把。

更有甚者,是其後緊接的貝州彌勒教之亂、年初的中宮縱火刺駕一事,背後竟皆有五影閣的影子摻匿其中!

前者是他們所煽惑鼓動,添油加火,暗助部分糧械,試了當前宋軍應變的水溫。後者則是五影閣內一次無戰奪.權的嘗試。

……不過後頭這件中宮刺駕一事,應該說是鐵面人他老爹,也就是看似身體不甚好的趙惟固老爺爺,在某一次病發之後,熊熊恐慌自己的壽命或許撐不到年底起義,又有激願想在有生之年看見仇人子孫翻車的景象,進而抽調閣中人手幹的一次突發奇想的行動。

由於當時趙老爺爺是瞞著兒子幹這事的,所以呼叫上的人馬,並無彼時早已納入鐵面人直屬下的人手那般高竿,計劃實行當日,又恰好衰小碰上一位狂霸的皇后機智反應成功堵門,加上官家身邊暗伏的隱衛們身手也是高得超乎其所意料,方導致這項野望流了產,還因此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損失了一些釘子與管道,可謂得不償失也。

興許便是因為如此,才令趙老爺爺益發覺得若死會不能瞑目,這才撐著撐著撐到了九月還好好活著——拖著一身病體,之前還有力氣將我掐了個半死!生命力根本還挺旺盛!

至於其它零星的一些小事,諸如五影閣中在秀州別院確定邱香與我等有過聯絡交集,想從出陷空島的展昭身上探赤玉佩下落卻碰壁後,還真有想把腦筋打到當時在下的身上去過。

可惜後來在下從陷空島回開封府的路上,一直有白玉堂與丁女俠二高手同行;回開封後,青師兄與展昭他們聯合起來不讓我落單的計劃實行得又可稱周密……當時的起義計畫上尚在準備階段,他們尚不想在天子腳下太過打草驚蛇,暗地嘗試幾次皆無成以後,後來不知如何判定了我等應還未得知赤玉佩的相關事,這才不了了了之。

作者有話要說:  八月,皇子武功王德昭自殺。初,德昭從帝徵幽州,軍中嘗夜驚,不知帝所在,有謀立德昭者,帝聞不悅。及還,以徵北未利,久不行太原之賞,德昭以為言,帝大怒曰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帝聞之驚悔,往抱其屍大哭曰痴兒何至此耶?贈中書令,追封魏王,諡曰懿。《宋史紀事本末,卷十金匱之盟》

----讀心術劇場----

新人演員因被場外前輩展昭的目光震攝地不敢動手欺負虞春,可戲又不得不繼續,只好開始說起故事搪塞下自己目前進退兩難的窘境。

鐵面人的心聲:……救命哪導演!請注意下場外的情況啊!有個有心人士一直在外頭威嚇著您的演員啊!這會害人演技發揮不出來,能請求清個場好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