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江寧縣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凌聽了這話,登時精神一振,以為是三郎託人從廣州給他帶信來了,忙向場驛執事道聲謝,飛奔著跑回了自己的宿房。

宿房內正等著他的那名信使迎著楊凌站了起來,問道:“你就是楊凌?”

“不錯,是我,是三郎託你來送信的嗎?”楊凌急切地問道。

那人從懷中掏出一封密封著的信件,遞給楊凌,當即抱拳向他告辭道:“所有情形都寫在這封信中了。如今信已帶到,在下就此告辭了。”

楊凌未明其意,忙攔在那人身前問道:“你是受三郎之託送信給我的嗎?怎麼見到我,連口水都不喝就急著走呢?”

那人被楊凌攔住去路,不便強行奪路離開,遂急吼吼地向楊凌解釋道:“在下原本系奉我家老爺之命,送這封信到高州谷窿驛的,聽驛中伙伕阿兇伯說,你已調離嶺南,北上廣陵領受新差使來了,便一路趕來了廣陵,為的就是能將這封信當面交給你。我家老爺如今還在廣州等著我的回信,你就放我走吧。”

“你家老爺是誰?為什麼派你送這封信給我?”楊凌側身讓開了路,卻向那人問道。

“你看罷這封信,什麼就都知道了。我走了這麼多天,不知道老爺在廣州等得有多麼著急呢。”那人撂下一句話,便急急忙忙走了。

楊凌目送那人離開,滿懷疑惑地開啟手中那封書信,展開來觀瞧,一筆工整的鐘王小楷撲面映入眼簾。

他還不是很習慣看古人從右至左豎著書寫的信件,一字一句,頗有些費力地讀著信:“楊凌小友親啟:某前承貴友三郎千里送藥,所染瘟疫幸得痊癒,本欲挽留三郎小姐在廣州多盤桓幾日,以使某略表謝意,無奈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三郎小姐今罹此橫禍,非某不願出手相助,實不能也。然因思及三郎小姐臨行前曾囑某設法帶信給小友,告知詳情,遂不避嫌疑,今特命家僕送信給小友,告知三郎小姐現關押在建康總管府轄下江寧縣牢之中。望小友見此信後,從速趕往江寧縣牢探望,彼時自會有人告知小友解求三郎小姐出獄之法,書不盡言,萬望小友見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往下讀,信的落款居然是“愚兄劉方手書”幾個字。

楊凌初到高州谷窿驛當差時就聽阿兇伯講過,隋朝現任廣州刺史就叫劉方。難道是他給自己寫來的這封信,告知了三郎現被關押在江寧縣牢的下落?

楊凌一時不敢相信這一事實,又把這封書信反覆看了兩遍,才不得不相信,這封從廣州,經高州谷窿驛,不遠數千裡送到自己手中的書信確是廣州刺史劉方寫給自己的親筆信。

可是,他有些鬧不明白的是,劉方以刺史之尊,既然派人專程給自己送信,告知了三郎目前已被關押在江寧縣牢這一訊息,為何還要在信中遮遮掩掩地,不肯明白告知三郎因為什麼原因會遭此橫禍,被從千里之外的廣州抓回,關押到了牢中呢?

不管怎樣,透過劉方寫來的這封親筆信,總算叫自己得知了三郎確切的下落,而且劉方在信中還提醒了自己,只要到江寧縣牢探望三郎,自會有人告知自己如何解救三郎出獄的。

楊凌把書信揣入懷中,也不顧到兵曹報到時被告知不得擅自離開廣陵當地的禁令,當即一溜小跑著出了場驛,縱馬向南疾馳而去。

即連楊凌自己也搞不清楚,他如今對三郎懷有的究竟是怎樣一種感情:按理說,他與三郎兩人本是僱主與被僱傭的關係,不管在他穿越前,三郎曾對他附身的這位名叫小崽子的羊倌有多麼衷情,僅就他穿越後與三郎時間並不算長的相處時,兩人屢屢爭執不下,互不退讓的情形而論,他本應對這位比自己年長,且分明衷情於自己的女子懷有三分怯意的,可為什麼會在聽到她落難的訊息時,自己竟會產生如同聽到親人落難般揪心的感覺,恨不得早一刻見到她平安無恙,甚至情願竭盡全力去解救她出獄?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緣分吧?

那麼,自己與那位一見傾心的江南女子顧沁兒之間是不是也有這種難以割捨的緣分呢?

一進入建康地界,楊凌就難以遏制住自己不去想起顧沁兒這個人,儘管他也知道,這是在趕往探視另一位女子的路上。

江寧縣牢是座不起眼的院落,如果不是院門外站著位把門的牢役,楊凌幾乎不敢相信,這麼一座普通的院子居然會是一座關押著上百名人犯的縣牢了。

因受到劉方信中的提示,要他從速來此處探視三郎,楊凌也不避諱,徑直向把門的牢役說明來意,請他到裡面代為通傳一聲。

把門的牢役抬頭看看天色,沒好氣地對楊凌說了聲:“那你就在這等著吧,要是牢頭不允許你探視犯人,你可別怪我事先沒把話向你說明。”轉身拖拖拉拉地走進了院子。

楊凌聽他這話音,分明有要自己在門外多等些時候的意思,正在暗自後悔離開場驛時走得倉猝,懷中分文沒帶,無法賄賂把門的牢役快些替自己通稟牢頭,忽聽院內有人說道:“天到這般時分了,還有誰要來探視犯人哪?你去告訴他一聲,叫他明天再來吧。”

楊凌心裡一沉,正想開口請求院內那人寬限些時辰,准許自己現在就進去探視三郎,又聽那人像是衝把門的牢役問道:“等等,門外那小子沒同你說,他來探視的哪一名人犯嗎?”

聽到牢役答說楊凌要來探視的是三郎,院內那人竟然改變了主意,轉而吩咐牢役將楊凌帶進縣牢來了。

在院外將這一切聽得清清楚楚,楊凌不由得信了幾分劉方在信中提到的只要自己前來探視三郎,自會有人告知他解救三郎之法這一說法,懷著強烈的好奇心隨同牢役走進了江寧縣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