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你麻煩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怎麼樣,對這一場戰爭有什麼感想沒有?”

美西戰爭結束了,雖然美軍根據普拉特修正案,將古巴在事實上變成了自己的保護國,但想在短時間內就完成對古巴的完全控制卻並不實際。但由於從戰爭一開始的時候美國政府就沒有在國內進行過大面積的徵兵,而只是調動了聯邦陸軍,加上又有一批部隊被派去了菲律賓,所以,為了在完全搞定古巴之前保證對目前局勢的掌控,被當作僱傭兵的清軍依舊被安排了“守土”的任務……一小股美軍,帶著一大股清軍,除了不是古巴本地人,清軍與美軍的情形一如抗戰時的偽軍和日軍。而這樣的情況下,身為清軍最高統帥的榮祿等人也基本上等於被剝奪了指揮權,留在古巴也是無聊,乾脆,就接受了郭金章在西雅圖的召喚,乘上了已經被命名為“海權號”的唐州海岸警衛隊的無畏級戰列旗艦,繞道南美合恩角,遠渡重洋的又回到了西雅圖。當然,他們也不會真個兒地就把軍隊給單獨留在古巴,經過商議,丁汝昌被迫留在了關塔那摩的美軍指揮部,繼續跟那些不知所謂的美國佬兒打交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還能有什麼感想?西洋之人,盡皆背信棄義之輩。”

地點在西雅圖東側的華盛頓湖是唐州的第二大湖,面積甚大,如果只是站在岸邊,眼裡看到的就只是一個海……郭金章這一回招待榮祿等人的地點是湖中的默瑟島。本來,隨著唐州勢力愈強,李阿生等人也曾想過把州內的許多西洋名稱全都改成中文名稱,比如西雅圖,就曾被州議院提議改為“長安”,理由嘛,也很簡單,唐州的首府怎麼能不是長安呢?反正現在大清的那個城市還叫“西安”,咱叫長安正好。結果這個提議被郭金章一句話就給駁掉了:唐州的首府叫長安,那漢州呢?大漢王朝的首都不也叫長安?總不能把阿拉斯加的首府改名叫洛陽吧?人家“東都”可還安安穩穩地呆在大清國的地面兒上,連名字都沒變過。於是,西雅圖只得保留原名稱……可這並沒有打消某些人的念想,紅色兵團駐地的埃弗裡特差點兒被改成“黃龍府”,溫哥華也差點兒成了“北平”,更有甚者,還有人居然想著在巴拿馬也建一座城,就叫“臨安”……其奇思怪想,讓見慣了各種非主流和行為藝術的郭金章都是目瞪口呆。而默瑟島,也被某些惡趣味的傢伙在島上豎了塊石碑,上書“桃花島”,讓曾經在戰鬥期間給華工們講過《射鵰英雄傳》的郭金章懊惱無比,同時也哭笑不得。

不過,搞怪歸搞怪,郭金章也不可能總是對這些事情太過關注,只能由著那些閒著蛋疼的傢伙胡搞。只要不是跟那些聚居的印第安人衝突起來就行。何況,唐州已經取消了保留區,對印第安人在境內的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自由,待遇也相對平等,雙方的關係雖不敢說是極其親密,但也是相當不錯。爆發衝突的可能性極低。而且,那些傢伙的胡搞也不是全無意義。比如現在,郭金章就有機會帶著榮祿等人在默瑟島岸邊新種的桃花林悠然的欣賞著這兒的湖光山色。

“背信棄義?呵呵,這話怎麼感覺有點兒酸酸的?”聽到榮祿的話,郭金章忍不住笑了起來。

“呵呵,何止是酸酸的?”袁世凱苦笑了一下,“這美利堅公然背信棄義,可西方各國卻根本沒有人說什麼,那古巴革命黨啞巴吃黃連,有苦也說不出……恐怕不只是心酸吶。”

“意料中事。”劉永福冷哼了一聲,“西方各國,自來就是弱肉強食。實力不如人,自然只要吃虧倒黴……這還多虧了美國人在戰前就說過不會吞併古巴,否則,哼……”

“只是這吃相終究是太難看了些。”榮祿長嘆了一口氣。對在古巴發生的那一系列事情,一直以來都是身在國內的他確實是看得目瞪口呆。他一開始根本就弄不明白,為什麼美國可以如此肆無忌憚的背信棄義……在他看來,美國和古巴的關係,應該就跟大清和周邊的那些藩屬國的關係差不多。出兵攻擊西班牙,也應該是

宗主國對藩屬國的一種保護,是宗主國責任的體現。可結果呢?美國就差沒一口把古巴給吞下去了。這還有沒有仁義道德了?他一度很難理解。不過,總算他也不是那種死板的老腦筋,很快,他就理順了西方各國的關係……宗主?沒錯,西方也講究宗主藩屬的關係。可是,西方的宗主國跟藩屬國之間卻並不像東方那樣,在這裡,宗主國對藩屬國擁有各種各樣的權利,卻從來不必講任何的義務……也就是說,藩屬國只是宗主國的錢袋子呀者兵源地,除此之外,什麼都不是。就算是宗主國為藩屬國出兵,也頂多只是為了維護自己在當地的權益,而絕不是為了藩屬國自身。美國出兵古巴,說得好是看不慣西班牙人在古巴的暴行,可實際情況呢?不過是為了錢罷了。

“吃相難看?呵呵,咱們東方人講究食不語,講究飲食禮儀的時候,西方人還在茹毛欽血呢。而且,習慣了用拳頭講話的西方人,又怎麼會在乎什麼吃相?”郭金章笑道。

“可惜我大清周邊,盡是此等國家。”袁世凱又嘆了口氣。

“沒信心了?”郭金章笑問道。

“這倒不至於。”榮祿搖了搖頭,“經此役觀之,西方兵將也不過如此……惟所依靠著,不過船堅炮利。其他各個方面,皆不如我大清。”

“榮大人,在我面前,就不用這麼矜持了吧?”郭金章搖頭失笑,“船堅炮利還不夠嗎?何況,你看到的不過是一些初登戰場的新兵蛋子,不管美國的還是西班牙的,基本上都是……新兵和老兵之間的差距,可不只是道里可計的。”

“可我大清的新兵敢拼敢殺,比那美利堅的士兵強的多。”劉永福道。

“敢拼敢殺很好,可這樣的兵也死得最快。”郭金章搖頭,“而且,在現代化的戰鬥中,敢拼敢殺又如何?面對密不透風的槍林彈雨,管用嗎?”

“總也比畏敵怯戰的好。”劉永福冷哼道。

“說得妙。”郭金章捋掌微笑,“只是劉大人你這是在罵誰呢?”

“你……”

“呵呵,劉軍門還是算了吧。”袁世凱苦笑著拉了一下嘴硬的劉永福,“咱們大清的情況誰不清楚?此次古巴之戰,雖然勉強沒讓那美西二國給落到後面,可那七萬大軍,又有幾個真的能戰?敢戰?反正我袁某人不敢說自家所率兵馬能行……之所以能戰,還不是有你先前所率領的那數千老兵衝在前頭?之所以能戰,還不是因為咱們這一回有了足夠的火槍火炮?彈藥無虞有缺,糧草輜重盡皆不用擔心……可在大清,行嗎?”

“袁大人,此言過了。”聽到袁世凱毫不避忌的述說著清廷內部的問題,榮祿的臉色微微有些不好看。

“呵呵,又不是外人,”郭金章搖了搖頭,又看了他一眼:“榮大人,身處萬里之外,湖泊孤島之上,你還不敢暢言,這可是很大的一個問題啊。要知道,身為國家重臣,卻連自己直視國家問題所在的勇氣都沒有,這對一個國家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那又如何?難道我今日暢所欲言,就能讓情形改變?”榮祿黑著臉,“古巴一役,我也看到了那美國人源源不斷的後勤供應,士兵不僅彈藥充足,還頓頓都能吃肉……我也想讓我們的官兵這樣。可是,如果回到大清,我恐怕連讓將士們天天吃飽飯都做不到……”

“知道為什麼嗎?”郭金章問道。

“若是知道,我又何至於這般煩惱?”榮祿苦笑。在古巴的時候,看到美國士兵天天吃肉,打仗的時候更是敞開了量的開槍放炮,連一點兒節制都沒有,他簡直就是覺得在做夢。他可不是那種只會在朝堂上跟人大放厥詞,可實際卻連一點兒實務都不懂的蠢貨。他很清楚,在大清,絕大多數的官兵在平時連飯都吃不飽;也很清楚,在大清,莫說沒有節制的開槍放炮,就是最老式的那種老套筒的火槍,也不可能給士兵們配齊,甚至連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難;他還清楚,絕大多數的大清官兵連軍餉拿不到,所以只能去禍害百姓……他更加清楚,大清的官兵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去打“現代戰爭”,如果不是經過唐州的集訓,他所帶領的這支大清僱傭兵會在跟西班牙人戰鬥的時候一窩蜂的拿著大刀長矛往上衝,然後在對方密集的彈雨下付出無數的傷亡,然後戰敗,然後,成為所有參戰國和觀戰國的笑柄,不僅不能振奮國威,還會讓朝廷蒙羞,從而進一步加強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之心。可是,他知道這些又能怎麼樣?他能改變嗎?他連一點兒解決的頭緒都沒有。

“溫飽溫飽,人生在世,不過吃穿住用行而己。而吃穿更是排在首位……”郭金章面色沉重:“可不管願不願意,我們都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現時的大清國,根本就不是什麼太平盛世的清平世界,它正處在一個可怕的環境之中。人民對朝廷的不滿正在積聚,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

“歷朝歷代,不都是有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嗎?”榮祿反駁道。

“那你看到美國人吃不飽,穿不暖了嗎?”郭金章反問。

“……”榮祿啞然。郭金章的這句反詰正中他的要害。因為,他確實沒看到有美國人吃不飽穿不暖……甚至於,他在唐州也沒有看到一個唐州居民吃不飽,穿不暖。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在大清,只有活不下去的人才會去當兵混口飯吃,因為那需要大家拿腦袋去拼,可在美國,這兒的士兵居然還能嫌棄肉老了,擱的時間久了……堂堂大清,居然連一個蠻夷之國都比不上。他還有什麼好辨駁的?

“中國不是不能吃飽飯,穿暖衣……關鍵是朝廷一直都沒有把心思放在這上面。”郭金章嘆了口氣,“自古至今,朝廷都認為應該讓老百姓安安穩穩的呆在家裡,不要亂動,老老實實的種田做事,這才是良民……可他們不知道,地方的大小是不會變的,可沒有流動的人口依舊會一代一代的增加,隨著人口的增多,田地將越來越不夠用,從而導致老百姓的肚子越來越空,怨氣越來越大……都說康乾盛世,可實際呢?要不是大面積的種植玉米土豆這些高產作物,你們真的以為大清能安穩這麼多年?”

“郭先生……”榮祿的臉色再次一沉。他可以容忍郭金章對現今朝廷的非議,因為郭金章所說的都是事實,這兒又是大洋彼岸,湖心孤島,袁世凱和劉永福又都不是會亂說話的人……可是,郭金章居然連大清朝上下最為推祟的康乾二君都拿出來進行了一番鄙視,這就讓他不能忍受了。在他的心裡,康熙和乾隆可是古往今來罕見的明君,是他們大清的驕傲,滿清的驕傲。

“我說的是不是事實,你們只需要用心想一想就能明白了。別給我說什麼天不天命之類的問題,前明,只果只是論農業水平,比大清只高不低,吏治也不見得就比你們現在差……可它卻亡了。真個兒只是亡在天災人禍?錯。它不過是亡在沒有高產農作物,沒法讓老百姓去填飽肚子罷了。”郭金章沒有理會榮祿的不滿,但也沒有多說,只是輕輕點了一句,不過,看到袁世凱和劉永福沉思的模樣,他卻非常滿意。他不會真身趕去大清推翻那個腐朽的皇朝,他在唐州,為華人在這美洲大陸開闢出一塊安身立命的地盤兒同樣重要。因為只要有唐州在,有這個基礎在,華人就在實際上擁有了一個進入北美的橋頭堡,藉助龐大的人口基數,他完全有機會在有生之年讓華人成為美國的一個重要民族,至少超過黑人……而華人的勤勞聰明,也足以讓自己成為美國的一個重要力量。後世,猶太人用強大的經濟力量左右著美國的政策,從而讓以色列在中東地區橫行霸道,如今,他有了一個比猶太人更好的機會,等到中國真正獨立自主,重新崛起,雙方合壁,那將是怎樣的一支力量?

“太平洋將成為華人勢力的內海!”這就是郭金章給自己的目標。很大,但卻很有希望實現。因為,他今年還不到三十歲,而距離二戰結束,也不過還有五十多年……他有的是時間,也有的是機會。

當然,主要任務放在美洲這邊兒,也並不代表郭金章真的就不關心國內了……想要完成隱藏在心底最深處的目標,必須有一個統一的、強大的中國為後盾。他現在在跟榮祿等人剖析著清朝的病因,並不是想讓榮祿等人去改變,去“救治”那個已經爛到根子的朝廷,而只是想實現自己的一個目標……為自己預定的代理人找一個合適的理由去打下基礎。

……

“郭先生,縱然你說的沒錯又如何?大清雖地大物博,可惜人口何其多也?平均下來,想要讓老百姓吃飽穿暖,何其難也?”劉永福沒有榮祿那麼多的在乎。他本就是反清起義軍出身,又被清廷層層陷害,沒造反就已經是夠義氣的了。還能怎麼樣?

“這個問題很大。我相信,就是康乾再世,也難以解決。可是,不能全面解決,解決一部分也是好的。”郭金章道。

“怎麼說?”袁世凱問道。

“東北。”郭金章用手指虛點了兩下,“我們曾經大致計算過。那兒地廣人稀,而且還有廣闊的平原,土地肥沃,水流充足……一旦開發出來,再用上我們唐州的化肥等先進的農業科技產品,光是糧食產量,就可以達到兩到三百億斤……換算一下,就是兩億擔左右!”

“多,多少?”

“兩億……你說兩億擔?兩萬萬擔?”

“沒錯。”

看到榮祿三人恍如被慧星撞擊了似的表情,郭金章淡淡地聳了聳肩,輕聲答道。

“你,你們沒算錯?”榮祿狠狠地吞了一口唾沫,伸長了脖子問道。

“這還是往少裡算的。我們還對其中的糧食成份的構成進行了一番分配,如果只是單獨種植玉米,或者土豆、地瓜之類的作物,這個產量還會再往上翻上幾番。”郭金章正色道。

“……”

“這……這下夠吃了。”袁世凱的兩個眼珠子似乎靜止了,毫無焦距地盯著前方,只顧著喃喃自語。

“吃撐了。”劉永福咽著唾沫,雙手緊緊地握著拳頭,兩眼通紅。

……

“根據我們在北京得到的訊息,朝廷內部已經有了關於你們幾位新的任命……”雖然只是預計的,可是,那巨大的數字還是讓榮祿和袁世凱三人失神了好長一段時間,而等到他們好不容易緩過勁兒來,並且明白這還只是預期中的數字,想要完成,恐怕還要經過幾十年不間斷的開發的時候,郭金章又丟擲了另一枚“炸彈”:

“朝廷對榮大人很是看重,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似乎是想讓你去訓練一支禁衛軍,也就是說,你很有可能會留在北京或者附近,成為軍中重臣;丁汝昌丁軍門被李鴻章李中堂預定為了江蘇提督,會到江淮一帶練兵,任務應該是重整淮軍;劉軍門嘛……暫時還不能回國。因為美軍在菲律賓正陷入苦戰,那兒的起義軍可不像古巴人那麼好對付,謝夫特都快愁的謝頂了,所以,你要率領一定數量的僱傭軍直接前往菲律賓,繼續接受美國人的僱傭,支援其在菲律賓的殖民作戰,順便為朝廷賺錢……最後就是慰亭兄你了,這個……你麻煩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