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2章 坦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拿下了劍門關之後,通向成都的道路上,就剩下一座天雄關了。天雄關,也叫葭萌關,此關固然險要,卻遠不如劍門關的戰略地位。

毫不誇張的說,以目前漢軍強悍的戰鬥力以及高昂的士氣,順利奪取天雄關,並不是特別難的事兒。

廖山河帶著人追下去了,直到天色全黑,也一直沒有回頭。顯然,他是吸取了蜀軍趁亂燒燬棧道的教訓,務必一追到底,將蜀軍殺破膽,令其無力也無心去做燒燬棧道的壞事。

李中易喝了口水,琢磨了一陣子,派人把高強找了來。

“朕給你五千人的運輸隊,多帶騾馬、烙餅、糧食和佐餐的蘿蔔條,務必跟上廖山河的大部隊,別讓他們餓著肚子打仗。”李中易瞥了眼兩眼放光的高強,接著吩咐說,“你這一路下去,很可能直接送到了天雄關下,必須要有思想準備。”

高強興奮得很,這可是他頭一次獨立領軍,哪怕是當運輸隊長,也是極為難得的獨當一面的的機會。

“皇上,臣一定和參議們事先謀劃好趕路的行程,確保既不掉隊,又能穩定的供應上去吃食。”高強略微想了想,又說,“只是,沿途之上,肯定有逃上山去的蜀軍敗兵,還請皇上示下具體的應對章程。”

“嗯,你能想到這一層,朕很欣慰。對於蜀軍的敗兵,儘量不少,以安撫為主。畢竟,隨便燒掉一段棧道,對我軍的後勤威脅就不小。”李中易抬手拍在高強的肩膀上,笑眯眯的說,“充分發揮你的聰明才智,朕相信你能夠應付這些小事。”

此話一出,高強心中大定,這就意味著,他擁有了自主的指揮權,可以因地制宜的作出決定。

專閫之權,是這個時代的將領們,夢寐以求的權力。同時,也是皇帝異常信重的表態。

“打仗,就是打後勤,後勤跟不上,將士們吃不飽穿不暖,餓都餓死了,哪裡還有心思考慮打仗的事兒?”李中易望著高強,極其嚴肅的說,“大軍吃不飽,提頭來見朕!”

“大軍若是吃不飽,就讓軍法官提著臣下的腦袋回來。”高強猛的併攏雙腿,重重的捶胸敬禮。

“好,去吧!”李中易又一次抬手拍了拍高強的右肩,態度很溫和,眼神卻異常之銳利。

高強的心頭猛的一凜,顯然,皇上異常重視他的這次任務,絕對不容有失。

等高強走了之後,李中易扭頭問楊無雙:“被燒燬的棧道,還需要多久才可以完全修復?”

蜀道之難,難在道路狹窄崎嶇,棧道眾多。而且,依山而建的棧道,一旦破壞之後,就極難修復。

“稟皇上,方才工兵營回報,按照您吩咐的三班倒的流水線作業方式,鋸木造板的進度,已經大大的加快了。據估計,這十餘里被燒燬的棧道,頂多需要半個月的修復時間。”楊無雙一邊拱手稟報,一邊暗暗佩服皇帝的遠見卓識。

早在工兵營組建之初,哪怕材料並不齊全,李中易也要絞盡腦汁的給工兵營裡的每位木匠,配齊各種工具。比如說,十分順手的長鋸,專門用於砍樹的開山斧,削枝葉的小斧等等。

起初,楊無雙並不理解,李中易為何要這麼做?

直到現在,楊無雙才恍然大悟,正應了李中易常說的那句老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李中易的很多安排,在當時看起來,完全不起眼。然而,到了派上大用場之時,令人震驚之餘,不得不欽佩他的高瞻遠矚。

小股部隊可以翻山越嶺的去搞偷襲,然而,決定整個大軍前進的因素,卻是糧道必須通暢。

蜀軍燒的棧道,雖然只有十餘里的長度,修復起來卻絕非易事。

考慮到後勤的壓力,李中易索性決定,帶著近衛軍回返陽平關。

這麼多兵馬,都集中在狹窄的山道之上,既不安全,也十分不利於後勤物資的供應。

廖山河領著人追下去了,很顯然,不到天雄關前,不可能收兵了。

過了天雄關,道路依然狹窄,卻都是真正的山道了,再無燒棧道之憂!

就這麼著,李中易在近衛軍的簇擁下,浩浩蕩蕩的返回了陽平關。

就有記載的戰史而言,只要北邊的兵馬拿下了劍閣,蜀地就等於是囊中之物了。

這個是大勢,哪怕孟昶再厲害,也改變不了這種戰略劣勢。

此時此刻的陽平關,被燒得滿目瘡痍,面目全非,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舉目望去,整個關城內,竟無幾座完好的建築。

李中易摸了摸鼻子,覺得有點糗,咳,這就是亂扔雞尾酒的嚴重後果!

既然陽平關內是這種慘樣,李中易索性決定,就在關外的平原上紮營。

出關的路上,李中易竟然沒看見一個流民,他心裡不由有些奇怪,就派人去打聽了一番。

原來,陽平關起火之後,絕大部分居民都跟在蜀軍的後頭,逃出了城。

可是,蜀軍逃走之時,並沒有攜帶多少糧食,這些本地的居民就只得到山上去找吃的。

等漢軍進關後,第一時間實行了軍管,並開倉放糧以工代賑,這些人又慢慢的回來了。

現在,這些本地的居民,白天參加體力勞動換取吃食,晚上就住在單獨劃好的營地裡。

所以,等李中易穿關而過時,迎面就見,遮天蔽日的帳篷群,一眼望不到頭。

嗯,征服之後的合理安撫,開倉放糧並以工代賑,對於穩定住民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中易住進了中軍大帳之後,洗了個熱水澡,換了一身舒服的便裝,坐到書案前,開始批閱各類政軍事務的奏章。

以前,有韓湘蘭和葉曉蘭在身邊的時候,李中易處理政務的速度,比現在至少快三倍以上。

說實話,出征的時候,沒帶上韓葉二女,所造成的不便,已經讓李中易有些後悔了。

不管李中易作出多少的政治安排,授出去了多少權力,都改變不了一個鐵的事實:每天需要他親自審批的政軍事務,多達三百件以上。

以李中易熟悉政務軍務的程度,批閱這麼多的奏章,也至少需要花費四個多時辰的時間。

也就是說,一天才12個時辰,24個小時,他就要花費大約九個小時的時間,專心致志的看奏章批奏章。

這可是高強度的九小時工作時間,常年累月的下來,就算是鐵人,也是吃不消的。

所以,韓湘蘭和葉曉蘭承擔的寫節略的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皇帝的貼身政務秘書,不是誰想當,就可以當的。首先,必須完全可靠。其次,必須擁有豐富的政治經驗。

在京的時候,有內閣、樞密院等專業官僚機構的輔助,李中易的工作量會大大的減輕。

出了京,李中易這個皇帝的身邊,確實需要專業的秘書班底。早期,李中易的身邊並無特別可信的文臣,所以,韓湘蘭和葉曉蘭也就脫穎而出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需要李中易親自處理的政務也跟著越來越多了,這就需要從新進士的群體裡面,來選拔內書房記室的人選了。

李中易在陽平關外,一連待了十餘日,這期間,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批閱奏章上面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直到廖山河已經拿下了天雄關,並且輜重部隊已經上了路,他這才準備上路南下。

就在此時,李中易得到了費媚娘的車駕,已經進入關中平原的訊息。

令李中易感到有些驚訝的是,薛太后居然安排了韓湘蘭、葉曉蘭、金彩嬌以及趙雪娘,和費媚娘一起南下來和他相會。

嘿嘿,親孃這是盼望著子孫滿堂啊!

說實話,李中易親征以來,一直沒碰過女人,確實有點憋得慌了。如今,他的女人,一次性來了五位,正好解解饞,去去火。

以前,李中易經常和韓湘蘭、葉曉蘭,玩三人的室內遊戲,那可是玩得不亦樂乎呢。

至於費媚娘,李中易倒是很尊重她,在她的面前,從未提過三人遊戲的羞人事。

原本,李中易接費媚娘過來,目的是領著她故地重遊,回味一番往日偷偷摸摸的趣事。

想當初,李中易受限於地位問題,只能幫著費媚娘以裝死的形式,逃離蜀國的深宮。

那些年裡,費媚娘完全不敢露面於人前,吃不了不知道多少苦頭,受了不知道多少委屈。

如今,在蜀國覆滅在即之時,費媚娘將以帝國新主人的寵妃身分,傲嬌的出現在蜀國舊權貴們的面前,並公開接受他們的跪拜。

李中易的心胸是極為開闊的,但也有小氣護短的一面,費媚娘曾經受過的諸多委屈,必須一朝奉還給蜀國的君臣!

自從,李中易被孟昶出賣給了柴榮開始,直到今日,已經過去了十餘年的時間!

這十餘年來,李中易從夾縫裡求生存的後周小臣,一躍成為整個中原大地的新主人,他容易麼?

等到活擒了孟昶的那一日,讓他乖順的跪倒在李中易和費媚娘的腳下,苦苦求饒,那又是何等的揚眉吐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