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過年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年三十

殺雞鴨,打年糕、炸貓耳朵(一種面片)女人們忙在廚房!

李勤則跟著李爸敬門囗天地,祠堂敬祖宗,龍頭廟敬山水,太蒲堂敬師君!

三牲朝上,九果居中,酒食打頭,茶點斷後!點香燭,燃紙錢,三叩首,九鞠躬,喃喃祈語,聲聲訴求!

等到中午一家人坐好吃飯時,李勤捧供盤的手臂痠痛難忍!好在,趁著從鎮裡回來的藉口,他拎出幾大袋的空間果蔬放車上,這次飯桌上,都是空間裡的蔬菜肉類!

嘗一品,比靈果有所不如,比平常村裡種的菜好吃一大半,更不說買的那些溫室菜!三個小家夥吃青菜,吃得滿嘴流油,大人也顧不得感慨,全甩開腮幫子狂吃!

酒不足飯菜飽,一大家子坐在客廳裡聊天,二姐夫滿足地捧著肚子:

“勤子,你這菜哪買的?再去買點,我帶回家吃!”

“要臉不?”

大姐怒嗆!這個不成氣的妹夫氣死個人,眼高手低說話從不經過腦子。如果好買也不會留到過年才嚐到!

“勤子,別理他,肯定很貴!”

“是特別貴,這一桌菜,在我同學那至少2000塊!”

李勤特意營造果蔬的珍貴和稀有,並不想,在果蔬沒種出來前大量出現!被人肉了怎麼辦?

人手一臺手機的年代,有秘密的他不敢一絲冒險!

其實,靈石佈陣比疏通地脈方便得多,又快效果更好!但是一個地方發生巨變,肯定以及絕對會引來眾人的目光!

他只好一點一滴地疏通地脈,以後整個村的產出都出眾可口,別人只會以為科學技術牛B。話說,這些種子也來路不明,禁不住有心人的探查。

對了!到後院開一塊地,蓋上玻璃溫棚,也可以掩人耳目!

“啊!這麼貴!”

李媽看敗家子一樣,看著吃撐的眾人,完全忘了自己的戰鬥力,轉身就朝廚房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去收起來!慢慢吃!”

“媽?別呀!”吃貨姐夫二人組

“外婆!別收,糖糖愛吃菜!”

“外婆,以後我都不挑食了,求求你別收……”

“好好,外婆不收,都給寶寶們吃!”

“耶!外婆最好,不對,舅舅最好,外婆第二好!”

“小馬屁精!”

·······

年夜飯在李勤外婆家吃的,空間菜讓外婆都吃多了一碗飯,只有舅舅,還是形神目納的苦瓜臉,在一大家子的歡聲笑語中,更顯得突出。

舅舅今年四十有二,無兒無女的老光棍一條。

曾經,他也是文藝小鮮肉一枚,經常寫一些沒頭沒腦的散文詩,家裡的電路電器,上手都能搗鼓好,還拉得一手好二胡。

十幾年前,打工歸來的他,領回來一個唇紅齒白的妙齡女人,女人來到這村溝溝裡,也並不嫌棄,兩人好得如膠似漆的。

全家都替他高興,外婆笑得閉不上嘴,過年殺了四隻雞。

誰知,造化弄人!

正月初四的婚禮上,龍皮村的一小夥子,多喝了幾杯高粱酒之後,一語驚起千尺浪:

“ⅩⅩ不愧是嬌嬌髮廊的名花,長得真是比花還好看哇!”

全場譁然,婚禮大亂,吳氏族長憤怒得當場吐血:

“家門不幸,家門不幸!這個婚不能結,不能結!”

守舊的太浦堂沒了,但太浦堂在每個老輩人的心裡,他們堅絕不同意自家子孫,娶個風塵女子為妻,給了舅舅兩條路:

趕走她或自請除族!

舅舅一家一家地上門跪求,無用!

昏迷三天的外婆,醒過來看見兒子悲悽的臉,便知道,兒子怕是非要她不可了!

為了兒子,她舍了老臉去求情,一家人在族譜上除了名,才得到留在村裡居住的資格!

可這事還沒完,從那以後,風言風語少不了,所有人都離舅舅遠遠的。連李媽都聽了不少嘲諷暗罵,何況當事人的她,半年後的某一天,她留下一封信,離開了!

名字地址資訊都是假的,也許,她是真的想和舅舅過日子,才會嫁到這村子裡來。

但是,衣服脫下來容易,她想穿上,現實卻沒給她機會!

她走了,瀟不瀟灑無人知道。但舅舅的日子除了酒就是煙。他不願結婚,拒絕了所有提親的人,每年都呆在相識的那個地方,一直打工到現在,也沒能再見到她!

舅舅成了老光棍,外婆的絕望一年甚過一年,當年的老人們都走了,長舌的婦人們也愧疚不己。可是傷害,說多少對不起,也無事於補!

李勤也無法評論,這誰對誰錯!

好像都有理,又好像都是錯過,明顯,感情是兩個人的事,婚姻卻不是!

李勤和唐冰,也是如此,誰都沒有錯,錯的是時間!

如果,當初能早點發現愛,是不是能學會剋制,一切等高考完再開始!

如果舅舅現在帶她回家,去更遍遠貧困的g洲,娶小姑娘的人,還會反應激烈嗎?(花點錢,半買半娶十來歲的小女孩回來,養大了再結婚)

可惜,沒有如果,只有錯過!

一兩個人的不開心,並不能影響過年的歡樂,一截老河樹根,塞進灶塘能紅紅火火地燒一夜。

肉片、雞翅、豆乾都準備好,還有幾個不大不小的紅薯,是守夜的標配,瓜子零嘴水果更讓人停不下嘴!

李爸一封炮竹啪啦地“閉財門”之後,大家圍坐著看春晚,小孩子吵著去烤肉,男人們打字牌,女人們東家長、西家短地聊,衣服,孩子,公婆和不爭氣的老公,硬生生地把守夜,聊成了批鬥大會!

零點放完煙花之後,河樹根還在燒,大家都抱著孩子回房睡覺。

凌晨四點,村裡都是“開財門”的鞭炮聲,爭先恐後,綿綿不絕,好不熱鬧……

初一

穿上新衣服,一家人先去祠堂拜了年。再家人之間互相拜年,三個粉糰子,奶聲稚語地背媽媽教的,拜年吉祥話。喜得李爸李媽紅光滿面,李勤也豪氣地包了大紅包!

全家象徵性地吃了,茶點果盤和新年面,李爸李媽準備好,新裝滿的茶果盤(茶水、果盤、零食花格盒),香菸和紅包鞭炮,坐在火爐前,等別人上門拜年。

姐弟三人,則要出去一家一家去拜年,李媽忙著給三小,叨叨村裡的規矩:

不能罵人、不能打崽、不能說髒話、不能說不吉利的字眼·······

拜年吃茶果,只能當場吃,不能帶走;

主人奉茶必須雙手奉上,客人也得雙手去接;

孩子未滿七歲,不能上酒席,大人沒動,小孩不能先動筷子;

主人留飯,不能推託不吃,上桌的菜,一定每道菜都要嘗一口,但又不能把菜吃光,而且主人家的魚,再好吃也不能吃第二口,意味著年年有餘。

這條魚,要一直待客,直到出了元宵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