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的征程(大結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旭日東昇,朝陽驅散了黑暗。

太廟。

崇禎皇帝身穿天子袞服,彎腰從鑾駕緩步走下,炯炯有神的雙眸,環視矗立在太廟前的一眾文武。

今天對於大明而言,註定是非凡的。

“跪!”

“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陣陣山呼下,崇禎皇帝手握天子劍,昂首朝太廟的前殿走去,今日他要敬天法祖,頒佈修訂的《皇明祖訓》。

對於大明而言,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憲法,是無法支撐起維新的根基,是無法維繫大明對外的決心。

崇禎皇帝不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到他離開這個世界,一切都再度迴歸過去,那樣他做的這一切,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朝班中,以張同敞、董志寧、王家勤、張夢錫、華夏、陸宇㷧、毛聚奎、楊文琦、楊文瓚、屠獻辰等為首的維新派,一個個都是難掩的激動。

他們很清楚自家天子,今日要在太廟敬天法祖,究竟是為了什麼,只要今日頒佈修訂的《皇明祖訓》,那麼過去他們所做的一切,就算是真正落下根基。

敬畏上天、尊奉祖先是漢民族傳統文化理念。天神稱祀,宗廟稱享,祭祀天神稱為外事,祭祀宗廟稱為內事。

儘管不喜這等繁瑣禮儀,但是崇禎皇帝必須要按規矩辦事。

這是根!

這是魂!

一項項該做的事情,在禮部等有司的主持下,崇禎皇帝都一絲不苟的做著,直到禮儀進入最後。

“一直以來,大明都是在磨難中不斷成長。”

崇禎皇帝撩了撩袍袖,手握天子劍,轉身俯瞰著所聚的文武,神情看不出喜悲,“朕歷數大明問鼎神州、統御天下的這兩百餘載,期間所發生的種種事情,心中有感動,有憤慨,大明這一路走來,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對於天子不按禮制行事,聚集在太廟正殿前的一眾文武,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多數的文武大臣,都不清楚天子想要幹什麼。

分佈在太廟正殿的內廷太監宦官,傳達著崇禎皇帝所講,好讓聚集在太廟的一眾文武,都能聽到天子所講。

“治理大明的江山社稷,朕時常感到壓力很大。”

崇禎皇帝繼續說道:“對朕而言,想治理好大明社稷,其實是很難的事情,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兼顧。

從朕御極登基以來,也算是勤政克己吧,生怕有絲毫的鬆懈,導致大明出現不好的現象,愧對皇明的列祖列宗。

從朕亮明維新變法的決心後,大明上下的爭議和分歧,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朕也清楚的知道這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現在的大明,算是有了些改變。

但是在朕的眼裡,還是遠遠不夠的。

很多人對朕說,大明實現了中興,實現了崛起,可是朕常在心底們心自問,大明真的中興和崛起了嗎?”

朝班之中,徐光啟、畢自嚴、黃立極、劉鴻訓、孫承宗、袁可立、孫傳庭等一眾的文武大臣,聽到天子所講之言,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回想起過去的大明,經歷的種種困境和風波,現在的大明至少真正安穩了,不再像先前那般混亂。

黨爭。

吏治。

兼併。

戰亂。

災害。

矛盾……

這些籠罩在大明身上的弊政和毒瘤,在過去較長的時間內,算是一步步的剷除掉,並做出相應的改變。

在一些文官的眼裡,現在的大明,稱得上是中興盛世了。

可是這絕非是崇禎皇帝想要的。

“不,朕覺得現在的大明,還遠遠沒有實現中興和崛起。”崇禎皇帝緊握天子劍,俯瞰著眼前的群臣,擲地有聲的說道。

“現在的大明,應該說是在中興和崛起的道路上,向前邁出了幾步,大明需要做的事情,大明需要改變的地方,在朕的眼裡還有很多很多。

想要實現真正的中興和崛起,只怕是在朕這一朝,是沒有辦法看到了。

朕要給大明帶來改變。

重新修訂的《皇明祖訓》,就是朕送給大明,送給天下的一份大禮,大明需要一份真正的憲法,哪怕是朕,亦或是後繼之君,也必須要按照《皇明祖訓》來做,這個規矩必須要立下來,從今以後,《皇明祖訓》就是我大明的根本大法。”

此言一出,讓聚集在太廟的多數文武大臣,無不露出震驚的神情。

他們對崇禎皇帝修訂《皇明祖訓》一事,根本就是毫不知情。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徐光啟的帶領下,那些參與其中的一眾官員,無不是在朝班中行叩拜大禮,向崇禎皇帝表明態度。

風,輕輕地吹過。

看著跪在地上的大臣,看著站著的文武,崇禎皇帝流露出澹澹的笑意,明確《皇明祖訓》是大明的根本大法,其重要程度,不是一個維新變法所能對比的。

如果沒有明確的憲法,那就算維新變法做的再好,等到他不在的時候,也終究會有被推翻的時候。

大明需要一部憲法。

有了這部憲法,大明就能推動律法改制,就能推動國制改革,就能推動深化改革,這是崇禎皇帝必須要做到的。

崇禎皇帝的心裡很清楚,等到修訂的《皇明祖訓》,真正頒佈到整個天下,必然會產生更大的爭議和風波。

但是崇禎皇帝不怕。

在崇禎皇帝的內心深處,從來都不止一個大明,他要做的更多,他要帶領著一個求新求變的大明,不斷的對外進行擴張。

或許有朝一日,大明依舊擺脫不了江山傾覆的命運,但是崇禎皇帝始終堅信一點,他所帶來的思想和改變,必然能影響到後世。

只要構建起神州的新體系,明確神州的新疆域框架,構建起一個以神州為首的文化圈,那神州就會避免那些劫難。

崇禎皇帝甚至有些期待,今後他要面對怎樣的境遇,或許改革的道路是艱難的,但是崇禎皇帝根本就不懼怕,對崇禎皇帝而言,這是一個新的征程,他作為大明的皇帝,必然要勇敢的面對這些挑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