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定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霍樂迪接過了小弗裡曼遞過來的一份精美的畫冊,封面上碩大的澳大利亞地圖以及英格蘭米字旗充分表明,這上面介紹的是一個屬於英國的在澳洲的葡萄酒莊園的介紹。開啟後從美輪美奐的照片以及大量詳實的內容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莊園的主人很是在上面花了心思的,整齊劃一的葡萄架,堆滿了酒窖的一桶桶的葡萄酒,笑容可掬的工人,整潔高雅的莊園主人,加上無處不在的英倫氣息,一瞬間霍樂迪就知道了對方的意思。

老弗裡曼已經在澳洲養老十幾年了,小弗裡曼雖然年近五十,不過估計最多也就十幾年後,會跟隨父親和祖輩的腳步,去澳洲養老。弗裡曼家族在澳洲是有一個佔地將近一百畝的酒莊的,在澳洲眾多的酒莊中,這樣的小葡萄酒莊並不是什麼值得關注的產業,但是如果這個澳洲的酒莊和英格蘭本土坎皮恩家族聯合起來的話,那事情就變得有趣多了。

眾所周知在英格蘭,因為天氣的原因,英格蘭本土並沒有多少合適的葡萄酒莊園,整個歐洲也就法國西部的波爾多、東部勃艮第和羅納河谷,西班牙東部的里奧哈,德國和義大利某些地區的葡萄酒名氣不錯,其他地區的葡萄酒不提也罷。但是澳洲不同,作為曾經大嚶帝國的殖民地,澳洲擁有廣袤的土地,合適的天氣,尤其是海岸沿海地區,用來種植葡萄然後釀造葡萄酒再合適不過了。

看著閉上眼睛思考的霍樂迪,小弗裡曼得意的笑了,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輕鬆。事實上,他在出發來倫敦的時候就想清楚了這樣的結果,畢竟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聰明人,沒有人蠢到做了一件事情之後不會後悔乃至反悔,既然有了反悔的心思,那麼必然帶來的就是一系列讓人覺得可笑的舉措。

而這些舉措面前,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臺階,讓那些犯錯的人下的來的臺階。

毫無疑問霍樂迪在曼斯菲爾德鎮足球俱樂部轉讓的事情上,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也許鎮上的大人物們基本上都知道了,也許民眾中有一部分人知情,可事實已經擺在這裡了,容不得任何人去反悔,不然,整個事情就會成為一個國際笑話,畢竟交易的雙方都是擁有大嚶帝國護照的公民,去國際上出醜的事情,他們做不到。

所以霍樂迪哪怕是哈德遜都必須被很好的保護起來,去澳洲是一種保護,但為了曼斯菲爾德長遠計,這些出身曼斯菲爾德的諾丁漢人,還是要被利用起來的。

現在,大人物們提供的臺階來了,霍樂迪這個聰明人,究竟能夠做到哪一步呢?

霍樂迪當然知道事情中間的關鍵,在早些時候鎮議會上面討論哈德遜轉讓俱樂部80%股份時,很多議會的議員們就跳了出來反對這樁生意,而且有人爆料了很多大多數人不知道的內容,這是霍樂迪當時埋下的一個禍根,從根本上來說,多數像他這樣曼斯菲爾德土生土長的人,是不願意看到一個外國人順利的拿下他祖祖輩輩經歷千辛萬苦建立起來的俱樂部的。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在“出售”俱樂部已經成了定局的情況下,洩露內部的一些訊息的時候順便給對方下下絆子,他還是非常樂意去做的。

至於小弗裡曼在鎮議會上的表演,自然就是他的傑作,他只是簡單的透露了一些資訊過去,小弗裡曼就當仁不讓的跳出來了,這

樣的行為在群情洶洶之下,差點就讓那個提案黃了。至於隊醫司丕德那致命的一擊,更是神來之筆,在霍樂迪看來,司丕德家族和鎮上古老的坎皮恩家族一樣,雖然沒有了幾百年來對整個地區的掌控力,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掌控這個地區,以及這個地區一切產業的野心。

事情一波三折,雖然那個華裔李先生拿下了俱樂部80%的股份,但是還有20%的股份在小鎮居民手中;雖然李得到了鎮上議會的支援,但是真正能夠發話的,卻始終還是坎皮恩家族和司丕德家族,在俱樂部運營,小鎮開發上面,離開他們那樣的土著,確實寸步難行……聽說在非洲和中歐,中亞等地方中國人做出了很多成績,所以他們現在有了強烈的自信心,想要把觸角伸到西歐和英格蘭本土?

想想中國人在澳洲的遭遇吧,對付澳洲那樣的小國家中國人都吃力,別說大嚶帝國了……想到這裡,霍樂迪瞬間就想明白事情的一切細節,一切都是虛與委蛇,坎皮恩家族,司丕德家族目前就是在利用中國人,等中國人做的差不多了,到時候尋找個理由,直接讓中國人滾出這個圈子,或者識趣的選擇“退休”,或者還能有個體面的臺階,然後小鎮的兩大家族順利的摘桃子,吃的盆滿缽滿,他們這些小人物也可以喝點湯什麼的……

看,英國人就是喜歡玩各種陰謀詭計,在一些上不了檯面的事情上面耍小聰明而且往往都能夠得逞……想到這裡,霍樂迪臉上終於出現了笑容,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什麼定位?那自然就是成為大家族的馬前卒的定位,坎皮恩家族在澳洲有自己的農莊,小弗裡曼有自己的酒莊,這兩個家族聯合起來,起碼每年在英格蘭本土的紅酒產銷也能排進前十,一旦鄉鎮以及周邊乃至整個諾丁漢地區的中國人的產業被盤活了,那必然就需要更多的品牌出現。本土品牌自然是本地人的首選,然後才是中國人自己拉來的品牌和產品,根據政策的需要,中國人的產業是無法壟斷整個諾丁漢地區不是?到時候民眾會選擇什麼品牌,用腳趾頭都能選出來!

他霍樂迪可以去坎皮恩家族的澳洲莊園,也可以去小弗裡曼家族的酒莊,然後,以澳洲人的名義回到英格蘭直面那個中國人。做生意麼,自然是熟人最好了,他現在離開了英國,離開了諾丁漢曼斯菲爾德,總有回來的一天不是?誰都不介意選擇一個光鮮的身份衣錦還鄉。

聽說那個中國人除了餐館,還要經營旅館,酒吧和超市,所以,紅酒的生意用腳趾頭都可以想象一下規模有多大,與其把紅酒的份額給了中國人,曼斯菲爾德上的居民還不如支援同在米字旗下的大嚶帝國的澳洲品牌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有了坎皮恩家族和司丕德家族的支援,有小弗裡曼這樣在小鎮議會上的實權議員的幫助,有自己多年辛勞為俱樂部的口碑,他霍樂迪怎麼可能到了澳洲就一無是處?他的作用遠比想象中的還要大。

小弗裡曼並不清楚霍樂迪的心理活動,但是看到對方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明顯,他知道自己的任務完成了,想必眼前這個頭頂上綠油油的傢伙,到了澳洲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希望坎皮恩家族能夠給力一些,讓事情進展的順利一些。

他可是聽說坎皮恩家族在澳洲的龍蝦生意已經是一塌糊塗了,既然在東方遭遇了失敗

,想必他們一定會在別的行業裡面把虧損給找回來,古老家族的底蘊就在這裡,不管形勢如何變化,他們一定能夠存活下來。

看著霍樂迪拉著行李箱走向了通道,小弗裡曼滿意的點頭,在和對方回頭招手道別之後拿出手機把訊息傳送了出去。

就在小弗裡曼和霍樂迪兩人隔空揮手道別的時候,在候機大廳的不遠處,一個戴著漁夫帽和墨鏡的年輕女孩把一切都看在了眼裡 ,她沒想到今天的事情居然這麼巧,剛剛準備回國接人,就在機場商看到了兩個熟悉的面孔。

這兩個人按理說應該都是和俱樂部曾經有關的人物,他們對於出售俱樂部的態度也不完全一致的,坐到一起的可能性不大,而現在的這一幕讓她確信,這裡面有她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於是她飛快的把手中的HUARO+的相機開啟,然後調整到光學變焦最大調整到最大,為了穩定拍攝畫面,她還把手機支撐在桌面上,於是遠處一近一遠兩個英國人的面孔就出現在了螢幕上,相機的對焦準確的框住了兩個人的面孔,一切都是那麼的清晰,甚至可以看到他們臉上看似真誠的笑容。

這些英國佬可真虛偽啊,想到這半年多以來接觸英國人的經歷,李薇撇了撇嘴,她就是看不慣這些老外,雖然她自己現在也成了“老外”中的一員,可到現在為止,真正能讓李薇服氣的英國人,也只有利奧波特教授一個。

當然,教授只能在學業上面給予李薇一些幫助,其他地方真正能夠依靠的,就只有她自己,所以她一點都不介意自己富二代的身份。在校園她可以開著賓士跑車拉風的載著自己最好的閨蜜拉夏貝爾晃悠,在課堂上面她可以利用一切時間來處理家中的商業上面的事務,因為教授就是對她開了綠燈;在課餘時間,她會旁若無人的打電話,這些和她接觸的無一例外都是商界的精英,尤其是從諾丁漢大學出去的那些“成功人士”們……這讓幾乎所有的大學同學對李薇敬畏異常,保持了一定的距離感,原因無他,自然是因為他們已經不是一個圈子裡面的人了。

一個有錢的富二代,一個學習優異的大學研究生,一個成功的商業人士,這就是李薇對自己的定位,這樣的結合體也是一個很好的保護色,讓絕大多數英國人、外國留學生、不懷好意的接近者難以企及的高度,保護色:想要接近VIVIAN,先看看自己是什麼貨色再說。

(早年做生意的時候經常和一些老外打交道,得益於大學英語功底還有多年美劇英劇的薰陶,我在同行裡面還是一個比較敢於和老外打交道的,每次有外國客戶來國內,我都非常熱衷看到老外尤其是歐美人士見世面的時候“出醜”,畢竟老外那種不明覺厲的樣子,很是讓人心中暗爽。多數老外來中國基本上都是在大城市,他們對中國的印象就是大城市給他們的印象,以及不知道從哪個BBC看到的中國幾十年前的農村形象……像我們本地這樣的小城市,雖然建設規模沒有大城市大,但是勝在精緻,而且農村也建設的不比城市差,這樣給老外的震撼反而更大。可惜這些年因為疫情原因,很多生意都只能停了,不然讓老外見識見識我們蘇南的農村,也會是一件比較讓人開心的事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