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職業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玉城市隊是莫華強帶的第三支球隊,他能夠明顯感受到與此前完全不同的感覺,之前的校隊和縣隊充其量只是一支業餘球隊,而目前所帶的市隊就有點職業球隊的感覺了。而支撐他形成這種感覺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職業球隊的訓練場地,另一就是職業梯隊的熱身對手。

以職業聯賽標準所準備的球場,那種腳感與球員們此前所踢的那些學校裡面的那種無人打理的半土場半草場完全不一樣,第一次踩在職業球員的訓練場地的小球員們也是很興奮,此前只在電視裡看到的綠茵場,如今卻是真實的展現在自己眼前,有些球員甚至模仿歐洲聯賽和遊戲裡面的雙膝滑跪或身體滑翔類的慶祝動作。

也是因為玉城市隊有俱樂部訓練基地這一優越的條件,很多周邊的縣市球隊一聽說了,也是十分感興趣,紛紛聯絡想來踢場熱身交流賽。俱樂部之前還愁去哪找合適的熱身賽對手,誰知現在如此受追捧,反倒有點愁五場熱身賽數目太少,鑑於聯絡的球隊太多了,俱樂部也詢問莫華強是否需要增加一兩場。經過考慮,莫華強還是維持之前提出的五場,九天踢五場已經算是很大的強度了,球隊還要進行總結和針對性的訓練,同時還得預防傷病。最終,俱樂部經過篩選,同意了貴蜆、北海、青州、豎縣等四個市縣的熱身請求。

但在接受這四個兄弟市縣球隊的挑戰之前,玉城市隊先接受了一支準職業梯隊的磨鍊,情況可謂慘不忍睹。經過4日下午和5日上午近一天的訓練,市隊在下午迎來了玉柴俱樂部U17梯隊的挑戰。玉柴U17是俱樂部組建的第一支梯隊,組隊時間才三個月,球員的年齡均為16、17歲,是從區內外選拔的一些優秀的適齡球員,在個人能力和訓練要求上距離真正的職業梯隊還有不小差距,也只能算作半職業梯隊。

但在與這樣一支半職業的梯隊交手時,市隊還是感受到了業餘與職業的巨大鴻溝。這並不是由於相差兩三歲所帶來的身體碾壓,實際上U17球員在知道這支市隊的情況後,為避免對手受傷,他們基本留了力,不倚仗身體素質去強壓對手,基本上就是靠著熟練的傳控去帶著比賽的節奏在走。更多的是因為對比賽的理解、戰術執行力、紮實的基本功等一些頭腦意識方面的“軟體”,儘管對手只使用了三成功力,但市隊還是遭到了真正的碾壓。

比賽共分三節,每節30分鐘,前兩節比賽裡,市隊根本連球也沒拿到幾次,更別說打門了。而且,都在被對手牽著鼻子走,U17球員連汗都沒怎麼出,但市隊這邊已經累得夠嗆,氣喘吁吁得不行,汗流浹背的樣子就像踢了兩場市預賽的比賽一樣。

進入第三節,看著這幫小兄弟累得不行,U17這邊進一步放慢了節奏,偶爾也放放水,給他們幾次拿球的機會。U17隊員也十分明白,這支市隊將是俱樂部U15的主要組成部分,將來會是他們的師弟,明白高層更為看重這支還小兩歲的梯隊,作為俱樂部首支梯隊的那種優越感馬上就降低了不少,內心有點失落的他們也是暗中較勁,想看看這幫初中生到底水平如何,也是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經過了兩節的試探,發現他們還是一群踢野球出身的學生,戰術素養和基本功都是不如他們的,他們的優越感又回來了。第三節,放心不少的U17也是“懶”了許多,這才讓市隊有機會透過傳球,打出了幾次漂亮的反擊。

市隊本節派上的兩名前鋒是來自陸城的李威振和劉克虎,相對於前兩節的鄭達開與駱斌來說,劉克虎的強突能力不如鄭駱兩人,但他與李威振卻更來電,再加上身後提供支援的徐特,這個陸城三叉戟的組合,一下子就帶活了市隊的前場,使得皮球有了傳導的方向,球隊的整體推進也開始有層次。

中後衛羅誠拿球以後找左側的陳琦,控穩皮球後,陳琦虛晃一槍後將球傳給中路的徐特;拿球前已經觀察到右側的劉克虎,徐特作勢接球,卻是機敏的一漏,皮球恰巧來到劉克虎腳下,不停球,劉克虎直接用右腳內側將皮球推向中路的李威振;

盯防李威振的U17後衛身高近1米8,絲毫沒有將這名1米7不到的小個子放在眼裡,任由他背身拿到球,在他準備轉身的一刻,很老到地頂了上去,隨時準備封堵他的下一步出球路線;在身體及比賽經驗完全處於下風的情況下,李威振要麼是把球再傳出去,要麼就是帶球往邊路去,很難會有第三種選擇,因為對手已經封死了他的轉身路線,一旦強行轉身的話,皮球肯定就會被候個正著的後衛處理掉。

只見李威振沒有轉身的意思,左腳尖將皮球向上挑個半高,然後右腳直接跟上,竟然想強行半凌空抽射!這傢伙確實是藝高人膽大,明知前面是死路一條,偏偏還要往前闖,卻又恰巧給他柳暗花明地走出了第三條路。

誰也沒想到被封死路線的他居然沒有完全轉身就直接起腳射門,銜接動作還那麼迅猛,電光火石之間,這名後衛當然是第一時間就抬腳去封堵他的射門路線;李威振要的就是這個時機,此刻的他也完成了半轉身動作,眼角餘光處已經可以隱約看到球門的位置,在觸球的一瞬間,李威振將右腳往下壓,觸球的腳外側還順勢有一個向上刮的動作。

皮球恰巧就是從這名U17後衛分開的兩腿之間穿過,畫出一條漂亮的外弧,直奔球門右上角而去。守門員完全沒有想到他居然能夠從那個位置將球射出,一下子定在原地,沒能作出撲救動作。

“宕”的一聲,皮球結實地打在橫樑上彈回場內,反應過來的門將一個前撲將皮球沒收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