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天將雄兵鎮京師(上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乾淨,真的是乾淨,看慣了這乾淨清爽的大夏京師,我都不想再回嘉慶那邊去了。”和珅拉著王承恩,讓嚴武帶著兩人在夜色之下的大夏京師街頭亂逛,不由得感嘆道。

王承恩點點頭,“可不是嗎?大明的京師街道大多狹小,地處邊界,成祖修建的時候是按照要塞來做的,考慮了堅固易守,卻沒有考慮到百姓的生活。日用百貨、蔬菜肉食幾乎全都是靠周邊或者江南運來。一到冬天就只能有寥寥幾種菜色,實在是難熬。太祖所定俸祿委實過低,大明京師物資缺乏,物價、房價極高。別說一般的老百姓了,就算是官至侍郎,沒有多餘的來錢門路、缺了冰敬炭敬,就靠皇帝所給的那點俸祿,多半也得窮得把官服給典當出去。天子發不出俸祿來,臣心早就散了。所以李闖一來,百姓眾臣死的死、降的降,哪有心力來抵抗。對他們而言,只不過是頭上換了個帽子罷了。”

和珅笑道,“別說你大明朝了,就是我也沒見過這種民居街道比御道還寬的都市。你看看,這地上的燈火能和天上的星辰爭輝、這滿大街的人個個穿的比清朝王公大臣都好。清國的京師街面上大部分是穿得破破爛爛之人,一條褲子能傳祖孫三輩人。不說別的,就是日常取水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常常為了搶乾淨的井水而發生打鬥爭執。”

王承恩拍了拍嚴武的肩膀,“你是沒去過大明的京師,很多街道上都是屎尿垃圾、蚊蠅亂飛,每逢夏日臭氣熏天,而一下雨又有內澇之患、瘟疫不絕。這十來年,大明年年歉收、墮民暴動;君臣失和、朝廷不穩;強敵在側、虎視眈眈。知道為什麼京師敗得那麼快嗎?因為老鼠啊,草原荒廢,糧食緊缺,北鼠南下,帶著大量瘟疫,汙了京師各處糧庫和水源。軍隊和百姓不查,食用之後立生疫病。京師之中人人自危、無暇顧及其他,只能是對李闖的軍隊聽之任之。二日之內,偌大的京師就陷了。”

王承恩苦笑道,“去年十月鼠疫最高峰的時候,九門提督計數,一日之內,近出萬棺,整個京師在這場疫病中沒了整整二十萬人,超過了京師人數的五分之一。無數活生生的生命被那小小老鼠奪走,當時本星君就在想莫非這是天要亡大明?還好真人斷然出手,及時救了大明,一場雷霆電雨,不但滅了李闖入京的二十萬精兵,還把京師之中到處潛藏的的大量疫病鼠類消滅一空,要不然他吳三桂怎麼敢堂而皇之地進京城?他就不怕他那兩萬關寧鐵騎落個有來無回?”

嚴武也是歷史小白,高中時期學的那點淺薄的歷史知識早就還給自家老師了,完全想不到大明滅亡還藏著這麼一條隱線在裡面,他還以為只是單純的歷史小冰河期造成整個華北乾旱,糧食絕收,官吏貪婪,做後導致官逼民反。

嚴武的臉上有點變色,“三朝融匯,衛生問題是重中之重,不能因為三界人口流動問題,就將這個朝代的病菌擴散到另一個朝代,相互傳播開去,明清衛生如此差,拿百姓抵抗力必然低下,我們得早早想法治療才是。王兄的神通可能對那跳蚤鼠蟲起作用?”

王承恩搖搖頭,“難,老鼠鳥雀一般大小的動物,我那真言還能辨識附身其上,再小的螞蟻飛蛾就不行了,更別說寄生人身之上的臭蟲跳蚤了。不過,我可以使用真言之術,先為大夏發向明清的食物附上強身健體的功效,多多少少有些用處。”

嚴武望向和珅,和珅也搖搖頭,對此沒有辦法,他以前有錢,靠的就是勤洗勤換來保持潔淨,現在成為星君之後,自有星光護體,百邪不侵。如今府中就算衰敗,還有和碩公主在府,嘉慶退還了五十萬兩銀子作為日常用度,熱水還是不缺的,自然衛生有保障,可是仍不及大夏如此方便。這才是他想將家人轉移至此處,安安心心做個富家翁就好了。他領悟的真言神通還作用不到人畜身上去,暫時無法。

嚴武臉色沉重,“此事事關重大,我們要返回北極艦上,求助真人才好,不能因此耽誤了三朝融匯的大計,搞不好,就要先把京師封了,斷了內外聯絡再說。”

......

嚴武三人對兩朝衛生、瘟疫疾病發愁,起身返回北極艦向魯西華求助去了,

而此刻大夏、大明、大清三朝也正愁苦不堪。為什麼?因為麻煩來了。

大夏愁的是,明清兩國的京師都要建設,工程龐大,人員缺口非常高,而且三朝文化差異極大,如何在短時間內縮短這個空缺是個擺在了明面上的問題。

“打還是要打,對一些手裡沾滿百姓鮮血、有重大歷史問題的賊酋,必須殺個乾淨。張獻忠、左良玉之流,縱容手下吃人殺人取樂,眼睛都不眨一下,殘害無辜百姓,一個別不放過。”武太尉說道。

“物資我們不缺,缺的是市場,先把市場培養起來,再提供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大明和大清都會成為我們可靠地原料供應地。”吳司空說道。

周司徒眉頭皺道,“就怕口子一開,想去明朝和清朝的大夏人多不勝數。”

李太傅笑道,“官方和軍方不論,民間想去其他兩朝的,口子不能放開,就算每月給出一萬人的名額,又有多少?一年不才十二萬,十年不才百二十萬,對於大夏來說只是千分之一罷了,而且我敢保證絕大多數都會暫時住到兩朝京師,然後每月多次來往三朝,我們只要照仿南邊特別行政區的處理辦法,來個溫水吞魚,崇禎嘉慶自然會靠向我們。”

孫司馬點點頭,“太傅的說法很中肯,我們設立三朝海關,限定民間的進入人數,規範管理,集中登記,鬧不出什麼亂子。上有三位星君在,誰還敢頂風作亂不成?星君們首先提的可是華夏一族經濟發展、人民富裕啊。”

錢太保笑道,“這仙人當真是要為天下萬億眾生做主?修仙不求的都是個逍遙自在嗎?他倒好,搞起歷史大融合起來,難道這其中有什麼陰謀?”

趙太師突然開口說道,“以後這種話就不要往外說了。慎言!仙人降世,有很多神通我們不知其用,要是能隨意聽到我們說話,導致仙人對大夏心生不滿,那就糟了。不過星君傳法於三界,這等於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法術與科技相結合,以後華夏會發展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好這是不爭的事實。”

錢太保聽到太師的話,笑容也收了起來,“那我們來研究一下明清送人過來的問題吧,這也是麻煩事。”

武太尉笑道,“那些人有什麼好顧忌的。離開了自己的朝代和朝廷,沒了一身官職,到這裡就是個平民百姓而已。發他一個身份證,以後他到什麼地方我們都知曉,無論是購物、買房、旅遊、乘坐交通工具,全不會被朝廷記錄在案,有跡可循,只要不出國,國內隨他去,正好也讓他們看看華夏的大好河山。反而是那些兩朝派來學習交流的人怎麼辦?是集中起來管理,還是學習美利國那邊的寄宿制度,把人下放到京師官員和百姓家中?這可是一個長期的人才交流制度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