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舊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雪紛紛揚揚地下了整整一夜,清晨的洛京城銀裝素裹,北風打著旋兒從古老的街巷中呼嘯而過。巷子裡的一扇木門被“吱呀”一聲推開,門框的雪受了震動稀稀疏疏地落下來。早起的百姓看了看外頭的大雪,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雪地裡,“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嘍——”

皇城內依舊是白茫茫一片,膽小的宮人縮在牆根下,低頭含胸躲角落裡瑟瑟發抖。一夜的刀光劍影,廝殺聲和鮮紅的血液被大雪深深掩埋,誰都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什麼樣的命運。

趙璟獨自佇立在大正宮外,放眼望去是綿延數十裡的臺階,正紅色的宮門在路的盡頭與殿門遙相呼應,白雪的映襯下分外顯眼,沉寂了數百年滄桑的大正宮即將迎來新的主人。

“奴才參見景王殿下,皇上宣召。”宮人放輕了步子上前稟報,語氣裡小心翼翼,生怕惹惱了這位主子。

趙璟看了眼來人,有些眼熟,原本在乾清宮當差。昨夜混戰中承安帝身邊的兩個太監護主而亡,他就被暫時提了上來。

承安帝躺在床上,昨日還紅潤的臉色以一種極快的速度消磨下去,兩頰深深凹陷,顴骨便突出起來。他的目光落在趙璟身上,眼中閃現過一種複雜混亂的神色,像是欣慰,像是掙扎,又像是無可奈何。

“臣參見皇上,逆賊趙珝已被生擒,御林軍左右統領伏誅,所有同黨盡數羈押,以備清查。”趙璟跪在地上,公事公辦地稟明一切。

聽著他的聲音,承安帝的思緒飄回了昨夜。趙珝膽大包天企圖謀逆,趁著宮宴之際勾結御林軍統領和九門提督暗中設伏於宴上突然發難。他對這個兒子雖然不滿,卻從未想到他竟敢存了這樣的心思!朝臣之中有負隅頑抗者均被格殺,就連他最喜歡的兒子六皇子也被一劍刺穿了心臟而死。危急之時,本該身在北疆的趙璟從天而降,率軍闖入皇城扭轉局勢,一舉搗破逆賊的陰謀。

然而,承安帝的臉上卻沒有多少劫後餘生的喜色。他打量著趙璟,眼中滿是鋒銳的審視,“景王實為國之棟樑,朕心甚慰。依你之見,這些人該如何處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大概是叔侄倆第一次如此冷淡的見面,以往每一次趙璟入宮面聖,承安帝總是掛著和煦的笑容,言辭之間每每親近,甚至要他以叔父相稱,不可謂不親厚。然而,當親情的那層薄紗撕下之後,帝王心術顯露無疑。眼前的趙璟不是他的侄兒,而是他的對手,一個手握兵權、年輕有為、有朝野威望的對手。而他自己,卻老了。

承安帝很清楚自己的身體,先前幾次舊病復發本就精力不濟,昨夜宮變之中又身中一劍,身體在急速地衰敗,他已經沒多少時間可活了。日薄西山行將就木的狼王看待浪群裡的後起之秀總是會心緒複雜,充滿了戒備,而趙璟現在就是那一頭對他充滿了威脅的年輕的孤狼。

“謀逆之罪,誅之九族。”趙璟淡聲答道,面上神色不變,無法窺見他任何心緒。

“誅九族?你和朕亦是九族之內,整個大梁皇室都在九族之內,你是想把整個皇族都殺了不成?”承安帝冷笑。

“臣不敢,一切自由皇上定奪。”趙璟完全不為所動,聲音沉穩。

承安帝冷眼看著趙璟,帝王的威壓在大殿中彌散開來,壓的人喘不過氣來。過了半晌,他忽然開口,“北疆戰事未定,你擅離職守,該當何罪?”

北疆戰局已定,剩下的不過是細枝末節安撫民心之事,這些事本就該由地方官員出面治理,不必趙璟親力親為,這是雙方都心知肚明的事。承安帝真正要問的並不是這個,趙璟出現的時機實在是太巧了,巧得讓他不得不懷疑。何況,帶兵的將領無故回京又隱瞞行蹤,如果趙珝沒有動手,那麼,他微微眯起眼看向趙璟,目光裡閃過一絲殺意,動手的會不會就是趙璟?

是真的救駕還是中途改了主意順勢而為?其中的差別由不得讓承安帝多思多想。

“臣出征前皇上曾賜下天子劍,命臣‘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凡事可便宜而行。”

承安帝也記起了那把天子劍,然而當時乃是不得已而為,若是趙璟真的忠君就該緊守規矩,不會“便宜行事”。

趙璟並沒有給他細思的時間,話鋒一轉,忽然說道:“臣暗中回京不過是為了保命罷了,若如安國公當年,焉知此行能否有命歸來?”

承安帝臉色乍變,“你這是什麼意思!”

趙璟從地上站了起來,他居高臨下地看著承安帝,眼中閃過一絲輕蔑,“四年前安國公戰勝歸來,途中遇襲,父子倆一死一失蹤,其中緣由想必皇上比臣更清楚。”

“趙璟,你放肆!”沐駿的死一直是他心底的一根硬刺,如鯁在喉,拔之不得。因為那時時刻刻提醒著他的皇位是怎麼得來的。

“安國公也一定想不到,他盡心盡力保家衛國,到頭來卻死在自己人手裡。而謀劃一切的竟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你當年動手之時可有想過,沐駿乃是大梁赫赫有名的將軍,他一生馳騁沙場為國為民,救下了北疆多少百姓的性命,就因為你的猜疑,身為一國之君你竟然暗通北狄於歸程之中將他截殺!”

“你閉嘴!”承安帝指著趙璟怒斥。

趙璟自然不會聽命,“今日,我不妨告訴你。虎符確實在沐駿手中,沐駿也確實懷疑過你,甚至私下調查過。但是為了朝廷安寧天下太平,即便他查出真相也沒打算說出來,甚至為了防止他人查到,刻意幫你掩蓋了事實。為此,他覺得於我父皇有愧,在邊關之時對我多加照拂。要不是他暗中相護,我大概早就死在叔父您的手下了。”

“他果然、果然……這個逆臣!”承安帝驚恐地瞪大了眼睛,額上的汗珠一滴接著一滴落下。他猛然看向趙璟,“那你呢,現在是要為你父皇報仇?!朕告訴你,朕繼承帝位乃是順應天命,你父年年興兵,好大喜功,國庫空虛,百姓早就苦不堪言。若不是朕登基為帝,不出十年大梁上下必定怨聲載道,禍起蕭牆。你以為你父皇是什麼人,以一國之力滿足自己征戰之慾,置黎民百姓於不顧,如此自私自利,他有什麼資格稱帝!”

“若非我父皇連年征戰擊退北狄,安能有你如今穩坐皇位之日,你莫不是忘了當年登基之日北狄兵臨城下之辱?!”

承安帝倏然間消了聲音,十幾年前北狄是如何強大,大梁是如何積弱,堂堂中原王朝在狄人的鐵蹄之下苟延殘喘。若非烈帝一力主張興兵強國,中原大地或許早已易主,這是誰都沒辦法否認的事實。然而,承安帝從本心裡不肯承認自己不如烈帝,自己當皇帝是名正言順,民之所向,連太後當年也未曾反對,不是嗎?

“我今日不會殺你,你,好自為之。”趙璟說罷轉身大步走出乾清宮甫出宮門卻看到門前立著的身影,眉宇間的戾氣尚未散去,“祖母。”

董太後不知在外面聽了多久,她看向趙璟眸光中神色複雜,最終嘆了口氣說道:“璟兒,陪我走走吧。”

“是,孫兒遵命。”

冬日的御花園中景緻平平,這時節百花凋零,枯敗的的花株入不得貴人之眼,早已被花匠悄悄移了出去,代之以歲歲長青的松柏冬青樹和凜冬經寒的梅樹。宮變的血腥味尚未消散,宮人們不敢隨意走動,是以花園中的道上積雪猶在,踩上去咯吱咯吱響。

董太後側首看著身邊的孫子,當年還是那麼小小的一團,如今依然長成了頂天立地的好男兒,這性情像極了他的父親。

“璟兒,你心裡可是在怪祖母?”

“孫兒不敢,也不會。若非祖母一力相護又多加教導,哪會有今日的趙璟?”當初三位皇兄尚在,承安帝欲要登上皇位,朝中上下反對之聲只多不少,若不是董太後最後堅持,皇位絕對不會落在承安帝身上。即便如此,趙璟也沒辦法去恨身邊這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如果沒有她的庇護,他大概早就被承安帝養廢了。

“當初你父身死,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天災人禍不斷,這千里江山不是一幅錦繡圖畫而是一副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太后忽而停住腳步,聲音沉甸甸的,“治世需要仁君,亂世卻要梟雄。你的三位皇兄,一個心地太過柔善,一個醉心詩文,還有一個暴躁易怒,無論哪一個都不是明君之選。而你,那時候太年輕。那大正宮上的黃金龍座代表的不只是榮耀權勢,更是責任。他是當時最好的人選。”

烈帝駕崩之後趙璟才從宮外回到皇城,他是嫡子不假,卻是一個從未接受過帝王之術的嫡子。承安帝那時卻已經是朝野稱頌的賢王,誰優誰劣根本不需要猶豫。可這皇位到底本該是趙璟的,這些年來,太后一直對趙璟心中有愧。後來承安帝的那些動作她不是不知,可有些事不能挑破,一旦挑破便沒了顧忌。一邊是兒子,一邊是孫子,她只能暗中看著,時時從中調和。

而今,那層窗戶紙終於挑破,她疲憊之餘更覺得隱隱松了一口氣。

“孫兒明白,所以從未怪過祖母。”

太后是看著趙璟長大的,知道他說的是實話並不是撒謊哄她,心裡堵著的那一口氣總算鬆開一點。

“接下來你打算如何?”

趙璟抬眼看向遠處的天空,雪漸漸停了,天空中的烏雲散去,宮牆與天空相接之處藍白色互動掩映,宛若新生。(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