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人盡其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聖帝大人,根據探子來報,宋缺派李密領新軍順流而下連破李子通、林士弘、沉法興,東南半壁已盡入其手,還剩下一個杜伏威苦苦支撐,連派其手下義子前往樂壽尋求夏王援助。”王世充諂媚的捧著一本冊子將手上緊要事務一件件向上彙報,這種掌握權力的迷醉感讓他一時間都不想考慮什麼南征之事,巴不得這樣的生活繼續維持到天荒地老。

可是大興殿上高坐的身影以手支頤,這樣的狀態從去年末北方徹底平地開始就是常態。文搏就像吃得太飽的老虎一樣失去了動力,成天就是練武、聽報告、睡大覺,似乎再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他感受到激情,但是文搏的所作所為卻極為激進。

想起這大半年來的過往瞬間讓王世充醒悟,在這位邪帝面前必須謹小慎微,否則就會像前些日子因為抗拒戶籍清查和侵佔田畝清河的崔氏、房氏一樣被拿出來當典範。不但家財散盡田畝歸公,就連性命也難保,上千人的大族現在瞬間少了一大半,剩下的人頭都還掛在連線東西的馳道上以儆效尤。

王世充羨慕文搏宰割世家閥門獲得的豐厚利益,那是一個家族近千年傳承下來的底蘊,不僅僅是財富,還有他們積累的書籍檔桉。

同樣的,他也懼怕文搏這樣凌厲的手段,生怕自己遭到波及,也擔憂引發其餘世家的反抗——清河崔氏可是五姓七望之一,跟文搏在關中拿那些不算大的門閥下手不能相比。

或許獨孤閥這種早就嗅到風聲鼎力相助的才是真正的智慧之舉,非但獨孤鳳繼續佔據高位,就連獻上的田畝、財貨都被換算成了洛陽商會、飛馬牧場和東溟派的乾股,其中利潤能讓王世充眼紅到希望自己再多個董淑妮那樣的侄女嫁給獨孤峰當小妾。

不過王世充轉念一想,獨孤峰這老東西也沒什麼權勢,整個獨孤閥都被他女兒掌握。難不成還得靠我老王勾搭一下獨孤閥的女性成員?獨孤鳳那是肯定不成,誰知道這位女劍神和邪帝是什麼關係,那獨孤閥還有什麼重要女性?

尤楚紅!王世充忽然一個寒顫,覺得一個人的際遇還是得多靠自己的奮鬥,別整天想著有的沒的。

王世充莫名其妙的走神文搏已經習慣,這種聰明人就得拿鞭子在後頭抽,否則總會陷入不自覺的內耗,於是他根據王世充的稟報做出應答:“這等與軍略大計相關的事情交由竇建德、李世民自行處理記得彙報便是,我不插手指揮,畢竟領軍打仗的是他們不是我。”

王世充趕忙回神,細緻的記錄下文搏的答覆,越發覺得自己像個小太監。

“不過東南的陸上商路可能要受影響,加上如今宋缺斷絕了河南的蠶繭出口,接下來大半年關中紡織業的原料會大受影響,傳令東溟派繼續擴大海上商隊規模,準備走私吧。”王世充也沒想到文搏如今考慮的還是商業,但依然兢兢業業的記錄下來,又聽文搏繼續道:“由聖門補貼部分錢財,具體數字讓安隆去研究,保證能傾銷到巴蜀、江南,寧可虧些錢也要把當地從事這些產業的人全都弄破產。”

王世充這下有些不懂了,如今魔門雖然收縮了分佈在巴蜀的勢力,但是獨尊堡總體還是保持中立態勢並未完全倒向宋缺,這樣傾銷必定導致民怨沸騰,從事相關產業的人豈不是更加敵視魔門嗎?

文搏察覺出王世充疑惑,卻也不想解釋,因為巴蜀看似中立,實則早已投靠宋缺,只是雙方暫且沒發生巨大衝突所以獨尊堡的那位武林判官選擇沉默,一旦南北大戰,關鍵時刻解暉必然孤注一擲幫助宋缺吸引北方兵力。

至於留在巴蜀的糧食、酒水、紡織、鹽業、製糖等產業盡數歸於解暉,這顯然不能接受,於是文搏果斷讓安隆低價出售這些產業及早從巴蜀抽身。果不其然獨尊堡竭盡所能掏空了家底都把這些讓他們無比眼熱的行當收歸自己手中,還沾沾自喜以為得計的同時沒有得罪文搏——魔門主動出售,獨尊堡花錢買的,任誰都不能說他解暉不厚道。

卻不知道這是文搏故意為之,這份計劃來自安隆,早在他離開巴蜀就開始佈局,直到現在快過去一年方顯端倪。終於等到了收割獨尊堡和巴蜀的大家族回血的時候,等他們徹底破產,到時候轉頭打回成都正好產業升級,這樣雙贏的買賣文搏巴不得多來幾次。

王世充忽然覺得自己的才學還是太淺薄了,像安隆這樣武功稀疏、只會做生意的胖子都能成為魔門中重要支柱,就是因為他無可取代——王世充還不忘歌頌一下邪帝大人乃是伯樂,能將每個人的才能發掘使用。

那麼看到自己,王世充本來寄希望於洛陽發生戰事的時候文搏肯定要參考他的意見,前些時候王世充每天拜見文搏之前都要重新鞏固洛陽周遭地理水文、官員人事,結果這一年又到了秋天,文搏似乎忘記了去年底的雄心壯志,就是一門心思在北方做基礎建設、解決內部矛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世充不得不另闢蹊徑,他們心自問,自己軍略上不錯,或許可以去軍中當個方面之任,但是肯定比不過竇建德、李世民,據說眼前的邪帝也是武略過人,去年在武邑大破突厥據說是文搏親自操刀。相比起來打個李密都佔盡下風,最後被宋缺合兵一圍直接跑路的王世充那就差得遠了。

至於治理地方,王世充倒是很有幾分自信,好歹他也是真的管理過洛陽這等重鎮。但是他著實不願遠離中樞,到偏遠的地區做事務官熬資歷,他又不是魔門出身,對於基層掌握肯定比不上那些原來就是魔門兩派六道裡的人物,走這條路屬於揚短避長。

最終王世充思來想去,終於意識到自己最能發揮個人能力的地方還是在拍馬屁……不,應該是幫助邪帝大人更有效率、更愉快的處理事務上,至於別人說他是佞臣,王世充嗤之以鼻,什麼奸佞?你們想當還當不了呢!

接下來文搏又佈置了一些事務,交由王世充整理然後分發各地進行處理。這一切事情對王世充而言可謂是大材小用,但他甘之如飴,只是有點兒不大理解文搏這種與隋朝迥異的制度如何穩固執行,現在夏王、秦王各自的領地和文搏麾下魔門控制的地方產生重合,甚至許多具體事務都歸屬不明。

但是雙方就像早有默契一樣夏王、秦王只去管理軍事相關,而魔門則更像一種不管軍務的朝廷,其餘事情從大到小無所不包,靠著本不應該存在於歷史中的魔門完成了對於基層的掌握——這種情況王世充看不懂,文搏卻熟悉無比,屬於是現代制度在一千三百年前的拙劣模彷。

由於科技水平、教育水平等原因做不到完全一致,甚至弊端很多,但是相對於封建時代來說已經算是巨大進步,甚至許多有識之士認為文搏這種把軍隊和朝廷分開的制度容易形成割據甚至叛亂,只是因為文搏個人威望和實力足夠鎮壓這才沒事。

若說有什麼可惜,那就是安心發展生產力的時間太過倉促,也是因為寧道奇眼光的確獨到,看出了就這樣安然發展下去不用三五年功夫,生產秩序徹底恢復的北方再南征之時宋缺再有偉力都是螳臂當車。

所以文搏目睹著宋缺越來越快的用軍事行動掃蕩南方完成整合,就知道雙方決戰的時機正在一步步靠近,而杜伏威就是擋在宋缺面前最後的阻礙,當他解決掉杜伏威,將他的領地佔據,收攏江淮悍卒,下一步攔在雙方之間的就只有那看似牢不可破的“洛陽八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