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聖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寇仲和徐子陵作別道信大師與一眾師兄弟,除了捲起兩套換洗衣物與手中兵刃之外再無他物,便啟程北上尋文搏去了。

本來道信大師還聯絡了宋閥,希望與他們交好的宋師道、宋玉致可以幫襯一二,用宋閥運糧運鹽的大船載寇徐二人沿長江逆流而上取到巴蜀進入關中。這樣就可以避免兵危戰兇打得起勁的中原一代。

奈何寇仲和徐子陵迫不及待的出門闖蕩,又擔心宋閥如今與魔門關係詭異,最終還是選擇自己啟程。

這一路也著實兇險,兩個少年剛出江西便遇上一場聲勢極為宏大的戰爭,正是弒君西歸的宇文化及帶著十萬東都驍士攻打洛陽。

此前李密聲威一時無二,打得王世充只能佔據洛陽孤城而守。可是當宇文化及帶著隋朝最後最精銳的十萬大軍想要攻打洛陽時,雙方的目標產生矛盾,東都小朝廷趁機私聯李密授予太尉之職。

於是宇文化及與李密兩軍在黎陽發生了極為慘烈的鏖戰,寇仲與徐子陵被裹挾於亂軍之中,以他們二人武藝自保有餘卻無從逃脫,只能扮做小卒隨波逐流,有時和驍果軍一起攻打瓦崗軍,有時候與瓦崗軍偷襲驍果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直到李密輕騎焚燒宇文化及軍備輜重,又依照“俏軍師”沉落雁的計謀暗中與宇文化及聯絡約定和談,疲其大軍心志。果不其然宇文化及上當,在驍果軍精疲力竭之際,李密親自以領兵衝殺,大敗宇文化及。

這個過程中寇仲初次得見上十萬大軍攻伐的場面,雙方殺傷不多可是身著重鎧的精銳戰鬥之慘烈大大高過寇仲預期,令他分外沉迷於將長生真氣化繁為簡用以戰陣的這個方向。

而徐子陵愈發厭惡這等殺傷屠戮的慘狀,本就受到道信大師影響的他試圖尋找一條寧息兵戈的道路,武功方向不再追求殺敵效率,而是折服限制對手。

他們二人的際遇在紛亂的天下大勢間如滄海一粟,根本無從左右天下亂局。

但是兩個少年敏銳的察覺到戰場之外的詭異,那就是在洛陽王世充和瓦崗李密兩股勢力之外,除了外來戶的宇文化及驍果軍,還有一個奇怪的民間組織存在。

直到今日他們終於有機會進入鄉間寨堡,方才逐漸弄清楚其中關竅。這個組織似乎並沒有嚴密的上下級結構,更類似於當地民眾結寨自保,但是他們無不供奉三尊泥塑木偶的凋像。

其一是清癯高大的老者,其二是威勐強壯的武將,其三是飄飄欲仙的女子。

徐子陵越看那武將和女子凋像的模樣越覺得眼熟,忍不住跟寇仲竊竊私語道:“仲少,你覺不覺得那武將像絕類文大哥?”

寇仲此時身著戰場上搜刮來的兩重重鎧,多有臨時縫補痕跡略顯不倫不類,卻襯得他英姿勃發,相較於之前愈發陽剛。聽得徐子陵疑惑,寇仲這才將注意力從剛才出手驅走亂兵的豪情中收了回來,仔細打量那尊凋像。

“我怎麼覺得很像我啊!你看,都是身著甲胃手持長槍!陵少,你說是不是我這陣子行俠仗義,讓老百姓們當做守護神了!”寇仲突發奇想,他覺得那凋像眼熟但是理由卻跟徐子陵截然不同。

以徐子陵的好涵養都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他想說你這一身破破爛爛的鎧甲跟那鐵塔似的凋像造型差得遠了。何況旁邊那女子像極了一年多以前他們見過的婠婠仙子,旁邊那武將造型的分明就是文大哥啊。

不過徐子陵這會兒也累壞了,哪怕以他們長生真氣的造詣在長時間的廝殺混戰中都來不及徹底恢復。不僅僅是身體的疲憊,見多了血流飄櫓的戰場和白骨曝於野的鄉間,徐子陵的心靈疲倦才是主因。

所以徐子陵也懶得和寇仲鬥嘴,拉住一個千恩萬謝的當地民眾,直言問到:“老丈莫要客氣,咱們禪宗弟子奉道信師父命令普度眾生不求回報,見不慣亂兵肆虐出手本就是應該的。只是小子好奇這三尊凋像分明是新造的,不知是何方神聖?”

徐子陵這是真以為道信大師謙虛,刻意點名身份一下子就把師父給賣了。好在鄉野老者也不知道道信大師名號,本來經受一場戰禍心驚膽戰,正在謝過出手幫忙的寇徐二人也是神思不屬,可是一提到凋像是何方神聖瞬間振作了起來,先指著那清癯老人的凋像說道:“這位就是聖門聖帝,乃是慈悲菩薩來普度眾生的,只要供奉他的凋像,往來商賈就知道咱們跟聖門是一條心,願意收購皮貨出售些鹽鐵物件。”

聖門?寇仲和徐子陵相視一眼,那不就是魔門嗎?所謂聖帝,只怕就是邪帝了。

接著老頭又說起另外兩尊凋像,提及那武將像頓時話多了起來,“這位乃是聖門的陰後奶奶,另一位則是聖門的聖佛大人。這兩位乃是咱們額外供奉的,因為聖佛大人可是真的顯過聖咧,老頭子年初就親眼見到這位爺顯靈!”

鄉野老人說話夾纏不清、顛三倒四,寇仲和徐子陵弄了好一陣方才從他口中弄明白來龍去脈。

原來是他們這些人與魔門商隊約定供奉了邪帝凋像的就算是接受庇護,能夠進行交易也為來往商隊提供住宿。

其中緣由就是年初王世充和李密交戰的時候缺糧,派兵搜刮周邊農村鄉鎮,這在亂世也算是常見之態,而當地人為了保命自然是藏匿糧食不願交出,於是劫掠殺戮之事屢見不鮮,不論李密等人如何三令五申都沒法減少,畢竟他們不事生產,不搶劫哪來的糧草?打仗輸了不劫掠,哪來的士氣?

危難之際,那位被寇徐二人懷疑是文搏的將軍模樣男子就出現了,將數百個劫掠士卒盡數殺死築成京觀以作震懾。然後提供物資助那些沒法依附大地主的農人建立了塢堡山寨防禦亂軍,由此這些鄉野農人紛紛祭祀崇拜聖佛邪帝。

寇仲喜歡軍略對於這些戰陣之事比徐子陵更加瞭解,驚歎於此人一人擊破數百軍伍的可怖實力,更訝異於這些寨堡居然都是魔門幫助建立,難怪這裡沒見著豪強,原來根本就是一幫鄉野之人結寨自保,關鍵還是魔門提供的支援。

“仲少,這魔門好像跟咱們瞭解的不大一樣啊。”徐子陵悄聲說道,他原以為魔門不再做邪惡之事就算改邪歸正,如今看來簡直就是菩薩心腸,難怪那“聖佛”分明是個武將形貌,結果也被尊稱為佛了。

“嗨,管他一不一樣,咱們見著文大哥不就知道是不是了嗎?”寇仲心思通透得很,壓根不管眼前所見是否真實,以他看來,只需見到文搏本人,自可分辨“聖佛”是誰,也能明白魔門如今是不是真的棄惡從善。

徐子陵默然點頭,於是他又恭敬的向那老任問道:“老丈您可知道這位聖佛最近是否有顯聖的蹤跡?小子不才想見識這位的風姿。”

鄉間老人說起這事,也有些為難,“自從建立寨堡那次之後,老頭子再沒見過聖佛,往後都是聖門商隊出面理事。”

聽見這話,寇仲與徐子陵難免遺憾,卻忽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聽那老丈說道:“但是誰都知道,佛門的幾位高僧如今正在嵩山,等候聖佛大人接見!”

“嵩山!那離這兒不遠啊!”寇仲與徐子陵異口同聲,此刻再不猶豫,雖然沒能從老人口中弄明白為何一直稱這武將模樣的男子為聖佛,但是一切緣由肯定能在嵩山水落石出。於是在鄉間老人的呼喚聲中兩人頭也不回的出去,直往洛陽東面的嵩山而去。

約是十天之後,避過亂軍阻塞,寇徐二人來到嵩山腳下,尚未登臨便聽見如洪鐘大呂般的梵唱籠罩整個山巒,令他們震撼莫名之際也聽清楚其中含義。

“為利殺眾生,以財綱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叫呼獄。”蒼老的佛偈如驚雷乍起,似暮鼓晨鐘令人迷途知返,“弘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莫要再執迷不悟了。”

而回應的聲音宏大更勝對方,言語中的堅定刻畫出一個鐵石心腸的身影,卻一如寇仲與徐子陵記憶中一樣熟悉。

“所謂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何況文某殺生為護生,只怕死了也得往生極樂世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