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誰當斫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狗東西!當年你害了嶽大哥滿門,今日老夫就替天行道!”

“嶽山自己都沒意見,李淵你逞什麼能!”

西寄園中,用以關押俘虜的院子底下就是貯藏冰塊的地窖,人們稱這個院子為西冰庫。這會兒院子裡雞飛狗跳,席應施展身法躲避間不忘反唇相譏,激得李淵愈發憤怒,奈何席應就算有傷在身,輕功依然凌厲。若不是不敢逃離西寄園,又怎會被李淵逼得上躥下跳。

文搏看著這一幕無動於衷,經過數日奔波後他帶著李淵終於回到長安,將其扔到關押席應和左遊仙的院落之中,不料雙方大打出手,讓他看了一場好熱鬧。

文搏也終於可以休息一回,免得應付李淵的打破砂鍋問到底。因為李淵的狀況的確出人意料,他似乎神智清醒甚至有些亢奮,但是認知好像出現了誤差,無論如何都認為文搏就是嶽山,執拗到文搏擺出證據也無法說服李淵。

文搏都告訴李淵,如果嶽山活著都七老八十,怎會像自己這般年輕?但是李淵認為功力深厚如嶽山者,樣貌年輕並非什麼奇怪的事情。例如祝玉妍就看不出年歲,何況功力更強的嶽山?

文搏又拿出面具讓李淵好生分辨,可李淵反而覺得如果不是嶽山本人哪裡這樣清楚嶽山的樣貌細節?甚至更加熱切的認為文搏這是故意欺騙他,不願相認。

李淵為此還找到了自洽的邏輯,認定文搏一個初出茅廬的愣頭青怎麼可能有如此強大的實力,如果換成嶽山才理所當然。加上之前各種江湖傳聞,李淵認定了根本不是文搏扮成嶽山在江湖中闖出威名,而是嶽山裝成文搏,否則陰癸派憑什麼也如此服膺於他?還不是跟祝玉妍是老相好?

實質上現在陰癸派中祝玉妍的影響力已經很低,就連最後的底牌,洛陽商會榮鳳祥也已對文搏投誠,祝玉妍又跑去追殺石之軒自顧不及,文搏掌控魔門已成定局,陰癸派中當然沒人發出反對文搏的聲音。

說起來也是湊巧,石之軒與石青璇已經啟程去往巴蜀幽林小築,找石青璇過來講述嶽山晚年過往或許能讓李淵死心。

如今李淵和席應打得正歡,文搏也不擔心出什麼事端,因為關押俘虜的事情交給了侯希白處理,有他在看管著,只要不打出人命就行。

“說來好笑,若不是見識了文兄一步步踏上如今地位,小弟也會覺得文兄是嶽山才合乎常理。”侯希白苦笑著搖動摺扇,扇上美人栩栩如生,卻掩不住他如今意氣風發。

畢竟石之軒出家為僧,侯希白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即將臨近的二十八歲需要面對邪王傾力一戰。而且侯希白逐漸掌管魔門中諸多事物,雖然疲倦但也分外充實。

除此之外文搏對於《天魔策》也不藏私,任侯希白觀看參詳以提升武道修為。甚至侯希白還成天帶著李秀寧遊覽關中河山風月,好不愜意——李秀寧也是階下囚,同樣歸侯希白看管,但是待遇顯然不跟席應、左遊仙同日而語。

就是不知道柴紹若是知曉此事如何看待,不過柴紹的意見沒人在乎,誰叫他岳父都被關押。

對於侯希白的感慨,文搏笑道:“李淵不管怎麼認為,如今他對外的態度只能認定我是嶽山,否則不論從顏面還是李閥利益來看都極為被動。只要他一口咬定我就是嶽山,那麼他如今就不是階下囚,而是和嶽山重敘舊情。李閥起兵反隋也不會被傳揚成遭到威脅不得已而為之,反倒是跟魔門合作。唐國公老謀深算得很呢,不過管他是裝瘋賣傻還是真的認定我是嶽山,他在我手中,李閥也已經起兵反隋,事情就算是達成目的了。”

侯希白若有所悟,但回顧李淵舉止,又覺得有些古怪,因為如果李淵這是裝的,那未免也太像了。他倒是覺得李淵如今狀況有點兒像魔門中那種偏執成性之輩,認定了某個事實之後別人的一切疑點都被置若罔聞,反而會想盡辦法的欺騙自己,以此達成邏輯的自洽。

不過文搏說的也是,不管李淵真認為文搏是嶽山也好,假的也罷,魔門如今聲勢已彰。天下無人不知新任“邪帝”單槍匹馬殺入晉陽宮擄走閥主李淵,更令人側目的是李閥無能為力,對魔門如此行事保持沉默,轉頭舉旗反隋,令人不由遐想雙方到底是合作還是脅迫。

很快李淵在長安中出現遇見知名不具的老朋友獨孤峰時就大肆吹噓他和霸刀嶽山的兄弟情義,從他沒成為閥主開始說起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總之李閥對外的口徑迅速成型,就是閥主李淵與嶽山關係莫逆,雙方在長安把臂同遊,唐軍政務交由長子李建成,兵事交由次子李世民處置。

至此,不論是隋室舊臣還是群雄反王,天下所有勢力近乎全都揭竿而起,僅剩洛陽周邊,以及江都附近區域尚且屬於隋室掌控之中。

反王之中勢頭最盛當屬李密、杜伏威和竇建德。

其中李密見到李閥終於起兵亦是戒備非常,因為李閥地處晉地,居於兩京之間,不取長安便取洛陽。如今李閥莫名其妙的和魔門似乎有所聯絡並未直接兵發長安,而是全取晉地之後在魔門應允下控制部分關中區域,為商路保駕護航,以此作為和魔門合作的標誌。

接著得到補充的唐軍虎視眈眈的望向北齊故地,也就是竇建德如今盤踞的地段。

但是李密知曉不管李閥和魔門是合作還是脅迫,唐軍確實開始得到了來自東溟派和飛馬牧場的兵甲、戰馬用以武裝精銳,實力大漲後不論是否擊敗竇建德,下一步用兵目標就是洛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此李密不得不分散精力防止唐軍先取下洛陽,率先大肆勐攻,與王世充無日不戰,然而瓦崗軍終究還是因為火併翟讓之事難免士氣下滑,人人自保,因此難有寸進。

反倒是江淮的杜伏威、輔公佑、李子通接連大破隋軍,聲威一時無二。蕭銑以梁朝後裔之名起兵,南方被壓迫得極慘的世家大族無不紛紛響應,迅速佔據了兩湖地區。

而宋閥秣兵厲馬,雖未正式舉旗,可誰都知道宋缺只是等待一個機會。

而這個機會很快就到來了。

大業十三年末,在江都的十萬驍果軍思鄉心切,奈何楊廣不願回京,由此產生叛變之心。宇文化及認為如今天下大亂、群起反隋,而他手握精銳禁軍,正該幹出一番奪取天下的大事業,重現宇文閥當日聲威。

於是宇文化及藉助驍果軍思鄉之情扇動叛變,自領驍果軍精銳自玄武門入,其屬下裴虔通與元禮直入宮中搜捕。楊廣聽聞驚變,試圖藏匿卻發現四周被堵得水洩不通,盡是反叛的驍果軍。

絕望之下的楊廣反而迴光返照一樣恢復了了青年時的英明神武,他大笑道:“大好頭顱,誰當斫之?”

隨後被宇文化及縊殺,隋氏宗室、外戚在江都宮中者皆被殺,只有秦王楊浩因為和宇文智及交往密切,沒有被殺死,並被立為新帝。後宇文化及自為大丞相,宇文智及為左僕射,準備率驍果軍十餘萬眾西歸關中。

由此天下正式步入亂世,風起雲湧,無人知曉誰能問鼎天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