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進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燃^文^書庫][www].[774][buy].[com] 進入下半場之後,感覺整個大師課的節奏就快了起來。【更多精彩小說請訪問】

而先前之所以會感覺節奏慢,其實也是因為肖雨然那半個小時的鋼琴協奏曲演出所致,拖慢了節奏。

下半場的時候,所有學生的演奏都沒有超過十分鐘,最長也不過七八分鍾。大家在欣賞完這些優秀學生的演奏之後,還能聆聽大師的教誨,也是美事一件。

吳泓芹被鄧紅梅安排在最後一個出場,要說她是來壓軸的也可以。

而吳泓芹在音樂學院的名氣地位影響力,就完全不是肖雨然能比的,幾乎所有鋼琴系的學生都知道她。而當初她的事件也鬧得沸沸揚揚的,被世界最頂級的音樂學院柯蒂斯音樂學院錄取而不去,甘願留在華夏音樂學院繼續學習。

很多學生巴不得代替她去柯蒂斯音樂學院,可惜不太現實。

吳泓芹現在也極少在公眾場合演奏,不過經常倒是可以看到她的,畢竟在音樂學院這麼個小圈子裡,再怎麼也要進出校門琴房的。

而她基本就是和鄧紅梅肖雨然她們一起出現的。

大家對她現在的演奏水平究竟如何,也是非常期待的,尤其是同為鋼琴系的學生們,都想看看她放棄去柯蒂斯音樂學院學習的大好機會,在這裡閉關將近一個學期,究竟值得不值得。

而且,據說吳泓芹和肖雨然都是跟著秦放歌一起學習,還有人聽她叫秦放歌“秦老師”的。在音樂學院這麼狹小的圈子裡,八卦傳得也特別快,有什麼風吹草動,基本第二天全校老師學生就都知道了。

從剛剛肖雨然的演奏來看,她的進展只能用神速來形容,也是其他人根本達不到的。但大家可以理解為,肖雨然之前的水平一般,對比著來看,進步也就特別大。

吳泓芹就不一樣,獲獎無數,還有資格進柯蒂斯音樂學院的,光是天賦,就超出普通學生很多了,而且她還那麼勤奮,除了埋頭練琴,就沒見她有過其他什麼活動。

對她將要演奏的曲目,大家也都特別期待。

不過明白的人都知道,肯定又是秦放歌的音樂作品。

和其他上臺演奏的學生一樣,吳泓芹也並沒有報她自己要演奏的曲目名字,上臺和傅天夏點過頭,朝臺下鞠躬之後,就坐下開始演奏。

至於她自己是誰這樣的話,已經不需要她自己來做自我介紹,顏娉娉之前就有幫忙,並稱她為華夏音樂學院鋼琴系最優秀的學生之一。

前奏一起,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倒抽了一口冷氣,也都明白她演奏的是什麼曲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讓無數人痛恨咒罵的前奏曲和賦格,當初考音樂學院的時候,也是必考的專案。也正是因為經歷過,大家對賦格這種曲體形式也瞭解得格外深刻。

賦格可謂是復調音樂中最為複雜而嚴謹的曲體形式。其基本特點是運用模仿對位法,使一個簡單的而富有特性的主題在樂曲的各聲部輪流出現一次(呈示部);然後進入以主題中部分動機發展而成的插段,此後主題及插段又在各個不同的新調上一再出現(展開部);直至最後主題再度回到原調(再現部),並常以尾聲結束。

別的不說,光是精準地判斷出有幾個主題,幾個聲部,都是特別困難的事情,也需要花費非常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分析。

更別提還要理清楚它們之間的關係,這些基礎功課做好之後,然後才能開始練習。沒有幾個月功夫,想要練好一首賦格曲,基本都不可能。

可以說,所有人都被賦格曲折磨得死去活來過。

但在音樂的前進道路上,這卻是一道過不去的坎,想要提高自己,想要成為世界級的鋼琴演奏家,再難也是必須要去攻克的。

按照吳泓芹的個性,肯定是要一套演奏完畢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對鋼琴演奏基礎以及技巧的考驗,卻絕對是最頂級的。

她選擇的這首前奏曲和賦格,是升C小調,也是秦放歌創作的第四首前奏曲和賦格。

當初出唱片的時候,被大家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

有人說從前奏曲中聽出了音樂文化那種神聖,崇高的味道,而其中的各個聲部的模仿、變形,就像是在訴說偉大的靈魂。

而在賦格曲部分,就更加嚇人,有五個聲部。

兩個聲部都足以虐得很多學生死去活來,五聲部的賦格曲難度之高更是難以想象。

秦放歌當初出唱片的時候,也可謂是震撼了無數人,以至於很多人都在懷疑,究竟是不是他自己創作和演奏的。

再不知死活的學生,也不會輕易挑戰這樣的曲目。

現在,吳泓芹就在做這方面的嘗試。

而從她演奏的情況來看,她也做得相當不錯。

多聲部處理得很乾淨,對音色的控制,也相當出色,儘管和秦放歌的演奏比起來,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可相比起其他人來,已經高出了不止一個檔次。

要知道,一隻手要處理可不止一個聲部。

要做到這些,首先手指觸鍵的時候,一定要幹淨利落,要有非常好聽的,有金屬質感的聲音,鏗鏘有力是必須的。

再者,對連奏的要求也很高,如果不能均勻,清晰地彈奏出每一個樂句,就會容易混音,一錯就全盤皆輸。

還要,演奏這樣的多聲部作品,歌唱性非常重要。要讓樂句唱起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距離她最近的傅天夏,甚至能聽到吳泓芹不僅心底在唱,嘴裡也小聲哼哼著,真是狀態全開。

然後最重要的表現效果就是,每一個聲部都必須清晰名氣地體現出來,這也是最難的地方。

這要求你的兩手的協調性很好,不能去做撇腳先生,不能僅僅注意到左手或右手。每一聲部進入樂曲時都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並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這樣使得每一聲部錯落有致地結合在一起,互不發生衝突。

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確是相當的難!二聲部作品其實還好說,要是三聲部怎麼辦?四聲部呢?有時甚至還有五聲部FUGUE。

所有人只有兩隻手,而且是演奏一件樂器,要做到每個聲部都聽的清楚,實在是太難了。

這也是之前秦放歌在用鋼琴代替交響樂團演奏的時候,得到大家的掌聲和認可,也有很多人為之瘋狂的緣故。

在這樣的多聲部作品中,雙音或和絃是少不了的,但通常情況下,絕不可以讓雙音或和絃中的每一個音都具有相同的音色、音量每一個音都是一個獨立的聲部,要有聲部的體現,要給人以立體感!

所以,一般老師都會建議,想要練好前奏曲和賦格。就先要多多練習相關的練習曲,或針對單獨的復調作品直接進行練習。而這其中,耳朵一定要好使,會聽,要有極其敏銳的聲音分辨能力才行,把速度降到能夠彈好為止。

而最普遍的建議,還是去練一些枯燥乏味的和絃練習,讓和絃中的每一個音有互不相同的音量。

想要成為偉大的鋼琴演奏家,這都是必須打倒的攔路虎。

然而,問題並不僅僅在這點上。

尤其是在這首賦格曲的時候,表現得更加突出。

鄧紅梅當初在評價秦放歌這首作品的時候,就說它特別的富麗堂皇,就像是一座巨大的教堂。而各個聲部,就是構成這座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演奏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在蓋房子,或是一座高大的建築。每一句話就是一塊磚,主題出現了,還沒有走,對題又出現了。就這樣,一句疊著一句,總能給人一種建築的美感。不僅有橫向的東西,還有縱向的東西。

而在聽起來的時候,觀眾就不僅僅能看到一條緩緩流動著的溪水,還能看到溪水兩邊宏偉的建築,這也正是復調音樂的藝術魅力。

如果再仔細分析的話,就會發現,宛若痛苦呻吟的第一主題出現於低音,此主題徐徐地上升,升至絕頂時,展開了令人屏息的密接和應對位技巧,此處是此曲的最**,也是終止。此後是屬音持續低音上的結尾部。此曲三個主題的組合,淋漓盡致地使用了一切對位法技巧。

也只有鄧紅梅,傅天夏,以及秦放歌少數幾個聽得出來。

吳泓芹在演奏的時候,也特別注重對聲部的運用,強調各個聲部各自的獨立性,層次感極強。一般來說,三聲部以上的賦格,其中必有一個是在充當類似通奏低音的角色;別的學生在練習的時候,可能更加注重的是旋律的取向。但是這會吳泓芹自己的演奏,更像是無時不刻地在強調各個之間聲部這種“均衡”的關係。他演奏出來的音樂,各聲部都具有極強的獨立性,錯落有致;她似乎對多聲部的音樂有天生的極度的敏感,經常可聽見在手上演奏幾個聲部的同時,口中還唱著另一個聲部。而且那些聲部,它們是平等的,彷彿她在時刻提醒它們的存在,哪怕是模仿通奏的低音聲部。每個聲部都有出來做主角的機會,每個聲部都能統領其他的聲部。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錦瑟華年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