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1章 回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梁祝的故事可謂人盡皆知,現場的觀眾更不例外,肯花錢買門票,來聽這樣一場民族音樂會的觀眾,都是會提前做功課的不說,不瞭解她們樂團的觀眾,這才想著買票入坑的極少。

當然,也是有的,比如,現場就有不少的外國觀眾。他們純粹就是為了欣賞中國的民族音樂而來的,這次的燕京國際音樂節,也是有這樣的使命,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文化,包括音樂,藝術,民間傳說等等。

而這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也是中國文化中的珍貴遺產之一。

而這些外國觀眾們,對中國這民間故事也不算特別陌生,故事梗概還是很容易聽懂的。和他們熟悉的羅密歐朱麗葉,有那麼些類似,但兩者也還是有著很多本質的區別。特別是在東西方文化核心上面,更是有著天壤之別。

忽略這些不同,感受其中那,所有人類都有的共同情感就好。

這也印證了那句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沒有必要一昧迎合別人,每個民族,每種文化都有各自的特點,挖掘並展示出來就好。

秦放歌所創作的這首《梁山伯與祝英臺》就是如此,這樣的音樂作品,也不像是傳統的西洋鋼琴、小提琴協奏曲,很中國風格,標題化。

原本何佔豪和陳鋼就是以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綜合採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依照劇情發展精心構思佈局,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單樂章,有小標題。以“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墳前化蝶“為主要內容。

由鳥語花香、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十八相送、長亭惜別、英臺抗婚、哭靈控訴、墳前化蝶構成的曲式結構。

這些曲式結構的東西,秦放歌自然是不能更改的,他也沒打算進行改編,基本就原封不動的拿了出來。

有看過曲譜的觀眾,無疑能更深刻的理解這首作品。

而普通的觀眾,也可以透過這些標題,大概瞭解,這段樂章,表現的是什麼內容。

舞臺上女生們的演奏,也都是可以從她們的肢體以及表情上判斷一二,她們到底不像秦放歌那樣面癱。她們的外在語言更豐富,哪怕林寶卿這個姑娘也是如此,她們從小養成的習慣,並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再說了,秦放歌也沒有讓她們改的意思,她們自己習慣就好!當她們投入感情去演奏的時候,都是自然而然,甚至可以說是下意識的,大家都這樣也沒什麼不好。

一曲《梁祝》,時長約半個小時,她們用心的演奏,也彷彿帶著現場的觀眾們,一起見證了梁山伯和祝英臺充滿坎坷曲折的愛情故事。她們這演出並沒有進行直播,這也才是常態!

最後,音樂也在梁山伯和祝英臺化蝶雙宿霜飛的音樂中落下帷幕。

整個故事雖是悲劇,但還給了人希望,化蝶就是人們群眾最美,也是最浪漫的期望。不說那種“不修今生,修來世”的佛理,在梁祝這樣的情況下,能化蝶,就已經算是不幸中的萬幸,最浪漫和詩意的結局。

要說反抗萬惡的封建社會,除非是如現在的網絡小說那樣,穿越回去才行。

而在《梁祝》這樣的藝術作品中,自然是做不到這點的。

也如同秦放歌之前拿出來的《孟姜女》一樣,大家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是絕對的悲劇,也有了足夠的心理預期。

雖說是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但有了心裡預期之後,多少還是會好很多的。

再說了,好像中國歷史上的這些紅顏大都薄命,能得善終的只是極少數。

新版三國演義中,貂蟬歸隱的結局,還有秦放歌為之創作的《貂蟬已隨清風去》,已經算是相當完美的結局,“貂蟬已隨清風去,化作了一片白雲!”

其他三國演義中的大喬小喬,甄姬,蔡文姬身世和結局都特別令人唏噓。

所以,當她們的演出結束後,深受感染和震撼的觀眾們,都不需要誰特別帶動,都自發的起身鼓掌喝彩,掌聲很快就匯聚在一起,在整個燕京音樂廳裡激盪。

一曲梁祝,帶給觀眾們的感受也是百味雜陳,有悲慼同情憐憫,也有幾分欣慰,最後的化蝶終究還是讓人看到一絲光亮,哪怕這其實也是對現實無奈的妥協,生的時候不能在一起,死了才能在一起,意義何在?

當然,真這樣理性分析的時候,所有藝術作品,怕都是沒有價值了。

錦瑟華年樂團的姑娘們在舞臺上的精彩演奏,能帶給大家一些震撼和驚喜,能讓大家在枯燥無味的日常生活之餘,感受到藝術的魅力,不管是悲傷還是喜悅,心碎還是心醉,他們這門票就沒有白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舞臺上的姑娘們,也都禮貌的笑著鞠躬回應現場熱情的觀眾,她們自己剛剛的表現如何,心底都是最清楚不過的。她們都很享受演出現場觀眾們的掌聲與喝彩,然後,還有驚喜在,有個帥氣的小夥子給她們獻花。

燕京音樂廳這邊的管理,也確實沒國家大劇院那邊嚴格,也可能是打通了和工作人員的關係,讓觀眾把鮮花帶了進來。

可不管怎樣,有鮮花收,姑娘們都是很高興的,都不用她們派代表了,人家觀眾直接就獻給她們的門面,也是出場時候走在最前面,顏值最高的王紫梓的。

王紫梓也是高高興興的接過了鮮花,也美美的說了聲謝謝。

這也並非是她們第一次收到鮮花,之前在燕京的演出,在港澳臺巡演的時候,都有觀眾送花。

鮮花、掌聲、喝彩,她們只管接收下來就好,並沒有什麼副作用。頂多是回去之後,被其他姐妹們笑話幾句罷了!

這是觀眾們對她們演出和實力的認可,沒什麼好害羞的。

但說實話,這首梁祝她們都排練和演出了這麼多次,要還出問題的話,就只能說她們很不專業……

她們當然是專業,也沒有誰把樂團的演出當兒戲!

特別現在工作越來越不好找,燕京民族樂團的現狀她們都是看在眼裡的,讓她們脫離樂團,去這樣的民族樂團找工作,她們可不會樂意。

上半場演出結束,就進入中場休息時間。

哪怕獻花和鼓掌的環節耽擱了一定的時間,也還是有足夠的時間,讓工作人員幫忙,把謝曉娟的揚琴、潘琳娜的架子鼓、宋嫻的古箏、以及滕舒婷的鍵盤都一併撤到後臺去。

這中場休息的時間,也要趕緊把燕京民族樂團的樂器都安置到位。

這也是“拼盤演出”不好的地方,光是這樂器,就特別折騰。不管誰先誰後都是一樣,最好的辦法自然還是一個樂團的專場。

但在民族音樂的演奏音樂會上,除非是中央民族樂團這樣的“名團”,其他很多情況,都是會有不少團體一起進行演出的,避免不了。

像是秦放歌自己組織的森林音樂會,自然不在此列。

兩支樂團交接的時候,倒是沒出什麼大問題,也就在音樂廳後臺的時候,還是少不得會有一些酸溜溜的聲音。

上半場的精彩的發揮,也讓錦瑟華年的姑娘們底氣更足,可以完全無視這些閒言碎語,哪怕他們言辭更加激烈點,說她們是在譁眾取寵之類的。

她們都可以把這當成是失敗者的牢騷和抱怨,心中甚至有點同情其他們來,這又是何必呢!

當然,絕大部分的民樂演奏家前輩都是很好說話的,特別那些華夏音樂學院畢業出去的學長們。他們自然不會跟著去嘲諷自家的學妹們,誇了她們一番之後,也是讓她們不要在意那麼多,還讓她們做好返場的準備事宜。

左書琴林寶卿她們自然有好好謝過這些學長們,也都很理解彼此的苦衷,出身社會之後,都會身不由己。

其實在學校裡的時候,也是會有不少競爭和齷蹉的,這就是人性和社會,並沒有什麼完全的淨土。也不是說搞古典音樂,民族音樂的人格調高,就沒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哪個圈子,只要有人的存在,都是會有這些事情存在的。

等他們都去準備演出了之後,音樂廳後臺也算是左書琴她們的天下了!甚至連這次音樂會的導演和其他工作人員,都不敢略其鋒芒……都知道女人不好惹啊!年紀輕輕的女生們也是一樣,她們的背後還有現場這麼多支援她們的觀眾呢!

左書琴這個團長,也是大姐頭,也充分發揮她的領頭作用,沒有讓姑娘們因為剛剛的演出而鬆懈下來,而是號召她們,也可以說是指派任務。她第一個點到的就王紫梓,:“等下如果觀眾要求返場的話,不出意料的話,你應該是第一個,就算不是,我們也會派你出場的,王紫梓,你沒什麼意見吧!”

王紫梓倒是不怯場,只是問,“單獨solo嗎?”

“我們的樂器都搬下來了,不好都上場,那就solo吧!不要告訴我們你沒信心哈!”左書琴還帶了些激將的意味。

“我演奏長恨歌第一樂章可以嗎?”可惜王紫梓不吃這套,或者說,這姑娘信心滿滿,自戀的程度也就全國第三,僅次於秦放歌和龍雪瑤兩傢伙,她也自認敵不過那倆貨的臉皮!

左書琴和滕舒婷都點頭說沒問題,黃靜她們卻是很好奇,“王紫梓,你真要把你的《長恨歌》的第一次交待在這裡?”

“那還有假!有人看不起我們,我們能不拿出點實力給她們瞧瞧?我願意為姐妹們犧牲我自己的第一次!”王紫梓說得那叫一個斬釘截鐵,氣勢洶湧。但完全沒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架勢,而是自信滿滿,“不破樓蘭終不還”昂揚氣勢。

王紫梓做了這樣的表態之後,其他女生們也都跟著激昂了起來,都不用她們激將的,陳天虹就自告奮勇,“那我也演奏《琵琶行》的第一樂章,給他們開開眼界!”

“好!”其他姑娘真是跟著振奮了起來,陳天虹拿到《琵琶行》的時間最早,也開啟了秦放歌送她們生日禮物的先河。她練習的時間,自然也是最早的,而且,也都是接受了秦放歌的深入指導。

原本她們是打算後面再找機會,將這些作品逐一拿出來的,趕上今天受到了刺激,那就上唄!

左書琴、林寶卿、滕舒婷幾個正副團長也都樂意看到這樣的局面,不是直接去跟人吵架,而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拿出最高的水平來,“讓他們瞧瞧我們姐妹的真正實力和水平如何!”

而選擇這樣秦放歌的原創作品,自然也是有她們考量的。算是作品的首秀,又是她們投入最多精力和時間去練習的作品,她們在這些“生日禮物”上的研究和造詣,絕對是所有會演奏曲目中最高的,沒有之一!

那些經典的民族樂曲,版本太多,想要演奏得特別出彩,也不容易。還有各路名家大師珠玉在前,包括今天這些嘲諷她們的,可都是比她們多了十幾二十年的研究和練習。她們也沒那麼傻,那就另闢蹊徑,選她們最拿手的唄!

這時候,秦放歌這個天才作曲家給力的地方也是再度凸顯出來。

不說打這些看不起她們說她們只知道譁眾取寵的人的臉,最起碼,要拿出她們目前最高的水平來,讓大家知道,即便是傳統的民族音樂方面,她們的實力登峰造極不敢說,但也都是不容小覷的!

在這方面,她們苦練這麼長的時日,都是特別有信心的。

王紫梓拿到秦放歌為她寫的《長恨歌》也有快一年的時間了,這也是她花費最多精力和時間去啃的大部頭作品。整首曲子還沒練到她自己滿意,但這第一樂章,卻是她最早,也是必須攻克的了!

陳天虹也是如此,她在這首《琵琶行》上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也都是其他姐妹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也聽在耳朵裡的。

而為了穩妥起見,左書琴還要徵集幾個返場的名額,也是鼓勵姐妹們踴躍報名,這也出彩的好機會,讓她們都好好把握住。

幾個二胡手中,商量一陣,決定派出黃靜為代表,演奏《木蘭詩篇》。黃靜的二胡水平,也是大家都放心的。

這些都是絃樂,管樂中的肖靜茹也被她們推舉了出來,讓她吹奏同樣是秦放歌為她創作竹笛獨奏曲《憶江南》。這首作品並不是秦放歌為她創作的生日禮物,他送給她的生日禮物是根據《子夜吳歌》改編的竹笛協奏曲。

她們一致認為,這首竹笛獨奏曲,更適合這樣的返場環境。

肖靜茹也沒有謙虛和推脫,她本也是“竹笛世家”的傳人,爺爺父親都是著名的竹笛大師。家學就已經足夠源遠流長,送她入華夏音樂學院學習,和滕舒婷、林寶卿、李若離、加奈子等等同樣出身音樂世家的女孩子一樣,都是希望她們能有正常學生的生活,在音樂學院裡,能夠交到一些知心的好朋友。

領下任務的姑娘們也都不再跟大家閒扯,都先練習一會,爭取找到最好的樂感和手感。也都還是有時間的,下半場演出還沒開始,還有差不多一個小時才會到返場的環節。

但她們都已經篤定,到時候觀眾們對她們的呼聲肯定會更高。而且,也不只是她們,音樂會的導演組,還有燕京民族樂團內部的很多成員也都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反正不管怎樣,她們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肯定是沒錯的啦!

其他姑娘也都沒閒著,她們“同仇敵愾”,完全沒有嫉妒樂團成員搶了自己可能風頭這樣的事情。她們姐妹感情好是一方面,還有就是,樂團裡成員們出風頭,去solo的機會,大家都是可以爭取的,也會輪流著來,每個人都有機會,完全不用擔心誰被針對了之類的。

秦放歌給她們的生日禮物,也都是一視同仁的,沒有特別對誰不好,只是更好而已……這個也是得看他的心情還有靈感的,不能強求。

她們也都是琢磨著,幫助自家的好姐妹,更好的進入狀態,噹噹陪練都是可以的。特別是二胡組這邊,但她們幾個姑娘都選擇獨自安靜的練習一會,這也沒什麼問題。

左書琴、滕舒婷、林寶卿幾個正副團長,已經是確定不會參與返場的,她們也都盡力做好各種後勤啊,心理疏導之類的工作,幫助樂團姐妹們,以更好的狀態,迎接可能會有的返場。

其實單就今天晚上的演出情況而已,她們都已經保質保量,甚至是超額完成了任務!但她們心氣都高,還被人嘲諷,再怎麼豁達,到底還是有些不舒坦的。理智告訴她們,最能做的,就是用她們的真正實力去回應那些嘲諷和質疑。

燕京音樂廳這裡發生的事情,她們暫時也是沒有在鴻雁群裡說,因為左書琴覺得,這些事情,總歸是她們要學著去面對的。其實以前,也是有這樣的情況,甚至,質疑聲還更大,只是沒這樣當面罷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錦瑟華年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