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第一次夾擊波斯之戰—20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你們有這種反應我就很放心了,所謂的大漢帝國真的就是個外強中乾的國家罷了。”

沃洛吉斯五世對於大臣們的反應顯然是非常滿意的,不過,他也得面臨著大臣們的另外一個職位,既然是如此外強中乾的帝國,為什麼能把他們安息帝國打得滿地找牙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是顯而易見的,只要他們在自己提問之前認真的想一下陛下剛才說過的某些話,就能很快的得出答案,這是一個比誰更爛的年代,只要爛得更輕一些,便能夠繼續苟延殘喘下去,換而言之他們之所以會被敵人打敗,顯然是因為他們比敵人還要爛的緣故。

當然有些思維邏輯可能不是很迅速的,大姐還是問出了這個讓人鬱悶的問題,只不過這位大臣得到的回答是在場所有人的集體沉默,他馬上就意識到自己可能做出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但是,坐在皇位上的陛下卻沒有像他展現出任何憤怒的表情,這倒是讓在場的大臣們感到好奇起來,難道說將敵人說的一無是處,也就比他們稍微強一點兒,真的就能夠打贏這場戰爭嗎?事情顯然不是這樣的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然後他們的皇帝卻給出了一個相反的答案:“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一直在加強對那位東方鄰居的瞭解,不但派出了很多的間諜,更聯合了當地的一些商人,他們都是剛剛歸附大漢王朝不久的當地人與我們打交道的時間比那些漢朝人還要悠久,所以我們從他那裡得知了許多珍貴的訊息。這一點我們之前就已經說過,甚至我們還在那裡建立了非常有用的基地,拉起了好幾個,甚至是好幾個對我們願意獻出忠心的利益集團。如今,是到了他們該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在場的大臣們立刻恍然大悟,他們現在似乎才發現在皇位上的那位仁兄真的是位非常聰明的傢伙,之前他就已經提到過,你已經在大漢朝的內部建立了許多聯絡,甚至已經和很多蘇寧的敵人都取得了聯絡,但當時的大臣們沒有意識到這對於接下來的戰略有多少好處,如今皇帝將自己的安排以比較含蓄的方式說了出來,他們卻立刻明白,那個看上去像是鐵板一塊的大漢帝國,接下來很有可能也要面臨著分崩離析的局面了。

於是這位安息帝國的皇帝,立刻頒佈了一道密詔,命令那些在河中地區聯絡當地塑造人和各個遊牧部落的安息帝國間諜立刻開始他們的行動。

當然這道密詔是很難直接傳遞到河中地區的,所以他們必須經過一定的偽裝,經由可靠的商人攜帶前往,至少在那道已經有堡壘加固過的實際控制線面前,這樣的偽裝是必須要進行的,而且據那位可靠的商人介紹,如今想要安全的透過那裡實在是太過困難,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透過海上前往河中地區,當然這需要都有一個很大的圈子,而且還需要在,大漢帝國嚴密控制的港口登陸,並且經受更加嚴格的審查。

,總是在這戰爭頻仍的年代裡,想要輕鬆的混過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聰明的皇帝陛下並非全然沒有相關的準備,在一輛負責運輸貨物的車子旁邊,他向這位熟悉的商人展現了他的準備工作讓他順利的從車上取下一截木塊兒,並且向那位商人展現其中中空的,結構時所有人才明白,原來皇帝陛下早就已經想好用怎樣的方式矇混過關了,如果將那封密詔塞進這節木頭裡,恐怕,大漢帝國那些負責審查的士兵,也不會想到如此精巧的設計。

那位商人立刻向這位皇帝陛下奉上了衷心的敬佩,並且立刻推著這輛運貨的車子離開了皇帝陛下的面前,他將負責將這封密詔送到河中地區的那些間諜手中,他熟悉那些人的位置和活動區域,因為之前就是他負責聯絡的,只不過在戰爭開始之後,他已經好久時間沒有見到那些人了,大多數事情都是透過口信來傳遞的,不過如此重要的事情,如果沒有皇帝陛下的密詔的話,恐怕他們是很難相信自己,並且發起提示的,所以這封密詔是再需要不過的了。

於是他就立刻帶著這輛車子和其他的貨物踏上了錢我合眾地區的道路,雖然戰爭已經持續了好長時間大,對於他們這些商人來說,越是這種物資緊缺的時候,就容易賺到錢。當然,他們要面臨的風險也更大,很有可能會因為這樣的貪婪而丟掉自己的小命。

但是根據這位商人做打探到的情況,漢朝境內是比較鼓勵經商的,即便是在戰亂頻仍的年代裡,那些負責檢查貨物的士兵們,也不會太過刻意叼難這些販賣貨物的行商。

在這位商人的心目當中,皇帝所說的話題是很有道理的,如今這幾個帝國之間的紛爭,的確是一場比誰爛的青的角力,而大漢帝國的確比安息帝國來的青汁少,他在安息帝國境內會受到不少的盤查和剝削沿途所經過的水卡,都需要他繳納大量的賄賂才能夠順利通行,但這種事情的確不會出現在大漢帝國境內,哪怕是他們剛剛控制起來的領土,也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甚至大漢帝國的朝廷,為了方便行商們的四處走動,還專門為他們開具了許多證明,如果能夠攜帶那樣的憑證,只要交過一次稅務,便可以在許多地方都暢行無阻。

像這樣的優惠政策是絕對不會出現在安溪帝國境內的,可惜他生下來就是個安息人,絕對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國,更何況皇帝甚至為她親自設計了秘密護送密詔的方案,這樣的皇帝難道不知道他的忠心嗎?

懷揣著對祖國的滿腔熱情,他和他的商隊順利的來到了實際封鎖線附近,在這一座座密集的堡壘面前,他們這些人立刻受到了漢朝軍隊的熱烈接待,這種接待方式當然是別具特色的,因為幾乎每一件貨物都受到了嚴格的盤查,以前的時候,這些貨物只會被抽樣檢查,甚至他們只在乎貨品的質量,而不會在乎裡面會不會有夾帶的東西,但是這一次顯然有所不同。

因為對面的那些漢朝士兵們似乎並不僅僅對貨物的數量和質量感興趣,他們甚至還舉著刀,來回的在那些運輸貨物的車輛附近轉來轉去,似乎那裡面隱藏著什麼讓他們感到頗有興趣的東西,這可讓這位商人嚇壞了,因為裡面的確隱藏著非常重要的東西,如果那封密詔被這群漢朝士兵發現的話,那麼他和他的商隊很有可能都會被這群兇猛的漢朝人立刻斬殺殆盡,是的,在公元二世紀的時空裡,沒有人不懼怕漢朝人的作戰能力,在那個一個漢朝人可以週五翻40個遊牧部落士兵的年代裡,誰要招惹這樣一個強大的帝國,那無疑就是提前給自己宣判了死刑。

聽說被安息帝國和漢帝國聯合滅掉的貴霜帝國,其祖先就生活在漢朝境內,至於為什麼會遷居到現在所在的中亞地區,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受不起匈奴人的迫害,但匈奴人究竟迫害他們什麼了?就不為安息帝國的居民們所知,他們所知道的是那個將月氏人趕出大漢帝國境內的匈奴人,如今已經成為了大漢帝國的手下敗將,聽說他們早就已經分裂成了兩個部分,北匈奴已經踏上了和貴霜帝國祖先一樣的逃亡之路,而南匈奴似乎已經成為了大漢朝廷的玩物,聽說他們的所謂差距,不得不接受大漢朝廷的管理,否則的話就很有可能會收到大漢帝國的攻擊,就連他們所經常活動的牧場,如今也已經駐紮起了數量不菲的漢朝軍隊,一旦發生什麼變故,這些漢朝軍隊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把它們消滅乾淨,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誰還敢低估漢朝人的作戰能力,那純粹是找死。

所以這位商人是很害怕漢朝人的,尤其這還是一個非常講究智慧的民族,這讓人想起了那個強大的希臘帝國,亞歷山大大帝帶領著他的士兵們橫掃數千裡,幾乎將整個同緯度地區都納入到了他的控制範圍之內,那是一個偉大的帝國皇帝,但他們帶來的先進文化更是讓所有人感到豔羨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當年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國,正是敗在了這些文化和制度手裡,要不然的話,也不會出現那麼具有鮮明特色的希臘化時代了。

可如今的這個大漢王朝,可比當年的希臘帝國還要強大,至少希臘的亞歷山大帝國只是發源於小小的伯羅奔尼撒半島而已,但這個強悍的帝國卻擁有廣袤的土地,據說他們所掌握的地方要遠遠大於波斯高原,據說他們說擁有的人口要遠遠超過了波斯帝國,據說他們可以隨時徵召幾百萬人參與到戰爭當中來,這是安息帝國,甚至西方大清帝國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就在他的心裡盤算著這些東西的時候,那個漢朝士兵們果斷的舉起了手中的砍刀,一下子劈在了他運送貨物的車輛上,那輛車的一截木頭應聲而斷,落地的聲音幾乎將他這位安息帝國的商人嚇了個半死,好在,這一刀砍下去的位置並不是密照隱藏的位置,所以當那位漢朝士兵過去檢查的時候,他看到了那塊木頭的截面,是接近事實的木質材料,而不是什麼隱藏秘照的空空如也。

那位士兵滿意的向商人點了點頭,示意他的貨物可以透過這道關卡了,這讓商人大喜過望,那封密詔就躲藏在旁邊的那一截木頭裡,如果這一刀稍微偏上那麼0公分的話,一切可就要都完蛋了,幸好的是上蒼,似乎各位保證他這位熱愛祖國的人並沒有讓他和他的秘密被這些人發現,所以他們可以順利的透過這裡了。

不過他所認為的安全,並不一定有他想象的那麼可靠,因為那名士兵立刻向他的上司報告,說其中一輛拉貨的車子出現了嚴重左右不對稱的樣子,當然這些有可能是因為安息帝國的木匠們工藝不到家的緣故,但這一點的確足夠值得懷疑,因為在漢朝境內,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車子。

雖然說這輛車子已經經過了他的檢查,但是這個可疑的地方依舊需要他們小心翼翼的對待,或許應該派遣一部分人秘密的跟蹤這群傢伙,當然,這部分被派出的人不可能從哨卡方面抽調,因為這裡的人手已經足夠緊張了,但是整個安西高原上絕對不缺少類似的秘密機構,因為自從戰爭開始之後,有許多關鍵的情報都是由當地的請保機構蒐集而來的。

所以他們或許應該出動一部分人手去跟蹤這批感覺非常奇怪的商人,他的上級將這個情況反饋給了情報部門,於是情報部門立刻派出了一批新人,執行這樣的任務,而他們很快就將會為這個英明的決定而得到主公的嘉獎。

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在這位上人即將前往的河中地區附近正在發生著一系列的打假行動,諸葛亮和司徒雲已經在這裡活動的需求,他們已經掌握了足夠豐富的情報,在許多小工房裡,他們也有了自己的燒炭,雖然其中有些人已經與他們失去了聯絡,這被他們認為是已經遭到了對方的加害,並且立刻向當地的衙門報案。

速度似乎也不擔心這樣做會打草驚蛇,而是坐看那些衙門的捕快們,衝進一個個製假售假的窩點,並且將其中的大部分員工都控制起來,然後搜就出了那些被他們控制起來的己方士兵,當然也有一些士兵永遠的失去了聯絡,他們就這樣犧牲在了這場對抗製假售假的戰爭當中。

不過透過對某些窩點的賬務檢查,司徒雲和諸葛亮立刻發現了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那就是這些製造假貨所謀得的利潤究竟去了哪裡?(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