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選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叛軍攻來了!"

"這裡怎麼會出現叛軍的,皖城官兵怎麼還沒到?"

"已經遲了,這股叛軍太兇殘,我們快被全部滅掉了!"

...

為了防止沿路之人洩露大軍的位置,引出漢軍封鎖道路,司馬英率領的騎兵可不會區分遇到的是npc村鎮還是玩家村鎮,統統斬盡殺絕,即便是路人也不會放過一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僅如此,他更是沿路派出以數百人為單位的大堆小股騎兵,交叉搜尋道路兩側數里地域,確保這範圍內沒有任何一名非己方人員存在。

此時,他們可是行走在漢軍陣營的地盤上,且兵馬數量過多,很容易被發現。一旦走漏了訊息將遭遇不知多少漢軍兵馬的圍攻,在深入敵軍領地的這時候一旦出現這種狀況可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大軍所過之處必須乾淨的清理一切可能走漏消息的地方,一隻蚊子都不能放過。

司馬英率領他的大股騎兵先行開路,而他自己更是位於整支騎兵的頭部,隨時觀察著地勢,尋找大軍向北行走的最合適道路。

"前方哨探出去多久了,怎麼還沒回來?"正帶著騎兵向前行軍的司馬英,騎著戰馬以中等的速度前進中,他的眉頭突然一皺,向身旁一人問道。

一名粗眉大眼的玩家急忙回答著:"會長,哨探出去已經有十五分鍾了。之前是十分鐘傳遞一次訊息,這次十五分鍾還沒回來可能是有事情耽擱了吧?"

司馬英聽聞後眉頭並沒有舒展,這次在漢軍地盤上行軍需要格外小心,因此他才會派出數十路哨探打探訊息。尤其是大軍前方,不僅派出的哨探佔了所有隊伍的三分之一,更是要求無論遇到任何情況,都必須每十分鐘彙報一次情況,如今時間超過了五分鐘居然還沒有人來稟報訊息,他這心中有點不太安寧了。

"傳令全軍減慢速度,緩行!"司馬英沒有猶豫直接對大軍下令道。

不過一分鐘後,分成三股齊頭並進的二十餘萬騎兵速度漸漸下降,很快便只有原來的一半,那速度不比在城中行駛的馬車要快多少。

又是五分鐘過去,可前方依然沒有一名哨探返回,司馬英的臉色不太好看了,他向身旁的人吩咐著:"這前方的道路怕是不能走了,去問問哨探們有沒有發現附近有其他的岔道。記住,快去快回!"

"是,會長。"精壯的玩家柳貌材向司馬英回覆著,急忙撥馬向後而去。

司馬英再次讓騎兵的速度減半,那速度幾乎與步兵們長途奔跑時的速度相差無幾,以騎兵的速度而言,只能用遛馬散步來形容。

一分鐘後,極盡全力來回賓士的柳貌材縱馬返回,帶來了司馬英需要的訊息:"會長,前方一百米外,有一條岔道,可通往紕水上游。"

"紕水?是大別山東南側,哪裡地形險要更不利於騎兵通行。"司馬英這時心中開始猶豫了,因為前方哨探遲遲不歸,前路必定是出事了,或許正有漢軍兵馬在前方設下埋伏,可如果走通完紕水的小道,萬一也有漢軍埋伏,大軍更是會陷入萬劫不復的險地。

在他心中猶豫不決之時,百米距離轉眼就到,一道彎口之後,兩條分叉路出現在他的面前。

司馬英讓隊伍停下,向兩條道路一望,兩條道路的山林都被一片白霧籠罩在其中看不出虛實,而且軍中文士的探查技能也無法看透道路中白霧內的情況,這讓司馬英更是肯定其中必有問題。

這一路來也路過了不少山林,卻只有前方這兩條道路有白霧存在,加上哨探們遲遲不歸,存在漢軍伏兵的可能性極大,只是這兩條路都有白霧,這漢軍伏兵又會出現在哪條路上?

司馬英仔細的打量著這兩條道路的區別,卻沒有任何發現,除了大路較為開闊有百餘米利於行軍小路極窄寬度還不到二十米外,兩條道路並沒有其他區別,也沒有大隊人馬經過留下的痕跡。

"這次遇到的敵人似乎不簡單。"能將痕跡全部清除且做到滴水不漏,這樣的人讓司馬英一陣皺眉,如果不是謹慎的派出大批哨探前行數里打探訊息,還規定來回稟報訊息的時間,他們這些人怕是早已經掉入敵人的陷阱之中。

可現在就算知道前方有敵人在卻難以做出抉擇,敵人做的太完美,讓司馬英也不知該選擇這兩條道路中的哪一條。不過有一點,司馬英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這兩條道路中只可能有一條有敵軍的埋伏。

畢竟,這一路來大股騎兵的橫掃舉動不是沒有效果的,即便漢軍知道了他們兩支玩家軍團的位置,可要追上他們還要提前佈置伏兵的位置,就不可能有時間聚集到足夠的兵馬,因此漢軍只會在這兩條道路中的選擇其中一條設下伏兵。

司馬英眯著眼睛打量了會兒兩條道路,心中一橫:"哨探應該是被滅了,敵人這麼做,就是明擺著告訴我前方有伏兵,那敵人是想讓我走小道,小道中應當有埋伏。可萬一敵人反其道而行,偏在大道中設伏,大軍豈不是危險了。哎,這兩條道路其實無論怎麼選都是沒有意義的,敵人早就已經想到了種種可能。最關鍵的是目前連敵人到底是誰都不知道,這才是最難辦的事。算了,小道兇險,那就先試試這條小道情況如何,但願敵軍不知道我們是分成前後兩支人馬行動的,否則這後面會發生什麼真不好說了。"

司馬英看了眼左側寬度不到兩米的小道,雙眼一眯下達了軍令:"大軍向紕水進軍!"

二十餘萬騎兵在司馬英的率領下陸續進入了左側小道之中。

這條山間小路的情況比在外面見到的還要複雜,高低不平不說,道路也泥濘不堪,完全就是條山間野道,並不適合大軍行走,行走在其中眾人無奈只能下馬步行。

一路上,司馬英都在觀察著道路附近的山林,二十餘萬人也是嚴陣以待,隨時準備與突然出現的敵軍展開交鋒。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