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郯縣之戰(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一時的勇武能鼓舞人心,但面對這窮途之勢,戰場局面也非哪一個人可以改變的。

城門處負責攻擊的呂由眼看攻擊不順,遂決定先摧毀剩餘拒馬、刀車,然後再進行攻擊。而城牆之上的情況亦差不多,陶謙部不斷猛衝,戰場通道不斷被開啟,雙方的軍隊眼看就要絞殺在一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還是王朗多智,之前發現城門樓子裡有十多壇油,眼看局勢危急,他心中一橫,也顧不得是不是飲鴆止渴,便讓人將油全部倒在木頭之上,然後點起火來。

乾柴遇烈火,火勢立刻沖天,攔住陶謙兵的道路。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而另一側的趙昱也如法炮製,利用火勢阻敵。

大火熊熊,燒得木頭“噼啪”作響,濃煙滾滾,映照得周圍人的臉格外的猙獰。

水火無情,面對這般大火,負責城牆戰鬥的章誑也沒有辦法。

不過無論是木頭還是油都是越燒越少,用不了多久,這火便要熄滅,而那個時候,就是王朗、趙昱這三四百人覆滅之時。

在東海郡兵浴血奮戰之時,馬銅也馬不停蹄地往南趕。

雖然馬銅已經調任護軍,可騎兵部是他一手組建的,他在其中威望極高,軍隊指揮起來也得心應手。

馬銅性格素來謹慎,再加上臨行前曹昂的一再叮囑,馬銅便派出上百騎為斥候,四面分散開來,以防備伏擊。

小心無大錯,馬銅所部趕到郯縣城以北二十裡的時候,果然遭遇到陶謙所部的伏擊。

其實說是伏擊,倒不如說是阻擊。

陶謙倒是想打一場伏擊戰,可從開陽到郯縣的路上,一馬平川,毫無遮擋,根本不具備絲毫伏擊的條件。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於是丹陽兵的主將曹豹在平原上列陣,準備迎擊曹昂部騎兵。

陶謙之前擔心攻打郯縣會出現意外,而曹昂援兵又及時來援,所以安排曹豹率領三千丹陽兵和臧霸所部半道伏擊,為可能的攻城苦戰爭取時間。

曹豹是徐州人,卻跟隨陶謙多年,南征北戰,被陶謙視作心腹,以至於有資格統領陶謙嫡系的丹陽兵。

丹陽兵是步兵,可是對於騎兵,從無畏懼。丹楊地勢險阻,山谷萬重,山出銅鐵,自鑄甲兵。俗好武習戰,高尚氣力。傳說歷史上李陵的五千兵便是丹陽兵,手持勁弩,以步克騎,堪稱一絕。

曹豹所部雖沒有李陵所部的裝備,可也是百戰老兵了。

而臧霸自帶著千餘殘兵投奔陶謙之後,被陶謙委任為別部司馬。因其部戰力不弱,倒也頗受陶謙信重。

此時曹豹、臧霸四千人馬列陣原野,馬銅想看不到都難。望著對面獵獵軍旗,濃濃殺機,馬銅幾乎沒有猶豫,便下令全軍繞過敵軍步陣,繼續前進。

眼看著對面的官軍“呼啦啦”地向側面而去,曹昂還以為對方想襲擊兩翼,這陣型守得更嚴密了。

可誰曾料到,這些騎兵竟然瞧也不瞧他們,直接向南而去。

架勢都拉好了,你告訴我不打,不當人子啊!

塔讀@

曹豹看著如此不講武德的對方騎兵,忍不住破口大罵,可是罵完之後,卻又無可奈何。

兩條腿的如何能跑得過四條腿的。

曹豹猜測這是曹昂部的先頭軍隊,後面必還有援軍,因此也不撤退,繼續原地等待。

總不能你曹昂的部隊都有馬吧!

馬銅一路向南,部下有擔心繞道行為會不會不妥。馬銅卻是言道:“我軍的最重要的目的便是支援郯縣,其餘任何事情,都要為此事讓路。”

二十裡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須臾之間。

馬銅所部一路疾馳,很快到達郯縣北門。

此時郯縣北門已經頗為危急了。

城門處的拒馬、刀車,已盡為陶謙所部摧毀。失去屏障的王錡不得不在城門內和敵軍展開搏鬥。

馬銅見狀,立時讓人鳴起了號角。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王錡聽到號角之聲,趕忙回頭,便見到那迎風而立的“驃騎”二字大旗。

普天之下,除了曹昂親兵營,再無人可用。

王錡一瞬間便是感慨萬千,終於在援兵到來之前,守住了北門。

眼看援兵到來,王錡立刻命人分開,給馬銅部讓開道路。馬銅也算王錡半個弟子,所以雙方很有默契。

眼看王錡所部紛紛向兩側後退,馬銅立刻命令部隊成錐形入城。

郯縣城門寬約六米,容許兩個騎兵並排而進。在前面打頭陣的是軍中僅有的十餘重騎,也是曹昂擔心有意外讓馬銅帶上以備不時之需的。

兩個重騎騎兵,看似數量單薄,可此時仰仗人高馬大的優勢,衝入城中,便如壓路機一般,立刻便將城門處的陶謙部碾壓衝散。

這些士兵人馬俱是重甲,向前而進幾乎是橫衝直撞,如摧枯拉朽一般。

哪怕是以悍勇聞名的丹陽兵此時都懵了。

而這十餘騎卻是不斷向前湧動,不過幾瞬的功夫,這群人已然衝過了城門,向內碾壓而去。

這時代除了邊塞城池,很少存在甕城,更給了重騎推進的條件。

很快城門處清出一道路來,越來越多的騎兵進入。一眾丹陽兵不敵,紛紛後退,向城內撤去。

馬銅讓眾人清出一片道路之後,立刻又命麾下騎兵出了城。

此時王錡已經與馬銅會面,見此有些吃驚,連忙詢問緣由。

“王師,剛才這群丹陽兵是被我軍打懵了,沒多久便會反應過來,我軍皆是騎兵,入城巷戰是以短擊長。”

騎兵需要足夠的空間和速度,大隊騎兵入城巷戰,那是將自己變成活靶子,自尋死路。

王錡也是騎兵老將,剛才不過是關心則亂。

馬銅接管了北城門之後,便讓王錡帶著殘部登上城牆固守。

雖說不能深入城中,但馬銅部上千精銳固守北門還是沒問題的。現在馬銅最擔心的是陶謙部控制城頭之後,從上往下擊,所以讓王錡支援城頭。

此時在城中的陶謙聽到曹昂部騎兵來援的訊息也是大吃一驚。

不過陶謙反應迅速,仗打到這種程度,沒有退縮的道理,所以哪怕刀山火海,也得硬著頭皮趟過去。

於是陶謙下令集中全部軍隊,無論如何也要拿下北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