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笑裡藏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曹昂算計著黃琬的境遇,而此時的黃琬,面對來勢洶洶的賊軍,早就已經是焦頭爛額了。他怎麼也想不明白,好好的官軍主力,怎麼不敵一群烏合之眾的賊匪了。

不過黃琬再糾結也沒用,為了禦敵,他只得向各郡求救。

州牧不同刺史,乃是各郡太守實實在在的上級。而向屬下求救,是一件很傷威望的事情。

不過黃琬也沒辦法,誰讓他將本錢都折了。

東漢實行的是精兵制度,在籍官兵的數量不超過二十萬,剩下的都是隨時用隨時徵發的良家子,跟民兵也差不多。

除了邊郡,內地各郡甚至沒有常備軍。

也就是這兩年匪亂嚴重,大家為了自保,偷著藏著,想盡辦法,各組建了一支部隊,一般也就幾千人。真要是跟獻帝時期,一個太守就有上萬人馬,朝廷早當作造反給查下來了。

黃琬這個州牧,並無實際控制地。再加上設定州牧,損害的是各郡太守的利益,自然引得各郡明裡暗裡的反對,黃琬手中的資源,自是不多了。

此時黃琬求援,各郡口號喊得挺響,可根本沒人搭理。

眼看賊匪越來越近,而援兵不至,黃琬只得向州內的世家大族求援,準確的說是譙縣的世家大族。

這也是東漢的習慣。

官府依靠世家大族統治地方,到了關鍵時候,世家大族也要出錢出力。漢末世家大族如何有這麼大的話語權,都是用真金白銀堆出來的。

什麼時候,權利和義務都是對等的。

譙縣四大家族,除了曹家和丁家,還有朱家和戴家,至於後世赫赫有名的夏侯家,實在排不上號,算是依附曹家的一個土豪。

四家之中,曹家和丁家最是顯赫,已經成了沛國的代表家族。

戴家因為造反,已經沒落。延熹九年,戴家家主戴異得黃金印,無文字,遂與廣陵人龍尚等共祭井,作符書,稱太上皇,最後被殺,戴家就此衰敗。

塔讀@

而朱家家主朱龜和其子先後早逝,兩個孫子朱南、朱鑠皆年幼,在郡中並無威望。

曹家和丁家同氣連枝,其他家族唯兩家馬首是瞻。赴會的曹德按照曹昂的安排,只聽不說,三緘其口,逼急了便只會說“回去聽父親參詳”。而各家跟著曹家一同進退,最後的局面,便是黃琬說得口乾舌燥,根本沒人搭理了。

黃琬也是無奈,可毫無辦法。

總不能用刀逼著各家出錢出力,當然刀把子也不在他手中。

黃琬倒是清楚,這件事的關鍵在於曹家,於是他又親自前往曹家,企圖說服曹嵩。

與老實的曹德不同,曹嵩更是油滑,他揚言“老邁昏聵,難以理事,家中事務,盡交予長孫”,讓黃琬去和曹昂商議。

可是曹昂不在家。

最後從曹家那裡,黃琬什麼準話也沒得到。

眼看曹家這個態度,黃琬算是徹底明白了,要想說動譙縣各家,或者說說動曹家,只得先說動曹昂。

所以曹昂不在,他就得先找到曹昂。

曹昂自躲到酇縣的莊園後,每日賞花品茶,聽風觀月,好不怡然自得,直到黃琬也追到了酇縣。

黃琬費了好一番功夫,才打聽到曹昂所在,便放下諸事,急匆匆地趕往酇縣了。

此時的曹昂,也在酇縣等著黃琬。

曹昂捏住了黃琬的命門,所以等得一點也不著急。待得知黃琬已經趕來之後,還有些吃驚,黃琬的日子,已經如此艱難了嗎?逼得他連體面也顧不得了。

曹昂暗地裡對黃琬下手,可明面上卻甚是禮遇。

黃琬到了曹昂莊園,曹昂親自出門相迎,將其禮請入府,絲毫不見桀驁之態。

見到曹昂這般姿態,黃琬也放下心來。他與曹昂接觸不多,最怕曹昂趾高氣揚,態度蠻橫,今日曹昂這般有禮,他至少無需受辱了。

雙方寒暄之後,黃琬便開門見山,提到了此次兵敗,請求曹昂能夠帶頭,出人出力,保衛譙縣。

曹昂聽罷,一時沒說話。

而黃琬看著曹昂,心中也頗為緊張,若是曹昂拒絕,他真要走投無路了。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曹昂頓了一會,這才言道:“黃公,昂明白你的難處,所以曹家願意出人,出錢,幫著黃公,只是其他各家,曹昂說了也不算。”

“子修,由你家帶頭,其他人定然也會出手的。”

黃琬在來的路上,想了無數的言辭以打動曹昂,可是他完全沒想到曹昂會二話不說,便竭誠相助。

“未必如此啊!”

曹昂道:“地方上的那群人,我也瞭解,每日盯著自己的三瓜兩棗,若是沒有什麼好處,休想讓他們出一點力,我猜他們能給黃公百十石糧食便不錯了。”

黃琬一愣神,忽然反應過來,小心地問道:“子修能出多少兵、糧!”

“五百人,一千石糧,黃公覺得如何?”

說實話,曹昂拿出的人和糧絕對不少,已經算對得起黃琬了,可是離著黃琬的期望,卻是差了很多。

黃琬希望的是曹家能鼎力相助,以至於各軍紛紛跟隨。若是其餘各家不多出,單靠這點人馬錢糧,不過是杯水車薪。

“子修,曹家能不能再多出一些?”

曹昂凝視著黃琬良久,這才言道:“唉,黃公讓我很為難啊,看在黃公面上,曹家再出一百人,兩百石糧。”

還是不符合黃琬的要求,可是他也知道,禮尚往來,不能太過分,否則就是得罪人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達不到目的,黃琬也是逼得沒辦法。

這時曹昂又言道:“黃公若是真是需要用兵,我或許有個建議,能幫到黃公!”

黃琬一天,立時高興起來,立刻說道:“子修且言!”

“昔日太平道亂起,天子遂命各地徵召義軍,以御賊寇,最後很快平定太平道賊匪。今日豫州亂起,而各家又明哲保身,不願出力,所憂慮者,不過是擔心無所獲也。

黃公何不令各家繳納錢糧,而作為回報,使各家可組織義軍,以為州兵。到時候黃公有了錢糧,可重新組建州兵,各處義軍,也能呼叫,解當前的燃眉之急。如此兩全其美,至少於黃公而言,不是壞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