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天子急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自曹昂來到海陵之後,海陵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土地平整,河道清淤,城市建設,產業升級,海陵縣的各項建設按照曹昂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口口563743675

班英是個理政的好手,李參雖然道德水平一般,但能力卻是出類拔萃。再加上國相童恢,亦是個良吏,於是整個海陵地區向著一片欣欣向榮的方向在發展。

倒是曹昂,平日裡並無諸事,倒是可以靜下心來,寫他多時未完成的《荀子集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兩年耽擱了許多時間,學業也陷入了停滯,至於計劃中的這本書,更是一拖再拖。亂世降臨,曹昂希望用《孟子集註》與《荀子集註》這兩本書做他的思想基礎和政治綱領,自然要加快著書的程序了。

不過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曹昂沒閒多久,朝廷的詔書便追著曹昂來了。

之前曹昂辭了太子少傅領侍中的職務,一溜煙便跑得無影無蹤,靈帝雖然惱怒,亦是無可奈何。

這年頭拒受官職和辭官乃是常事,天下名士,哪個沒有這般事蹟,總不能因此而處置一個剛剛立下大功之臣。

看著曹昂的奏疏,靈帝恨得是牙癢癢,你曹昂就這麼不信任我這個天子,覺得我不能贏嗎?

靈帝不是恨曹昂的辭官,而是恨曹昂對他的不看好。

靈帝卻是打定主意,要證明他仍對朝局有著絕對的控制力。

不過萬事不由人,當一個人期望越大的時候,總是會失望越大。

前番美陽大捷,朝廷往張溫軍中的封賞還未發出,這邊敗報卻又突然從涼州送來,“啪嘰”一聲抽到之前還在高喊著“羌亂將平”的靈帝和一眾朝臣臉上,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看著這從天而降的敗報,所有人都是發懵,前兩日還大勢在我,怎麼忽然就兵敗如山了。

諸葛亮的姑老爺張溫也的確是不太會打仗,一點都沒學得侄孫婿謹慎和小心。

曹昂走後,張溫大權在握,志得意滿,發五路兵馬圍剿羌胡叛軍殘部。羌胡叛軍之前的確是傷亡慘重,可張溫卻是忘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涼州這個地盤,羌胡叛軍遠比張溫要更瞭解這塊土地。

於是羌胡叛軍一路退到金城郡,將兵力完全收縮回來,並採取誘敵深入的計策,引漢軍來攻。

而張溫則轉戰千里,雖然連戰連捷,可並未有太多斬獲,反而將補給線從三輔一直拉長到金城。

這時張溫又命蕩寇將軍周慎主動出擊,尋找羌胡叛軍決戰。周慎一路打到榆中城(治今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崗鎮一帶),將羌胡叛軍主力包圍。邊章、韓遂此時分屯葵園峽(今甘肅省蘭州市西),見誘敵計策有效,乃驅兵斷了周慎糧道。周慎大懼,引兵撤退,為叛軍追擊,傷亡慘重。

其餘各部,亦多有傷亡,只有北上攻打先零羌的董卓全師而還。

張溫主力退回了右扶風,經此一戰,已失去了再次出征的能力。而叛軍也藉機休整,恢復了元氣。

對於張溫的兵敗,朝廷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而靈帝對張溫也滿是惱怒,恨其不爭氣。可自己選的人,哭著也得用。此時的靈帝根本不敢撤換張溫,否則就將失去西北戰事的主導權了。

可以目前的情況,張溫很明顯無力平叛,再讓張溫總攬西北戰事,怕是要再次出現叛軍入三輔的局面。

靈帝只得一面拜張溫為太尉,督促其穩住局勢,一面徵調可用之人,再赴西北。

曹昂的老師盧植在三月份已經被罷免了太尉之職。

盧植是少有的沒有異象便被罷免的三公,而靈帝之所以毫不客氣地將其罷免,也是因為盧植的不配合。

靈帝就對盧植、曹昂這對師徒不明白,你倆好好聽話,輔佐劉協,做大漢朝的下一任和下下任太傅不好嗎,非得跟著那些亂臣賊子來反對朕。

靈帝挑選前往西北接手戰局的人,第一個想到的還是曹昂。

無他,曹昂熟悉西北情況,而且之前涼州、三輔的大勝,都是曹昂打的,熟能生巧,換了旁人,光是熟悉情況,已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

可靈帝要宣召曹昂才發現,他不知道曹昂在那裡。

之前張溫也是彙報,曹昂在三輔戰後,便從美陽南下,一路直入川中,至於路線如何,目的地如何,張溫是一概不知。

這年代又沒手機,找一個不知身在何處的人,那就是大海撈針,所以西北的局勢就這麼一直將著。

叛軍從容的完成了修整,恢復了組織和戰力,時刻準備著再入三輔。

而直到六月中旬,張超將廣陵平賊的事情送到朝廷,朝野上下方知,曹昂竟然已經到了廣陵。

靈帝的詔書,這才著急忙慌地送到了廣陵。

前來送信的是曹昂的老熟人左豐,再見到曹昂,他是滿臉的唏噓,甚至帶著一絲的巴結。曹昂看得出,這左豐也是著急壞了。

不怪左豐如此著急,左豐來之前靈帝直接下命令,送不到詔書,左豐本人就不要回來了。

天子詔:“拜曹昂為徵虜將軍,假節,督涼州三輔軍事。”這是將整個涼州、三輔的軍事,完全交給了曹昂,也把希望完全交給了曹昂。

拿到靈帝的詔書,曹昂也是有些無措。

曹昂不由得腹誹道:“這靈帝也是過分了,再是無人,也不能逮著自己一個人的羊毛薅,自己上次已經夠給他面子,這次卻是沒完沒了。”

曹昂不想去,打心眼裡不想去。

西北的問題,就不是曹昂一個人打上幾場勝仗,就能解決的,這是個很複雜的政治問題。

若是太平盛世,曹昂不介意去解決這個問題,可亂世降臨,自己哪有這個時間。

左豐宣完詔,曹昂跪在那裡,就是不願接。

這可嚇壞了左豐,曹昂若是不接招,他怎麼回稟天子。

“君侯!君侯!”

左豐在那裡小聲喚著曹昂。

曹昂看著左豐,略一猶豫,還是接過了左豐手中的天子詔書。

雖說曹昂不想去西北,但到底去與不去,還需好好的思量一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