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今非昔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靈帝給曹嵩出了一個幾乎無解的難題。若是答是來勸天子的,則會引得靈帝厭惡;若是答不是,那又與他的目的相悖。

此時只見曹嵩對著靈帝行了一禮,抬頭之後,看著靈帝,眼神之中,至誠至真。

這時靈帝也軟和起來,對曹嵩說道:“曹卿有話,但說無妨。”

曹嵩乃言道:“此事乃國是,非臣所能置喙。不過臣以外,當前最重要的便是平亂,只有平定盜匪,延續國祚,方能談其他事。否則若無大漢,何來朝廷。

至於如何平亂,臣以為首先便要朝廷先穩住陣腳,然後方能上下一心。今太平匪亂,蔓延數十州郡,來勢洶洶,僅憑朝廷治理,怕是難以速平賊逆,非得朝廷和各地良善之家,齊心協力,同仇敵愾,方有平賊之可能。”

靈帝聽了,閉著眼睛,也不說話,曹嵩說得,他都懂。

過了一會,靈帝方說道:“若是朕不解禁黨錮,那麼朝廷之人、地方大族,便要與朕離心離德,不僅不幫著朕平定匪亂,還可能倒向張角。”

塔讀@

曹嵩聽了,更不說話。

靈帝又言道:“都逼朕啊!”

“陛下,當前一切以平亂為重。只要張角匪亂戡滅,朝廷就還是朝廷,陛下還是陛下!”

靈帝又思索了片刻,沒有直接回答,便讓曹嵩回去了。

靈帝很清楚,一旦解了黨禁,交出了權利,就是這場亂事平了,他也不再是從前的天子了。他用了十幾年掌握的大權,交出去根本沒有收回來的機會。

可是他又不能不交。

靈帝不甘心,可越不甘心,越明白自己的處境。

曹嵩心思忐忑地回到府上,便將他與天子的對話盡述於曹昂。曹昂聽說靈帝沒有當場下決定,也是吃驚。

靈帝到現在還死撐著,是真看不清問題的嚴重性,還是另有想法,這屬實是要錢不要命啊。

然而到了第二日一早,朝廷便下了命令,“赦天下黨人,還諸徙者;唯張角不赦。”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這不是靈帝第一次赦免黨人,但卻是最直接的一次,這個命令一出,相當於之前的事情,不管是非曲直,全都一筆勾銷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靈帝沒有下《罪己詔》,但這道命令相當於將靈帝之前的黨錮決定全部推翻,其政治影響比《罪己詔》都可怕。

曹昂聽到此訊息後,有些吃驚,誰又能在一夜之間勸動靈帝?

原來昨夜曹嵩走後,天子又問詢中常侍呂強。

呂強是宦官之中最傾向於士大夫的,因此名聲很好,與張讓、趙忠等人的關係則很差。靈帝對其很信重,呂強是靈帝手中制衡張讓最鋒利的一把刀。

呂強眼看有機會弄死張讓,於是便言道:“陛下,黨錮久積,人情怨憤,若不赦宥,彼輩輕與張角合謀,為變滋大,悔之無救。今奴婢敢請先誅左、右貪濁者,大赦黨人,料簡刺史、二千石能否,則盜無不平矣。”

大赦黨人,還有殺左右貪濁者。

這黨人不用說,左、右貪濁者,不就是指的張讓、趙忠那群人。

呂強的話,讓靈帝頗為不滿。他沒想到呂強對張讓他們動了殺機,這嚴重超出了他的本意。

而且這番話很難不讓人聯想呂強已經倒向士大夫了,這是靈帝不能接受的。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

不過呂強這番話還是說動了靈帝。

靈帝還真是害怕那些被禁錮的士大夫,直接投了張角,那就麻煩了。賊不可怕,士大夫亦不可怕,可賊與士大夫合流,那就真的可怕了。

當初暴秦是怎麼亡的?

靈帝很清楚,現在的張角雖然勢大,但仍舊是一群盜匪,是賊。可若是士大夫階層加入其中,張角這頭小蛇,就要化蛇為龍,成為真正的禍患了。

所以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那些被禁錮的士大夫加入張角的反叛之中,哪怕捏著鼻子將吐出來的飯給咽回去。

於是靈帝最終下定了解除黨錮的決心。

解除禁錮的訊息一出,整個洛陽城中的士大夫歡呼雀躍,喜笑顏開,奔走相告,這場十幾年的拉鋸戰,終究以他們的勝利而告終。

當然眾人欣喜之際,也驚愕於天子為何突然改了主意。

這時京中便有流言,是大司農曹嵩和中常侍呂強二人勸動了天子,才使得天子解除了禁錮。

如何讓曹家吃下大部分果實,曹昂斟酌了一個較完善的計劃。

討論群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曹嵩見天子是第一步,而揚名則是第二步。

曹昂讓人在京中散佈流言,傳播此訊息。什麼“曹嵩夜見天子,天亮方回”,什麼“曹嵩跪求天子,頭都磕破”,什麼“曹嵩高呼‘不解除黨錮,大漢必亡’”,都是一些“UC體”流言,真真假假,充滿了衝突性和戲劇性,滿足了聽眾的趣味和傳播性。

而對於此事,曹昂則讓曹嵩緘口不言,誰問都不說,使得眾人的好奇心被拉滿。

這事是你自己宣之於口,還是別人推測後得出結論,完全是兩個概念。前者有可能是沽名釣譽,甚至得罪靈帝,讓靈帝以為是個“說一套,做一套”的奸詐小人;而後者,就顯得高大上了許多。

反正曹嵩密見天子是真,這事也瞞不住人。天子第二日便解除了黨錮,你說這事不是曹嵩的功勞還能有誰?

當然曹昂還拉上一個呂強,但曹昂很清楚,呂強終究是一個宦官,士大夫寧願將所有功勞都歸於曹嵩身上,也不會捧一個宦官,歷史上呂強之死,便是明證。

果然,萬般功勞歸於曹嵩,呂強則被忽略,除此之外,雖然有皇甫嵩帶頭,但眾人都認為此事曹嵩作用更大。

而因為此事,曹嵩在朝堂上也不再是透明體,多個大佬相邀、拉攏。一時之間,曹嵩倒成了洛陽官場的明星。

不過曹嵩知道哪邊都靠不住,因此不靠攏哪一邊,只緊隨天子,倒是讓靈帝頗為滿意。

此時的曹家,雖然不太好自誇是“天下士子的恩人”,但一個“道德之家”的美譽還是撐得起的。

讀者身份證-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曹昂有“當世聖賢”的美名,曹操有“幫殺蹇圖”的美名,而今曹嵩又有了“力諫天子,力挽狂瀾”的美名,今日之曹家,誰又敢說,不算名門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