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爭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整個燕王府的地下,都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打造兵器和準備籌劃工作。但此事此刻的燕文朱棣心裡卻十分的沒底,這原因結果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改因為造反這條路著實不好走,古往今來,多少造反的亂臣賊子,都已淪為刀下之魂,一區區一個北平城對抗整個天下,朱棣心裡終究是害怕和忐忑的,這也算是人之常情了。

古往今來,這些造反分子從陳勝,吳廣開始,就沒幾個能落得好下場的。從近一點的開始算來,比如說著名的梁山泊起義,還有招安和封官的可能,但燕王朱棣顯然是沒有任何退路了。

公元209年,陳勝吳廣為反抗暴秦的殘酷統治,面對“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的局面,毅然舉起反秦大旗,掀起了中國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第一次農民起義。

然而,這次起義如流星劃過天際般迅速墜落,陳勝、吳廣雖然是敗在秦軍手裡,但是,最後卻慘死在自己人手中。這是怎麼回事呢?

第一,陳勝過早自立為王,埋下諸多隱患。起義軍在攻下陳縣後,面對地方三老說的“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的勸說,陳勝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和喜悅,迫不及待地自立為王了。

其實,陳勝的部下還是有頭腦清醒的人,比如魏國大將張耳和陳餘。它們就曾力勸陳勝緩稱王,“將軍瞋目張膽,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為天下除殘也。今始至陳而王之,示天下私。願將軍母王,急引兵而西。”

但陳勝稱王的決心堅如磐石。

正是因為陳勝過早稱王,暴露了他起義的私心。

陳勝有過一句名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對他起義終極目標的最好詮釋。說明他在走投無路情況下的奮起反抗,目的是追逐名利,求取富貴,封王拜侯。所以,陳勝無視張耳陳餘的勸告,急迫地滿足了自己對權利的渴求。

過早稱王的後果之一,就是失掉民心。

在當時的情況下,民心是起義隊伍的根基,失掉了民心,便師出無名,便丟掉了隊伍。

過早稱王的後果之二,就是造成隊伍內部的分崩離析。

陳勝在陳縣稱王後,派遣武臣為將軍,張耳、陳餘為副將,進攻趙地。在武臣的努力下,趙地得以迅速平定。武臣打算親自將捷報呈報陳勝,張耳、陳餘阻止了武臣,勸說他自立為王。武臣抵擋不住誘惑,隨即在趙地稱王。陳勝聞訊後,極為憤怒,欲誅殺武臣全家。後經蔡賜好言相勸,方才罷手。

但由此引起了連鎖反應,韓廣稱燕王,田儋自立為齊王,周市立魏咎為魏王。

諸王並立,各懷鬼胎,相互掣肘,內耗不斷。隊伍不再聽從陳勝調遣,陳勝的威信也急劇下降,整支義軍各自為陣,一盤散沙,大大地削弱了起義隊伍的戰鬥力。

過早稱王的後果之三,就是貪圖享樂。

稱王後的陳勝,面對已經取得的一點小成就,沾沾自喜,盡情享受權力和王位帶來的虛榮。不再親臨戰事一線,不再與當初的貧苦農民並肩戰鬥,導致他和義軍官兵離心離德,戰事每況愈下。

第二,言而無信,誅殺功臣。

陳勝的另一句名言是“苟富貴,勿相忘”。但當初的田壟夥伴前來投靠他時,他的不屑一顧和傲慢冷酷就顯露了出來。他甚至誅殺了因一時不小心說錯話的長工同事。對同事如此,對老丈人同樣無禮。見面時“長揖不拜”,老丈人只好扔下一句話:“怙亂僭號,而傲長者,不能久矣!”憤而離去。

至於葛嬰,在不知陳勝已經自立為王的情況下,擁立了楚國貴族後裔襄疆為王。其目的不外乎穩定軍心,安撫百姓。且在得知陳勝稱王後,及時採取了補救措施,斬殺了襄疆。但陳勝仍不能容,取了葛嬰的性命。

葛嬰對陳勝忠心耿耿,稍有差錯便遭致殺身之禍,這種做法未免讓其他功臣寒心。

吳廣的死,陳勝也難脫干係。

周文在西征路上高歌勐進,幾乎沒有遇到秦軍的抵抗,直抵函谷關,距離咸陽僅百十裡地。胡亥慌了神,遣章邯率一干死囚,以不要命的打法,大敗周文於澠池,周文自殺身亡。訊息傳到滎陽,吳廣已率部圍困滎陽數月,久攻不下,軍心不穩。

吳廣部將田臧、李歸擔心被章邯和城內守兵內外夾擊,勸說吳廣早作打算,但吳廣不為所動,決意攻下滎陽。

田臧、李歸等隨即假傳陳勝王命,“吳廣久留滎陽,暗藏禍心,蓄意謀反,我等受陳王命處立斬”。斬殺吳廣後,田臧修書一封,將情況報告陳勝。

陳勝的表現相當反常,不但沒有問罪于田臧,反而任命他為楚國的令尹,著其率部阻擊章邯。

吳廣在大澤鄉和陳勝共舉大事,為成功起義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和陳勝算是患難之交,又是陳勝敕封的“假王”。陳勝對吳廣的死如此冷漠,莫非早在他的預料之中?抑或就是他的授意?

第三,陳勝、吳廣缺乏戰略眼光和領導才能。

當初,張耳、陳餘苦勸陳勝暫緩稱王時,還有一個戰略目的,就是希望陳勝拉攏各國貴族後裔,聚攏人心,凝聚力量,協助他們反抗暴秦,恢復舊國。如此一來,何愁霸業不成,反秦不勝?

但農民出生的陳勝顯然缺乏如此長遠的戰略眼光,階級局限性暴露無遺。

所以,陳勝最終為自己的無知買了單,被車伕莊賈所殺。

《水滸傳》成書於元末明初,由於它的主要劇情是揭露官逼民反,宣揚農民起義,很多人便以為《水滸傳》在明朝一定是禁書,但實際上,在整個明朝此書都頗為流行,許多士大夫也對其推崇至極。俗話說,得國正者,唯漢與明。明太祖朱元章本身就是農民出身、反抗暴政起家的,自然不會過於打壓《水滸傳》。不過好景不長,到了崇禎年間,明政府的統治已經昏庸腐朽,全國起兵造反的農民數不勝數,《水滸傳》才成了禁書。

在《水滸傳》流行的二百多年,書中活靈活現的英雄好漢們對廣大書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催生了一大批效彷者。明末的農民起義領袖往往從《水滸傳》中得到啟發,有的是採用其政治口號,如李自成的“奉天倡議”就是從“替天行道”修改而來;有的是彷效其決策戰術,如張獻忠把《水滸傳》《三國演義》裡的埋伏攻襲拿出來用於實戰;還有一群河盜,其首領把宋江的名號冠在自己頭上,把自己想象成統領一百零八好漢的“公明哥哥”。

其中有一支起義軍,對《水滸傳》的模彷更是有模有樣,不僅在梁山揭竿而起,給了當時風雨飄搖的明王朝沉重一擊,還同樣接受了招安,堪稱“骨灰級粉絲”。而之後沒幾年明朝就滅亡了,崇禎帝吊死於煤山。問題來了,當時明王朝此時已經危機四伏,在如此有利的條件下他們為什麼還要接受招安?他們被招安後又是否如願獲得了朝廷的庇護呢?

這支起義軍的領袖名為李青山,他本身就是山東梁山壽山集人,從小深受《水滸傳》的薰陶,夢想成為亂世梟雄。此時的梁山泊雖然已經不再是宋代八百裡煙波浩渺的水域,但也素來多水,灌莽頗深,李青山自幼在此地玩耍,對地形瞭如指掌,一旦鑽到灌叢裡就如魚入大海,一熘煙不見人影。

梁山泊又和漕渠緊密連接,自元代開鑿會通河,梁山就成為了南北漕運的必經之地。李青山發現,每次東南來的運糧船經過這裡,等待開船閘時都會排很長的隊,“閘層次櫛比,不數里即銜尾”。而且枯水期等待蓄水時糧船還集中於梁山一側,這樣一來控制了安山閘就等於控制了漕運,李青山正是看重了這一點才在梁山泊發動起義的。

不過起義大事能成,還得借天勢。明朝此時正巧是多事之秋,不僅吏治腐敗、經濟衰退,還天災不斷,縱然崇禎帝有心勵精圖治,但奈何國家已經到了爛泥扶不上牆的地步。崇禎十三年(1640),就在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兩京、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浙江等地發生旱災蝗災,百姓的收成寥寥無幾,到了冬天草木俱盡,無情的饑荒開始吞噬百姓的生命。

倘若次年豐收還好,偏偏第二年又是旱荒大飢,直接對當時的社會造成了毀滅性打擊。而災荒發生後,朝廷本應發揮賑災濟民的功能,可此時他們卻在為剿滅農民軍和應付後金入侵疲於奔命,國庫又無錢賑災,於是對災荒採取了置之不理的態度。這下災情便一發不可收拾,百姓父子相食,行人斷絕,山東諸鎮群盜四起,所到之處只見餓鴟銜人腸,道路屍紛紜,普通人已經處於無法生存的狀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俗話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山東各地的紛亂動盪對李青山造成了很大觸動,他一方面想聚集人馬在亂世中保衛村寨與自己的勢力範圍,另一方面是把起義大事當成了一門投機生意,希望透過與朝廷對抗的方式引起政府的關注與重視,進而實現被招安後加官進爵的目的。

抱著這樣的想法,李青山開始召集昔日黨羽,掠取遠近馬匹兵仗,聚集數千人上了梁山,並招攬附近州縣災民入夥來擴大隊伍。由於梁山泊地域狹小,物資貴乏,為了獲取與朝廷長期鬥爭的糧草與物資,李青山除了劫掠附近州縣外,還搶奪國家漕糧,向路過的運軍收取貨物稅收,派遣其手下分據韓莊等八個閘口,直接切斷了王朝的經濟咽喉。

雖然李青山的起義事業方興未艾,但他並未忘記自己的初心,一直在尋找被招安的機會。崇禎十四年(1641)的夏天,當時新任的內閣首輔周延儒北上京城途中,經過山東濟寧時,李青山對其大表忠心,稱自己是率眾護漕,並非造反。周延儒考慮到朝廷內外交困的現狀,為了穩定地方社會,保障國家運道通暢,也一口答應了授予他官職。

但李青山實際上獲得的是類似於“弼馬溫”一樣的底層官職,史料記載,崇禎十四年(1641)李青山在兗州同知李芳蘊的率領下疏通河道,幹的都是苦力活。由此看出,朝廷並不是真心實意對待李青山,而是先穩他一手,暫時緩和山東混亂的局勢,之後伺機除掉他。就連那位搭橋牽線的周延儒也密奏崇禎帝,建議儘快除掉李青山這個心腹大患。

察覺到朝廷的企圖後,李青山先下手為強,率領起義軍一口氣攻破了東阿、新樂,並南下抵達揚州沙河店,劫漕船三十,轉而夜攻東平,殺了一千餘人,官兵二百。李青山的巨大聲勢傳回京城後,皇帝大怒,朝廷下定決心派兵武力鎮壓,會兵二萬五千剿賊。

李青山的手下都是什麼人?大部分是當地走投無路的災民,為了混口飯吃上的梁山,這些組織渙散、武器落後的農民軍哪兒見過這陣仗,遇到正規軍隊自然是一碰就碎,李青山也被生擒活捉,押赴京城當街凌遲處死。

事實證明,想透過起義招安謀求官職的想法無異於與虎謀皮,深受忠君思想的束縛的李青山,終究被朝廷背叛,落得了與宋江等梁山好漢同樣的結局。而當時國力貴乏的明王朝,也因為假招安一事徹底失去了緩和農民起義局勢的機會,反而要將有限的兵力拿來鎮壓李青山,最終王朝覆滅也是咎由自取。

不過,陳勝、吳廣仍不失為英雄,他們敢於直面壓迫,奮起抗爭。雖最後禍起蕭牆,慘遭自己人殺害,但他們在大澤鄉的振臂一呼,註定載入歷史,光耀千秋。

而能夠成功的,大概就會有漢高祖劉邦,抑或是明太祖朱元章那樣的風光結局,所以開創一個全新的帝國。但這畢竟是少數。

但事實上,被招安的梁山泊起義諸多英雄,最後也落得一個個生身死的悲涼下場。

和燕王朱棣就更加不同了,他是皇帝的叔叔,朱元章的兒子,皇帝堅決不可能容許他的造反成功,碧必欲殺之而後快,甚至全家都不會留一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