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市場換技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小志的意思?他也希望獨資?"吳關政有點不敢相信地說。對吳關政來說,吳志才不過是一個八九歲的小屁孩而已,怎麼就知道獨資?難不成這個世界上真的是有天才存在,還是說有異於常人的特殊人士的存在?

"是的,這不僅僅是小志的意思,也是我們中騰離岸投資公司的意思,所以我剛才說我們有點擔心國家會不會支援的。"

"呃,這個還請吳小姐你們放心吧,這事情就讓我們來解決吧。"吳關政想了想後才說。吳關政真的是很不想放棄這個機會的,你想,一個投資額不低於80億人民幣的專案到哪裡去找。當然除了銀行,吳關政再也想不出來的。

對於國家相關政策的規定,吳關政也是很清楚的,但是吳關政就是想試試看,畢竟這個年頭能夠引進這麼大的外資項目可是難於上青天。如今託著吳志的福,人家才願意來到JX要是人家合理的要求都不能解決的話,那以後人家還怎麼來JX投資。吳關政自己想要將其留在JX而要達到目的,就得要去國家發改委那邊去磨了。

"吳省長,從這裡我看到了你們的誠意。"吳慧芳真心地說。對於吳關政的話,吳慧芳根本就沒去想,吳慧芳想要知道的只是自己所擔心的兩個問題能不能解決。只要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其他的一切都不是什麼問題。

"應該的。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要去做的,不過除了這個問題之外,不知道吳小姐還有什麼其他的問題嗎?如果有的,還請你說出來,我們這邊也好想辦法幫你們解決。"

"哈哈,吳省長,還真的被你說中了,我們還有一點要擔心的,那就是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幫我們拿下轎車生產資格證。你知道的,想要生產出來的轎車上市的話,那還得有國家批准的轎車生產資格的,不然那可就成了黑戶的。這可不是我們投資的本意哦。"

"轎車生產資格證?"

"是的。我們就是想要生產轎車的。所以這個問題還得省長你們多多幫忙。"

"你放心,我們會想辦法的。"吳關政再次激動地說。你叫吳關政怎麼能不激動嗎,JX終於也有造轎車的機會了。而且這個機會就在自己眼前,可謂就是近在咫尺。只要能夠翻過兩座山,這個機會就到手了,JX這紅土地的經濟就會有大的飛躍。一個汽車生產公司的落腳,勢必會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同時還會創造一大批的相關配套企業的發展。

JX汽車製造廠的成立,已經帶動了JX經濟的發展。因為JX汽車製造廠,JX已經為其創造了良好的製造業基礎和配套產業,如果再加上在JX這樣兼具低成本和毗鄰巨大消費市場雙重優勢的地區等諸多優勢的話,JX的汽車產業的優勢資本完全能夠建立起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整車及零部件製造基地。這樣的話就能承載著引領紅土地製造業振興的重任。

後世的江鈴不就是成了JX省和NC市的驕傲,而且還承載著引領紅土地製造業振興的重任。只是現在的這重任,如果沒意外的話,將會是吳關政所要引進的外資產業來承載。

不過激動歸激動,有些事情吳關政還是要問清楚的,不然到時候自己該怎麼向其他人說啊。總不能說自己只知道對方要生產轎車之外,其他的一問三不知吧。所以吳關政按下內心的激動說:"吳小姐,不知道你們的轎車生產技術怎麼樣?"

"這個還請你們放心,我們這次的技術很成熟的。目前我們正在洽談三家著名的汽車公司,如無意外的話,我們都會成功地將其收入囊中的,並將其組建成一個汽車集團。而且我們公司還會繼續收購汽車公司的,以形成可以超越小RB的豐田的汽車集團。讓外人來看看我們的偉大中國---東方睡獅已經覺醒了,讓外人來看看醒來的東方睡獅的力量吧。"

"哦,你們的魄力還真的是很大嘛。"

"哈哈,這還好了。說真的,我們投資公司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錢,所以我們公司才會到處投資,這不也來到了我們國家投資來了。"

"那就好,看得出來你們還真的很愛國的。不知道吳小姐能否簡單透露一下?"

"沒問題的。我們正在收購英國蓮花汽車和瑞典的薩博汽車公司,這方面的工作我們已經開始了一年多了,目前工作還算是順利的。另外我公司還打算收購捷克的斯柯達汽車公司的..."

隨著吳慧芳說的越來越來的震撼訊息,吳關政再次呆住了。對於蓮花汽車和薩博汽車,吳關政還是有所耳聞的。但是對於捷克的斯柯達,吳關政可是清楚的很。如今他們要將他們都收購後,然後引進生產線到國內生產。這無疑對JX國家都是一個很好的機遇,而且國家還正在實施著"市場換技術"的政策。

不過再笨的人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是賣的的人比買的人要精的多。SH大眾的成立,是換來了一些技術,可那並不是什麼好的技術。早在1978年就在歐洲淘汰的桑塔納汽車技術,中國當寶貝買過來生產,一度還佔了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

再說不是自家人,不進一家門的。大眾汽車公司畢竟還是外人的,他怎麼可能會將核心的技術拿出來與中國交換的。

對於以市場換技術這一政策,現在的吳志可是比吳關政知道的要多的多,因為吳志還知道實施了"以市場換技術"這一政策所帶來的影響。

其實國家領導人並沒有錯,那時的中國汽車工業總體自主創新能力差、自有及關鍵技術落後等問題

為了更好地發展經濟,國家才決定實施"以市場換技術"這一政策的。而"以市場換技術"戰略的主要目標是透過開放國內市場,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引導外資企業的技術轉移,獲取國外先進技術,並透過消化吸收,最終形成我國獨立自主的研發能力,提高我國的技術創新水平。

但是不得不說,夢想是美好的,而現實總是殘酷的。儘管我們從早期的市場換技術到目前收購獲取汽車品牌和技術的過程中不斷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成功,但是與公眾的期待相距甚遠。中國汽車工業總體自主創新能力差、自有及關鍵技術落後等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仍然在重複著引進、落後、再引進、再落後的尷尬局面。

自從198年BJ吉普成立之時至吳志重生前起的6年間,我們敞開懷抱,接納了全球幾乎所有知名的汽車企業。

我們要感謝感謝克萊斯勒、大眾等最早來中國市場拓荒的跨國汽車公司。他們的遠見、勇氣啟蒙了中國汽車人的才智,幫助我們構建了現代汽車工業的雛形。吉普1、桑塔納、捷達,這些穿越時空的車型定格了整整一代人的記憶。

我們也感謝本田、通用、福特、豐田、日產、現代起亞,甚至賓士、寶馬。他們的加入繁榮了中國車市,讓汽車走下神壇,飛入尋常百姓家,並催生了自主造車的熱潮。由此,汽車產業成為拉動GDP增長的強大引擎,中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只可惜的是以市場換技術的策略並沒有成功,"市場換技術"使中國付出了沉重代價,套用古語"賠了夫人又折兵"應是恰如其分的寫照。我們不僅丟了市場,而且真正需要的技術一點也沒得到,更為失敗的是中國轎車業已經淪為了跨國公司的附庸。

同時更為要命的是"市場換技術"的悲劇一再上演。"市場換技術"的悲劇當然不只發生在汽車等技術相對密集等行業,在中國民用航空領域也都或多或少出現了"馬失前蹄"的情形。

當然,吳關政不是吳志,他沒辦法看清楚未來的發展,再說吳關政又不是行內人,他只不過是官場上面的人,所以吳關政更多的考慮還是經濟和政治方面。

而如今,有了讓JX汽車工業騰飛的機會,吳關政再也按耐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了,直接打斷了還在說的吳慧芳。為了這個機會,吳關政開始大包大攬地說:"吳小姐,這樣吧。你們的決定我非常歡迎。你說的那些問題我都記著了。你放心,我們一定會盡我們JX全省之力去解決我們之間存在的問題。"(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