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章:整肅吏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提及勳貴,陳澤先眼中閃過一絲凝重。

“先不管他們,還沒到動他們的時候。”

副手點點頭,行禮告退。

陳澤先靠在椅背上,疲憊的揉著眼睛。

兩日之後,經過緊鑼密鼓的審查,廉政司將少府貪腐之人悉數移交給了大理寺。

廉政司查辦如此大案,卻將大理寺撇開,孫伏伽對此很不滿,他親自審閱卷宗口供,想要找出點漏洞來。

但尋來尋去,愣是尋不到一絲廉政司的過錯之處,孫伏伽很失望。

最終,少府這些人,該殺的殺,該關的關,該流放的流放。

菜市口掉的那幾十個腦袋,讓李承乾在坊間開始被傳頌為聖君。

百姓看熱鬧不嫌事大,他們巴不得掉腦袋的人能再多一些。

自大唐立國以來,還是首次一次性殺這麼多的官員。

朝中百官對此很是惶恐。

而這才只是個開始。

七日之後,房玄齡將牽涉魏徵案的一眾有關人員悉數緝拿。

經過大理寺加班加點的判罰,菜市口又掉了兩百多顆腦袋。

同一時間,魏徵也於天牢之中自縊。

此訊息一出,朝野內外一片譁然。

百姓拍手叫好。

百官更加驚恐。

魏徵是李承乾的鐵桿心腹。

如今他卻說死就死了。

由此足以可見皇帝整肅吏治的決心。

由此足以可見皇帝整肅吏治的態度。

百官人人自危。

吏部一夜之間,接受辭呈達一百多份。

這時候想跑路,等同於主動跳出來說自己有問題。

對於這些人,李承乾也不客氣,直接令北鎮撫司悉數緝拿。

萬朝均的手段自不用多說,不過兩日的功夫,這些人就將底細交代的清清楚楚。

菜市口很快又落下了十幾個腦袋。

濃濃的血腥味,令朝臣人人自危。

…………

深秋季節,天氣一日比一日寒冷。

尤其到了深夜,說話間都帶上了白氣。

長安城南五里處,有一辭別亭,李承乾一襲便服,負手站在亭外,向遠處眺望著。

今夜的星空很美。

萬里無雲,繁星點點。

明亮的皓月顯得很是乾淨。

片刻後,遠處響起了車軸滾動的聲音。

一駕馬車由遠到近。

眨眼間就停在了辭別亭前。

一個裹著大氅的男子從車廂中鑽出,直奔李承乾而來。

“草民,參見陛下。”

月光下的魏徵,哪怕穿著厚厚的衣服,也能看出他消瘦了許多。

李承乾不知該說些什麼,伸手扶起他,注視良久,彎腰行禮道:“承乾,多謝魏公。”

這一拜,拜的是魏徵多年的追隨,謝的是魏徵多年的忠心。

自貞觀四年起,魏徵便追隨在左右,從長安到靈州,從靈州到長安,魏徵出了不少的力。

在朝中,能真正讓他信得過的,只有魏徵一人。

如今,這位良師益友餘生只能隱姓埋名,一想到此,李承乾心中湧起了一絲酸楚。

“陛下折煞草民了。”

魏徵不敢受禮,連忙也躬下了身。

李承乾苦澀一笑,扶起他道:“魏公一路保重,今日一別,也不知你我君臣,還有沒有再見的機會。”

“陛下放心。”魏徵回道:“草民就在老家待著,陛下若是有令,草民隨時奉召。”

李承乾點點頭,伸手從侍衛手中接過一打銀票:“此次魏公賠上了一世清名,朕現在也給不了你什麼,能拿得出手的,也就這些俗物了,魏公莫要推辭。”

魏徵一笑,接過道:“多謝陛下。”

李承乾擺擺手:“是朕該謝你,君乃是真正的國士。”

“陛下謬讚了,國士萬萬當不起,百姓現在可都說草民是大唐第一奸相。”

魏徵說了句玩笑話,李承乾大笑兩聲,握住他的手,言辭懇切道:“回鄉之後若是遇到什麼麻煩,可直接給朕來信,這令牌你也拿著。”

李承乾將純金令牌塞到魏徵手中:“公於國於朕,都有大功,持此令牌,除謀逆大罪之外,餘罪皆赦。”

免死金牌…

自大唐立國以來,可從未有人得此殊榮。

魏徵感動的紅了眼,跪地道:“謝陛下隆恩。”

李承乾沒再說什麼。

親自攙扶著魏徵上了馬車之後,站在路旁目送著他離去。

月光引路,馬車的速度越來越快,當經過渭水河的時候,魏徵推開車窗,將金燦燦的令牌丟了出去。

“爹!”魏叔玉大驚:“你這是…”

魏徵抬手,閉上眼睛不願多說什麼。

……

隨著魏徵歸鄉隱世,被後世稱之為皇佑第一大案的魏徵案正式了結。

隨後,李承乾令大理寺和都察院以及御史臺開始內部自查,由廉政司負責監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秋去冬來,在入冬之後,三部自查結束。

大理寺減員兩成,都察院銳減一半,御史臺更是減員七成。

就這,還是李承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他的眼裡要真是不容沙子,這三部怕是剩不下幾個人。

隨後,李承乾下頒整飭令,開始清查哪些藉著建設之名,暗中中飽私囊之人。

朝中各部司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有人馬不停蹄的找著關係,有人主動上交貪墨所得……

可惜一切都晚了。

一場席捲各部司的風暴驟然颳起,房玄齡知道李承乾就是要他當一柄刀,所以下起手來絲毫不客氣。

不管有沒有背景,不管有沒有交情,只要達到了一定標準,全都被他拿進了牢獄之中。

房玄齡不怕把事情搞大,所以,這場風暴愈演愈烈,先是侷限於長安,而後波及到整個直隸,最後,天下各布政司紛紛開始整飭吏治。

此次針對的,是中下層官吏,這場風暴,一直刮到了皇佑二年。

歷經大半年,朝中各部司中下層換了五六成之人,換上來的人雖說也都不乾淨,但起碼收斂了許多。

與此同時,這場吏治風暴,也開始向軍中颳去。

一直以來樂呵呵看好戲的武官們,瞬間傻了眼。

跟文官比起來,李承乾對軍中貪腐直接持零容忍態度。

誰敢喝兵血,誰敢吃空餉,誰敢挪動軍費,查到一個殺一個。

蒼芎軍主將張亮,挪動軍費豢養三百義子,直接被李道宗親手砍了腦袋。

張亮是跟著李世民打天下的老臣,李承乾藉著這個由頭,開始將刀調轉向了一眾勳貴老臣。

首當其衝的,是跟著李淵的那批人,對於這些人,李承乾沒下死手,只要沒真的犯罪大惡極之事,最多就是罷免官職革去爵位抄家流放。

從皇佑二年春一直到皇佑二年秋,在李承乾的默許下,房玄齡幹掉了十位國公,七位侯爺,二十五位郡公。

李淵時代的勳貴,最終只剩下了寥寥數人。

跟著李世民的那一波人,看的是瑟瑟發抖。

李承乾沒讓他們久等,房玄齡很快就將刀砍向了他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