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章:靈樞入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鳥語蟬鳴,夜風微涼。

入夜,兩儀殿。

盛夏的晚風順著敞開的殿門,撫平了李承乾煩躁的內心。

皇帝這活不好幹啊!

半個月來,天一亮就起床,在洗漱用膳完事之後,便直奔兩儀殿,一直待到傍晚,在筋疲力竭的回東宮。

996社畜也不過如此。

李承乾可謂是累得要死。

反觀李世民,倒是偷得浮生半日閒。

剛開始那幾天,他偶爾還會來兩儀殿看看,但漸漸的,這位父皇就在未露過面。

徹底將政務都丟給李承乾之後,他每天就陪著長孫在後宮賞花玩樂,過著已經許久未有過的二人生活。

李承乾憔悴了許多,但長孫的氣色卻好了很多。

誰都以為皇后這是漸漸好轉了,但孫思邈的眉頭卻越來越沉重。

按他的說法,長孫現在已經是油盡燈枯。

雖然面色現在看起來好了許多。

但其實,只是油燈裡殘存的最後一絲燈油在勉強發光罷了。

這個訊息暫時只有李承乾知道。

這讓他心裡很不好受。

甚至都無心在理政。

明日李淵靈樞就要進京,按規矩,朝廷要罷朝十五日,以哀上皇。

所以今日的政務跟前兩天比起來,少了許多。

但李承乾卻一直處理到了天黑都還沒有處理完。

心神不寧的他最終叫來了劉枕,而後便將一些不太重要的政務推給了他。

劉枕的到來,既給他分擔了工作量也給他做了伴。

李承乾的效率這才漸漸高了起來。

沒用多長時間,擺在他面前的公函,便全都送去了內閣。

看了眼專心致志的劉枕後,李承乾便學著李世民,躺在搖椅上複核起了他所處理的公函。

雖然交給劉枕的,都是些芝麻般大小的事情。

但李承乾也不敢大意,每一封公函,他都複核的很仔細。

劉枕這小子,雖然沒正兒八經接觸過政事,但的確是個聰明人。

大部分的事情,他處理的都很恰當,有幾件處理方式不太妥當的,李承乾也都改正了過來。

這小子多加歷練一番,以後也是名臣之姿。

政務都處理完之後,李承乾便直接回了東宮,此時的東宮,已經素縞連天。

不僅是東宮,整個皇宮,整個長安城,皆是一片素縞。

看著被風輕輕吹動的魂蟠,李承乾心裡更是五味雜陳。

.....

翌日。

在太陽剛剛升起的那一刻,長安城便鐘響連天。

不論是宮裡的報時鍾,還是各寺廟的銅鐘,皆敲的震天響。

李承乾今日起的比往日還要早。

一番收拾過後,他便換上孝服,跟著李世民和一大幫人一起侯在了東城門,靜迎靈樞的到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剛剛開心了沒幾天的皇帝,此刻又是一臉哀容。

從李世民通紅的眼睛可以看出,他應是一夜未眠。

李承暗嘆一口氣。

應該也就是這兩天,就能接到蜀中的訊息了,到時,又會發生什麼呢?

李承乾失神了許久,直到耳邊突然響起了哭嚎聲之後,他才停止了胡思亂想。

睹目思人..

失去親人最痛苦的,就是當你看到一些細微之物的時候,腦子裡立馬會想起以前的過往。

比如用過的碗筷,比如吃剩的飯菜...

比如,李淵的龍袍。

雖然棺槨已經蓋棺,但李世民知道那裡面是什麼。

念記李淵的龍袍,皇帝陛下腦子裡就出現了父親身穿龍袍時的所有畫面。

穿著龍袍訓斥他,穿著龍袍安慰他,穿著龍袍笑呵呵的看著他....

這些記憶,迅速擊潰了李世民的心態。

皇帝不顧禮制,不顧面子,突然攀爬上了特製的靈車,而後抱著棺槨就悲憤的大嚎了起來。

那等哭聲,可謂是聞者落淚見者心哀。

跪在城門兩側的一眾官員和皇子,都紛紛跟著哭了起來。

他們一個個嚎的非常的起興。

反倒是李承乾,只是雙眼泛紅,既未哭也未嚎。

一眾人哭了許久之後,眼瞅著皇帝都快要哭暈過去了,這才急忙上前,將李世民拉下了靈車。

一別十載,再回長安,卻是人去衣回。

當初離開長安之時,李淵可能從沒這麼想過吧。

看著緩緩穿過城門的靈州,李承乾終是也落起了淚。

長安滿城縞素,百姓人皆麻衣,跪立於朱雀大街兩側,叩迎上皇遺靈。

就猶如當初他率軍進入長安,百姓立於道路兩側,熱烈歡迎王師入城之時一般。

一切,終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靈堂,佈置在了大安宮。

這還是當初李淵特地為李世民修建的寢宮。

大安宮內外跪滿了人。

所有人都放開了嗓子哭嚎,哭的李承乾腦瓜子嗡嗡作響。

李世民這時候倒是不哭了,只是跟傻了一般,呆呆的看著裝著衣冠的棺槨,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而長孫,在李淵靈樞入城的時候,就因為過度哀傷,直接暈了過去。

一邊是母后暈厥,一邊是這群人虛情假意的哭嚎。

李承乾這心裡,突然就升起了一股火,突然就很是煩躁...

此刻,他真想站起來,令所有人都閉上嘴。

但終究只是想想罷了。

這一刻,李承乾突然有了種深深的無力感。

生死不由人..

不信神佛的李承乾,心裡默默拜起了神佛,同時,捎帶腳的還祭拜起了李淵,讓他在天之靈能夠多多保佑長孫。

不論是出於情感還是出於私心,他都不想讓長孫出事。

於情,李承乾希望這位母后能長命百歲。

於私,這麼多年來,他在靈州做了不少逾制的事情,李世民之所以充耳不聞,就是因為有長孫在其中調和。

歷史上,正是在長孫皇后崩逝之後,李承乾和李世民這父子二人的關係就迅速降到了冰點,如果長孫沒有早逝的話,那李承乾應該都不會走上造反那一條路。

李世民是個性情極其複雜矛盾的人,用俗話說,他就是個性子擰巴的人。

他表達愛的方式,就是對你報以各種嚴苛的要求,充斥著十足的掌控欲。

可想而見,要是沒了長孫在一旁吹枕邊風調和,那李承乾和李世民的關係,會比歷史上變得還的僵硬。

他們二人身後都有一批人,一旦到了那個時候,之後會發生什麼,可就不好說了。

李承乾胡思亂想之際,蘇寧急匆匆進來,對著李世民一番耳語過後,皇帝猛然站起,而後猛的看向了李承乾。

他的眼睛佈滿血絲,猶如要吃人的老虎一般,李承乾立馬一激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