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希望的田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詩詩回到房間直接就睡了,一睡就睡到了大天亮。

早上起來,肖春秀就神情怪異地看著李詩詩。李詩詩身上的氣質不一樣了。肖春秀還以為自家孫子終於忍不住把李詩詩給吃掉了。從女孩終於蛻變成女人。但是又感覺不對勁,李詩詩身上多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氣質。並不是女孩蛻變成女人這麼簡單。倒是更像是從以前的嬌貴公主蛻變成超然脫俗的仙女。

“奶奶,天旺呢?”李詩詩問道。

“天旺去田裡了。一大早就起來了,就是閒不住。詩詩,肚子餓了麼?我這就去做早飯。”肖春秀問道。

“不餓。”李詩詩搖搖頭。

何麻灣這邊農村都是早上八九點才吃早飯。家家戶戶都是要出去幹一早上活,肚子空空的才會回來做早飯。現在村裡的青壯勞動力都去城裡打工去了。何麻灣留守的老人們依然保持著多年以來的習慣。

羅天旺此時正在田野裡檢視禾苗生長的情況。雖說是農村長大,羅天旺卻也並沒有像現在這樣種植過莊稼,至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仔細觀察禾苗生長期的各個階段的狀況。但是如今,他得把大陣之中禾苗的生長規律搞清楚。為今後的擴大做準備。試驗田這邊的模式其實並不值得推廣。至少以如此高的轉包成本去轉包稻田,資金壓力巨大。一畝三千五百元,一萬畝就需要三千五百萬的轉包資金,農田改造方面的投入也許比轉包費用還要高。另外還需要各種機械的配套,巨大投入將會形成一個非常巨大的吸金窟。即便如意農場發展的狀況再好,只怕也難以有如此龐大的現金流。

如意農場如今已經成為國內知名的高檔食材貿易企業,高檔大米的供應量市場巨大,如意農場如今的簽約農場與自主農場生產的高檔大米數量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如果要滿足這些需求,光是一個萬畝生態稻田種植園根本不夠。一萬畝稻田如果生產生態水稻的話,單季畝產在一千斤左右。年產不足一噸。而且早稻的品質應該是無法符合高檔大米的要求的。所以一萬畝稻田最多能夠供應五千噸高檔大米。這對於如意農場的需求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禾苗的長勢喜人,蟲害根本不可能有,每天一大群麻雀跟一大群烏鴉,這一片稻田都網格式清理了一遍,蟲子根本不可能在這一帶生存。靈氣充裕,禾苗健壯,抗病力也比普通的禾苗要強了許多。

“天旺,你這稻田都種的什麼種子?怎麼長得這麼快?”羅廣福的聲音響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廣福爺爺。我這稻田裡種的就是一般的谷種啊。鎮上種子站買的。”羅天旺說道。

“這禾苗長勢真不錯,比普通稻田裡的禾苗長勢好了一倍。大學生就是不一樣,種的莊稼都要好很多。”羅廣福說道。

羅長青走了過來:“廣福叔,你當初不是還擔心天旺胡鬧麼?怎麼樣?天旺種的莊稼比你強多了吧?天旺種莊稼,根本不用弄髒腿,坐在插秧機上操作就行了。這稻田沒見他用氮肥,也沒見他打農藥,比別人的莊稼就是長得好很多。你要說是這稻田的原因,往年志剛大勇他們養田的時候,怎麼沒養出這麼好的稻子呢?”

“嗯,還是科學技術厲害。看來我們這些老農民都得退休了,以後這稻田不但不會荒了,反而會種得更好。天旺一個人輕輕鬆鬆就種了幾十畝稻田。以後,這個村子的稻田全部讓天旺一個人種,他也應付得了。”羅廣福還以為羅天旺這稻田用的是科學技術的緣故。

羅長青也點點頭:“現在都講究機械化種田。別的地方,都用飛機給稻田噴藥了。但是跟天旺這生態農業比起來,還是差了很遠。天旺這可是不用施肥不用打藥。放在過去,這叫種懶人田。”

“保林,你快來看看你家天旺種的稻子喲。你當了一輩子的農民,也種不出這麼好的稻子來。”羅廣福看到羅保林遠遠地走了過來,連忙喊道。

羅保林聽別人誇自己孫子,心裡自然很高興,走起路來都是輕飄飄的。

“這也是天旺大學學來的東西。看來這種田也得有文化啊。”羅保林笑得咧不開嘴。

留守在村子裡的人似乎聽到了動靜,都跑過來看熱鬧。平時大夥也沒怎麼注意羅天旺這稻田裡的情況,今日過來一看,才發現羅天旺這稻田真是不一樣。大夥都覺得稀奇,這樣種也能夠種出好稻子出來。

不過如今跟一年剛分田到戶不一樣,那個時候,家家戶戶糧食不充裕,吃個飽飯都困難。所以,稻田裡種出了好莊稼,都是歡喜得不得了。如今這種田沒什麼出息。一畝田再高產也不過是多產幾百斤稻穀,稻穀一塊多一斤,最多就是幾百塊錢的差別。如今這時代,幾百塊錢能夠幹什麼?少了餓不死,多了不會富。所以水稻種得好,大夥也沒有什麼好羨慕的。就拿羅天旺這三十多畝田來說,就算每畝增產五百斤(其實這根本不可能,最多增產個三百斤左右),算兩塊錢一斤的稻穀,也只是多了一千塊錢一畝。三十畝地,最多是多了三萬塊錢。但是羅天旺這三十畝天光是轉包費就花了十幾萬。

要把本田賺回來,得好幾年,這還要風調雨順。搞農業是搞投入高風險,而受益顯然不能夠與風險與投入相稱。

來看熱鬧的雖然嘴上是在誇羅天旺,心裡卻不一定如他們所誇讚的那樣,反而覺得羅天旺讀了大學卻回來種地,當真是讀書讀傻了。

羅保林哪裡知道別人心裡怎麼想?被人誇他孫子,他就高興得很,不停地給鄉親們散煙。

“天旺,你估摸著你這稻田產量怎麼樣?”羅廣福問道。

“我哪裡曉得?說不定光長苗子,不結穀子哩。”羅天旺搖搖頭笑道。

“那不一樣。這長勢是真的好。你看一蔸禾苗都分櫱出多少支出來?我估摸著,你這稻田產量不會低。至少一千二靠上。不過,天旺,你真的不準備施肥?禾苗長這麼好,肯定是將這稻田裡的肥分全部吸收光了。你不施肥料,只怕後期會缺營養。這樣可是會影響產量的呀。”羅長青問道。

羅長青哥哥羅長平也說道:“是啊。稻子長成這個樣子可真是不容易。還是施點肥料的好。”

羅天旺笑道:“我這是試驗田,本來就是實驗一下,不施肥能不能種出好稻子。將來是要用來種植有機水稻的。現在施肥,我這實驗就做不下去了。”

“這倒是。可是,這稻子要是缺了營養,只怕產量會受到影響。”羅長青擔心地說道。

“產量低點就低點,只要品質好,減些產量也是值得的。”羅天旺卻並不擔心。他就是想要知道這種陣法對水稻會有多大的作用。

稻田裡的泥鰍越來越多了。羅天旺將水塘裡的泥鰍轉移到稻田裡之後,竟然很快就產卵了。如今這些小泥鰍已經長到了牙籤大小了。稻田裡隨處都可以看得到。出了小泥鰍,稻田裡還有很多小蝌蚪。小泥鰍與小蝌蚪混雜在一起,一大群一大群的。這些小蝌蚪將來長成青蛙,這稻田裡只怕遍地都是青蛙。

其實青蛙的繁殖能力是非常強的,但是現在稻田裡使用農藥化肥太過嚴重,以至於大量的蝌蚪根本沒辦法成活,加上一些人為捕捉,導致青蛙的數量越來越少。

羅天旺想先恢復稻田裡的泥鰍、青蛙數量。慢慢地改善農田生態。

禾苗很茂密,沒有人注意到稻田裡的這些變化。即便看到了,也不會覺得有什麼意外。農田裡怎麼可能沒有蝌蚪泥鰍呢?

“咕咕”

稻田裡突然響起一聲虎紋蛙的叫聲。

“虎紋蛙!”

這種蛤蟆在以前,數量非常多。何麻灣這裡的人不吃哪種最常見的青皮蛙,說吃青皮蛙有罪過。何麻灣人只吃這種虎紋蛙,這種虎紋蛙以前數量很多,也很好抓,只要用手電筒照著它的眼睛,任憑走到它身邊,也不會跑掉,走過去直接用手抓就是。虎紋蛙個頭很大,最大的一兩只就有一斤。現在不光是虎紋蛙基本看不到了,就連青皮蛙都已經不多見。原因就是人們已經沒有了道德底限,為了錢,為了欲,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明知道青蛙有益,為了金錢為了食慾,卻依然要濫捕濫殺。

何麻灣的這些老農民沒有聽不出虎紋蛙的叫聲的。

“嘿,這裡竟然還有虎紋蛙。唉,以前這種虎紋蛙到處是。晚上出去,找幾條田埂,就能夠抓一兩斤。現在難找了。”羅廣福嘆息不已。

“是啊。都被捉絕了。別說虎紋蛙,就算是青皮蛙也很難看到了。難怪田裡地裡的蟲子多得噴藥都噴不過來。以前,沒有農藥化肥,我們不也要種田麼?也沒見有這麼多的蟲子。就是因為那個時候青蛙多。”羅保林也很有同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釣魚1哥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