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法場驚變 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每年秋後在中後所城不遠的蛇山務法場上都會處決一批死囚犯。為了鍛鍊自己的膽量,三桂從五歲開始便獨自一人到蛇山務法場上觀看每年的秋後問斬。第一次看到十幾顆血淋淋的人頭在地上翻滾的時候,三桂噁心得險些要吐,隨後的幾日連飯都吃不下去,但他仍然依靠自己強大的意志力忍住了。不過此後的三桂已經能夠直面面對了,而且還能做到邊看著行刑邊談笑風聲而面不改色,就連監斬的行刑官看了都讚歎不已。直道吳小公子真是天煞星下凡,面對這連大人看了都要膽戰心驚的行刑場面,卻依然能夠做到面不驚、心不跳。其膽量確非尋常人可比。

又快到了每年秋後問斬的時候了。三桂提前派人去蛇山務打聽好了行刑的具體日子,到了那日,三桂便又像往年一般,獨自一人騎馬去觀刑了。

這日的天氣不怎麼好,陰沉沉的,秋風不斷的吹打著地上的落葉漫天飛舞,不時飛揚的塵土使前來觀刑的人們不得不偶爾緊閉上雙目。

三桂騎著馬來到了法場一角,望了望站在法場四周紛紛到處張望的人群,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中國人真是從古就好湊熱鬧啊,就連對犯人行刑這種血腥的事情也要圍觀。他下了馬,找到場邊的一株楊樹,將馬拴在了上面。隨後拍了拍手,向法場北面的高臺走去。

高臺上擺了兩張長條桌子,桌子後面是幾把木製的靠背椅,椅子上坐了兩個人,兩人身後一字排開站著大約二十幾名兵丁。三桂來到其中一人面前,抱拳施禮道:“楊大人一向可好?小侄三桂代家父向您問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人一見之下連忙站起,滿臉堆笑道:“哦,我當是誰,原來是吳二公子呀!今日又來觀刑啦?”

三桂答道:“正是!”說罷抬頭看了看天,道:“楊叔叔可真會選日子,您看今日這天陰沉得可怕,可不就是殺人的好日子麼!”

那楊大人大笑道:“賢侄可真會說話!來,這裡還有椅子,賢侄坐到我身邊來!”隨後將三桂拉到桌後,並向他介紹了另外一位副監刑官。

三桂坐下後,見行刑的劊子手和死囚犯還未來到,便和那楊大人隨意的交談起來。說著說著,三桂突然奇怪的問道:“楊叔叔,三桂一直有一事不明,那就是為何朝廷每年都將死囚犯放到秋後才問斬啊?而且還非要等到午時三刻的時候才行刑?這裡面是否有什麼說法?”

那楊大人笑道:“賢侄有所不知,關於這秋後問斬一詞,早在漢代起便有秋冬行刑的規定,除謀反、謀大逆等罪犯即時處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後至冬至前進行。到隋唐以後,重案要案一般都需朝廷複審複核,死罪更要多次復奏後由皇帝親筆勾決。而到了我朝,又引入了秋審和朝審制度。就是在每年霜降後十日,三法司同三品以上高官會審京畿附近的死囚,稱為朝審;而每年八月中旬複審各省死刑案件則稱為秋審,朝審與秋審後把死刑案分為情實、緩決、可矜、留養承祖四類,除情實類由皇帝勾決後執行死刑外,其他三類均可免除死刑。而行刑為何選擇秋冬二季實行,主要是考慮示警的作用。因為農民在秋冬二季較為空閒,也方便我們這些地方官動員民眾觀看。而一般行刑的時間大約集中在9-10月之間,所以會有秋後問斬一詞。只因秋季帶有肅殺之氣,因此死刑多於秋季執行。再則因冬天百物蕭條,亦是進入一年的尾聲,亦適合執刑,春天象徵新生,夏季萬物正蓬勃生長,因此較不適宜取人性命。”頓了頓又接著道:“而對於午時三刻這個時間,由於陽氣最盛,人的影子最短,此時可以用旺盛的陽氣來沖淡殺人的陰氣。還有另一層意思,在“午時三刻”,人的精力最為蕭索,處於“伏枕”的邊緣,所以此刻處決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腦袋落地的瞬間,也許痛苦會減少很多。這樣一來,選擇這樣的時間來處決犯人,也有體諒犯人的考慮。”

三桂聽後不禁真心佩服道:“沒想到楊叔叔對於我朝法典、典故竟是如此的熟記於心!三桂拜服!”那楊大人聞言哈哈大笑,與這場上的肅殺之氣毫不相配。

兩人談話的功夫,十幾個犯人與劊子手相繼來到。由兩名兵丁押著一名犯人,走到場地的正中央。命令這些犯人相繼的跪倒在地,隨後站在身後嚴密的監視著。十幾名劊子手每人手提一把大砍刀在場邊慢慢的擦著,也慢慢的放鬆緊張的心情。

這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了,基本上全是男人,女的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紀的對生死看得很淡的,只有極少數年輕的婦女在人群裡好奇的看著跪在場中央的十幾名犯人。

還好三桂是坐在高臺上觀刑,否則以他現在的身高在人群裡是絕對看不到的,除非擠到人群的最前面。

三桂一個個的看著跪在場中的十幾名犯人,只見他們的身後都插著一個木牌子,上面用毛筆寫著名字以及犯的罪行。他們有老人,也有年輕人,而這其中竟然還有一名女子!本來他們一個個蓬頭垢面,根本認不出這個女人,可她最顯眼的地方就在於別人都**著上身,唯獨她身上穿著一件很薄、很髒的衣衫。三桂全神貫注的向她身後插著的木牌子看去,只見上面寫道:姜文玲,謀逆罪!三桂不由得暗暗長嘆,這麼一個文弱女子竟然犯了謀逆罪!看來這大明朝真是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連一個弱女子都敢起身反抗。

忽然,坐在三桂身旁的主監斬官楊大人站了起來。大聲對臺下說道:“劊子手伺候!”

場邊的劊子手們立時快速的走到犯人的身後,每個犯人身後都站定一名劊子手。楊大人不斷的看著天色,過了一會兒,他雙目圓睜,望著法場中央的犯人和劊子手,大吼道:“午時三刻已到,行刑!”

話音剛落,劊子手們立時將犯人頸後的木牌取掉,又將手中的大砍刀高高舉了起來,待力道用足後,才猛地向下方跪著的犯人脖頸中用力砍去。圍觀的人群見此立刻發出了一聲聲驚呼。內中的年輕婦女更是嚇得閉上了雙目,不敢觀看。

三桂一動不動地緊緊盯著劊子手向下砍去的大刀,心中不但沒有絲毫畏懼感,反而湧出一股興奮之情,好像非常喜歡發生在眼前的這種頭顱滾地所帶給自己的視覺衝擊。

就在劊子手的大砍刀即將砍到這些犯人脖頸中的一刻,異變突起。

空中突然飛出一條長長的鎖鏈,以迅捷無比的速度卷在了法場中間那名跪地的女犯人身上。同時她身後的劊子手一聲慘叫,仰面倒地。大砍刀“噹啷”跌落在地,拿刀的手腕和面門處分別插著一把飛刀。而與此同時其餘十來名犯人則紛紛人頭落地,鮮血狂噴。

三桂大吃一驚,沒想到今日竟會在此親眼遇見劫法場。此時圍觀的人群已是一片大亂,楊大人振臂高呼道:“快!來人哪!抓住他們!”圍在他身後的二十多名兵丁立即抽出腰刀衝下臺去。

“嗖、嗖、嗖!”忽然從暗處飛出多把飛刀,衝在最前面的兵丁立時慘叫著栽倒在地。與此同時,一名蒙面人從天而降,手中的鎖鏈猛地向回一收,那女犯人姜文玲立時被他拽到了身邊。此時已有一些兵丁衝到了他的面前,還未等他們揮刀砍來,那蒙面人已是挾著姜文玲大鳥般騰身而起,向遠處縱去。

楊大人見此急怒攻心,大吼道:“他們向那邊去了!不要讓他們跑了!快追!”那奔向遠處的蒙面人聞言猛一回頭,左手向後一揮,一柄銀光閃閃的飛刀以電光石火的速度向楊大人的面門飛速的射來。那楊大人“啊”了一聲,眼睜睜的看著那柄飛刀射向自己,可就是身體挪動不開。眼看他就要命喪於此,身邊的三桂迅捷的拉住他的手臂用力一扯,那柄飛刀擦著楊大人的頭皮飛射過去。與此同時,三桂飛速的站起身,向那蒙面人奔去的方向看去。

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那蒙面人已是摟著姜文玲騎上了一匹馬飛奔向遠方。三桂定睛一看,這不正是自己的馬嗎?不由得暗自佩服這蒙面人動作的迅速。他立時跑下高臺,順著那蒙面人離去的方向飛跑了起來。此時,一股狂風夾雜著滿天的塵土、落葉向法場中襲來,吹得人東倒西歪,辨不清東南西北。等到眾兵丁掙扎著直起身清醒的看向四周時,那蒙面人以及被劫走的女犯人早已蹤跡不見。

遠遠的看見前方的兩人一馬越奔越遠,三桂不由得大急。自己的馬沒了是小,可錯失了如此的高手那才是真。三桂邊加速奔跑邊衝前方用力喊道:“壯士請留步,那可是小弟的馬啊!你騎走了我回家會捱打的啊!”

遠處的蒙面人聞言一回頭,見後方遠遠跟著一個小孩兒。邊繼續快馬加鞭邊衝三桂喊道:“你這小孩兒別再追了,告訴我名字,改日我再將此馬奉還於你!”聲音十分的嬌柔悅耳,竟是一個妙齡女子!

三桂心中更感好奇,沒想到一個女子竟然都有如此出眾的身手!無奈力竭之下只得停住腳步大聲道:“姐姐聽好了,我叫吳三桂!”

也不知那蒙面女子到底聽到與否,只是騎著那馬越行越遠,漸漸的再也看不到蹤影。

三桂只得長嘆一聲,向回走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