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三十三章 箭不回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ps: 龍更望子成龍

下卷三十三章

大冷天的,赫連璝沒穿皮袍,只在黑布戰袍上套了一件薄薄的羊皮坎肩,在迴廊的穿堂風裡絲毫沒有瑟瑟跡象。|| 聽到宦官傳喚,他邁過殿門,大踏步走進來,跪在階下,用只有荒野牧羊人才有的響亮聲音向父親喊萬歲,震得近旁的銅香爐嗡嗡作響。

赫連勃勃居高臨下,看著兒子腳步帶風地,一改往年那種疲疲沓沓、腰來腿不來的孬樣子,頓時覺得心情很好。一年不見,赫連璝黑了許多,腰圍減了,胸脯卻鼓了起來,目光裡明顯帶著一種可以把持自己、可以號令他人的自信。勃勃故意不說話。赫連璝就那麼一直跪著,也不偷眼看。須臾,勃勃說你起來吧。又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說大冬天你穿那麼少,也不怕凍壞了身子?赫連璝笑著說兒臣自打到了北邊,刻意摔打筋骨,無論冬夏,洗澡一概用冷水,睡覺只在地上鋪一層羊皮,每日在馬背上要呆五個時辰以上,還請了漢人教書先生講歷史。父皇打發兒臣去出去歷練,兒臣不能辜負了父皇的良苦用心。

勃勃聽完兒子的這番夫子自道中不乏自誇,欣慰兼好笑,哈哈大笑起來:

“那你倒是說說,我對你的良苦用心是什麼?”

赫連璝說父皇希望兒子獨當一面,為父皇分憂,做父皇打天下的馬前卒。

勃勃笑著說天下打下來以後呢?

赫連璝在北地找到的那個漢人教書先生雖然算不得什麼博學鴻儒,對王朝興衰倒頗有心得,也對民間關於大夏宮廷的傳聞樂得揣摩。早就告訴赫連璝:你父親固然還疼你,但絕對不是要拿你當太子。否則不會總讓你刀山火海地打仗,還把你打發到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來。所以你一定要示弱,不要讓你父親覺得你有野心,更不能讓今天的太子、未來的皇帝早早地猜疑你,否則當今皇上百年之後,你的好日子就到頭了。赫連璝領會這番意思,來統萬的路上就已經預演了父子問對,此時根本不用思索就脫口而出:

“打下江山,就讓父親享福,沒事兒子就去督著下面給父皇養牛養羊種莊稼。有事就第一個衝上去消滅敵人,總之讓父親統御文武君臨萬邦,無需為雜事瑣事操勞。”

勃勃再次大笑。看來冷水澡還真是把你洗明白了。那麼父親有一天沒了呢?

赫連璝跪下來:

“父皇睿智練達,不愛聽漢人那些肉麻諛詞,兒臣也不說什麼萬壽無疆之類的話。兒臣只想說,父皇在時兒臣怎麼做,太子繼承大統後兒臣還怎麼做。兒臣拼了這一腔子血,就是要為我赫連家族打出個萬代江山來!”

赫連勃勃又一次大笑起來。知子者莫如父,赫連璝話裡的虛實。他一聽就明白,知道有些話不可以太當真,但他高興的是兒子在北地受了這一年的罪,學會了收斂脾氣。懂得了縮小自己放大他人,有這份進退屈伸之道,才算得上真正成長為大丈夫。把赫連璝召回來。就是要看看他能否擔得起即將賦予他的重任。如果他的肩膀夠硬,就放手讓他去幹;如果那還是一副糟糠骨架子。那就只好讓他給外人打下手。現在看來,赫連家的孩子可以在一次事關大夏前程的征戰中扛起帥旗了。不過做父親的還有最後一問。以此探探兒子的肺腑:

“做人總歸是要有點私心的,你除了要效忠父皇,為大夏江山前驅,自己就沒有點想法嗎?”

赫連璝的眼睛裡閃過一絲兇悍的光,一如草原上的狼撲向獵物時的陰鷙和貪婪:

“兒臣是有私心!兒臣要打進長安,洗雪池陽慘敗之恨,寡婦渡逃亡之恥!兒臣要把晉軍那幾個將官的腦袋割下來做成酒器!劉義真、傅弘之、陳嵩、郭旭,你們的死期到了!”

最後說到到這幾個名字時,已經面目猙獰,咬牙切齒,似乎每個字都帶著火,從仇恨沸騰的肝肺中躥出來,從磨刀霍霍的牙縫裡擠出來。

勃勃拍手叫好,說要的就是你這股殺氣!如今天氣酷寒,渭河堅冰三尺,大軍可以毫不費力地跨過去,在關中和晉軍決戰。父皇等你來,就是要你參加今天的大閱,而後就帶著你去打南蠻子。

父子倆在親兵簇擁下馳出統萬城南門,大約跑了三里地,在一座長坡的坡頂,遠遠看見擺在曠野上的十個騎兵方陣。迎面吹來的風,帶來一種非號角非金鼓亦非吶喊的聲音,赫連璝知道那是獵獵朔風的手筆,只要它給個暗示,五萬大軍的七彩旗幡自會用鼓掌聲熱烈回應。

曠野上堆了個臨時的土臺子,勃勃父子和幾名高級將領在臺子上觀戰。臺子左前側的空地上豎起一座足有五丈高的木架子,頂端有一個將臺,有人在上面揮舞各色旗子指揮三軍進退攻防。前鋒陷陣,迂迴側擊,全陣進退,向心衝殺、迭次攻擊,合圍殲敵,隨著旗語的變化,十個方陣共五萬人,像手臂服從心智一樣靈活整齊的作出各種戰術動作。

赫連璝看了一陣,問勃勃:

“父皇,上面司旗指揮的是姚滅豹嗎?”

赫連勃勃點點頭,說這一年來他一直在操演三軍。此人做事勤勞,好幾次化妝到長安偵察,摸到了很多有用的情報。如果大夏多幾名這樣的將領,何愁天下不平。

赫連璝隨聲附和了幾句,小心抵達他真正關心的問題:

“那麼此次進軍,父皇是打算讓他掛帥嗎?”

赫連勃勃轉過頭來,帶著一種心知肚明的笑看著兒子:

“怎麼,你有更好的人選?”

赫連璝知道父親真正的聲音是:怎麼,你不服?他知道父親最恨口不應心。乃變坐姿為跪姿,挺起身子。向父親一拱手:

“兒臣的恥辱,要自己帶兵去洗雪。勢不能屈居外人手下,聽一個羌族人的號令!”

臺上幾個匈奴貴族聽得清清楚楚,雖然不說話,彼此目光相接,內心認同。

勃勃一拍面前的矮幾,差點把酒壺震翻:

“放肆!姚滅豹是我的愛將,對大夏忠心耿耿,怎麼就成了外人!虧你還想替你老子獨當一面,就憑你這豆子大的胸懷。如何能驅策天下能人?”

赫連璝卻並不退縮,梗著脖子直視父親:

“兒臣知道姚滅豹將軍能幹忠誠,絕不是妒忌他。上次慘敗,罪在兒臣指揮愚蠢。兒臣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來,一定要用高明的指揮,給晉軍一點顏色瞧瞧。打完這一仗,哪怕我給姚將軍做偏將,我也心甘情願!”

勃勃死死地盯了兒子一陣。見他目光澄澈堅定,內心不由竊喜,已經暗許他做此次出征的前鋒主將,但蓋子不能這麼早就揭開。

“你先起來。到底誰指揮。大閱後我自會公佈。”

全部操演結束後,姚滅豹下了將臺,來檢閱臺向赫連勃勃覆命。看到赫連璝也在。略帶驚訝,趕緊施禮。後者起身,把姚滅豹紮紮實實地摟在懷裡。立刻感覺到好像摟了一個冰雕。姚在高處站了許久,臉凍得鐵青,嘴巴更是凍得說不出話來,胡嚕了幾句,赫連璝幾乎笑出聲來。勃勃瞪了他一眼,叫人趕緊給姚滅豹端上熱酒。

按照軍中既定章程,大閱兵之後,勃勃要獎賞將士。這是人人有份的,士兵賞賜酒肉,校尉賞賜毛皮,將官則是江東的上等絹帛。一番熱鬧歡喜之後,照例是貴族和高級將領要表演騎射,算是表現官兵同樂,安不忘戰。

姚滅豹暖過身子,正準備下臺去縱馬射箭,卻被勃勃按住了。後者說你今天受罪不我也該去,不過我懶得動,也不去了。你們幾個也別去,就在臺上陪著我看熱鬧,讓小輩人玩吧。

說完用手一指赫連璝:

“你說你在北地天天馬上四五個時辰,想必騎射精進不小,今天就讓你老子開開眼。”

說完叫人把自己用的硬弓拿來交給赫連璝,吩咐人把自己的烏騅馬牽給他用。

赫連璝邊走邊試了試父親的弓,發現力道正合適。赫連勃勃的烏騅馬,馬背比尋常駿馬高出足有二尺,赫連勃勃上馬時,一般會有人跪在馬鞍下當上馬石。現在既然是赫連璝用,這個“上馬石”自然也就不會到位。但他在北地這一年,跟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兵油子、無惡不作卻身手一流的囚犯、還有恨不得拉屎都懶得下馬的老牧人混得爛熟,學會了很多從前想都不敢想的馬上絕技,正好可以在父皇面前小小抖擻一下。伸手拍了一把烏騅馬的屁股,馬兒一聲嘶鳴竄了出去,赫連璝拔腿跟上,從馬身後一躍而起,在空中雙手一按馬屁股,蹁腿落在馬鞍上。

眾人一片聲叫好。

在箭靶外一百步的地方,赫連璝忽上忽下地玩著各種花樣,一來顯示他鞍馬嫻熟,二來也是先感覺一下馬的步態節奏,暗暗籌算一下在賓士中射中靶子的要領。跑過兩個來回,心裡已經有底。從赫連勃勃鑲嵌金絲的牛皮箭壺裡抽出一支長杆大羽、箭頭帶倒鉤的箭,算好提前量,左託磐石,右抱嬰孩,前推泰山,後履虎尾,在馬兒即將正對箭靶前,輕巧而堅決地放開弓弦。

弓弦驚,烏騅過,眾人叫,鼓聲起。

那支箭端端正正射中靶心!

在三軍呼聲雷動中,赫連璝又來回馳奔,發出兩箭,它們和第一支箭緊緊靠在一起,攢成同心三兄弟。

赫連璝滿面春風,正要回到檢閱臺上去,卻被一個疾馳而來的禁軍軍官止住了。赫連勃勃來了興頭,要玩個新花樣。他傳令撤掉靶子,換上一個銀杯子,叫各位貴戚子弟和軍中將領都來射,誰射中了就在杯子上刻下誰的名字。

此時檢閱臺上的姚滅豹臉上的笑容已經漸漸消散,他看出了赫連勃勃為什麼不讓他下去射箭。平心而論,赫連璝射得不錯。不愧是匈奴人的皇子。但要想壓倒他姚滅豹,怕還是得再練十年。赫連勃勃對此心知肚明。之所以不肯放這個勁敵上場,不讓那些善射的老輩上場。就是要讓兒子一枝獨秀,而這背後的用意,顯然是鋪平道路,讓兒子在眾人歡呼中登上拜將臺。此前勃勃曾經拍著他的後背,說打關中非你莫屬,你就準備好給朕當先鋒大將軍。今天看來,為了兒子的前程,勃勃變卦了。想起一年前池陽慘敗,滅豹營打光。今天自己又要重蹈覆轍,再次屈居人下聽指揮,不能不深感失望、沮喪、無助。他的夙願,是驅逐滅亡了大秦的宿敵,作為一名羌人將軍,第一個打進故都,在心裡暗暗告慰列祖列宗。現在看來,這個願望要落空了。可是話又說回來,自己本來就是寄人籬下的亡國奴。能夠保住身家,還被大夏重用,已經是望外之福了,還有什麼好爭的呢?就算自己一馬當先衝進長安。也不過就是一名匈奴人的走卒而已,能帶給羌人先祖多少寬慰呢?既然赫連璝志在必得,赫連勃勃用心良苦。那就成全人家好了。

勃勃用笑容鼓勵他下去射銀盃,他搖搖頭。笑著說這是讓小輩們愛玩的,我混在裡面像什麼樣子。 勃勃點點頭。意味深長地笑了笑,說你放心,我會給你一個射下更大銀盃的機會,說著用手指了指長安方向。姚滅豹一拱手,說末將只要能上戰場就高興,一定傾心輔佐皇子打贏這一戰。勃勃說你不用輔佐他,你打你的,他打他的,我要雙管齊下。

此時臺下已經熱鬧起來,貴族的孩子和少壯派將軍在靶場上扎堆,頭盔纓絡和裘皮毛邊匯聚成一片旱地上的蘆葦蕩。看似熱火朝天,實則暗流冷淡,不止姚滅豹一人看明白了赫連勃勃的用心,在場的勳貴將佐,人人都知道今天千萬不能擋住赫連璝的道路,否則誰奪了他的風頭,誰就是他的對頭。當爹的警告兒子,當哥的嚇唬弟弟,杯子掛好的時候,眾人想法也不謀而合了。大家嘻嘻哈哈地上馬,作出奮勇爭先狀,在疾馳的馬背上射出蓄意不中的一箭。這世上,要百步穿楊很難,要一步不穿楊就很容易。但聽弓弦聲此起彼伏,哄笑聲如影隨形,一干人在自嘲中退下來。赫連璝好像打定主意要來壓軸,刻意等到了最後。

微微起風了,銀盃輕輕晃動。

赫連璝在馬背上閉上眼睛,暗暗祈禱蒼天保佑,讓大夏皇帝的兒子實現他從失敗泥坑到勝利九霄的願望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鼓聲振,烏騅奮,三軍鵠立,旌旗動。

強弓開,羽箭飛,一發中的,銀盃鳴。

在所有人真真假假的歡呼和致敬中,赫連璝打馬衝到檢閱臺下,想好了要最後露一手,乃從馬背直接躍上臺子,單膝跪地,把弓和箭壺奉還給父親。

赫連勃勃開心極了,吩咐人去在銀盃上刻下赫連璝的名字,而後起身走到檢閱臺口,舉手向三軍致意,全場立刻鴉雀無聲。

“大夏的官兵們,匈奴的勇士們,你們今天在大閱中展示你們的本領,朕非常高興!不過再大的閱兵,也不能和真刀真槍的戰場象鼻,只有到了那裡,你們才能真正抖出匈奴人的威風!戰場在哪裡?戰場就在南邊,在長安城下!你們的犒賞是什麼?不是一個銀盃或者斤兩酒肉,是整個長安!打下長安,滅了南蠻,你們就是大夏的功臣,我赫連勃勃絕不虧待你們!但誰要是貪生怕死,臨陣慫包,我的刀也絕不放過他!經此一戰,長安就是大夏的長安,長安百姓就是大夏的子民,任何人不得擾民,不得姦淫擄掠,違禁者殺!在場而不制止者,連坐!不錯,上次我們在池陽敗得很慘,你們很多人在那次失去了親人。但南蠻的好運到頭了,這一次,我要親自帶你們去,給你們的親人報仇!我要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我要讓他們的屍體在荒野上腐爛發臭!我要用他們的人頭,堆起一座高臺!我要讓天下所有敢於凌辱大夏的人從此聞風喪膽,一聽匈奴人的馬蹄聲就瑟瑟發抖!”

三軍沉默片刻,猛然爆發出一陣吶喊,伴隨著刀背敲打馬鐙的鏗鏘聲和牧人才有的尖厲口哨。

勃勃回頭看了一眼亢奮的兒子和其他人,眾人知道接下來要釋出出兵命令,紛紛下臺,在三軍前站成一排。勃勃衝他們點點頭,掃視了一眼曠野裡的大軍,氣沉丹田,揚聲發令:

“我命令,赫連璝為左路軍主將,姚滅豹為右路軍主將,各領兵兩萬,分道過渭河,會攻長安!我親自帶一萬中軍攻取咸陽,接應前鋒。三路各將,均受王買德將軍節制!”

各將跪拜領命。

勃勃說完,意猶未了,轉身拿起自己的弓,拉滿了,伴著弓弦一聲雷鳴,把一根長箭射向碧藍的長空。

“朕征服關中之心,猶如此箭,志在必得,誓不回頭!”

鐵蹄隆隆,黃塵滾滾,萬馬嘶鳴。

三個粗大的箭頭由北向南,直指寒意籠罩下的長安。

那裡的很多人,再也看不到來年的春天。(未完待續。。)u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