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第九章 榮譽處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ps: 忽然就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誰贏誰輸誰殺了誰,官大官小官做到頭,北伐南征戰功累累,沉浮興衰國滅國立,這些都是人在折騰,不是老天爺。梅樹不因為一個將軍沒了就謝絕開花,春風也不因為一支軍隊危機重重就止步,江河不因為關中內憂外患就永遠封凍。

都隨他去。

現在我要在一個梅香環繞的溫暖屋子裡,守著我美麗的女人。

新墳立了起來,沒有墓碑。

郭旭雖然痛恨沈田子殺害王鎮惡,但現在沈田子已經身首異處,無聲無息地埋在冰冷的黃土之下,生前的一切恩怨糾葛,都隨著劊子手的颯然一刀了結了。念他曾經是叱吒風雲的百戰名將,曾經以過人智謀和勇毅,在滅秦之戰中偏師而收主力之功,不能不在墓前鞠躬致意。

處決沈田子沒有費多大功夫。人押送到長安時,傅弘之已經做好鋪墊,王修和劉義真不惟知道了事情的大致經過,而且也迅速推演出了此事將掀起多麼糟糕的後續波瀾:被害的是王鎮惡,離心離德的是北府兵,憤懣不平的是關中百姓,岌岌可危的是北伐成果。

儘管沈田子如今是落水鳳凰,長安方面依然如臨大敵。入城的時候,北門官員拼命瞭望,確認遠處沒有軍隊跟著,才把這一小隊人放進去。從城門到府門,一路上崗哨林立,專有一隊騎兵跟隨。沈田子雖然已經失勢。卻依然有大將風度,自嘲說我當初打了大勝仗。也不曾有這樣的歡迎規格。

沈田子殺王鎮惡,情節並不複雜。長安方面不在乎他私底下是怎麼運籌謀劃的,也真正不在乎他為什麼這樣做。劉義真和王修真正切齒的,是兇手野心畢露,竟然敢動用只有最高統帥才能動用的專殺之權,而且不是上級專權處決下級,而是方向相反,想想都覺得可怕,沈田子因此更加可恨。

沈田子至此也已經清醒,自己那點爭功嫉妒的意氣。根本擺不到桌面上;所謂王鎮惡要殺盡南人、自立關中的謠言,也根本經不起詰責。所以當王修質問他為什麼要殺害王司馬時,他說不用問了,我討厭他所以就殺他!

王修說你瘋了嗎?

沈田子淡然一笑。那就算我瘋癲好了。

劉義真說我看你不是瘋癲,是瘋魔。你滿心只想凌駕於眾人之上,容不得有人在你上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沈田子說刺史英明,這就是我的病根。此病已經發作,無藥可救,只能乾脆一刀。斷了脖頸也斷了心魔。王鎮惡已經死了,現在回頭想他沒那麼可恨。殺他是我的大錯,我有罪,我賠他一條命。要殺要剮隨你們,只是懇請不要株連到我的族人。

他屠殺了王鎮惡胞弟堂弟,此刻擔心這種命運會落到自己頭上。

認罪既然痛快。判決也就麻利,其實沈田子還沒到的時候。劉義真已經和王修商量好,那就是這個人必須處死。但一不株連,二不梟首示眾,三不立碑。一言以蔽之,只能秘密處決,悄悄下葬,不能讓長安軍民,尤其是關中百姓知道詳情。至於王鎮惡之死,能瞞多久就瞞多久,等擊退大夏軍,危機過去後,可以宣佈王將軍積勞成疾,在前線病逝了。一場風光大葬,一口楠木棺材,誰能知道裡面是屍體是否囫圇。

王修宣佈判決後,問沈田子還有什麼話說。後者沉吟片刻,說事已至此,我不能說自己沒錯,但我忠於朝廷,追隨太尉多年,還望史官落筆時,不要把我這些年的辛勞一筆抹殺。王修說這個你放心,你的戰功,朝野口耳相傳,華夏無人不知,豈是史官一支筆可以抹殺的。動手殺王司馬的沈敬宗已經死了,你身後不會有株連攀扯,再說沈林子將軍在太尉那裡還是很得寵的,你只管放心去,你的家人自有人關照。

劉義真一直不吭聲,至此突然對王修說你一定要買來長安最好的棺材,讓沈將軍睡安生一點。再安排一桌酒宴,讓將軍吃飽。說完一揮手,示意把人帶走。

沈田子骨頭真硬,吃飯喝酒,風捲殘雲,渾然不像死囚,倒像是要奉命出征,怡然享用壯行宴。

沒有月亮,也沒有雲,抬眼看北斗,星星大得像拳頭。

風吹著火把,一行人的影子搖搖晃晃,似六神無主的魂靈在東張西望。

一路走到校場,沈田子沒有絲毫腿軟的跡象。

斛律徵本來是憎恨沈田子殺害同袍的,但現在看他如此坦然受死,禁不住大為感佩,不忍心一代名將就這樣猝然受刑,乃上前拉了一下他的胳膊,說你要不要再多喝些酒。

孰料沈田子把眼睛一瞪:

“鮮卑人以為沈田子怕疼嗎?大丈夫有功領功,有罪受死!腦袋掉了,速速超生,轉眼又是無人能敵的大將軍!我這一輩子受過各種傷,還沒領教過砍頭,如此難得經歷,哪能渾渾噩噩過去!”

押送他的所有人都不能不肅然起敬。

押到校場,劊子手叫他跪下,沈田子說我不能跪著。斛律徵叫人找來一張胡床。沈田子坐定後,挺直腰板,看了看四周的天,突然朗聲念出一句:

“躍馬二百州,揮戈鬼神愁,一朝歸塵埃,榮名百戰休。”

言罷閉眼,人如石雕。

劊子手的刀劃了一個弧線。

郭旭指揮人把沈田子埋了,回去向劉義真覆命。此刻劉義真和王修正在絞盡腦汁,琢磨著怎麼向劉裕稟報這件事。眼看著五九六九到了,春風浩蕩,大河由南向北漸次解凍,水路即將開啟。但此事等不到行船,必須即刻上報。道理很簡單:同時損失王鎮惡和沈田子兩員大將,關中防衛格局殘破。人事序列亟待重整,而這樣的決策。絕非劉義真和王修可以代勞。這一份奏報給劉裕的文書,難點不在說清楚謀殺。而是怎樣才能不顯得這是劉義真失察,更不能有一星半點暗示劉裕臨走前善後不妥。

進退取捨許久,王修決定劍走偏鋒,不糾纏於沈田子的陰謀,而是堂堂皇皇寫一份王鎮惡的讚歌,說他如何憂國如身,如何夙夜勞瘁,如何確定一份擊退大夏的作戰方略,如何義正詞嚴譴責沈田子的臨陣退卻。如何親赴前線指揮。至於他橫遭殺害,則只說事情經過,不加一字評說,不去描述沈田子的動機,尤其不能提到沈田子自稱奉有太尉密令。

劉義真雖然是個小孩子,但經王修一解釋,也覺得這樣看似簡單,卻有大機巧在裡面,要害是將褒貶臧否的空間留給劉裕。不因為故作聰明而言多必失,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劉義真沒把郭旭當粗人,把王修的意圖跟他說了,問他這樣是否妥當。郭旭此刻已經從憤怒中平靜下來。他聽出王修的主要努力。不是裁定是非賞善罰惡,而是一意為尊者開脫,避免影射劉裕是這場火併的始作俑者。但他事後細想沈田子所謂密令。覺得不完全是此人瞎說,很可能實際情況是劉裕不會明著鼓勵部下自相殘殺。但應該也沒有堅決打壓沈田子的嫉妒心,甚至有默許部下內鬥之嫌。而沈田子恰恰把這理解為劉裕的一種無聲授權。再想想劉裕任命他為王鎮惡的門下督,但又秘密地讓陳嵩護衛沈田子,好像也對王沈之爭做壁上觀,並隱然埋有伏筆。他肯定不希望部眾鬥到你死我活的程度,但同樣不希望關中諸將都對王鎮惡服服帖帖,唯其馬首是瞻。

一股寒意從脊樑骨上升起。

“一朝歸塵埃,榮名百戰休”。沈田子臨死前的這句話,現在回味,似乎有無盡沒法說出來的隱恨。

現在王、沈屍骨未寒,活著的人已經不關心他們,只在乎如何摘乾淨自己,摘乾淨太尉。

一種壓不住的厭憎慢慢湧上來。

就想趕快離開這個空氣汙濁的府邸,到長安寒冷的街市上去,讓寒風洗洗肺腑。

沉思片刻,說我不懂文書,就說大實話。如果給太尉的奏報裡只讚美王司馬而不聲討沈田子,那就是對王司馬不公,甚至就是在迴護沈田子。如果只說他們而不說我們這些人的失職,就顯得我們太,我作為王司馬的門下督,就沒能盡到貼身護衛之責。要是我站得再近一些,沈敬宗也許就不能得手。

他沒有提及王修和劉義真,但王修的臉已經漲紅。默然片刻,說郭幢主有胸懷。照他這個意思,我們原定的想法要大大壓縮。這篇奏報,三三開,一成寫沈田子謀殺王司馬,一成向太尉請罪,還有一成是請太尉定奪關中人事安排。

告辭出來,寒風吹臉一瞬間,突然有一種從未體驗過的疲勞。

這不是過去打惡戰那種肢體酸困,而是從內心深處彌散開的無力感。

但另一個念頭,瞬間就把這種頹廢沖洗掉了。

這裡是長安。

他的家就在長安。

家裡有他的女人。

女人肚子裡有他的下一代。

這一次敲門,小俏沒有醒來,她應該根本不會料到郭旭會突然回到長安來。

一進院門,聞到一股香。忍不住問開門的使女,你們點了什麼香,這麼好聞。

使女睡眼惺忪地笑。

世人哪能做出這樣的香來!

是院子裡的梅花開了。

果然,越走近梅樹,香氣越是真切。郭旭站在樹下,閉上眼睛,任由那一絲清香慢慢流進肺裡,把這些天淤積的陰暗陳腐的東西全都排擠出去。

忽然就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誰贏誰輸誰殺了誰,官大官小官做到頭,北伐南征戰功累累,沉浮興衰國滅國立,這些都是人在折騰,不是老天爺。梅樹不因為一個將軍沒了就謝絕開花,春風也不因為一支軍隊危機重重就止步,江河不因為關中內憂外患就永遠封凍。

都隨他去。

現在我要在一個梅香環繞的溫暖屋子裡,守著我美麗的女人。(未完待續。。)u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