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好事成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呂安長嘆了一口氣,內心暗暗慶幸。

還好這段時間沒有胡言亂語,訴說一些閒言蜚語。

這身邊耳目眾多,倘若傳到了京城,一旦被當今皇上知道,非得殺頭不可。

“他媽的,沒看出來這個芙蓉縣裡面還真是藏龍臥虎,耳目眾多!還好,我這段時間小心謹慎,險些著了道。”

事已至此,眼看馬上就要離開芙蓉縣,呂安索性也不計較身邊到底是誰給朝廷內通風報信。

距離返回泰安縣的時間近在咫尺,之前發生的事情都已一筆勾銷。

想到這裡,呂安感慨萬千。

“唉,蘇蓉姑娘,你說這縣令,還真不是個好幹的角色,依我看吶,還是當個老百姓自由自在!”

聽呂安這樣說,蘇只覺得榮有些疑惑,她斜著眼睛說道。

“哈哈哈,沒想到我們的呂安呂大人也有打退堂鼓的時候啊,真的是罕見呀!”

聽蘇榮這樣說,呂安衝著她做了一個鬼臉。

“略略略!你個調皮鬼,看我不今天收拾你”

呂安一邊說,一邊扮著鬼臉,從身後追逐著蘇蓉,兩人嘻嘻鬧鬧,頗像兩個孩童一般。

夕陽西下,餘暉恣意地灑在天空,霞光照耀在呂安和蘇蓉的臉頰,顯得格外神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呂安抬眼看著遠方,盡情地享受著現在的美好時刻。

這芙蓉縣在自己的努力下改變了模樣,的確是一件很有成就的事情。

雖然是臨時在這裡接任,待得時間並沒有多久,但呂安覺得這芙蓉縣前途無量。

這裡水網密集,河道眾多,大有可以挖掘的空間。

只可惜自己領了聖旨,馬上就要回到自己原來的地方,也許還會有所改變。

收拾好行囊之後,呂安決定第二天一早便開始動身,向著泰安縣的方向前進。

“蘇蓉姑娘,馬匹準備的怎麼樣了?”

“呂大人,已經全部準備好了!”

蘇蓉點了點頭,給予了呂安肯定的答案。

“喏,你看那邊!”

蘇蓉指了指前面,眼前頓時出現兩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馬匹吃幹了草料,精神飽滿,躍躍欲試。

“走,上馬,返回泰安縣!”

呂安說完,便向著馬匹方向走去,將身上的行囊放在馬背上,向著泰安縣的方向進發。

馬蹄鎮鎮,捲起萬千塵土,一路美景過眼,眼看距離泰安縣的距離越近,呂安的心情越發愉快。

“嘿嘿,還是這泰安縣待得自在,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呂安自我調侃,一旁的蘇蓉“噗嗤”一笑。

二人已經來到了泰安縣的邊界,再往前走,便是主路。

張三李四聽聞呂安即將回來,他們起了個大早,帶著侍衛們前去迎接。

此時已經等了半個時辰有餘。

“張三,你訊息可靠嗎?這呂大人確定是今天回來?”

李四點了點頭,表示張三稍安勿躁,在耐心等待片刻。

呂安和蘇蓉拐過彎,看到了眼前的旌旗招展。頓時心情舒暢。

他們遠遠地看見了等候的張三李四呂安,向著二人不斷的招手。

“呂大人、蘇蓉姑娘,我們在這裡……等候多時啦!”

聽有人在呼喚自己,呂安抬眼一看,眼前頓時鑼鼓喧天,旌旗招展,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

蘇蓉在一旁看的真切,她扭頭看向呂安,嘴裡不停的言語道,“嘿嘿,沒看出來啊,你呂大人面子真不小呀,手底下的人對你可謂是死心塌地,這麼早就出來等候迎接你!”

呂安咧嘴一笑,內心裡樂開了花,口中說道,“嘿嘿,那是必須的,我呂安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地,對待兄弟們可是兩肋插刀,不在話下,他們自然是感念恩情,肝膽相照。”

蘇蓉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呂安拍了拍馬背,駿馬飛快的賓士,不消多時,來到了張三李四的面前。

“呂大人,可終於把你盼回來了,你走以後,我們每天都在惦記著你呢?”

“嘿嘿,你們所言真的假的?不許撒謊哦!”

“千真萬確,呂大人,你走以後,這泰安縣發生了兩件大事呢!”

呂安抬眼一看,眉頭欣喜。

“哦,還有什麼事,說來聽聽!”

張三告訴呂安,在他走的這段時間,水鏡先生教書有方,已經被朝廷派遣至尚書房。

“尚書房?水鏡先生去了那裡?”

“沒錯,聽說是調過去,用來修訂皇家典籍。”李四在一旁補充道。

聽水鏡先生得此殊榮,呂安的內心高興萬分。

“這水鏡先生不夠意思啊,走的時候也不給我發個書信說一聲!”

呂安低頭思索,眼下這水鏡先生委以重用,去了京城的尚書房,日後必當是前途無量,只可惜自己遠在芙蓉縣,不能親自為他送行。

“還有什麼大事呢?快說來聽聽。”呂安詢問第二件大事。

張三脫口而出。

“這第二件大事嘛,是朝廷專門下了一道聖旨,免去了咱們泰安縣三年的稅負錢糧。”

張三剛說完話,呂安身子一震,從來沒有想到這小小的泰安縣竟然會被朝廷如此照顧。

“哎呀呀,這是聖上開眼呀,好事好事啊!減免了稅負,老百姓們身上的擔子頓時輕了一大截,生活會有很大的提高。”

“可不是嘛,減免了稅負,咱們縣衙也輕鬆許多,每個月再也不用為那些稅銀煩惱。”

幾個人一邊說,一邊向泰安縣縣衙走去。

呂安的迴歸令泰安縣老百姓極為觸動,他們紛紛將縣衙圍住,手裡提著瓜果蔬菜,都想看一看呂安。

面對鄉親們的熱情,呂安實在感到有些受寵若驚。

呂安拒絕了鄉親們的好意。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自然是這個道理。

當天晚上,段開誠備好了酒席,為呂安和蘇蓉姑娘接風洗塵。

眼前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

“呂大人,這泰安縣一片政通人和,不是您這次回來有什麼打算?”

班頭段開誠一臉欣喜,好奇的問道。

呂安低頭思索了一番,沒有立即回答。

眼下似乎也沒有什麼著急的事情要辦,眼下政策清朗,趁著當前的空閒,不如將那寒山派剿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