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雲破日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反倒是擁有了大把大把的時間,平日裡一有空,這幫侍衛們便三五成群,在這縣城內的大大小小的賭場遊蕩。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也養成了好賭的習性。

他們迅速圍在呂安的身邊,一臉笑容。

“嘿嘿,呂大人,我們賭什麼啊?五十兩紋銀如何?”

呂安看著眼前激動的侍衛,內心是哭笑不得。

“你確定?本大人可沒跟你們開玩笑!”

“確定,呂大人,如果這江水下面沒有發光的石頭,我們甘願認輸,將五十兩紋銀就地奉上。”

呂安看著眼前不明所以的侍衛,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哈!你們這幫雛兒,好好好,既然如此,那本大人就陪你們玩玩!”

好戲即將開始,侍衛裡面出來了幾個水性好的,他們脫下身上厚重的服飾,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呂安則不慌不忙,尋了個小草甸坐在上面,正好能夠看見發光石頭的位置。

為了以防萬一,侍衛們拿出繩子,纏繞在自己的腰間。

倘若有什麼異常的情況,只需要拉一拉繩子,岸上的人就能夠輕易地進行救援。

一切準備就緒。

“撲通!”

侍衛們縱身一躍,一個猛子扎進了水裡。

頓時消失不見,呂安看著湍急的江水,內心卻一如既往的平靜。

時間過得飛快,經過一番搜尋,侍衛們不負眾望,果然在這將水裡面,找到了一塊金光閃閃的石頭。

“呂大人,找到了……找到了!”

一個猛子躍起,這發光的石頭頓時出現在呂安眼前。

看著眼前的戰果,呂安的眼神泛著精光。

“怎麼樣?找到了吧!這下還嘴硬不!”

侍衛們有些驚詫,只覺得這呂安未卜先知,實在是奇人一個。

他們紛紛跪在地上,連連認輸。

“呂大人啊,你可真是大羅金仙再世啊,竟然能夠洞察天機。”

呂安咧嘴一笑,“嘿嘿嘿,你們幾個裝什麼呢?不是說要跟我賭嗎?快拿銀子!”

侍衛們自認倒黴,伸手從懷裡摸出銀兩,準備遞給呂安。

“喂喂喂,你們幾個,還算是願賭服輸,看在你們實誠的份兒上,這銀子我就不要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見呂安如此深明大義,侍衛們內心深深觸動。

早就聽說這泰安縣的呂安年少有為,斗南一人。

這今天一見,果然是名副其實,實在令人佩服至極。

“把那石頭給我拿來瞅瞅!”

呂安開口說道,侍衛們腳步飛快,將這發光的石頭交給了呂安。

將石頭拿在手裡,呂安左看右看,發覺這石頭上千瘡百孔,點綴著五顏六色的金屬光線,甚是奇怪,好似不像是這大周境內的物件兒。

“這東西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侍衛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竟無法回答。

呂安連忙詢問這三年前在這芙蓉縣內有沒有發生什麼奇怪的事情,果不其然,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其中一個年長的侍衛乃是這芙蓉縣本地人,他清楚的記得,在這三年前的三月初一,有一道強烈的光束穿過昏暗的天空。

地面發生了巨大的響聲,鄉親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芙蓉縣縣衙並沒有縣誌,也就沒有將這事情記載下來。

“難不成是……隕石?”

經過一番思索,結合侍衛們的回憶,呂安判斷這發光的石頭一定是天上落下來的隕石。

如此異樣的天文奇觀,在這大周境內並不多見。

更何況是偏僻至極,鳥不拉屎的芙蓉縣。

鄉民們當時只是看了個新鮮,並沒有留下詳細的記錄。

“既然這隕石已經取出,這烏江的江水,恐怕也就恢復如初了吧。”

呂安喃喃自語,打算親自驗證一番。

他撿起樹枝,再度扔進江水,此時的場景跟先前的已經大不相同。

只見這樹枝在江面上漂浮起來,清晰可見。

“嘿嘿,看來我猜的沒錯,這烏江失去浮力,全是這隕石的緣故。”

呂安內心暗暗高興,眼下烏江如果能夠通行,這芙蓉縣的百姓們自然是可以乘船捕魚,填飽肚子。

只有這樣,這烏江的水域優勢才能夠發揮出來。

“你們幾個,去砍棵老樹,做成舟楫,咱們今天就來個橫渡烏江!”

呂安示意旁邊的侍衛砍樹做舟。

侍衛們也不遲疑,就地開始行動。

沒花費多久的時間,這獨木舟便已經做成。

“嘿嘿,這舟楫沉重,且試試這烏江能否透過!”

話音剛落,呂安踏步向前,第一個走上舟楫。侍衛們見呂安身先士卒,也一個個跟了上去。

舟楫轉眼就坐滿了人。

幾人坐在船上,這舟楫穩穩當當。向著對岸飛快地行駛。

不消片刻,幾人就已經順利地到達了對岸。

回到縣衙的呂安也沒閒著,第一時間拿出紙筆,將書寫好的告示交給了王總管。

“呂大人,你寫的這是什麼?”

王總管一邊說,一邊看著告示上的內容。

他的眼睛瞬間閃過靈光。

“哎呀呀,這烏江居然恢復如初了,真的是大大的喜事啊!”

王總管興高采烈,按照呂安的指示,將這告示貼在了芙蓉縣最顯眼的鬧市。

這裡四通八達,是鄉民們平日裡的必經之路。

告示剛一張貼出來,芙蓉縣的鄉親們便火速圍了上來。

“你們看,這烏江居然能夠通行了!”

“真的是好事一件啊!”

“聽說是呂安呂大人施了法,這烏江的詛咒才被解開……”

……

鄉民們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個中緣故,呂安是一清二楚。

烏江恢復了通行,江面上的船隻迅速增加了不少。

打漁的鄉民們各個摩拳擦掌,捕撈著這大自然的饋贈。

江面有了漁船,當地的百姓有了生的希望,靠著這豐富的漁業,鄉民們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觀。

打通了烏江的要道,呂安眉頭深鎖,下一步打算從這芙蓉縣的田地開始入手。

這芙蓉縣的田地土壤肥沃,實在是種植糧食的大好條件。

只不過苦於沒有青苗,鄉民們面對無米之炊,實在是舉步維艱。

好在呂安動用了自己的權利,李四風塵僕僕從那泰安縣押運銀兩,眼下的燃眉之急才得以緩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