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累進稅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沒什麼問題,只是這小子太狂放大膽了,而且心高氣傲,還需要加以磨礪。”

“不然的話,恐怕將來就算登臨高位也是個刺頭。”

說實話,李世民對於劉長卿其實還是很欣賞的,只不過這小子似乎走得有點遠了,讓他都有些看不清。

李治聞言,臉上頓時露出喜色:“父皇的意思,是要讓劉大人來朝廷做官?”

他從一開始就是這個想法,只不過因為之前的事情,李治不敢表露出來。

要是這次再提及劉長卿入朝為官被擱置,恐怕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劉長卿都無法入朝,這對他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李世民來回踱步半圈,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如果按照你所說的這些,他又從何收稅?那些百姓沒了田地,自然是收不上稅,這可是有很大的一部分缺口。”

還有些話他沒有說,那就是那些地主豪紳,他們的稅更加難收。

隨便用點手段就能欺瞞官府,躲避收稅。

李治點了點頭,拱手說道:“父皇您說的是,不過劉大人收的基本都是有錢人的稅,誰賺得越多,收的就越多。”

“百姓人人都要將自己的資產明細上報給縣衙,如果知情不報那就要受到重罰的。”

李世民一愣,有些不解地說道:“為什麼要上報,自己有多少錢自己知道還不行,為什麼還要上報給縣衙?”

李治點頭說道:“父皇,這就是劉大人的要求,因為稅收還有一項,那就是遺產的稅。”

“如果父親或者母親想要將自己的遺產給自己的兒子或者孫子,就要寫好遺囑,這樣就能獲得縣衙的承認。”

“否則,萬一將來有什麼財產糾紛,很可能會說不清。”

“當然,為了能夠更好地補充縣衙的資金,遺產也被用來收稅,這也很正常。”

李世民聞言,一甩袖子,滿臉嘲諷地說道:“這個劉長卿還真是見錢眼開,連人家老人給兒子孫子的錢都要拿,簡直是豈有此理。”

李治連忙幫著解釋說道:“父皇,這個其實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您想,如果每個人都把財產攢起來,不交出去一定的稅收,時間長了會發生什麼?”

李世民聞言,臉上露出一絲迷惑的表情:“那你倒是說說,會發生什麼?”

李治一臉嚴肅地道:“到時候,有錢的人為了避免自己的財產損失和意外,都會把錢攢起來不花,社會面上的錢就會越來越少。”

“到時候,房子便宜得沒人要,您說,人們能受得了嗎?”

“到時候有錢人再拿出錢來,去到處購買土地,造成土地兼併,還有買下各種商鋪,工廠之類。”

“所有的這一切,都會對大唐的穩定造成極大地影響。”

“時間一長,這種行為就會造成有錢的越來越有錢,沒錢的會窮困潦倒,直到揭不開鍋。”

“父皇,這種危害,您看到了嗎?”

李世民聞言,不由得沉默不語。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遺產竟然能牽連出這麼大的動盪因素。

李世民點了點頭,有些感慨地說道:“這個遺產還真是一個大問題,不過真的讓那些人交稅,他們會答應嗎?”

“特別是那些豪強世家,他們積累的萬貫家財,讓他們拿出來,他們肯定會跟你拼命的。”

他李世民也是世家出身,當然清楚那些傢伙,爭權奪利,一個比一個在行。

但是如果讓他們拿錢出來,卻只是為了維護大唐的穩定。

他們絕對不會這麼答應。

到時候會造成多大的亂子還不知道呢。

想到此處,李世民的臉色就變得越發難看。

世家豪強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他最為頭疼的。

如果這一次劉長卿真的有本事解決這個問題,那直接讓他入朝作宰相,也是完全夠資格。

一旁的李治聽到父皇的話,不由得笑了。

“父皇,他們為什麼不答應,要知道這些人也都是肉長的,只要咱們能夠威脅到他們的性命,他們就不敢不答應。”

“咱們要做的,就是把兵權拿在手裡,牢牢的控制著全天下的士兵和武器。”

“那樣的話,世家豪強就算再不滿,他們也只會說陛下的好話,還會永遠的稱讚陛下。”

李世民聞言,目光看向李治,眼神頗為犀利。

“這話是不是劉長卿那小子說的?”

“這小子想法還真是讓人猜不透。”

“是的,父皇,劉大人說過,擁有足夠的武力值,才能夠更好的把控天下。”

“咱們當初奪取天下也是因為打敗天下無敵手。”

“現在雖是治理天下,但是想要讓命令傳達下去,就必須要有絕對的掌控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些世家豪強,雖然勢力確實不小,但那是在正常情況下。”

“如果刀真的架在他們脖子上,他們就算想反抗也無濟於事。”

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隨即回過神來。

“這種事情不是平時要做的,要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才能跟這些世家好強撕破臉。”

“或者說咱們有了絕對的把握,能夠制服他們再說。”

李世民坐回到座位上:“說說,正常情況下該如何收稅?”

“之前你說的,多收有錢人的稅,這個挺有意思的,給我展開說說。”

李治點了點頭,沉思片刻說道。

“父皇,您說這天底下誰最賺錢?”

李世民聞言,臉色不由得一黑。

“這還用問嗎,當然是商人賺錢,俗話說的好,腰纏萬貫就是來形容商人的。”

李治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父皇,您只說對了一半。”

“除了商人賺錢之外,還有您手下的這幫大臣。”

“要想要收上足夠的賦稅,首先是對商人開徵更高的稅,而且要逐漸增加稅收比例。”

“如果是每年賺上五十兩銀子,那就少收一點,只收五百文,或者七百文。”

“但是如果每年能賺上五百兩銀子,那就收十兩銀子,或者十二兩。”

一聽這話,李世民頓時微微皺眉。

“為什麼比例不一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