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值多少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譚大哥,您是見我一百塊錢一個,收了楊老太太二十多個,才想著把家裡的這些碗,盤賣給我。”

“對,我見你喜歡這老物件,反正我留著也就是當普通碗用。

索性賣給你,我另外再買些普通碗回來。

賣的錢也能給孩子們改善改善生活……”譚大哥倒也痛快,直接承認了想賣給自己一百塊錢一個的事實。

“譚大哥,實話實說,您這些碗和盤子可不值一百塊一個。”

“不值?平子,咱們都是街裡街坊的你可不能騙我!

當初,我和楊老太太一塊拿的東西……”譚大哥一聽自己的盤子碗不值一百塊錢,頓時急了。

“譚大哥我這麼和您解釋吧。

楊老太太的那些大碗,是乾隆年間的官窯青花瓷大碗。

而您這些碗和盤子,大部分都是咸豐官窯青花瓷,還有幾件是道光年的粉彩瓷。

您可以看一下這個底款,這裡都寫著呢!”張俊平一邊解釋,一邊把碗翻過來指給譚大哥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啊!那……那能值多少錢?”看到下面的底款,譚大哥也洩了氣,失望的問道。

“譚大哥,都是街坊,我也不騙您,你這些碗和盤子最多值五塊錢一個。

我建議您先留著,也許以後會值錢也說不定。”

“什麼?才值五塊錢?”譚大哥蹭一下站了起來,顯然無法接受這個價格。

任誰都無法接受,從一個地方,同一時間拿的盤子碗,別人的能值一百,自己的卻只值五塊錢。

這個心理落差太大了。

“譚大哥,您別著急!

這古董越老越值錢,這個您應該知道吧?”

“這個我知道,古董當然是越老越值錢。

可,道光比乾隆也晚不了多少年啊!怎麼差這麼多?”

“清朝的古董,最值錢的就是清三代,也就是康熙、雍正、乾隆這三個朝代。

後面,嘉慶、道光、咸豐可以說一代比一代差。

到了宣統就更加不值錢。

就您這個咸豐官窯青花大碗,在信託商店,全新品相的十塊錢就能買到。

您要是不相信,可以去信託商店問問。”張俊平耐心的解釋著。

“可楊老太太的碗,信託商店的同志說了,也就值十塊錢,你給一百。

怎麼到我這兒,就給五塊?你是不是看不起你譚大哥?”

一聽這話,張俊平頓時感覺無語,合著這是拿自己當冤大頭了。

估計譚大哥昨天就拿自己的青花大碗給信託商店的人看了。

“譚大哥,我為什麼一百塊錢收楊老太太的青花大碗,您真不明白嗎?”張俊平笑著反問道。

“為什麼?”譚大哥一時沒明白,反問一句,可隨即反應過來。

衝張俊平一豎大拇指,“平子,還是你仁義!

得!今個兒是哥哥不對,貪心了,讓你看了笑話。”

“譚大哥,您這話說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誰不想自己的東西賣個高價?

我買古董收藏,其實也是為了利益,想著以後能升值。”張俊平笑著安慰道。

“平子兄弟,你是個實在人,你看看哥哥這裡還有啥值錢的東西?

也不瞞你說,我家老大快要結婚了,想著淘換點錢,給她準備點嫁妝。”

“那您這櫥櫃賣不賣?”張俊平指著櫥櫃問道。

“你說我那個菜櫥子?”譚大哥一愣,沒想到張俊平居然要買自己這菜廚子。

“哦!你不說我還真給忘了。

這菜廚子也是當時拉回來的,說了不怕你笑話,當時我被安排看門。

看到這麼多好東西要被銷燬,覺得可惜了。

於是就撿了一些能用的上的東西,偷偷拿回了家。”

“譚大哥,您這是做了好事,算是間接的保護了許多珍貴古董文物。

比如你這個櫥櫃,就是明代的黃花梨雙抽屜亮格櫃。

這種亮格櫃集櫃、櫥、格,抽屜四位於一體,作用很廣泛,可以放在書房裡,也可以臥室裡,還可以向您這樣當成菜櫥子。”

“能值多少錢?”這才是譚大哥最關心的問題。

“明朝的東西,又是海南黃花梨的,你也知道,過去黃花梨那是宮廷御用木材,這亮格櫃看製作工藝應該是王公大臣家裡用的。

還是比較值錢的。

我估計怎麼也要五百塊錢。”張俊平心裡盤算了一下,開口說道。

張俊平沒有一絲隱瞞,把亮格櫃的材質,年代,珍貴程度都如實說了出來。

“五百塊錢?!”譚大哥有些驚喜,五百可不是小數目了,相當於他近一年的工資。

可以風風光光給大閨女辦一場婚禮了。

“行!賣給你了!”譚大哥也是爽快,直接把上面亮格里擺放的東西拿下來放到八仙桌上。

接著又開啟下面的櫥門,把裡面的東西一樣樣往外搬。

“譚大哥,您這個罈子裡面裝的啥?”張俊平指著譚大哥剛搬出來的一個青花瓷罈子問道。

“哦!裡面裝的是大油。”

“這罈子您賣嗎?”張俊平笑著問道。

張俊平心裡已經樂開了花,今天收穫不小。

“這罈子也要?”

“要!如果我沒看錯,這罈子應該是元青花牡丹紋帶蓋大罐。”張俊平心裡直滴咕,當年這是把哪位前清的遺老遺少給抄了?

居然有這麼多好東西。

“譚大哥,能上手看一下嗎?”

“你隨便看!”譚大哥直接抱起青花大罐放到張俊平面前。

張俊平先把蓋拿下來放到一邊,然後一手抓住罐沿,一手托住罐底,舉起來看了一下底款和底足。

底足有明顯的刀痕螺旋紋以及乳突,這都是元青花的特點。

接著看釉色,青料用的是蘇麻離青,說是青,實則透著澹灰色,白釉則透著玻璃的質感。

接著看裡面的胎體,是典型的元青花胎。

青花瓷鑑定中有句話叫做,元看胎,清看釉,明代青花兩頭看。

說的是,元代的青花瓷鑑定看胎體,元青花的胎體因為燒製工藝的原因比較較厚。

而清朝的青花瓷比較注重釉色。

明代則是胎體釉色都注重。

“譚大哥,這件可以確定是元青花纏枝牡丹帶蓋大罐。”看完之後,張俊平非常肯定的對譚大哥說道。

“值多少錢?”譚大哥更乾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