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肆無忌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吏治不清,則天下必亂!”

楊廣以這句話結束了與高穎的爭論。結束而不是說服,說服是不可能說服的。高穎是官場老油子了,他混官場的時候楊廣還沒出生呢,怎麼會信?

任楊廣說幹了口水,高穎也不贊同,在他看來,待遇都這麼好了,居然還不端正態度認真幹活,既然這樣,那不幹就滾,不滾就殺。

他認為絕不能遷就官僚集團,這會養成他們的惰性,是遺禍子孫的做法。總不能官僚一懶惰,朝廷就加薪吧,現在朝廷有錢不代表以後不會窮,這麼加下去,總有一天國家會垮,這種不解決問題,而是將問題拖下去的辦法,他堅決反對。

哼,你是沒見過明朝官僚是怎麼對付朱元璋的,楊廣心裡默默吐槽。

作為一個出身軍伍的丞相,高穎的思維方式楊廣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卻不懂官僚集團的可怕。

古代的官僚可分兩種,一種是世宦,就是世代為官的貴族,另一種則是科舉選拔上來的士子。

前者蠻橫驕縱,仗著背景家世就沒他們不敢幹的事兒,後者聰明絕頂,坑了你還要你給他數錢。

對付官僚集團,刀槍棍棒其實沒什麼用。

老朱夠狠吧,除了那位要官員全部自宮的南漢後主劉鋹,還有哪個殺官有他多的。

可官僚老實了嗎。

並沒有,老朱活著的時候都沒有,更何況他死後呢。

一**的反攻倒算,不但將他本人黑成了碳,還將他的制度成果拿來對付他的後代,張口祖制閉口害民。

縱觀歷代王朝,哪個敢像宋明這般狂噴皇帝的。

這還是科舉選出來的文明人,與他們相比,楊廣面對的可是關隴貴族的蠻子們,真要是對他們舉起屠刀,楊廣怕是連死後被詆譭、被抹黑和被歪曲的機會都沒有。

是以,留給他的選擇,其實已經不多了。

再說了,按照楊廣自己的計算,增加補貼會導致隋朝一年的財政支出增加5000萬貫。

多乎哉,不多也!反正他現在有錢,真到沒錢的時候再說,到時候解決不了他就退位,將楊昭提拔上來,讓他背鍋。相信他會很樂意的。

最近楊昭表現的不錯,楊廣的糧食保護價政策還在政事堂討論呢,他便將長安兩市搞得服服帖帖。竇建德、翟讓等人也很是聽話,自來到關中後,三人通力合作,很快便成為了關中地區最大的遊俠頭子。

雖不能一統關中地下勢力,卻也成功收編了一部分遊俠,這就如同是一張大網。遊俠作為貴族商人的走狗兼打手,訊息是很靈通的,再結合上錦衣衛,楊廣在關中的耳目便算是成了。

這也是為後面的科舉做準備。山東士族覆滅和即將開始的江南大戰,便是楊廣在為日後的科舉士子清道。

但這種大規模地圖炮一兩次便是極致了。現在不過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他要是敢擴大打擊面,那關隴集團也會起來反對他的,本質上來講,他們都是食利階層。

在結束與高穎的爭論後,楊廣開始對付那些被押回來的山東士族殘餘。

如今他的風評可謂是臭不可聞,在士林眼中,他和惡魔基本上是劃等號的。

雖然有佛家和錦衣衛幫忙鼓吹,但這二者戰鬥力太差,錦衣衛不專業也就罷了,可佛家作為忽悠界的鼻祖,居然也這麼不給力,這就讓楊廣很詫異了。

怎麼回事?是裝清高,還是已經**的連衣食父母都不認了!

隋唐是佛教大興之時,楊堅一上臺就改變了周武帝宇文邕毀滅佛法的政策,而以佛教作為鞏固他統治根基的方針之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廣在對付士族前就曾深入瞭解過,如今天下間和尚近百萬。光是開皇十年,志願出家的便多達五十多萬。然後還廣建寺院,光他一人便建設了三千七百九十二所。

梁武帝滅佛前全國寺廟才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南京)也不過七百餘座。

更何況如今佛家還有“義邑”、“法社”兩大組織方式。前者以貴族、達官為主,後者以信眾婦女為主,二者組織嚴密,影響甚重。

只要和尚們願意為他出面說項,他的名聲不會這麼差,如今這種結果肯定是和尚們在划水。

坐擁這般龐大勢力,卻不為老子張目,這讓楊廣很不爽。

原主當晉王時,可是請名僧智顗授過菩薩戒的,還尊稱智顗為智者。還曾在洛陽開無遮大會,度男女一百二十人為僧尼。(有沒有人想錯……)

“記吃不記打的東西,這筆賬權且記下,待老子騰出手來,看不折騰死你們。”楊廣心中暗暗罵道。

現在當務之急是處置士族,那些勞教了一個半月的士族殘餘也該處理一下了。一是為自己正名,二是他也需要一批槍手磚家。

滅掉儒家是不可能的,這個學派太善變了,自從漢朝興起五經注我和我注我經兩種思想後,儒家便徹底奠定了統治思想的地位。

但楊廣本來也沒打算滅掉儒家,畢竟是文化符號,滅了儒家,誰來證明他的正統性。

他不是學者,無法考證孔子誅少正卯這個事件的真假,但他曾聽過這麼一個故事,據說少正卯死的時候,曾對孔子說:“你殺了我不要緊,我的弟子會改投你門下,待你死後,再以你的名義,傳播我的思想,到時候你我還有什麼區別呢。

故事真假不去細究,但道理卻很明白,都不用比後世,現在的儒家思想就已經和孔子的主張大相徑庭了。

要知道《論語》《尚書》早就失傳了,如今流傳的21篇論語是西漢魯恭王劉餘推到了孔子舊宅,無意中在牆裡發現的,而且使用蝌蚪文記載的!

然後便冒出個叫孔安國的人,也是孔子後人,他說認得這些字,作了翻譯釋讀,還寫了本《論語訓解》。也就是說現在的儒家學說,說白了是孔安國的思想。

反正大家都是猜的,或許我的比你的更接近孔子本意呢!這麼一想,楊廣改起來就更肆無忌憚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