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多乎哉,不多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既然要抓軍隊,那自然是要好好研究一下,看從何處入手。

經過了前面的教訓,楊廣現在不急了,慢一點,再慢一點,能改就行,不能改拖死他們再說。

作為帝國皇帝,楊廣擁有最多的資源,以他現在的威望,想直接空降一個軍機大臣主管軍機處,那自然是不行的。

不能服眾就是個大問題,但是他可以扶持一個願意向他靠攏的將軍。

這個人既要有威望,還要有能力,威望鎮場,能力辦事。

楊素老了,宇文述和賀若弼雖然也稱名將,但一個無謀,一個自大,都不是合適人選。

而且楊廣也不想用這幫老臣了。要開始培養自己的親信了。

嗯,如今的榮國公來護兒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他卻不是關隴人士,而是江都人。

這是他唯一的弱點,只這一點便使得他很難登上高位,執掌大權,

如今他還在長江邊上駐防,調回來自然是不可能的,要讓他立功,明年開春的平江南士族之戰就以他為將吧。

到時候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他的兒子,這樣他就成為了外戚,外戚自然是可以統領軍機處的。

至於外戚作亂這種事,楊廣倒是不擔心,楊家在關隴中積累了上百年,方才等到機會,他來護兒便是成功主掌了軍機處,首先面對的便是關隴一系的排擠,想篡位還早得很呢。

倒是讓他哪個兒子尚公主倒是個問題。

來護兒有十二個兒子,史書留名的便有六個,最小的兩個兒子來恆和來濟更是唐高宗時的宰相。

雖然來護兒不在,但來家子弟均在京師,楊廣便招來其長子來楷,好一番慰問關切。

來護兒是在江都兵變中遇害的,他在來朝途中得知煬帝已死,嘆道:“我身為大臣,擔負重任,卻不能肅清奸黨,以致國家落到如此境地。除了抱恨於黃泉,還能再說什麼。”叛軍遂將來護兒殺害,一同赴死的還有他的十個兒子,僅有最小的兩個得已身免。

忠誠、勇猛、主政地方時更是以“善政”傳名,多麼符合楊廣心中的完美人選,待楊素死後,以他為軍機大臣,想來時可以穩住軍隊的。這樣距離自己把控軍隊就又進了一步。

這只是開始,隋末軍隊問題很嚴重,歷史上原主死後居然出現了十八路割據政權,其中有十四人稱帝、四人稱王。

這固然和原主登基後常年不在長安主政有關,但這些叛將的問題也不容小覷。

要知道這些反賊大部分是隋朝將領,多數是在原主三徵高句麗途中派往各地鎮守的,李淵和羅藝都是這個時期被派往地方坐鎮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兩個坐反還能說是心懷鬼胎腦有反骨,但這麼多人將領一起造反,那只能是皇帝的問題了。

金角銀邊草肚皮。

從地圖上看,這些成功割據一方的軍閥無不是佔據了隋朝的邊角。直接在中原腹地作亂的只有一個楊玄感,他當然失敗了,倒也無愧於草肚皮之名。

徵高句麗是必然的,楊廣後世初學隋史時也曾有過疑問,一個彈丸小國,打不打吧,用得著傾一國之力去幹嗎。

現在做了皇帝,楊廣才真正的認識到高句麗的危害,隋唐四任皇帝皆攻高句麗不是沒有原因的。

遊牧政權靠天吃飯,雖然夠強,但侷限也多,一旦生產力不濟就會內亂。

但高句麗是一個農耕國家,不但政體穩定嚴密,後勤保障度高,而且幾任皇帝都在水準之上。但凡中原內亂,他們就蠶食內地,威脅極大,這才是要命的地方。

如今高句麗不但佔據了朝鮮半島絕大部分土地,而且東北一部分和遼東半島都被其戰領。其危害比後金對明朝的威脅更嚴重。

當然危害再重也是以後的事情,楊廣是不會再自身不穩固的情況下亂來的。

攘外必先安內。

對於這些有“前科”的中下層軍將,楊廣還真不太好處理,殺光雖然爽,但必然會引起反彈。

而且能在亂世中佔據一席之地,說明他們也是有能力的,其中薛舉更是數次戰敗李世民,要不是突然病死,有沒有李唐還兩說呢。

若以關隴貴族支援度來說,佔據關中的薛舉怎麼也比佔晉陽的李淵高啊。

想到這裡楊廣又有些懷念那個還在孃胎裡的武則天了,他爺爺武華如今是東都郡丞,四子武士彠(yue)現在也被楊廣調到京師擔任千牛備身。

千牛備身是禁衛,專門負責皇帝安全的。這可是不得了的禮遇,楊廣的侍衛大多是關隴貴族子弟出身,剩下的也是軍中精銳,他一個郡丞子弟等閒如何能入。

這也是楊廣的一手閒棋,武士彠娶楊達之女的時候,隋朝已經滅亡了。

沒毛的鳳凰不如雞,那時候楊氏女已經不值錢了。要不是李淵勸說他,他還真不一定娶。

現在的他別說楊達之女了,便是在楊氏遠親他也攀不上。

楊廣專程將他從東都洛陽調來京城,還煞費苦心的栽培他,就為了不把武則天同學蝴蝶走。

原本關隴貴族和山東士族都是毀在這位女皇手上的。楊廣對她已是渴盼已久了。不說那武媚馴馬到底是傳聞還是確有其事,武則天14歲進宮受封五品才人,足足當了十二年才人,無有寸進。直到28歲時,才被李治再次接進宮來,然後便開始了她傳奇,

這一世楊廣不會讓她再空守寒窗14年了,歷史上武則天是624年出身,現在是604年,還有二十年時間,楊廣今年35歲。也就是說等武則天14歲以儀容貌美聞名的時候,楊廣就69歲了,如果能活到那會兒的話。

69上14,多乎哉,不多也。

至於武則天死後篡位臨朝這種事,楊廣一點兒都不在乎。沒了那蹉跎寒室的12年,武則天要是還能做到女皇帝,那便是天意如此。向漢武帝那樣臨死了還要賜死美人的作法,他是不會學的,焚琴煮鶴莫過於此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沒福那也是他們的命了,不過,自己若是等不到武則天長大,那是一定要讓她陪葬的。

這種只顧自己享受,不顧兒孫感受的行為可謂十分無恥。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