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內訌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讀書的人事。

怎麼能夠讓外人參合。

於是在京城內一大莊園內。

一些讀書人氣勢洶洶的來見他們的金主了。

這些金主不是別人,正是朱由檢在朝堂上沒有說出來的人。

他們當然不是真正的金主,而只是金主的代表。

他們的到來,讓這些金主代表是沒有想到,不過他們還是非常期盼這些人的到來。

畢竟這一次的事件就是他們贊助的。

如今,看到了讀書人們過來,便主動的迎上去,他們對這些讀書人還是非常客氣的。

但是,讀書人們可不會給你客氣,直接就罵街了。

手快的上去就給這些金主代表們中的一個扇了兩個大耳刮子。

然後張口就罵道:“一群醃贊貨,真以為有了銅臭就能夠到了人上人了?回去告訴你們的主子,你們要完了。”

“如果不是在下讀的是聖人文章,直接提三尺劍與你們血濺當場。”

罵人也有罵人的不同方式。

有人這樣的罵,有人則是另外的罵。

總之就是看著這些不爽。

這些人都是一些商人家的管家之類的,平日裡見到了很多的大官,雖然有見識,卻沒有地位。

所以哪怕是眼前的這些人平時裡收了錢的時候表現的非常的和善,但是現在他們發起火來,這些人卻不敢如何。

畢竟讀書人可是象徵了這個國家最高一層階級的人。

他們有門生故交,多的是手段。

在這些人罵罵咧咧的結束之後。

留下了七八個各地商人的代表。

他們此刻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然後都開始了進行合計。

“這些胃不舒服的玩意,今日的怎麼這般的惱怒,難道那事沒成?”

“應該不至於吧,我們請了好幾位大儒說項,又使了這麼多的銀子,他們不是滿口答應了,而且還計劃了五個手段,怎麼可能一個回合就敗下來。”

“話雖然如此,這些人都氣急敗壞成這樣子了,就好像是我們掘了他家的祖墳。”

“似乎這其中出現了變故,我們還是趕緊讓人去打探訊息。”

“大家一起。”

“好!”

這些人趕緊的派人去打探訊息。

他們這些人都是有自己的消息來源,所以並不會覺得說這些訊息沒有辦法得到。

很快,他們就得到了訊息。

早上上朝的時候,御史就開始彈劾了。

但是,卻被首輔和次輔輕易的瓦解。

然後右都御史的彈劾,卻被皇帝背書,如此情況下牽扯出來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商人之子居然參與了一場大案,這一場大案讓所有的讀書人們感覺到非常的憤怒。

這個感覺就好是被商人做了掘了祖墳一樣。

所以在這個時候大家才成了這些文人們眼中的眼中釘。

他們想要除之而後快。

甚至是有大臣打算上書皇帝,要效仿漢朝的遷戶之策了。

這一件事是怎麼回事?

這些商人代表們是真的不清楚。

畢竟這個事情涉及的非常嚴密,並不是說你就能夠知曉的。

如此情況下,自然是會讓大家感覺到不對。

但是,大家不知道,只能是想辦法。

有的人已經開始向家裡那邊傳遞訊息了。

但是,他們卻發現,他們被錦衣衛包圍了。

來包圍的是一個錦衣衛百戶。

領隊的是百戶官駱養性。

他在接到了命令之後,就快速的趕了過來,從監視的手下那裡得知這裡的人一個都沒有鄒拓之後,馬上就下令抓人。

抓人要快,絕對的不能夠給對方機會。

這一點,作為一名合格的錦衣衛,駱養性是非常的清楚的。

所以,當這些商人的代表看到了錦衣衛闖進來之後,一個個的是心肝俱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想要反抗卻已經是遲了。

於是,所有的人被羈押。

接著,駱養性下令開始搜查。

很快,就把這裡翻了一個底朝天。

任何能夠藏東西的地方都被搜查到。

隨著東西被搜查到之後,人就被直接的抓走了。

而在錦衣衛走了之後,這裡的大門也已經被封上了。

在錦衣衛走之後,一些官員還偷偷摸摸的過來打算要來找事的或者是售賣情報的。

但是卻發現這裡貼上了錦衣衛的封條,嚇得連滾帶爬的回去了。

他們來售賣情報,這也正是這些人能夠蒐集到情報的主要原因。

這些官員們雖然一口一個正氣,一口一個兩袖清風。

但是他們也需要錢啊。

所以哪怕是這些商人所圖甚大,但是他們也敢來售賣情報。

這就是儒家的讀書人。

滿足仁義道德,實則行雞鳴狗盜之事。

在乾清宮。

“人抓回來了嗎?”

“皇爺,錦衣衛那邊已經把人抓到,全部已經移交到了東廠。”

“嗯,”

朱由檢已經開始下手了。

這些鹽商們做的事情,朱由檢已經全部的知曉。

先不說他們耗空國家等行為,單單的是阻礙驛路這一條,朱由檢就不允許。

這驛路可是自己用來賑災的。

居然在這件事上鬧事,那簡直就是找死。

所以,田爾耕去抓人之後,留在京城的這些商人的代表們自然是要第一個全部的抓起來。

在他們抓起來之後,先交給東廠去審查。

剩下的就等著其他地方的錦衣衛陸續的把這些鹽商全部的抓回來了。

至於鹽商們的傢俬,這些東西肯定是要被朱由檢進行查抄的。

在鹽商被全部的拿下之後,全國各地的鹽場將會收為官管,新的製鹽之法和分銷之法也會緊隨其後。

這樣的話就能夠確保大明的鹽大明的百姓能夠吃到,而不是全部的要自己去兌換。

雖然說兌換的鹽並不消耗巨大的易物值。

但是如果什麼都兌換,自己不生產那也不是好的。

所以朱由檢才會有這樣的計劃。

不過百姓們在吃到了好鹽之後,肯定是不願意吃粗鹽了。

如此情況下,自然是要在製鹽的方法上重新的進行一個提升。

那麼這個也就需要工匠了。

地方上將會成立專門的生產鹽的一個部門,他們的鹽用工坊的工具生產,然後利用驛路販賣出去。

這樣就省了很多的中間商。

大明的鹽價也就會被固定在一個平衡的資料上,不會再胡亂的跳動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