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收拾殘局(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二章收拾殘局(中)

羽林軍和長安都護府,都是郭虎禪必須安撫下來的,畢竟他們雖然最後或倒戈,或投誠,但總歸是心有不安,不解決了他們心中芥蒂,以後遲早會生出事來。

一整個上午,郭虎禪都抱著兒子,先去了羽林軍的營地,接著又去了四處城門的守軍軍營,一上午的風雪,讓那皇城的餘火也漸漸地熄了。

把人心都拉住之後,郭虎禪面對著長安城裡如今的窘境,到也是有些頭疼,長安城在郭元佐手裡的時候,就已經和外界斷了聯絡,全靠城內儲存的物資支援全城用度。

幾個月下來,哪怕長安城的大倉貯存再多,那麼多人口的消耗卻是個天文數字,雖然城外大軍進城後,第一時間就控制住了那些倉庫,但是連夜統計後的數字卻是不容樂觀,起碼這個冬天儘管能撐下去,不過分到普通人的口糧恐怕不會太充足。

燒著炭火的大帳裡,郭虎禪看著來向自己稟報的李林甫等人,想了想後道,“糧食,木炭,這些最重要的物資,優先保證普通百姓,至於那些官宦商號,不用管他們。”

“是,陛下。”李林甫應聲道,他知道皇帝這是打算拿那些官宦和商號開刀了,實際上城內物資不夠,那只是官倉罷了,如果算上那些官宦人家和有錢的商號,其實長安城要撐過這個冬天,一點都不困難。

“去把廷尉府的人帶來見朕。”李林甫離開時,郭虎禪朝身邊的親兵吩咐道,讓出帳的李林甫腳步也不由一慢,這時候就讓廷尉府那些御史過來,只怕是要對長安城裡的那些官宦和商號抄家以補充國用了。

說老實話,長安城裡那些官宦和商人的死活和李林甫毫無關系,更何況自修文年間以來,官shānggōu結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不少官宦和商人所賺的錢可是沒有乾淨的,把他們給抄家了,百姓說不得還會拍手稱快。

李林甫唯一擔心的是,皇帝這麼做會不會讓長安城裡的那些官員人人自危,畢竟他們雖然對長安城進行軍管,可具體到下面的一些民事,還是需要那些中下級官吏來辦事。

不過李林甫很快就把這想法拋到了一邊,皇帝怎麼做,必然有那麼做的理由,就和過去那樣,皇帝到現在為止,還從來沒有錯過。

李林甫剛離開不久,幾個如今在邊上軍營裡住著的士子們推舉出來的領頭這時都是腰別長劍,昂首tǐngxiōng,一臉jī動地進了皇帝大帳。

一共五名士子,當他們進帳時,第一眼看到了當日在廣場上曾經和他們一起並肩作戰過的那些廷尉府御史,而且個個身上帶傷。

郭虎禪這時正坐在大帳中央的上首,那五個士子雖然有些吃驚那些廷尉府的御史為何在此,但還是很快就恢復了冷靜,一起朝郭虎禪行禮,他們儘管都還是沒有被授予官職,不過進入太學,就已經意味著他們是帝國官吏體系中的一員,是郭虎禪的臣子。

“軍中不必多禮,坐吧。”郭虎禪朝那五名士子道,他久在軍中,戰場上不知走了幾遭,殺人過百,他手下那些士卒都是百戰精銳,自是習以為常,不過這五名士子卻是頭一次碰到,坐下之後被郭虎禪目光掃過,難免心中戰戰兢兢,以為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

那些廷尉府的御史,看著那幾個正襟危坐,在皇帝的目光注視下甚至額頭滲出冷汗的士子,倒也沒有笑話他們的意思,他們剛才來的時候,也沒比這些士子好上多少。

皇帝身上的煞氣太重,這是那些御史們心裡的念頭,不過好在皇帝雖然煞氣很重,但是性格卻並不暴戾,實在是帝國之幸。

“不必緊張。”郭虎禪開了口,朝那幾名士子示意他們可以輕鬆些,這時候邊上自有虎賁營的士兵為他們送上了滾茶。

“多謝陛下。”五名士子仍舊像是僵硬的機械一樣接過了茶,然後一起謝過之後齊齊喝了一口,不過之後就變了臉sè,因為這茶實在是太苦了。

“這是軍中的茶磚,雖然苦了點,不過驅寒暖胃,功效不錯。”郭虎禪朝那幾名士子說道,接著端起案上的大碗,淺淺喝了一口,這種茶湯,裡面放了紅糖生薑,雖然味道不怎麼樣,不過在冬天卻是相當不錯的好東西,回鶻和薛延陀這樣的草原民族最喜歡這種茶磚,僅次於烈性白酒。

五名士子在太學裡平時喝習慣了炒制的清茶,這種味道濃重又怪異的茶磚所煮的茶湯,哪裡喝得下去,不過郭虎禪這個皇帝都自在他們面前說這茶不錯,他們也只有硬著頭皮喝了下去。

“今日朕找你們來,卻是有事要讓你們去做。”讓那五名士子感到振奮的是,皇帝很快就說起了正事,這讓他們口中那股苦味也一下子淡了不少。

郭虎禪說得並不多,意思也很簡單,廷尉府人手不夠,要士子們幫忙,一起調查城中那些殘民而féi的官吏,把他們全部揪出來,接受國法的制裁。

“陛下,我等士子必定竭心盡力,報答國恩。”五名士子互相看了眼之後,都是異口同聲地大聲說道,幫廷尉府一起調查那些官吏,事後便按照才幹功績實授官職,這可是一條仕進之途,沒人會願意放棄的。

“朕等你們的好消息。”郭虎禪朝五名士子和那些御史們說道,城中那些多靠不法手段而身家鉅萬的官宦人家,也是時候叫他們吐出這二十多年裡巧取豪奪的民脂民膏和從國家那裡攫取的財富了。

廷尉府的御史們和五名士子魚貫退出大帳,每個人臉上都有些興奮,尤其是那些御史,以前郭元佐利用他們廷尉府,這一回他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做,這心境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那些士子離開不長時間,郭虎禪在大帳裡,不過片刻時間,就聽到那些士子營地裡傳來的歡呼聲。

郭虎禪不禁臉上lù出了幾分笑意,只要這些年輕的士子還沒有被腐蝕,帝國遲早都能恢復到過去的盛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來洛,你挑五百人馬去廷尉府聽用。”想到廷尉府的人手未必夠用,而那些士子雖然人不少,可畢竟不是行伍出身,郭虎禪回頭朝來洛吩咐道,在他的計劃裡,這一次對長安剩下的官吏進行大清洗是至關重要的。

“是,陛下。”來洛轉身而去,王昌齡看著他離開,本來有些話想說,可想了想還是忍住了,不過卻正被郭虎禪看到。

“少伯,你有什麼話想說,但說無妨。”郭虎禪朝王昌齡道,王昌齡是涼州子弟,算是他的老班底,儘管身入軍中,不過他還是覺得王昌齡更適合做文官,因為他的剛直,帝國的官場不需要修文年間的那些風氣。

“陛下,這般做的話,會不會讓城內局勢又變luà昌齡說出了自己的顧慮,他相信廷尉府的御史們不會徇sī枉法,可正因為這些御史鐵面無sī,手段強硬,他才怕會出事,修文年間以來官場風氣惡化,吏治開始敗壞,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決的,更何況他們才拿下長安城,郭元佑死前瘋狂了一把,大半座皇城被付之一炬,這重建的工程不但需要城中的那些出賣勞力的百姓,也需要那些中下級的官吏。

“整頓吏治是遲早要做的,與其留到以後做,不如現在做。”郭虎禪朝王昌齡說道,他清楚王昌齡的顧慮,不過這一次實在是機會太好,如今整座長安城都在軍管之下,昨日皇城之變,那些夠資格有能力串聯下面的官員都被緹騎司除去,而且時節也已入冬,正好是一年中事務最閒暇的時候,這個時候整頓長安城的吏治所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

被皇帝看著,王昌齡這時也不由仔細思考起來,他不是什麼笨人,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為什麼要在此時用廷尉府去整頓吏治,修文年以來,官僚系統膨脹得厲害,不說那些貪官汙吏,光是一個人浮於事就足以叫帝國國本動搖,長此以往不是好事,不如趁這次機會,連那些官吏通通清理一遍,不然的話等到大局穩定下來,再去做這件事情,只怕又會生出些bō折來。

“夫戰,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這次是朕一鼓作氣解決吏治的良機,朕豈能放過。”郭虎禪朝已經有些明白的王昌齡道,他沒有太多的功夫去和那些官僚扯皮,正所謂luàn世用重典,沉痾需猛藥,長安城是帝都,帝都的官場被一掃而清,地方上自然難以為繼。

“陛下遠慮,臣慚愧。”王昌齡沉聲道,皇帝的做法雖然會在短時間內產生陣痛,可是對於帝國的長遠來說,卻是件好事情,“只不過如此一來,只怕皇城重建,卻需要過上一段時日。”

“太祖皇帝當年從遼東起家,靠的是軍勢席捲天下,不是一座未央宮,對朕來說,皇城重建,並不重要,重要的人心。”郭虎禪拍了拍王昌齡的肩膀,笑了起來,然後道,“你帶人也去幫忙,記住不要讓廷尉府太過luàn來。”

“是,陛下。”王昌齡心中感動,大聲應道,皇帝對他推心置腹,他惟有盡忠以報,才對得起皇帝陛下的這番信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