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大喜之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允炆聞言微微點頭,笑著道:“知朕者,妙錦也!”

“他們皆屬尚未凋琢的璞玉,朕希望他們將來,能成為大明崛起的排頭兵!”

“皇上所言極是!”徐妙錦肯定的道。

“那你可要記住了,好好監督他們。”

“是,皇上!”

這二十個學子,到底能不能成材,朱允炆現在自然不能完全肯定,畢竟官場深似海嘛。

但是,任何事情,總得試一試。

......

會試順利結束,考生們也全部進入武英殿實習,大明建文四年(1402年)三月十六日。

早朝。

“微臣拜見陛下!”

從山東抵達京師的鐵鉉,終於回到了朝廷。

朱允炆滿意的道:“鐵愛卿,朕此時將愛卿調至交趾,愛卿可有怨言乎?”

“微臣不敢!”鐵鉉道。

朱允炆卻有些擔心,雖然鐵鉉是一個人才,但是畢竟此時的安南,地處西南邊陲,正所謂化外之地。

可不能與山東齊魯大地相比。

“很好!”朱允炆道:“朝廷初定安南,需要安定安南民生,朕希望愛卿到任之後,儘早讓安南走上正軌。”

“臣遵旨!”

鐵鉉應了一聲。

對於安南這塊地方,朱允炆當然很在意,即使歷史的朱棣,也曾將這塊土地納入大明版圖。

究其根源因,是因為永樂一朝,曾遣使七次出海下西洋。

鄭和的龐大艦隊要遠行,沿途補給等等,都是非常的關鍵,而安南是大明進入西洋的必經之路,若是拿下安南,這是有助於大明艦隊的後勤補給。

歷史上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有人說他是為了去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但是不得不提的一件事,那就是因為鄭和艦隊的下西洋,對於永樂盛世,還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最重要的,比如透過下西洋達成的海上貿易。

這一點,才是現在的朱允炆看重的。

下西洋,建文朝也將推行。

至於什麼時候開啟西洋之旅,朱允炆還在思考當中,目前朝廷已經從燕王朱棣的叛亂走了出來,眼下除了需要處理倭寇的事情之外,並無其他棘手之事。

等等吧!

再等上一段時間,朱允炆覺得就可以開啟建文下西洋。

在朝堂上,朱允炆只是按照規矩,告訴鐵鉉這次遣調,但是散朝之後,朱允炆又將鐵鉉召到了武英殿。

“鐵愛卿!”

朱允炆澹澹的道:“此時將愛卿調至安南,對愛卿或許有些不公平...但是鐵愛卿...”朱允炆剛說道這裡,鐵鉉卻道:“皇上,微臣並不覺得委屈。”

“安南現在也是我大明的疆域!”

“微臣在山東是大明的臣子,到安南依然是大明的臣子。”

嘴上雖然這麼說,但是心裡,他其實還是有些怨言的,安南是剛剛收復的地方,未來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朱允炆道:“此番就任安南,愛卿記住一件事即可...”說著,他看向鐵鉉道:“文化風俗可以保留,但語言文字必須統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安南雖然地域狹小,但是朱允炆也非常清楚,這地方可不是那麼容易統治,即使歷史上永樂大帝,也未能徹底將安南征服。

僅僅二十年,原來陳氏後裔就開始造反,逼得大明朝最後不得不重新立了一個胡氏後裔為王,重新確立了安南國藩屬地位。

朱允炆不希望歷史重演。

安南,要永遠納入統治範圍。

統一文字,統一語言,這是朱允炆的第一步,讓安南人從此寫漢字說漢話,至於保留其文化風俗,只是表面的。

一旦文字語言得以改變,等時間一久,這安南也會逐漸漢化。

“微臣遵旨!”

鐵鉉應了一聲,只是朱允炆接著又提醒道:“安南久離中土不服王化,愛卿當施以仁政,用行動感化他們,切不能激化矛盾。”

“微臣明白!”

鐵鉉對於安南之行,雖然有些怨言,但是也很期待,若是他能將安南治理妥當,必將流芳後世。

這是大功。

當然,此時聽完朱允炆一席話,他更加相信這一點。

回京之前,他還有些不太理解,想著這安南一直是藩屬,也不知道皇帝現在為何要將其納入中原。

但是現在,他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想明白這一點,也是因為那句,習漢字說漢語。

皇帝這是要將安南永遠納入統治範圍。

單獨召見鐵鉉,朱允炆也是想讓他知道這些。

......

等到鐵鉉離開後,朱允炆本想詢問幾個學子,但是就在這時,太監劉元安從外面走了進來。

“萬歲爺!”

劉元安欠聲道:“工部尚書鄭大人求見。”

“宣!”

朱允炆雖然不明白鄭賜的來意,卻有些好奇心。

不多時,鄭賜走進大殿,躬身道:“微臣拜見皇上!”

“平身吧,鄭愛卿!”

“謝皇上!”

朱允炆看了一眼鄭賜,平靜的問道:“愛卿此時見朕,是有何要事乎?”

朱允炆的話音剛落,鄭賜是一臉的激動,他道:“皇上,大喜之事,大喜之事。”

“哦?”朱允炆聞言一愣,道:“說說看!”

鄭賜是真的很激動,他道:“數月前,陛下曾讓工部研究蒸汽機,臣等這幾個月,一直在根據陛下賜予的蒸汽機模型,進行反覆研製...”

蒸汽機?

朱允炆頓時一驚,這幾個月事情太多,他倒是把這事兒給忘記了,於是問道:“說說看,你們的研究成果如何?”

“皇上!”鄭賜一臉的欣喜,道:“還請陛下移步。”

“哦???”

朱允炆聞言頓了一下,旋即看向屋內的幾人,道:“你們幾個,隨朕一起去工部!”

“是!”

田厚義、徐妙錦、項立、周柬、趙彥五人齊聲應道。

至從讓考生進入武英殿實習,朱允炆就讓他們分成四人一組,然後輪流到武英殿正殿當值,即使皇帝召見臣子,他們也不必迴避,可以參與旁聽。

今日是田厚義他們四個,此時鄭賜請皇帝去工部。

而且看上去,蒸汽機似乎有了很大的突破。

蒸汽機對於這個時代,可謂是劃時代的重器,所以朱允炆故意要將他們四個帶著,讓他們去看看,看看大明的未來。

當然,御前女侍官徐妙錦,就更要隨行。

對於蒸汽機,徐妙錦很瞭解,她是參與了朱允炆製作模型的全過程,對於它的作用,朱允炆也曾與她分享過。

但是,這幾個考生卻是一臉的茫然。

心說這蒸汽機是什麼東西?

堂堂工部尚書,大明當朝天子,為什麼會對這個東西,那麼的激動,因為他們也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東西。

眾人懷揣著好奇心,跟著朱允炆一起往工部而去。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