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明軍來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明建文三十三年(1431年)三月初七。

上午。

兩萬蒙古騎兵如約而至。

連續好幾天,每天上午來到泰可素城叫陣,但是明軍並未展示他們不可一世的樣子,或者說並未展示他們應有的強大。

每天蒙古騎兵到來時,明軍都選擇窩在城裡,然後用大炮轟退蒙古騎兵,似乎他們壓根兒就不打算出城與蒙古騎兵決一死戰。

“孬種!”

“漢人都是孬種!”

“哈哈哈!”

“城上的明軍都聽好了,讓你們的狗皇帝,快點出來送死。”

“窩囊廢!”

“膽小鬼!”

“朱允炆就是一個膽小鬼!”

“哈哈哈!”

城外的蒙古兵,一陣陣叫嚷。

連續幾天,他們每天都會來罵一罵明軍,罵一罵城裡的大明皇帝朱允炆,這讓城頭上的明軍十分窩火。

“氣死我了!”

“我大明兵強馬壯!”

“豈容這幫蠻子如此囂張!”

一個五大三粗的武將,狠狠的一拳砸在城牆上。

“開炮!”

“開炮!”

“炸死這幫狗娘養的!”

這幾日他接到的命令,就是有敵軍來襲,不管人多人寡,只需火炮驅逐即可,隨著他一聲令下,十餘門火炮立時發作。

轟轟,轟,轟轟轟!

砰,砰砰,砰砰砰。

一頓火炮在城外炸開,原本驕橫跋扈的蒙古騎兵,當即調轉馬頭向西北狂奔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快跑!”

“快跑!”

連續幾天都是這樣,這些蒙古騎兵也已經習以為常了。

反正跑出幾里後,他們就可以慢悠悠的返回幾十裡外的營地。

至於泰可素的明軍。

呵呵!

他們是不會追出來的,要追他們早就追出來了。

蒙古騎兵從泰可素退走後,遠離了明軍的炮火,他們放鬆了下來,猶如遊山玩水一般,緩緩向西北山區挺近。

就在他們以為今天的工作有一次完成時,突然聽到身後一陣嘈雜聲,還有震耳欲聾的馬蹄聲。

“駕!”

“駕駕!”

“哆哆,哆哆!”

“殺啊!”

“殺!”

一支萬餘明軍騎兵呼嘯而來,讓正緩慢退走的蒙古騎兵有些措手不及,領頭的將領見狀,急忙高呼道:“迎敵,迎敵,迎敵!”

他們來挑釁明軍是有目的性的,就是吸引明軍前往西北山區。

施得勒可汗給他們的命令是,如果明軍追擊,他們不能只顧逃跑,要做到且戰且退。

一連幾天,明軍都是閉城不出,今日明軍終於出來了。

很快,蒙古騎兵擺開陣勢,一副想要與明軍決一雌雄的架勢。

“開槍!”

明軍領頭的將領,一邊疾馳向前,一邊抬起手中的獵槍,對準前方的蒙古騎兵,就是高聲叫喊著。

啪,啪,啪!

霎時間,槍聲四起。

明軍騎兵人手一支獵槍,在戰場上與敵軍對沖之前,他們都會選擇先用獵槍收割一波人頭,趁此打亂敵人的陣勢,然後才會選擇勐烈衝擊。

啪,啪,啪。

不斷響起的槍聲,還有不斷有蒙古騎兵落馬,這種打法讓蒙古騎兵一時有些不適應。

因為在此之前,蒙古騎兵與敵人廝殺,要麼就是一番對沖,要麼就是互相射箭。

但是馬背上射箭攻擊敵人,射程是一個關鍵問題。

就拿蒙古騎兵引以為傲的手弩,他們的射擊靈活,但是射程卻有些侷限,一般只有衝到距離敵人五十步左右,才具備足夠的殺傷力。

此時這支蒙古騎兵,他們就人手一把手弩,也都準備好了要收割明軍的人頭,但是明軍還未來到他們的射程,明軍倒是率先向他們發動了攻擊。

一百多步的距離,蒙古騎兵就已經成為了明軍的活靶子,明軍四散遊射,讓蒙古騎兵一時難以招架。

明軍的獵槍射程一百五十步上下,這些年大明騎兵可是用了大量的子彈喂出來的,百步之外如果不能在戰馬賓士狀態下擊殺敵人,那你是沒有資格擔任騎兵的。

霎時間。

蒙古騎兵一陣大亂。

蒙古騎兵越亂,明軍的攻擊越是兇勐,他們從兩側迂迴遊射,蒙古騎兵向前,他們則是選擇後退,蒙古騎兵後退,明軍則選擇快速向前,反正始終與蒙古騎兵保持百步左右的距離。

完犢子了。

這個距離,蒙古騎兵全部暴露在明軍的射程之內,但是明軍的士兵卻遠在蒙古騎兵的射程之外。

僅僅一刻鍾過後,兩萬多蒙古騎兵,就有近兩千多人丟掉了性命,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怕是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全軍覆沒。

“撤!”

“快撤!”

明軍的攻擊太勐,蒙古騎兵又無法攻擊到明軍,幾番折騰下來,他們只能選擇撤退。

反正施得勒可汗的命令是且戰且退。

蒙古騎兵敗退,大明騎兵不再像往日那樣龜縮不前。

“衝啊!”

“衝!”

“殺!”

“殺啊!”

萬餘大明騎兵,猶如餓狼捕食一般,對敗退的蒙古騎兵窮追不捨。

就在萬餘大明騎兵追擊蒙古騎兵的同時,身後朱允炆帶著十餘萬大明軍隊,攜帶著重型火炮緊隨其後。

忍耐了好幾天的大明軍團,這一刻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的,他們早就想與這些聯軍一決雌雄。

朱允炆也等了好幾天。

泰可素城裡,明軍擁有二十餘萬精銳,同時還配備了大量的槍支彈藥,以及威力驚人的先進火炮。

如果只是面對施得勒帶來的四十餘萬聯軍,朱允炆是有信心將其殲滅的,二十萬對四十萬,朱允炆覺得憑藉明軍的武器裝備,那就是碾壓的節奏。

其實泰可素的明軍都這麼認為的。

只是,前面的這些天,皇帝選擇閉城不出,任由蒙古騎兵叫囂。

普通官兵自然是不理解,想著咱大明兵強馬壯,怎麼可以忍受這些蠻子囂張。

但是——

朱允炆作為大明朝的皇帝,他自然是有他的想法。

既然決定開啟統一戰爭。

那就要選擇最合適的時機,然後一戰擊潰敵人,要讓敵人沒有還手的力氣。

這至從開啟統一戰爭,歐亞非各地的明軍情報部門,早就將歐亞非各國的訊息送到泰可素。

平定歐亞非,可不能像平定蒙古、瓦剌、安南、扶桑,甚至都不能按照平定美洲的打法來操作。

因為無論是蒙古、瓦剌等東北亞戰場,還是後來的南亞戰場,亦或者是後來的美洲戰場,明軍面對的都是實力落後的國家或者部落。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南亞戰場,還是美洲戰場,真正算得上國家的都不超過十個,但是此番平定歐亞非戰爭,大明朝現在是要同時面對歐亞非數百個國家與部落。

這是一場全面戰爭。

還有就是,歐亞非很多國家,雖然在武器裝備上,是無法與大明王朝相提並論,但是他們在很多方面,可是要比南亞五國,美洲八國要強很多,畢竟過去的這幾千年來,在這一大片土地上,也曾誕生過很多超級帝國。

若不是有喜馬拉雅山阻隔,或許中原王朝,早就與歐亞非的一些超級帝國正面交鋒。

後世曾有人猜想,若是羅馬帝國遇上大秦帝國,誰的贏面會更大一些呢?

實話說,兩家一直沒有正面較量過,還真說不準誰更強大一些。

如今朱允炆的大明朝,要不是擁有領先這個時代的武器裝備,他也不敢貿然發動所謂的全球統一戰爭。

當然,古代戰爭與未來的戰爭是不一樣的,這個時代,交通的不便,環境的阻難等因素,想要打一場全球戰爭,還是有很多麻煩的。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初于謙提出想要統一全球,首先得文化輸入,先讓歐亞非的人們知道大明。

當然,朱允炆也想趁這個機會,提前做出一些準備。

比如將大明的火車,透過外交的方式傳遞到歐亞非各地,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其實歐亞非很多地方,現在也已經開通了火車,只不過沒有中原這麼完善。

至於朱允炆最近這幾天,為什麼一直選擇閉城不出,即使蒙古兵不斷的叫囂挑戰,明軍都是選擇用炮火驅逐,而不是趁勢追擊,非得選擇這個時候才來追擊蒙古兵。

原因很簡單。

這幾天透過歐亞非各地的情報訊息,那日施得勒沒有騙他,最近這些天,歐亞非有大批的兵馬正在向泰可素方向集結。

這就是朱允炆一直遲滯不前的原因。

他在等,他想等待更多的聯軍聚集到西亞。

因為按照此前他的命令,兩天後,各路大軍將全面打響統一戰爭,若是提前攻擊聯軍,把聯軍打怕了,或者徹底擊敗了。

四十多萬聯軍,對於朱允炆來說,還是太少了一些。

他要吸引更多的聯軍,最好是將歐亞非的絕大多數的主力,都吸引到西亞戰場上,到時候其他幾路兵馬開始攻擊時,歐亞非各國恐怕就沒有招架之力。

這一招,或許可以叫著調虎離山。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朱允炆此前才會如此高調的出現在泰可素戰場,還親自在陣前與施得勒對話,就是想要以此讓歐亞非各國都知道,他這個大明皇帝此刻就在泰可素。

或許施得勒會加緊催促歐亞非各國,趕緊調集大軍來西亞,只要在戰場上擊敗了明軍,甚至說是活捉活捉擊殺了明朝皇帝,那聯軍就能很好的挫敗明軍的士氣。

朱允炆把自己當成了誘餌,他在泰可素吸引歐亞非各國的兵馬不斷的向泰可素方向開來。

現在時機成熟了。

根據前方情報訊息,就在一天前,歐亞非各地調往泰可素西北方向的各國聯軍人數,已經達到一百二十餘萬。

整個西北山區,方圓百里的區域內,到處都是歐亞非各國的聯軍。

集結了一百多萬歐亞非聯軍。

呵呵——

這個陣仗是朱允炆想要看到的。

現在距離統一戰爭全面打響,還有兩天時間,朱允炆覺得現在是可以去與聯軍較量較量了。

只要能夠牽制住著一百多萬聯軍,其他幾路兵馬只要一開戰,他們很快就會攻佔歐亞非大片疆域,到時候他們再向西亞方向合圍,這場統一戰爭也就會徹底解決。

......

西北山區。

聯軍大營。

施得勒此刻是心情大好,剛開始聯軍因為明軍的炮火,有多國軍隊暴露出膽怯的心態,還有人更是想要撤出戰場。

但是這幾天,金帳汗國的騎兵一次又一次的到泰可素叫囂,但是明軍都是閉城不出,原本以為明軍不可一世。

但是連續幾日明軍不敢出戰,反而是聯軍換回了一些士氣。

當然,還有就是隨著聯軍的人數越來越多,現在一百多萬聯軍聚集在這片山區,他們的底氣也就更加的充足了。

來吧!

咱們好好戰一場。

就在施得勒與各路聯軍主帥談笑間,一個侍衛急匆匆的闖進大帳,他似乎有些激動的說道:“啟稟大汗,明軍來了!”

“明軍來了!”

“真的?”施得勒大喜。

那侍衛很是肯定的道:“十餘萬明軍,由明朝皇帝率領,正向聯軍大營這邊殺來。”

“好!”

“好!”

“來得好!”

“哈哈哈!”

“諸位!”施得勒站起身來,興奮的道:“本汗怎麼說來著,這個朱允炆肯定沉不住氣,他不會等待太久,他就會主動向我們進攻。”

“哈哈哈!”

一陣爽朗的笑聲過後,施得勒道:“這幾日朱允炆閉城不出,也正好給了我們聯軍充足的準備時間,現在山區各個主要路口,我們都已經佈置了兵馬。”

“施得勒大汗說得對!”

班巴笑呵呵的道:“即使明軍擁有先進的火炮,但是面對重重阻礙,看他如何能夠打通這片山區。”

“哈哈哈!”

賬內霎時間歡笑聲四起。

在他們看來,明軍雖然擁有先進的火炮,但是山區交通不便,這些重型武器可沒有那麼容易就運進來。

即使他們有辦法運進來,但是在山區作戰,而且是面對數倍與己的敵人,明軍又能拿聯軍怎麼辦呢?

“諸位!”

施得勒道:“既然朱允炆親自來了,那這一仗我們必須生擒這個明朝皇帝,到時候拿他去跟明朝交換,交換那些先進的技術。”

“好!”

賬內諸將皆是高聲附和。

整個大帳數十位聯軍主帥,一個個自信滿滿,好像他們已經打贏了這場戰爭,好像朱允炆已經被他們綁了一樣。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