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大明欽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明建文二十七年(1425年)六月初七。

韓州。

韓州是大明王朝在美洲建立的第二個州郡,與吳王州一河之隔,經過兩三年的發展,韓州的州府韓州城此時已經初具規模。

當然——

比起中原的州府,就要渺小很多。

現在的韓州城,其實就和中原的小縣城差不多,三丈高的城牆是由青磚堆砌而成,城內城外住著的居民基本都是從中原遷移而來。

不過,這兩年也有少量的印第安人過來投奔。

只不過數量非常的少,據統計,目前在韓州城的印第安人總數也不足千人,他們大多是在底層的百姓,因為受不了部落貴族的盤剝,逃難到了韓州城。

晌午時分。

韓州城西北門。

韓州布政史韓勤,領著數十位文武官員立於城門口,官道兩側則是聚集著數千韓州城的百姓。

“聽說今天有大人物要來咱們韓州城?”

一個年輕人低聲問身邊的人。

“好像說是朝廷派來的一位大人!”

一個中年男人低聲回應道。

韓州城遠在美洲大陸,朝廷居然會派高官來視察,這倒是讓韓州城的百姓,有些激動,至少可以說明朝廷並未忘記遠在美洲的韓州和吳王州。

韓勤一臉的嚴肅,其實他現在也不知道今日到來的官員,到底是誰。

因為最近海軍正在塔納斯卡與印第安人作戰,主帥是南洋艦隊大都督陳瑄,目前戰事進展順利,按理說朝廷這時候應該不會派人來才對。

但是——

就在幾天前,朝廷的公文送到韓州,說數日之後,朝廷欽差將會位臨韓州視察,讓韓勤提前做好接待工作,具體欽差大人是誰,公文裡並未透露。

不過,這也不奇怪。

早在十年前,天子每次調派欽差出巡,都不會提前向天下告知欽差的身份,直到欽差抵達之後,當地官員或許才能知道欽差是誰。

還有幾次,欽差都在當地待了好幾天,已經將該視察的工作已經做完,這個時候他才公佈他的欽差身份,按照天子朱允炆的意思,欽差出巡視察,就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深入民間,瞭解最真實的民間動態。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讓很多地方官員平日做事就得慎重一些。

因為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有欽差大人出現在你的面前,然後將你捉拿問罪。

“韓大人!”

副官周禮仁低聲問道:“這次陛下會派誰來咱們韓州?”

韓勤微微搖頭,道:“咱們這位陛下,做事神鬼莫測,他派誰來都有可能,哪怕一會兒太子殿下出現在咱們的面前,韓某也不會意外。”

“太子殿下?”

周禮仁頓時一愣,心說韓大人莫非已經知道欽差是誰?

“我是說有這個可能!”

韓勤解釋了一句,道:“皇上做事,沒人能夠猜得到,或許他只是派出一位內侍,也有可能直接派太子殿下來。”

“哦!”

周禮仁微微點頭。

韓勤這話沒有毛病,他對於朱允炆還是有些瞭解,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出其不意。

隨著周圍聚集的百姓越來越多,韓勤也更加的緊張起來,這是韓州城第一次接待欽差大人,欽差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於是他讓城防將軍又從城內調來三千士兵維持秩序。

半個時辰後。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很快就看見一支騎兵隊伍由遠及近賓士而來,韓勤理了理官袍然後領著文武官員緩步向前迎了上去。

這支騎兵隊伍,自然不會是欽差,他們應該是欽差大人的先遣隊,是來通知州府官員的。

不過,也是看著這支騎兵的出現,讓韓勤有些緊張起來。

普通的官員出巡,應該沒有這個陣仗,即使提前通傳,也最多一騎即可。

可是這是一支騎兵,人數在五十人左右。

不多時,騎兵來到近前,領頭的騎士面向韓勤拱手道:“韓大人,欽差據此還有十里,請做好接待準備!”

“是!”韓勤應了一聲,然後低聲問道:“敢問將軍,不知此番欽差......”

韓勤話還未說完,那騎兵澹澹一笑道:“稍後大人便知!”

說完也不在搭理韓勤,一扭馬頭,又折返回去了。

“欽差是誰啊?”

“這麼大的派頭?”

周禮仁看見騎兵來而復返,小聲滴咕道。

韓勤愣了一下,道:“讓大夥兒都精神點,怕是來頭不會小。”

聞言,周禮仁頓時一驚,旋即回身通知其他文武。

又過了一會兒,遠處一支旌旗招展的隊伍,若隱若現的出現在眾人的視線,遠遠看去人數好像不少,怕是得過千了,因為隊伍綿延很長一段距離。

隨著隊伍越來越近,韓勤看著看著就愣住了。

“金龍黃旗?”

“只是金龍黃旗?”

周禮仁也是一臉的驚奇,隊伍最前方的一面旗幟,讓他是驚出了一身冷汗,作為大明朝的官員,韓州城的長史,韓勤的副官,他當然認識這面旗幟意味著什麼。

“難道真的是太子殿下?”

周禮仁看向韓勤疑惑的問道。

就在韓勤與周禮仁驚愕之時,遠處一名哨騎疾馳而來,他剛來到眾人的面前,便高聲唱喝道:“皇上駕到,百官跪迎!”

“什麼?”

周禮仁嚇得一愣。

皇上駕到?

這次的欽差居然是皇上親自來了。

呵!

被驚嚇到的不只是周禮仁,其實還有韓勤。

韓勤自認為瞭解當今天子,但是他真沒有想到這次擔任欽差的,居然是皇上自己。

下一瞬,在韓勤的帶領下,文武百官,還有圍觀的百姓,全部齊刷刷的跪伏在地,因為來的是大明王朝的皇帝,他們不得不以最高規格的禮儀迎接。

不多時——

一輛豪華的馬車緩緩駛來,在眾人的面前緩緩停下。

“陛下!”

“到了!”

車窗外一個小宮女低聲提醒了一聲。

下一瞬,車簾緩緩掀起,身著常服的朱允炆走出了馬車,他看向前面的跪匐的文武百官,還有兩旁的韓州城百姓。

“都平身吧!”

朱允炆的話音剛落。

文武百官,還有百姓齊聲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山呼萬歲之後,百官們、百姓們這才從地上站起,為首的韓勤快步迎了上來:“不知陛下駕到,微臣有失遠迎,還請陛下治罪!”

朱允炆緩步走下馬車,笑著道:“韓愛卿治理韓州辛勞,朕不忍韓愛卿再添麻煩,故而沒有提前告知。”

“多謝陛下!”

韓勤躬身道了一聲謝。

“陛下,請!”

韓勤隨後做出一個請的手勢,意思是請皇帝入城。

但是朱允炆看了一眼前方的城樓,這城樓比起中原城池的城樓要低矮一些,他澹澹的道:“上城樓吧,朕有話對百姓們說!”

“是!”

韓勤應了一聲。

隨後,朱允炆在韓勤的引領下,緩步穿過城門洞,沿途不斷聽著百姓的山呼萬歲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朱允炆走進城門洞,圍觀的百姓以為今天的迎接儀式就這麼結束了。

有很多人都有些激動,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這輩子還能見到大明的天子。

其中比如那些扶桑人、安南人、蒙古人、南亞人等等,他們只知道他們是被中原的漢人征服了,但是他們從未見過這個中原王朝的天子。

這一次,他們見到了,而且是親眼見到的。

只是,讓他們有些好奇的是。

皇帝到這裡,難道不應該乘坐馬車入城嗎?

可是,他剛才是跟著布政史步行入城的。

就在眾人疑惑間,城頭突然有人高聲說道:“鄉親們好!”

“???”

城外的百姓都是一愣,這聲音十分洪亮,但是明顯不是韓勤,以前說這話的人,就是韓勤,比如遇到什麼大事情,或者韓大人出訪縣城,村鎮的時候。

待眾人抬頭看向城頭,映入他們眼簾的不是韓勤,而是大明皇帝朱允炆。

“鄉親們!”

“朕就是朱允炆!”

“朕代表大明王朝,來看望大家!”

簡單的開場白,朱允炆是想要與百姓拉近關係,以前雖然也做過這樣的事情,但是他覺得這次有些與眾不同,因為他現在是站在美洲大陸。

放眼幾千年,中原王朝沒有任何一個帝王,曾經站上這片土地。

而今天,他朱允炆做到了。

“鄉親們!”

朱允炆說道:“你們是我大明王朝的功臣,是我們炎黃子孫的功臣。”

“千萬年來,還從未有過中原人踏上這片土地。”

“但是你們!”

“你們不但踏上了這片土地,還在這片土地建立起了咱們的家園!”

這是朱允炆發自內心說的,這些百姓真的很善良,也非常的偉大。

當然——

在場的百姓,得到皇帝的認可,自然是滿心歡喜。

不過,對於那些扶桑人、安南人、南亞人、蒙古人等民族的百姓,此刻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因為他們並非炎黃子孫,他們是被炎黃子孫征服的民族。

或許是發現了這一點,朱允炆笑著說道:“當然,你們當中還有扶桑人、安南人、蒙古人、南亞人、回紇人、瓦剌人......但是......”說著朱允炆頓了頓,道:“但是你們在朕的眼裡,與中原漢人是一樣的,都是我大明王朝的百姓,是朕的鄉親們。”

“曾經,朕曾無數次說過!”

“天下,乃是所有民族的天下!”

“朕雖為天子,但朕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天下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這並不侷限於我們中原的漢人,也包括你們扶桑人、安南人、蒙古人等等......”說著,朱允炆故意看向南方,笑著說道:“將來也會包括這片大陸原來的民族——印第安人。”

“或許,有人會覺得朕是一個好戰的皇帝!”

說著他故意停頓了一下,看向城下圍觀的百姓,然後才說道:“但是,朕其實一點也不喜歡戰爭,因為只要發生戰爭,就會有人死亡。”

“朕是大明朝的皇帝,朕自然要保護我大明王朝的子民。”

“但是!”

“古往今來,世上國家多了,種族多了,就會發生戰爭,他們或許是為了爭奪地盤,或許是爭奪糧食,亦或者是為了爭奪人口。”

“從而爆發戰爭。”

這是發生戰爭的根本原因,朱允炆這麼說,百姓們自然是認可的。

朱允炆接著又說道:“這些年,大明王朝發展得很快,也有賴於百姓們的努力,因為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離不開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也包括你們。”

“朕不希望將來再發生戰爭,所以才選擇現在戰爭。”

“有句話說得好,以戰止戰。”

“大明朝現在很強大,所以朕希望在這個時候,將整個天下都變成大明王朝......”說著,他頓了頓然後才道:“若是將來,這個世界只有大明王朝一個國家,這個世界還會發生戰爭嗎?”

“不會!”

“不會!”

“不會!”

城下的百姓齊聲喊道。

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當然就不會發生戰爭,因為到時候全天下都是一個國家的人,到時候就已經沒有了敵人。

“對,你們說得沒錯!”

“將來這個世界將不會再發生戰爭。”

“所以啊!”

“鄉親們!”朱允炆故意看向百姓,問道:“你們覺得,朕是一個好戰的皇帝嗎?”

“不是!”

“不是!”

“不是!”

即使心裡覺得朱允炆是一個好戰的皇帝,但是這一刻他們都是異口同聲的喊道:“皇上不是好戰的皇帝,皇上英明,皇上功在千秋。”

等百姓們恭維完之後,朱允炆又說道:“鄉親們,朕今日在這裡承諾,未來無論征服了任何國家或者民族,朕會對他們一視同仁,朕會告訴後世之君,作為皇帝,就要讓天下百姓過上幸福的日子。”

“皇上萬歲!”

“皇上萬歲!”

“皇上萬歲!”

霎時間城外爆發出山呼海嘯的吼聲,這個時候,包括那些扶桑人、蒙古人、安南人等被大明王朝征服的百姓,這一刻都是莫名的激動。

因為他們成為大明的子民之後,朝廷對待他們,確實是一視同仁。

朝廷徵收的稅收,漢人多少,他們也是多少,為朝廷幹活,漢人拿多少工錢,他們也是拿多少工錢,並沒有顧此薄彼,即便是把他們遷移到了韓州,朝廷對他們也是一視同仁。

此刻皇帝說,要讓他們過上幸福的日子。

作為百姓,當然會擁護這樣的皇帝。

就在百姓山呼皇上萬歲的時候,朱允炆突然大手一揮,也是高喊道:“大明萬年!”

“大明萬年!”

朱允炆剛一開口,城頭上的官員,還有那些守城的侍衛,也是跟著附和:“大明萬年!”

有了皇帝、官員、兵將的領頭,霎時間韓州城內城外頓時都響起了山呼海嘯般的吼聲:

“大明萬年!”

“大明萬年!”

“大明萬年!”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