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八部金剛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天際破曉,山崖上,張道長一人而立。

乘著清風擺動衣袂,手腳翻飛之間,看似無力實則舉重若輕。

這是在練什麼?

秦風第一次看到張道長做這些動作。

不像是太極,也不像是武術套路。

感覺跟小時候學的那些個廣播體操差不多。

難道這就是養生功夫?

秦風好奇地看著張道長,一邊看一邊也有樣學樣地動了起來。

動作不複雜,而且很慢,學起來沒有任何難度。

不過當秦風跟著練到第四個動作時,他竟感覺身上開始微微出汗了。

這可比他站樁時反應還要快。

有點意思!

秦風來了興致,繼續跟著張道長練。

等到第八個動作結束後,張道長這才合掌收功,笑盈盈地看向秦風。

“感覺如何?”

秦風笑道,“沒看上去那麼輕鬆。”

這套動作做下來並不累,但是出汗極快。

當然,汗量很小,基本就是吹過來一陣風,汗就差不多幹了。

其實這種程度也正好符合中醫的鍛鍊理念,就是只活動不運動。

不過,如果僅僅只是這樣的話,那隨便跳兩下也能起到活動的效果,幹嘛要做這樣一套動作呢?

“知道這套動作叫什麼嗎?”張道長問。

秦風搖搖頭。

“八部金剛功。”張道長盤坐在山崖上,感受著微微漂浮而來的清風,“雙手插頂利三焦,手足前後固腎腰。調理脾膚需單舉,左肝右肺如射凋。回頭望足去心疾,五勞七傷向後瞧。鳳凰展翅周身力,兩足頓頓飲嗜消。”

“這套養生功夫沒有那麼神,它就是個練氣的功夫,可不是氣功啊,那都是騙人的,但是我們人體是有氣的,你比如站立時兩手展開平舉,翻掌向外的時候,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手心有個衝力,這就是氣。”

“人要是久不活動,經絡的氣血就會不暢通,就跟那個水溝溝一樣,總是不清理它就容易堵,那堵了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淤堵的泥沙都挖掉,可是我們人的身體不能這麼幹啊,所以就要用動的方式,把這些淤堵的東西給抖下來。”

“八部金剛功的動作,都是順著經絡來的,所以在練的時候,一定要帶上氣,不能依葫蘆畫瓢,得用一點力,但又不能用死力氣,這個要記住。”

秦風聽得入神,“道長,那是不是練了八部金剛功之後,就能夠達到養生的目的,從而百病不侵?”

“當然不行了,養生可不是簡簡單單的養身體,它是養生命,什麼是養生命?”張道長指了指自己的胸口,“養心。”

“人為什麼會得病?因為情緒,過度過長的情緒會傷及五臟,醫學之上有憂鬱之人死於肺,易怒之人死於肝之說,而情緒出於神,心藏神!”

“古人說過,治病先治人,治人先凋心,心凋病治百,缺病又延年。練習八部金剛功並不能達到百病不侵的程度,但是這套動作可以起到獨立守神,排除身體雜念的功效。”

“心如果能夠靜下來,不要去想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病自然就少了。”

養心?

秦風似乎能理解一點。

但是現在這個社會,想要讓人不去胡思亂想,似乎並不容易。

各種生活的瑣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

如何去控制這些情緒,使得它們不會損害到自己的健康,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秦風覺得只有像張道長這樣的修道之人,才能夠摸到門檻。

“道長,養心的境界太高了,我還是學您的八部金剛功吧!”

張道長笑了笑,“也好。”

張道長起身,開始從第一部的動作教起。

雙手插頂利三焦。

這個三焦是六腑之一,有上焦、中焦和下焦,位於軀體和臟腑之間的空腔之中,將軀體分成了三個部位。

橫膈以上內髒器官為上焦,包括心、肺;橫膈以下至臍內髒器官為中焦,包括脾、胃、肝、膽等內臟;臍以下內髒器官為下焦,包括腎、大腸、小腸、膀胱。

“五指併攏,向下伸盡,直臂兩側平舉提氣,人的元氣發於腎,借三焦通道敷布全身,這個動作可以將下焦的氣提到中焦,再從中焦推到上焦。”

“上焦為霧,中焦如匯,下焦如瀆,氣通三焦之後,周身宣通氣血津液、腐熟水谷、通調水道的功能都會變得極為順暢,如果身體有一些舊疾,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也會慢慢把疾病排出體外。”

張道長一邊做著動作,一邊講解著動作要領,以及動作的效用。

秦風這個時候再學,就發現跟之前大不一樣了。

首先感受到氣之後,做的每一個動作困難程度都提升了。

因為要有“提氣”的念頭,自然就不可能只是伸伸手,那樣氣是不可能提上來的,所以得用到力量。

但力又不能刻意,得順著氣來走,那這個過程就很慢。

一開始秦風還有些不順,但是做的次數多了之後,很快秦風就適應了八部金剛功的第一部。

還別說,這個動作做了之後,身體還挺舒服的。

八部金剛功比起站樁來說,給的反饋也更快更直觀。

當然,也更累。

“第二部,手足前後固腎腰。”

哦嚯!

固腎腰!

這個動作得練!

腎可是生命之源,換句話說,心管的是你的生命健康,而腎則管的是你生命的長短。

腎精要是虧的厲害,那命也會跟著變短。

要不古代的皇帝為什麼那麼多短命鬼……

而且最近國外也有一項科學研究表明,嬰兒在誕生之初,最先出現的器官不是心臟,是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研究闡述,受胎最初有水,一週後有筋膜出現,再一週後便有了心臟。

專家認為那團水是腎的雛形,而筋膜則是肝的雛形,心臟不僅不是第一個出現的器官,還是第三個。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專家也正在研究。

其實中醫早在幾千年前就弄懂了,腎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中醫把脈能夠在已懷孕時就把出喜脈,而西醫的儀器卻只能在懷孕兩週左右的時間,才能檢測到生命的存在。

因為他們至今都還搞不清楚腎乃生命之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